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镇文化之光一“荣发祥”</p><p class="ql-block">“欲高门弟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这句格言出自永兴场的“荣发祥”文氏家族。从这句格言中可看出,文氏家族信奉的是与人为善,予己为善,为善最乐,为善必昌,积德行善,家道兴盛,百年不衰。文氏家训中记录着许多关于读书的事,读书早已成为文氏的家风之一。文氏治家严谨,教子有方,历来注重勤俭与读书。</p><p class="ql-block">文氏在每组四合院的石门框上都刻有治家楹联,如:“创业维艰我辈曾经困苦;守成不易儿曹应戒奢华”等,意为创业难,守业更难。此联由此生发,告诫世人:创业维艰,守成不易,要长保江山、事业不败,须力戒豪奢,力行节俭。实为人生哲理。</p> <p class="ql-block">荣发祥的创始人文良明(号金山)原籍四川省重庆府大足县,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宣统元年(1909年),文良明已在家乡追随父辈做了几年小生意,然,所做的生意时好时坏,已难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恰在此时,有到贵州做生意的四川老乡摆谈在黔北永兴做生意的事,文良明饶有兴致听完老乡的介绍,就萌生出到湄潭永兴看看的想法。1909年年末,文良明一行风尘仆仆从四川辗转千余里来到黔北湄潭永兴。其时,正逢永兴商业兴旺、万商幅辏。他意识到永兴商机潜力大,于是决定留在永兴做市场调研。先在永兴租了一间房子做杂货生意,经营颜料、香纸烛冥币之类丧葬用品。在永兴场定居不久,文良明与当地的黄氏结为夫妻,继续经营自己的杂货店。经数月的观察,文良明发现在如此热闹的永兴集市竟然买不到一本书。南来北往的商贾到永兴做生意,大都有着一定的文化,生意之余不是闲逛便是坐茶馆听书看戏,打发无聊的时间。他走访了永兴的私塾,发现上课的学生均无课本,全凭先生口授,学生抄写。文良明捕捉到了一丝商机,于是便着手创建书行,紧密锣鼓地找房、聘请雕刻匠人,搜集各类名家名作及《增广贤文》、《四书五经、《三字经》等。并购买了各种材料筹备开刻印作坊。经近两月的准备,文氏以“荣发祥”牌号正式在永兴场上营业,时因“荣发祥”是永兴场上唯一的一家书行,生意火爆,印刷成品的《三字经》、《增广贤文》、《七侠五义》等书籍在开业当天刚刚摆上柜台就被一售而空。自“荣发祥”开业后,永兴私塾、义学的学生便有了学习的课本。几年时间文氏所开的“荣发祥”书行享誉黔北,甚至有的四川商人也慕名而来购书。</p> <p class="ql-block">1940年年底,浙大一年级新生部迁往永兴办学,浙大师生的教材、课本都由“荣发祥”印刷,这使“荣发祥”的书行生意更为火爆。但精明的文良明并不安于现状,他决定扩大经营,将临街的店铺保持原状,只向后纵深扩展建房。不久“荣发祥”向后延伸建了11个天井坝,是当时永兴场个人建天井坝最多的大户之一。时,文良明并不满足就地建房,而向上街扩建,在上街龙泉堡建有几栋有天井的房子。文氏同时招收十多名匠人和其他工人,开始大量出版印刷品。其中最为得力的要数排版工彭金忠和一位姓苟的雕刻师。在“荣发祥”的四合院内专设有雕刻作坊、印刷间。这一时期永兴各校所读的书及所用课本全部由“荣发祥”书行印刷。</p> <p class="ql-block">其时,当地的文人墨客为“荣发祥”写了一首诗,就是对文氏书行的真实写照:“荣华富贵本由天,发展如初货殖焉。祥瑞于今凝栋宇,号名早已达川黔。”</p> <p class="ql-block">文良明是一个开明商人,他对时局颇为关注。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任意践踏着中国的领土,他将国恨家仇铭记于心,把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写入家谱以告诫子孙:“时局变迁,世风警懔;年岁歉荒,人民饥馑;方期乐序于天伦,处此乱离之时景;近来多末劫,唯祈告孚皇天。现在大忧心,最凶横之日本;欺凌强悍,有如叛汉之匈奴。听说北平省府,大家都胆战心惊;报称南政地方,谁个不摇头缩颈;海军进港,还怕我沿岸机关;炸弹骇人,谨防他半空飞艇;打败三五十合,血满江流;战死几千万人,尸横山岭。要成功革命,方不负总理念头。能杀退倭兵,才保得中华长永......”</p> <p class="ql-block">文良明一生育有三男五女,黄氏生有二女一男(文仲勋、文仲篪、文仲衡)。黄氏去世后,文良明再婚娶了戴希碧。戴氏生育有五个子女(文仲一、文仲纯、文仲淑、文仲直、文仲贤)。文氏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无论男娃女娃都送入学校读书。其中,文仲篪(陈光址之妻)在遵义三中读书,1941年文仲篪曾在永兴小学教书;解放后文仲一曾在永兴中学教化学;文仲纯(叶景文之妻)在湄潭中学读书,后在湄潭一小教书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文良明二女儿文仲篪</p> <p class="ql-block">1951年文良明因病去世,享年68岁。“荣发祥”交由文仲一经营。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永兴文氏家族的“荣发祥”铺面改办成“公私合营永兴照相馆”。而后院的印刷业仍然继续经营。1966年“荣发祥”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革命小将涌进“荣发祥”抄家清查,将“荣发祥”店铺彻底地查了一遍,文氏藏于各处四合院的书籍和印刷木板等被红卫兵小将全部没收,后文氏的全部物品均被销毁。文仲一在抄家前冒着危险将两本《家谱》和一套《四书五经》悄悄寄放于乡下一个成份较好的亲戚家中而得以幸存。“荣发祥”关闭后,文仲一仍留在永兴照相馆工作至退休。</p><p class="ql-block">“荣发祥”书行是永兴商业古镇的代表之一,而它的创始人文良明(金山)虽然没有耀眼的功名、没有骄人的政绩、但他却是民国时期永兴场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为永兴商业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位从青石街巷走进走出的书商,把璀璨的中华文化传播到永兴的大街小巷甚至于黔北各地。“荣发祥”的牌号,让永兴这座位居于黔北的小镇至今仍然弥漫着永不消逝的书香。</p> <p class="ql-block">图片提供:叶意、陈惠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