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齐云山

倚岚紫藤

<p class="ql-block">“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谓之齐云”。</p><p class="ql-block"> ——齐云山志</p> <p class="ql-block">大疫三年,一波接着一波的新冠疫情搞得人心累,尤其是我们医务人员。诸多的不便使得出游难度大增。去年年底放开后,全国经历了一阵空前的混乱与迷茫。好在持续时间不长,疫情高峰很快降了下来,临近春节时似乎已回到疫情前的光景。我们也重拾三年前的计划,度假齐云山。</p> <p class="ql-block">医院的春节假期向来和社会上不一样,从不把周末合并到长假。上班后的第一个周末,趁着社会上假期还未结束,我们去了齐云山。高速公路车流不大,沿着平坦而洒满阳光的杭徽高速一路向西,扑面而来层峦叠嶂的巍峨群山,使人心旷神怡,把累积的疲惫、烦恼统统抛至九霄云外。</p> <p class="ql-block">我们对邻居安徽景点的认知首推黄山、再就是九华山。其他就不太清楚了。来到齐云山才知道我们的孤陋寡闻。齐云山位于安徽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在县城以西15公里的岩前镇附近。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国家AAA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齐云山古称“白岳”。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境内号称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唐伯虎有诗云:“齐云山与碧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哈,原来齐云山有那么大的名头。</p> <p class="ql-block">其实,休宁县也被我们严重低估了,这个安徽南部面积不过两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超过30万的小县,居然是国内著名的第一状元县!在中国历史上,自隋朝科举制度建立至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废除科举,一共产生了800多个状元。全国平均每3个县才摊到一名状元,而休宁这个小县,就产生了19名状元。这要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承载这样的状元量啊。</p> <p class="ql-block">齐云山不高,几个山头颇有特点,山上隐约可见一些房屋的白墙。山下绕着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曲折,静静地向远方流淌着。这条河叫“横江”,据说是钱塘江的源头之一,而且是最长的源头。我们熟知的开化古田山是钱塘江源头,那是因为流量大,而长度则不如横江。我们这是从下游来到了上游,真是“同饮一江水”啊。</p> <p class="ql-block">横江的这边是个新开发不久的度假小镇,有一家大酒店,祥源齐云山度假酒店,和一些特色小店,沿着一条小街排列开去,一直延续到一个小广场,广场周边有“齐云阁”、游客中心、磨崖石刻博物馆等等,还有一个小公园。可能是春节假期高峰已过,这里游客不多。</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我们如约来到大堂,和导游见面。这个导游不一般,接待的小姑娘向我们介绍说是“老师”。这个中年老师的个头不高,瘦削身材,有神的眼睛透着沉稳。他姓汪,当地人,家在齐云山中。他穿着一套蓝衫,上身斜襟短褂,下着宽腿收口长裤,足蹬双白色缀黑的旅游鞋。要不是胸口“指隐者”三个字说明了身份,真会把他当成一位道士。</p> <p class="ql-block">从酒店对面的月华索道站坐上奥地利进口的缆车,直达半山腰的望仙楼。望仙楼是山门,像是一个关隘,从徒步登山的路上来,这里应该就是关口。门楼两边的对联是乾隆皇帝的题词:“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p> <p class="ql-block">过了山门来到望仙台,传说上古灵乙道人在此驾云成仙,这里就成为道徒们守望成仙的地方。这里可以远眺山下景观,这是个四周群山环抱的小盆地,横江蜿蜒流淌,转折处带出几个小平原,其间散落着几个小村落,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群落被一片片田地围绕着,田里的作物被种成葫芦形状,体现了“葫芦花田”的福田气象。</p> <p class="ql-block">汪导说,这里一年中有200多天是云雾缭绕,看出去犹如仙境。正是这些云雾给齐云山带来了神仙气息。天气好时,远处可以看到黄山莲花峰。古人云:“黄山白岳相对峙,细看从来无厌时”。</p> <p class="ql-block">转过几道弯就来到“梦真桥”,这是借着休宁这个状元县的名头做的景观,是明嘉靖年间建的,旁边的千年榉树也因为谐音“中举”的意思而被称为状元树。学子和家长们在此求个写着吉言的红色条幅,挂在树上桥边,希望考试时“一举成名,梦想成真”。</p> <p class="ql-block">沿小路转过山岩看到的第一处磨崖石刻就是“栖真岩”,红色的丹霞石壁上字迹已经斑驳,洞壁的外周建筑已经坍塌,剩下残存石门楼述说着当日的风景。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的道士唐代龚栖霞云游到此所建。</p> <p class="ql-block">旁边是“忠烈岩”,再往前的丹霞石壁上刻着一个巨大的抹金“寿”字,有九尺九寸高,合阴阳八卦之数,旅游宣传册和某度的资料都显示是慈禧太后写的。但汪老师说那是错误的,他经过仔细研究考证这个字是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所题。汪先生主持齐云山景点介绍工作,所以在旁边的说明牌上写的也是如此。上面还写着“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寿字下面摸一摸,就能活到一百多”。怪不得那么多人排队摸寿字呢。我们也凑趣摸了摸,为自己和家人,朋友延年益寿。</p> <p class="ql-block">转过栖真岩就来到了“一天门”,一天门是个穿过山崖的天然拱门,这里有很多磨崖石刻和各个年代的碑刻。门口一块2006年立的碑上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云山石刻”。</p> <p class="ql-block">丹霞石壁上的磨崖石刻比较容易风化剥蚀,很多已经不太清楚了。据说当年郁达夫游齐云山时尚有一千多块磨崖石刻,现在仅剩五百多块了。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那些磨崖石刻估计就消失殆尽了。不知文物部门有什么样的措施来保护这些日益珍贵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天门,来到“真仙洞府”景区,豁然见到下方环形丹霞石壁上密密排着各种各样的磨崖石刻。对面最大的是“天开神秀”四个大字,石壁下方的洞窟则是一个个供奉着各路神仙的观宇,最主要的是真武大帝,还有斗姆神君,八仙等。我们问汪先生,为什么齐云山上只有道观没有庙宇呢?他说原先是有的,后来道教香火比较旺,特别是明代以后,皇上崇道,佛教在这里日渐式微。现在也不是没有,你看那斗姆神君旁边围绕着十八罗汉,现在佛教的罗汉也只能护卫着斗姆神君和真武大帝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崖壁上常年滴水,在前面形成了一个珠帘,故又称“珠帘洞”,崖壁上方已结成了冰凌,但是滴水不断。崖壁上“半天晴雨”的石刻描述得真是准确。</p> <p class="ql-block">下方的水池也叫“碧莲池”。在碧莲池旁回望一天门,发现很像桂林的象鼻山,这个景观就叫“象鼻岩”。</p> <p class="ql-block">峰回路转,来到了又一上坡的关隘,这个门楼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之处。门楼上写着“二天门”。</p> <p class="ql-block">转过二天门,上了一个平台,平台上又是一个门楼,这是“三天门”。一条石板小街蜿蜒到对面,隔着山谷看到一个徽派建筑高低错落的民居与道观形成的山中街市。</p> <p class="ql-block">街市形如月牙,故名“月华天街”。好美的名字。顺着高高低低的道路往前行走,各种小店在卖着齐云山的特产和各种日用品、零食果品。</p> <p class="ql-block">餐饮与小吃店里透出阵阵香气,阳光下的架子上挂着腌制的咸肉,这里的特色菜“刀板香” 就是用这种咸肉做的,味道很好,只是稍微咸了点。汪先生说,齐云山的别致之处在于超凡而不脱俗。说得好啊,超凡而不脱俗!这个云里雾里的神仙居所,有这么一个天街:道观与民居相邻,香火与炊烟互绕,道教修行与民俗生活相融,“修行在尘世,尘世即修行”,这道教正一派的理念得到了完美诠释,更为世人所认可。难怪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村”。</p> <p class="ql-block">接着来到山上最大的道观“敕建玄天太素宫”,这红墙绿瓦的殿宇一看就不同凡响。虽然门前的牌楼已经坍塌,但是残存的柱石告诉人们当年的规模。这红色的观墙,绿色琉璃瓦体现的是皇家风范,太素宫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原名佑圣真武祠,祠中所奉真武神像相传为百鸟衔泥塑立,灵应昭著。</p> <p class="ql-block">明世宗嘉靖十一年,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頨奏令道众赴齐云山为皇帝建醮祈嗣,果获灵验。嘉靖皇帝下诏扩建这个道观,并敕名“玄天太素宫”。从此齐云山名声大噪,香火也日趋旺盛。太素宫有三进,前殿供奉着斗姆神君,最里面的大殿供奉的是真武大帝。</p> <p class="ql-block">太素宫对面异峰突起的一座孤立山峰因形似香炉而被称为香炉峰,太素宫的中轴线正好对着香炉峰,峰顶上的亭子里有个香炉,亭子和香炉均为铁制,外面抹成金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据说是明太祖朱元璋战胜陈友谅后在这香炉峰顶建的这个亭子和香炉。可惜铁亭和香炉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毁,现在的铁亭系1983年重建。每雨后初晴,云雾飘渺之时,香炉峰或隐或现,有诗赞曰:“山作香炉云作烟,嵯峨玉观隐千年”。香炉峰也成了齐云山的标志图案。</p> <p class="ql-block">走出太素宫已是日暮时分,山上的景观还有相当一部分没走到,看来需要我们次日再次上山探幽揽胜。汪老师的介绍就告一段落了,因为索道或者班车都是有时间限制,于是我们就随着他由后山的班车点坐车下山去了。就此别过,他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对齐云山深入研究与思考,特别是他对自己家乡齐云山的热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p> <p class="ql-block">趁着天光还亮,我们沿着横江边的绿道漫步而去。暮色中的齐云山倒映在清澈的横江水中,水面上最后一班载着游客的竹筏滑过,漾起一阵涟漪。</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一座石质古桥,这是又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封桥”。明万历十五年,由徽州知府古之谦所建,是一座九孔十墩的石桥。桥建成后古知府升任广东按察使,当地人就给这座桥起名“登封桥”,也是图吉利的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此桥所用石材是当地的丹霞石料,这种石头极适合磨刀,所以当时官府在此桥上就立有一碑,明文规定不许在桥上磨刀。</p> <p class="ql-block">次日早餐后我们再次上山,这次我们决定尽量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景。过望仙楼我们直接左转,从一个写着“桃园”的牌坊进入。</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片幽静的树林后看到一座道观模样的建筑,这里是“洞天福地”景区,几个殿像是道教博物馆,里面有道教的始祖如老子、黄帝、伏羲、庄子一直到齐云山开山始祖龚栖霞和后面一系列的著名道长。后殿供奉着张三丰,殿后还有张三丰墓。这一路很少有人行走,绕过了梦真桥后和昨天的路汇合,进入一天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走到太素宫后继续前行,通过极窄的台阶上去,来到我们中午的用餐地点“浮云饭店”。浮云饭店门前有一个小广场,广场上一棵大树作为标志。这里可以眺望远山与近景,几张餐桌上有吃饭的人,也有游客临时歇脚。我们在饭店里吃完简单的中饭出来,继续登山。</p> <p class="ql-block">两条路标着不同方向,向左是最高峰,往右是玉虚宫。我们先朝左直奔海拔585米的最高峰,峰顶有个亭子,上二层的门锁着,写着气象设备不得损坏的字样。环顾四周我们感觉旁边的峰顶好像比这个高,这是最高峰吗?旁边有人说,这就是所谓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吧?</p> <p class="ql-block">往北望去,远远的真的看到了黄山莲花峰,到那里实际直线距离只有3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下了最高峰就来到玉虚宫,玉虚宫位于紫霄崖下,依丹霞石壁建造,也是齐云山最为著名的道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旁边有一块石碑,那是著名的《紫霄宫玄帝碑铭》,这块碑也被称为三绝碑,因为是由当时顶尖高手唐寅撰文,戴练书写,汪肇篆额,三位高手通力合作而成的杰作,其实还有两位篆刻大师汪阳熙和朱由亮也不能不提。可惜的是护栏圈得太大,离得太远,碑文看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一侧是号称一线天的景观,陡峭的台阶犹如天梯,步道有些湿滑,半途中如果回头看一下,胆子小的人估计要迈不动步了。沿着一线天上去,一条小路蜿蜒绕着一座名为插剑峰的孤立山峰上升,越往上路越陡也越窄,只容一人通过,最后那一段旁边有锁链可以拉,登顶后发现顶峰是一块不大的地方,这里看到整个齐云山景,尤其是后面的五老峰和两峰之间的紫云关特别壮观。</p> <p class="ql-block">下了插剑峰,走过毓琇亭,沿路走下一个山谷。这是五老峰下,林木葱郁,路转峰回,我们顺着山路朝上走去,一座雄关豁然横亘于两峰之间。</p> <p class="ql-block">城楼上牌匾大书“紫云关”三个字。在关隘上吹着呼啦啦的劲风,看着高天上流云和远处崇山峻岭,设想,如果你是个横刀立马的将军,此时会作何感慨。在那冷兵器时代,这样一座雄关真是可挡千军万马。</p> <p class="ql-block">后山几乎无人,我们沿着修葺一新的悬空栈道,一路走上了方腊洞,据说当年方腊在此占据,此洞是他歇息的地方,山上还有方腊寨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我们已经错过最后的下山班车和索道。不过,事先我们看过地图,回到紫云关后走下山应该不远,地图上看大约两公里左右的距离。谁知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参数,那就是高度。虽然直线距离两公里,但是落差高度约有是500米,走到山路上就发现这路特别陡。</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天色渐暗,山中尤其黑得快,这种光线下走在这么陡的山路上,既怕摔跤,也怕扭脚,我们小心翼翼地踩稳每一级台阶,慢慢地向下走去。终于在天色完全变黑前来到了山下,回望暮霭中的齐云山,我们长长地出了一口气。</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横江水静静地流淌,齐云山默默地伫立。月华天街的灯光在山上闪烁,与天上的星光交相辉映。这时,我眼中的齐云山如同一个谦谦君子,虽不言语,然而丰富的内涵透出了自华的气质,深深地吸引着我。齐云山,我们还会来的。</p><p class="ql-block">2023.2.1 于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