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是烟花盛开时。</p> <p class="ql-block"> 十多年前就看过一篇文章,介绍澜沧江畔的一个地方出产红色盐,那时就想有机会要去那里看看,苦于没有详细的资料,一直没去成。</p><p class="ql-block"> 今年机会来了,二月看了央视十套地理中国的纪录片《大地的阶梯》,里面第四集就是介绍芒康阶梯盐田,知道了详细的地点,开始准备去看盐田。</p><p class="ql-block"> 6月30日启程先到束河,休整二天后租车出发,一路行程是束河——香格里拉虎跳峡——白水台——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 在香格里拉住宿,早起去松赞林寺参观,然后——白马雪山——芒康加达村盐田。</p><p class="ql-block"> 在加达村住在藏民格松江措家,第二天早餐后踏上返程,从加达村——飞来寺——德钦茨中教堂——大理——丽江白沙古镇——束河。</p> <p class="ql-block">束河阳光灿烂的院子令人心旷神怡!可见院子的主人品味高雅。</p> <p class="ql-block">三眼井位于束河古镇内,在丽江古城内也有多处。三眼井是丽江地区古老的节水方式的体现,利用水的流势,由上而下共作了三口井潭,水由最上面的第一口潭一直向下,流到第三口潭后再流走。而三口潭也有各自的用途,由上而下分别为人饮用、淘米洗菜用和牲畜饮用,这种特别的制井方式体现了纳西族人古老的节水环保观念,现在居民都用自来水了。</p> <p class="ql-block">云南盛产土豆,到处可见开花的土豆地,当地叫洋芋。</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段上虎跳峡。</p> <p class="ql-block">虎跳峡景区南岸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高达5596米,北岸哈巴雪山海拔5396米。受两岸高山的紧紧束缚,江流入峡后宽仅50多米,最窄处虎豹一跃即过,故名虎跳峡。</p> <p class="ql-block">传说老虎从南岸先跳到峡中大石头上,再跳到北岸。</p><p class="ql-block">过去的马帮在每年二、三月份水位最低时在此搭建木桥,从南岸通到北岸。</p><p class="ql-block">南岸为丽江地域,北岸为香格里拉地域。</p> <p class="ql-block">南岸茶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山麓,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祥地,归属香拉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街道。</p> <p class="ql-block">独克宗古城中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位于城中龟山公园最高处。</p> <p class="ql-block">独克宗古城博物馆,馆内会被隔成一些小间,跟团旅游时会被带进去让“藏医”看病,然后购买藏药。</p> <p class="ql-block">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本教作品。跟团旅游一般会带去购买。</p> <p class="ql-block">藏区房子窗子周围刷成黑色是为了吸热。</p> <p class="ql-block">松赞林寺的全称叫噶丹·松赞林寺,是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亲自赐的名字。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依山而建的松赞林寺,因其形似西藏布达拉宫,又被称为“小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松赞林寺的阳塘康参,康参意思是分殿,寺里共有八个分殿。</p> <p class="ql-block">松赞林寺宗喀巴大殿。殿内主供宗喀巴大师坐像,像高18米,有藏区第一佛像之称。</p> <p class="ql-block">拉姆央措湖,藏语意为“圣母灵魂湖”位于松赞林寺对面,因为它是著名的女神白登拉姆的寄魂湖,所以在神界非常的著名,现在此湖正在清淤。</p><p class="ql-block">拉姆央措湖中的玛尼堆有它特殊的意义,在进行天葬时,僧人们便到此小岛上的玛尼堆边对死者进行诵经超渡仪式。</p> <p class="ql-block">去往芒康的214国道上。</p> <p class="ql-block">在尼西乡到奔子栏境内时,看到1959年7月,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在金沙江上修建的一座铁索桥,该桥命名为贺龙桥。</p><p class="ql-block">该桥是架钢索木板桥面吊桥,全长108米,宽5.6米,载重限10吨。</p><p class="ql-block">贺龙桥是当时迪庆境内横跨金沙江的第一座跨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贺龙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远处开花植物是高山杜鹃,因为身处寒冷地带,高山杜鹃的叶肉比较厚,革质,叶子背面有绒毛,常绿。</p> <p class="ql-block">在海拔4千多米的山顶时,密枝杜鹃已经是匍匐在地面了,长成这样是为了抵御山顶的强风,密枝杜鹃的花朵和叶片上密布鳞片,是为了抵御高海拔的紫外线辐射。为了抵御低温花的喉部长满被毛,使种子保育成熟。</p> <p class="ql-block">云岭山脉的白马雪山之明永冰川。云开时能看到明永冰川后沿的梅里雪山最高峰卡瓦博格主峰,明永冰川现在以每年100米的速度融化退后,冰川融水形成明永河,半山腰还有一个小小的明永村。</p> <p class="ql-block">云岭山脉顶端界碑的左边是云南境内,右边是西藏境内,海拔4292米。</p> <p class="ql-block">在4292米高处也有卖咖啡的。</p> <p class="ql-block">海拔4292米标志。</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沿澜沧江行驶,看到一个岸边有着红色梯田的村子,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加达村。</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盐田是彩色的。卤水注入盐田,夏季一周左右、冬季二周左右水分蒸发,盐田中面上的盐为白色,可食用,底层盐因为与田底泥土相接成为红色,不可食用。</p> <p class="ql-block">江对岸废弃的盐田。</p><p class="ql-block">因为那边盐井中的盐水碘含量不达标,盐田上行走也比较艰险,就不再开采了。</p> <p class="ql-block">卤水从盐井中抽上来是热的,要在水池里晾凉后再打到盐田里晾晒。</p> <p class="ql-block">因为澜沧江上游降雨,出产卤水的盐井被江水倒灌,待水退后才能下井打卤水。</p> <p class="ql-block">两口井都被江水淹了。</p> <p class="ql-block">盐库。</p> <p class="ql-block">红色盐不能食用,可以泡脚、热敷。5元一袋,二三斤重。</p> <p class="ql-block">盐田在澜沧江两岸依山而建,由多根木柱搭架,架上用透水性强的红色泥土铺成平面夯实。当地村民仍保持着原始的手工晒盐方式,他们从澜沧江畔的盐井、盐池中取出卤水倒入盐田,经阳光蒸晒、风干,结晶成盐。</p><p class="ql-block">盐田按片分配到各家。</p> <p class="ql-block">盐田下面的支撑木头。</p> <p class="ql-block">加达村民宅,村里有一百多户人家,年轻人多出去打工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双皮奶出售。</p> <p class="ql-block">村子后面山上光秃秃,树被砍光了,使村子被泥石流威胁着。警示牌上写着”泥石流灾害点,观察通行”。</p> <p class="ql-block">核桃树荫下的村道。村子里很多生长百年以上的核桃树,核桃比市场所见的要小些。</p> <p class="ql-block">格松江措先生家开了民宿,条件简陋一些,但江措一家人热情好客,卧具干净。</p><p class="ql-block">江措家世代制盐,自己修建了盐井博物馆,三个儿女都是大学生。家里出了三个大学生这是好事也是令人担忧今后盐田谁来继承?也许几十年后,这个手工制盐物质文化遗产将消失。</p> <p class="ql-block">江措先生家三百多年前建的房子还保存完好,居住过六代人。是一层的石头房子。</p> <p class="ql-block">江措先生家一百多年前修建的房子,也住过三代人。是二层房,一楼石头建墙,牲口屋,二楼木头建造,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房子主人江措先生站在二代房子门口。</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左边为桦树皮做的水桶,过去挑卤水用的,中间为铁皮桶,右边为发动机,抽盐卤水用的,现在将卤水从盐井里取出已经机械化了,过去挑卤水是女人的事,机械化抽水将妇女从这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江措先生家现在住的房子是第四代建筑了,他是个有心人,几代建筑都保存维护的很好,并修建了盐井博物馆,介绍加达村制盐历史。</p> <p class="ql-block">江措先生家老房子里老物件,地上的垫子就是床。</p> <p class="ql-block">火炉两边为父母的位子,父亲坐有皮毛垫的位子,这也体现了过去的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低风俗。</p> <p class="ql-block">江措先生的妻子是位勤劳的伟大女性,健康美丽,从早到晚操持家务,上有公婆,下有三个大学生子女要照顾,不善汉语。</p> <p class="ql-block">牛耳朵上的标记是购买保险的记号。</p> <p class="ql-block">牛的食品——苜蓿。</p> <p class="ql-block">江措先生除了制盐,还种植葡萄、酿酒。</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早餐,有酥油茶、青稞饼、玉米粉糌粑。</p> <p class="ql-block">早上,江措的妻子做好早餐还要挤牛奶,一次可以挤奶六七斤,晚上还要挤一次。</p> <p class="ql-block">我们与右一的江措先生合影。这次在加达村好在有江措先生和他的漂亮女儿为我们讲解,使我们这趟探寻之旅完美收官!</p> <p class="ql-block">德钦飞来寺处在滇藏公路沿线,从德钦县城出去8Km处,飞来寺最初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距今已近385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要看梅里雪山日照美景,须在此住一晚,早上八点左右才能看到,或者傍晚看雪山夕照。</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金顶。</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壁画。</p> <p class="ql-block">飞来寺壁画。</p> <p class="ql-block">茨中教堂位于云南省德钦县燕门乡。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被群众焚毁,后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移至茨中重建。主体建筑坐西向东,为中西式结合的砖木结构;大门砖砌,似牌楼样式;共三层,下作通道,上建攒尖顶亭阁,上置十字架。</p><p class="ql-block">云南迪庆茨中教堂是一座天主教堂,是法国传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p><p class="ql-block">当地人当初在传教士的指导下,学会了酿造葡萄酒,今天这里是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园。</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景。村子里大部分村民是天主教徒,还有少部分村民信仰佛教。</p><p class="ql-block">“文革”中,教堂因为被用作小学课堂,才免于被捣毁的厄运。</p><p class="ql-block">18世纪中叶的1862年,西方天主教士进入迪庆,他们建立教堂、发展信徒,在强大的藏传佛教势力中,极艰难的存在着。</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后院有两座并排的坟墓,墓穴均为圆拱造形,墓上有十字架,北侧墓穴的墓碑上刻着法国传教士伍许冬神父的名字,他死于1920年。另外一座已经没有姓名的墓穴埋葬的是瑞士传教士于伯良。茨中的传教士在1949年以后都返回了欧洲。</p> <p class="ql-block">大理崇圣寺三塔。</p> <p class="ql-block">大理洱海。</p> <p class="ql-block">洱海边才村码头已建成湿地公园,我们骑自行车观赏美景。</p> <p class="ql-block">丽江白沙古镇参观白沙壁画。</p><p class="ql-block">白沙地处云南丽江城北约16公里,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为纳西族最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白沙壁画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丽江多元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丽江旅游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白沙壁画位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组成部分之一的白沙古镇,白沙古镇位于丽江古城北约10公里,北临玉龙雪山,南至龙泉(束河古镇),西依芝山,为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古老的小镇,是纳西族在丽江坝的最初聚居地,也是丽江木氏土司的发祥地。</p><p class="ql-block">1962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的调查报告是这样写的:“丽江壁画分布于漾西之万德宫、大研镇皈依堂、寒潭寺、束河大觉宫、崖脚村木氏故宅、芝山福国寺、白沙琉璃殿、大宝积宫、护法堂、大定阁、雪松村之雪松庵等处。”</p> <p class="ql-block">白沙壁画是丽江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位于白沙古镇万德宫。</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岩画。</p> <p class="ql-block">白沙古镇街景。</p> <p class="ql-block"> 这次滇藏行,增加了不少知识,对纳西族、藏族风俗有所了解。只是束河古镇已不是十三年前记忆中的淳朴古镇 。镇子扩大了,商业门店增多,商品雷同,游客乱串。过去那种幽静、舒适的环境已不复存在,十三年前去束河,广告词是:上网、发呆、晒太阳!现在人们已经静不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好在我居住的院子还是一方净土,虽然离市场有那么一丢丢距离,但它让我感觉又回到记忆中的束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