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何面对心理问题高发的初中生来自北京的心理教育专家李文道老师的讲座让我警醒,让我思考,让我豁然。</p> <p class="ql-block"> 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0%。某地初中生因为手机跳楼,某地初中生因与家长矛盾跳桥,某地学生失踪多日后发现遗体……孩子焦虑,抑郁,恐惧,敌意;打架斗殴,自残、自虐、自杀……一系列事件让人触目惊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孩子们怎么了?不得不引发人们思考。</p> <p class="ql-block"> 初中阶段因为身体的成长孩子们获得相应的成人感,但思想上却还是个孩子于是乎有了第一层的落差。初中阶段由于高中五五分流,应试教育,淘汰教育,内卷式教育让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了特大的学习压力。加上过高的期望,父母态度的转变于是乎孩子在第二个层面又出现一系列无所适从感。当今的孩子几乎在你你蜜罐子里泡大,在现在这个极速发展的社会里竞争加剧,诱惑增多,孩子们延迟满足能力极其不足,于是第三个层面的迷失感袭来。由此观之,没有谁的成长一帆风顺,也没有哪种教育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面对初中阶段的孩子首先我们教师要更有信心,有爱心,有责任心。面对正经历成长阶段多重烦恼的孩子们我们应尽可能转换教育思路多鼓励,少批评。在对孩子有信心的同时让孩子也要找到信心。要用我们的爱心培养孩子的爱心。用我们的责任心锻炼孩子的责任心。如此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p> <p class="ql-block"> 其次,我们要在情绪上下功夫。毕竟一个人的成功EQ占了80%的成分。对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我们要有更敏锐的观察力,要及时引导孩子不合理的认知,找到一些健康的渠道让孩子能发泄,让孩子有信念或成为孩子的信念。因为身体的状况或信念都对情绪起直接作用。</p> <p class="ql-block"> 再次,我们要进行积极的家校协作。良好的家庭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心理的基础。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应注重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因为这种心灵的沟通温暖而治愈,他贯穿我们教育的始终。</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应引导我们的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心中有目标,眼里才有方向,生活中才不至于被阴霾迷蒙了双眼和心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听完李老师的讲座,笔记满了四页,内心开始明朗。告诉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带着爱心、信心、责任心在教育的大道上微笑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