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合卺【hé jǐn 】,卺,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两个人用同一个卺饮酒,表示亲密无间。合卺之欢,指两个人共饮同一杯酒,表示彼此间的深厚情谊或美好爱情。</p><p class="ql-block"> 出自《诗经·小雅·采蘩》:“采蘩于田,以为媒人。媒人之言,合卺之欢。”《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首诗歌。《采蘩》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在田间采摘蘩草(一种香草),用来做媒人的礼物。媒人说出了男女双方的心意,让他们喜结良缘,共饮同一杯酒,享受幸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合卺”其实是一个单独的词语,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结婚礼仪的一部分,指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的新房内共饮交杯酒(合欢酒)</p><p class="ql-block"> “合卺礼”是古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仪式,源于周朝。它是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象征从此成为一体,永结同好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合卺”这个词,本意是交杯酒,代指成婚。卺(jǐn)是一种匏瓜(苦葫芦),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各盛酒于其间,新娘新郎各拿一瓢饮酒,这叫同饮一卺。匏瓜剖分为二,象征夫妻原为二体,而又以线连柄,则象征由婚礼把俩人连成一体 。</p><p class="ql-block"> 卺味苦而酒亦苦,饮了卺中苦酒预示着婚后夫妻也会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同时,也象征着夫妻二人如同此卺一样,合而为一,紧紧地拴在一起了。又因“匏”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它又含有音韵调和之意,故“合卺”又示意新娘新郎婚后应和睦协调,结为琴瑟之好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南北朝时,行“合卺礼”又增加了在两个瓢把上连上丝带,喝酒后,将两个瓢扣在一起,用丝带缠绕称“连卺以锁”,寓意是使两人相爱拴在一起,永不分开。到了宋代,破卺为二的酒具改为两只木杯。新娘新郎同饮之后,掷杯于床下,若两杯一仰一合,意味着男俯女仰、阴阳和谐。而“合卺”的礼仪也就被改为交杯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皇家的合卺礼更加隆重和复杂。清代皇帝大婚在行合卺礼之前,还有一项帝后同吃子孙饽饽之俗。子孙饽饽即饺子。它不由皇家预备,而是由皇后母家预备。子孙饽饽必煮得半生不熟,以谐音“生子”,寄予了皇家祈求子嗣繁兴的愿望 。《皇帝大婚》合卺礼中还以明代陆子冈制玉合卺杯为示例。这是一件玉嵌金的精美器皿,上面刻有祝贺君王大婚的诗文和图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