晚秋中的曾国藩—刘汉俊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  “大叶下如雨,西风吹我衣。天地气一肃,回头万事非。”</p><p class="ql-block"> 这是道光二十四年,即公元1844年,充任清朝翰林院教习庶吉士的曾国藩写下的诗句,诗名《秋怀》。那时的曾国藩,满心的秋风秋雨,惆怅长天,踯躅沧溟,望断南飞雁。</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于公元1811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于公元1872年3月12日在南京病逝,时复任两江总督。巨眸闭合之间,是一段历史的风云际会。</p><p class="ql-block"> 作为政治人物,曾国藩是贯通于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晚清社会的“第一名臣”,以“立功”“立德”“立言”昭著于世。他是维护晚清封建专制统治的重臣,烙印铣削不掉。作为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主要力量,杀人如麻尸山血海,满手腥秽洗刷不掉。在中国社会告别腐朽、黑暗、落后的旧专制,既接触西方文化、走向近代文明又维护中华文化正统,既师夷制夷、抵御外侮又反对引进天主神教神权、推翻中国固有道德传统的重要关头,曾国藩发挥了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作为文化人物,曾国藩提笔安天下、上马定乾坤,能文能武,功因事立,文以武彰,被文人仕子尊崇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曾国藩与左宗棠、李鸿章同为晚清中兴名臣、洋务重臣、封疆大吏,都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曾国藩与左宗棠是同乡,年长一岁,二人常有意见相左,但对左宗棠有提携之恩;曾国藩对李鸿章厚爱有加,有相互借重也有重大分歧,但对李鸿章有师生之谊。三人同力,加上胡林翼,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看晚清历史,绕不开曾、左、李。研读晚清文人,离不开曾、左、李。曾国藩是一段历史的标记,也是一个文化的标杆。</p> <p class="ql-block">  作为岳麓书院的学人弟子,曾国藩继承了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师崇程朱理学,倡导湖湘文化,又身体力行“师夷长技以制夷”,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建中国第一个兵工厂、印第一批外版书籍、派第一批留学生出国,成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先躯。他的身上,附着了厚重的封建礼教色彩和传统道德观念,他的政治主张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文化取向有着鲜明的政治指向,是一位集传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大成的代表人物。看曾国藩,不能忌言他的文化色彩和文化建树。</p> <p class="ql-block">  曾国藩出身于寻常的耕读之家。从圣人曾参排下来,他是第70代,残香余火,不甚旺盛。这意味着曾国藩的起点并不高,但血脉里有遗风可袭、余香犹在。曾国藩24岁到京师会试,一试不中,再试又爽,28岁才及第。履职翰林院,位卑言轻,谨小慎微,官运远未腾达,生活上尚有窘迫和局促,常常不得不央人到扬州去买廉价书。拮据与艰难,落寞与飘零,飘散在他的诗境中,不是怀秋忡忡便是秋意浓浓,借秋比心,悲秋自悯。进京七年之后想回家看看,但囊中羞涩,且担心人走茶凉、丢了饭碗,“抽得闲身鹤不如,高秋酒熟鞠黄初。便驱天驷识途马,归钓江乡缩项鱼”“好栽修竹一千亩,更抵人间万户侯”,既有思乡归田之意,更是悲秋叹人生,隐喻自己的失落与凄凉。</p><p class="ql-block"> 落寞并不寂寞。栽竹不成的曾国藩遍览史书,学识精进,与名学硕儒、文人士子为友,拜理学大家倭仁、唐鉴为师,受益终身;还结交了不少皇亲国戚、重臣显贵,为日后的建功立业和逢凶化吉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和支持系统。</p> <p class="ql-block">  公元1852年,曾国藩官拜兵部左侍郎,算是事业告成了。不久,他外放江西任乡试正考官。不料在赴任途中接到丧母的噩耗,赶紧掉转马头回家守制。这也让好不容易爬到一个高处的曾国藩滑落回来,就地转了一个圈。走长江、入洞庭,千里奔丧之路颠沛流离、出惊入险,让他威风丧尽、斯文扫地。威风也好,斯文也罢,都是需要背景衬托的,一旦少了权杖的支撑和风雅的附庸,谁都不过是一介江湖浪子或凡尘俗人。但从庙堂到江湖的位置转换,让感受过“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曾国藩既忧其君、且忧其民,有了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  求学求官,从文从武,注定曾国藩一辈子都要趴在悬梯上,上上下下疲惫不堪。只有在荷叶塘为母亲守制的日子,是他一生中片刻的宁静。虽然哀肠百转,但这位曾氏家族的光彩人在给全家带来荣耀的同时,在天地万物亲情之间找到了身心的憩园。远离官场竞斗和繁文缛节,摈弃市声嘈杂和往来应酬,亦无案牍之劳形。儿时玩耍的场景,读书时的记忆,亲伦的缠绕,辣呵呵的湘菜,热乎乎的乡情,乡野村舍里的腐儒学究,倾慕已久的圣贤遗作,都让他经脉松弛,神游八极。人生需要适时的充电。</p><p class="ql-block"> 但是,一朝为臣,便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散淡之情、平静之心,曾国藩笃定成不了闲云野鹤。回乡不久,揭竿于中国西南部阡陌之间的农民起义,如狂飙烈焰席卷到湖南,清廷地方政权败势如摧枯拉朽,不堪一击。曾国藩尽管孝义在身,但在朝廷的敦促和众人的苦谏下,不得不移忠作孝,墨绖出山,与太平军作起战来。</p> <p class="ql-block">  受命于危难之中的曾国藩办起了团练。这本是一群只会薅草插秧拖竹排的乌合之众,但在曾国藩的调教训练下,迅速形成原发性战斗力,蛮力勇猛,锐力逼人,不逊于正规部队的精锐之师,让清廷的绿营旗兵等官军相形见绌。让人吃惊的是,从曾国藩以下绝大部分军官竟是一帮读经吟诗、连刀都没摸过的文人书生。但正是文人以柔克刚的韧性、以谋制勇的韬略,铸就其锐气与胆识。从团练初办之日起,曾国藩的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就与湖湘子弟、湘军乡勇命运相连,荣损与共。当团练壮大成湘军,从犬牙交错的急流险滩中拼杀出来,控制了长江沿线,很快被朝廷视为救命的刀把子,挥杀冲刺,不惜锋卷刃折。曾国藩本应轻装上阵策马挥戈,但是官场上的昏溃、贪婪、腐败、无能、虚伪、嫉妒、掣肘、陷害,使得“不忮不求”的他不得不两面作战,疲于应付内耗,练兵习武和统兵打仗的精力十不及一。正是在这种砥励中,他坚韧不拔,意志如磐,有一股咬定青松不放松的精神。每遇困厄屈辱、劣势惨境,每遇损兵折将甚至牺牲了亲人、爱将,曾国藩总是咬牙励志:“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声声见泣见恨,字字斩钉截铁。</p> <p class="ql-block">  他具有极其复杂的多面、多层性格,具有多重价值标准和价值评价系统。用人善从其优,顺我者以长补短、以功掩过,逆我者用其所长、以过克功。对忠勇壮士,他烈马佩金鞍,宝刀赠英雄。对儒道贤达,他以奇文共赏,珍品相送;对爱财之徒,他散尽千金,慷慨大方。他治军练兵,力奉封建礼教思想,以“忠义血性”育人,训练出一支能吃苦不怕死的湘军。他整饬吏治,奖掖忠勇,为晚清中兴团结了一批德才之人。正是曾国藩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形成了一套道德规范,局部地、暂时地、浅层次地制止了晚清颓废风气的急剧恶化。晚清中兴大业,曾国藩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终生手不释卷,枕书而眠,留下1500万字的文字,尤以散文创作成就著称,写了300多首五言七言诗。他的文人学者情结甚重,终身追求炉火纯青的千古美文和流芳百世的道德文章。他给家人写了1400多封家书,坚持记日记达200多万字,著多篇经典范文,可谓字字珠矶,直到临终的前一天才搁笔。他还编篡了《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书籍。他对书法、绘画、诗文、收藏等多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和见地,其书论、画论、文论、书评等精当深刻,为后世效摹。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的这些咬文嚼字多在风声鹤唳的危局中、四面楚歌的军营中、颠沛流离的车轿里、危机四伏的城墙边、军旗猎猎的战船上完成的,多在夜深人静时、灯火斓珊处进行的。阵地的坚守、疆土的扩展与精神的爬高,都耗人心智、苦人筋骨,一点点地熬干他心灯的油。</p> <p class="ql-block">  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初战即败,再战又败,狼狈不堪,两次跳江亡命。即使是在战绩辉煌之时,粮草、军饷、辎重、奖赏,仍事事时时牵制他,随时都会因触及地方官僚的利益和败露一些人的劣迹而举步维艰、前功尽弃。朝廷的猜疑和责难,满蒙皇亲势力的恐惧和排汉,使他身边线人密布,暗哨林立。危楼既倒,一木难支,心力交瘁的曾国藩时常感到自己是戴着镣铐跳舞。封建体制的弊端丛生,帝国王朝的行将坍塌,外忧内患,民不聊生,祸害四伏,国势走向衰微的末端,常有暴风骤雨起于青萍之末。</p><p class="ql-block"> 无论位居两江总督,还是官至直隶总督,曾国藩忠贤性情不改、品质矢志不移。对朝廷,他肝胆涂地忠昭日月;对朋友,他诚实守信义薄云天;对家人,他老老幼幼孝感阴阳。论文,他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论武,他挥兵点将纵横捭阖。做人,他力奉圣贤;做事,他克勤克俭。论谋略,他能掐善断,胸藏万千丘壑;论相人识才,他驭人有术,不拘一格广纳群贤,善听谏言忠告,身边谋士密友如云。</p> <p class="ql-block">  曾国藩终生手不释卷,枕书而眠,留下1500万字的文字,尤以散文创作成就著称,写了300多首五言七言诗。他的文人学者情结甚重,终身追求炉火纯青的千古美文和流芳百世的道德文章。他给家人写了1400多封家书,坚持记日记达200多万字,著多篇经典范文,可谓字字珠矶,直到临终的前一天才搁笔。他还编篡了《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等书籍。他对书法、绘画、诗文、收藏等多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和见地,其书论、画论、文论、书评等精当深刻,为后世效摹。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的这些咬文嚼字多在风声鹤唳的危局中、四面楚歌的军营中、颠沛流离的车轿里、危机四伏的城墙边、军旗猎猎的战船上完成的,多在夜深人静时、灯火斓珊处进行的。阵地的坚守、疆土的扩展与精神的爬高,都耗人心智、苦人筋骨,一点点地熬干他心灯的油。</p> <p class="ql-block">  天津,是曾国藩人生的滑铁卢。从这里,曾国藩步入了人生的秋天。</p><p class="ql-block"> 走完这一段路,一顶帽子“卖国贼”的帽扣在头顶,海内声讨一片,他为京师湖南长郡会馆题写的匾额被愤怒的国子监学子们砸烂。一代名臣,落得如此落寞、如此凄凉的晚景,虽属个人宦海沉浮、声望起落,却也是一个朝代的投影、历史的必然。</p><p class="ql-block"> 处理“天津教案”不久,曾国藩又奉旨回到两江总督的位置。不知是圣意还是天意使然,曾国藩人生的坐标,又一次回落长江,再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晚景。</p><p class="ql-block">不过,这轮黯淡失色的长河落日,仍然发出了最后一缕回光——公元1872年2月,也就是病逝的前一个月,他领衔上奏朝廷获准,与李鸿章、丁日昌等人一道,把包括詹天佑等在内的第一批40名中国幼童,派往美国留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向海外派遣公费留学生,这项前所未有、功在后世的创举把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推进了一大步。几天之后,曾国藩却腿脚发麻,一步也挪不开了。</p><p class="ql-block"> 公元1872年3月12日,一代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病逝南京寓中,终年62岁。他沉重而劳累的一生,终于谢幕了。大江浩荡,巨浪淘沙,淹没了在长江上厮杀驰骋了半辈子的一代骁雄。</p> <p class="ql-block">  展开历史的画卷,定格曾国藩的一生,他既是中华传统文化酿造的精英,也是封建腐朽文化孵出的恶果。他成帝王之业,修自己之德,既有忠君爱民之心,也有成全一己之德的宅心;有诚实守信的一面,也有虚伪奸诈的一面;既有扼断江河占山为王的赳赳霸气、匪气和豪气,也有文人腐儒特有的怯懦、自卑和心虚;他既可以把道德文章做得冠冕堂皇让人心悦诚服地奉为圭臬,又可以翻覆云雨杀人不眨眼。历史的局限、时代的局限、社会的局限,成为曾国藩逾越不了的红线,框就了他的人生形象。</p><p class="ql-block"> “芒鞋镇日踏春还,残腊将更却等闲”,这是曾国藩写的思乡诗,季节恰似深秋。</p><p class="ql-block"> 晚清置身晚秋,暮年又逢幕秋,曾国藩等不到自己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