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佤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他们的诞生也非常具有神话色彩。</p><p class="ql-block"> 按照他们民族的记载,他们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根据后世考古学家的查证,佤族人起源于阿瓦山,数千年前,他们一直生活在山洞里。</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佤族一直居住在深山里,因为与外界沟通不畅,所以他们自成体系,有着一套独立的社会制度。</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佤族并没有成制度的法律,对于善恶的评判有着自己的准则,遵循自古流传下来的习惯,逐渐成为了一种习惯法。</p><p class="ql-block"> 按照当时他们的法律,“头人”拥有着极大的权利,对于违反本族律法的族人,轻则斥责道歉,重则抄家处死。</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由于没有成文的律法,所有因为复仇而造成的“血案”时有发生。两人之间的恩怨,有时候可以绵延几代人。</p><p class="ql-block"> 他们复仇的方式基本以械斗为主,换句话说就是谁的拳头硬谁有理。</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只要你是家中的成年男性,就必须参与械斗,不然就是违反法律,严重的还会受到惩罚。</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佤族人民获得了解放,也让这个久处大山中的民族,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翁丁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翁丁村成了中国最后的佤族文化的遗珠,是研究“佤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翁丁原始村落,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距县城30公里。共有98户人家,400多口人。全部都是纯正佤族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翁丁是目前保存原始文化最全的群居原始部落。</span></p><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14日下午一场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火,把古寨105套古民居烧的只剩下4套。享誉全球的佤族古村落毁于一旦。后经政府全力抢救,基本恢复原貌,原来的老寨子变成了旅游区,现在寨子里的人都搬到新寨了。建筑结构和材料保持原来风貌。<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村都是茅草屋</span></p><p class="ql-block">图腾崇拜</p><p class="ql-block">寨桩是佤家的一种图腾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场,代表着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杆是用龙竹制的幡杆,顶部有几圈竹篾做的饰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条头子,这既是饰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汉人用艾蒿避邪,桃树驱鬼,门神护家一样。篾圈下面,有一尺长的木船,代表着一帆风顺,木船下面,有一条木鱼,代表年年有余,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鱼,这预示着全村风调雨顺、万事大吉。</p><p class="ql-block">每年吉时,家家户户都带着食物来供奉寨桩,寨桩周围堆满了食物,插满了许多祭鬼神的小三角旗,然后,全村老老少少围着寨桩载歌载舞共庆一年的丰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因此树有寨桩的广场,既作为全寨祭神、祭鬼,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又作为全村寨佳节聚会、歌舞欢庆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佤族村寨都有一片神林,并把其中的一棵古老的大树作为寨神或树神的居所。翁丁寨的神林就在村子的左边,里面还有一个祭祀房,逢年过节或全村有什么大事都要到那里搞祭祀活动,乞求鬼神保佑全村平安健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神林里的树从没人乱砍,因而长得非常茂盛</p> <p class="ql-block">寨门,佤语为“文龙”。是进出寨子的通道。是寨子为抵御外敌,灾难,邪恶入侵设置的一道防线,寨门由梁柱,门扇,门框,门闩组成。木材结实,牢固。以前,进出寨门要下马,以示对寨神寨人的尊重。未经允许,擅自闯入,视为入侵。寨门有专人守护,早晨开启,晚上关闭。寨门关闭后,外人无法进入寨子里。每年新米节前择吉日修缮。以祈求粮食丰收,寨民安康。</p> <p class="ql-block">牛头被佤族人视为财富与权力的象征。这是悬挂在佤王府中最大的牛头图腾。</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有着400多年的古村落,有非常纯正的佤族民居房屋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佤王府</p><p class="ql-block">佤王府,佤语称“捏翁 佤”。佤王府既是佤王家人居住的住所,也是佤王召集各部落头 人议事的地方。其结构、布局与一般民居相同,只是更宽畅、高大、庄重,内设三个火塘,即主 火塘是佤王家人专用,客火塘是接待客人专用,鬼火塘是祭祀时 专用。以主火塘为中心,大堂正 中心为佤王椅,两边是亲王、小</p><p class="ql-block">头目、贵宾与长辈的座椅。</p> <p class="ql-block">木塔桩,雕刻极粗犷,全是用斧头砍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过,洁白如银,木塔上还刻了一些特殊的图案,有圆点、方块、三角块、条块,分别代表世上人间赖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p> <p class="ql-block">寨桩,佤语称“司岗永”。寨桩</p><p class="ql-block">位于寨子中央,是佤族村寨的标志。每 逢重大节庆全寨人要围着寨桩通宵打歌。寨桩由4部分组成:一是记录司岗里故事的木塔,从上往下第一木刻是葫芦蒂,是对生命之源,男根的崇拜;第二木刻是葫芦身,象征孕人的腹部,是孕育生命“司岗”的容器,梁上木刻阐释人类生命诞生之源司岗里的内涵。其 他木刻代表锅碗、甑子、三角架等生活 用具。二是由寨桩和台板合组成的供台,用来放置祭品。三是“栲筒”,由竹杆、经幡、鱼、船、鸟、花组成。四是寨桩台,台上有个建寨时放置的寨心石,代表寨子的心脏</p> <p class="ql-block">翁丁村是老年过后第一天即大年三十开始灭旧火取新火的,这时,全村共同买一头小公猪,各家各户拿一些茶叶米送到村外老人钻木取新火处,待搞好各种宗教活动后,各家各户就依次用干柴在燃烧的新火堆里点上火苗带回家,各自生起自家的新火。</p> <p class="ql-block">佤族人不论男女都喜欢抽长杆烟,劳作中饭后会抽上一口</p> <p class="ql-block"> 佤族房屋的内部结构原始独特,铁三角是每家都必备的,用于生火、支锅做饭,煮猪食的灶一般在靠门的一角搭建。火塘自进新房生起火后,就要让火种保存下来,不得熄灭,就如汉人不能断香火一样,除非重建房屋或全村有什么大灾、送走旧年时才可以灭火外,那时又要举行取新火仪式了。</p> <p class="ql-block">佤族妹子身穿自己纺织布制作的服装,非常艳丽漂亮。脸上画着吉祥图案。尽管我们不懂那是代表什么。但是觉得很神秘。</p> <p class="ql-block">微拉房,撒拉房,佤语称“捏邦”。在佤族村寨中,一般建有撒拉房。撒拉房结构简单,有四根柱子,一棵中梁几根木条构 架,草片覆顶,四根柱子低部之间穿斗木板,作为坐凳。撒拉房是外地人入村寨时歇脚的地方,白天是村民休闲聊天的场所,晚上便是青年男女娱乐的天地。 </p> <p class="ql-block">与佤族美女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