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在洛杉矶【经历美国】系列 10:长城书店中国城还有故事对你讲

姜家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纪70年代,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迅速改变。中美建交后,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持续了整个80年代。按洛杉矶老华侨的话说,唐人街中国城一度达到了辉煌的顶点。1987年我来到洛杉矶中国城,仍然感受到它的繁荣和辉煌。据报道,80年代后期,好莱坞各大影业公司在唐人街拍摄的影片就多达40余部。难怪我一到中国城,最大的惊喜就是看了个够好莱坞拍电影,因为他们把这里当成了中国来拍。特别是90年代,以成龙为代表所掀起的好莱坞功夫电影的拍摄,大多都是在唐人街完成的,其中包括曾炙热一时的《尖峰时刻》和《致命武器4》。《尖峰时刻》拍摄于1998年,其中有在中餐馆的戏和打斗,就是在福州饭店里拍的。影片上映后,福州饭店生意火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是的,影片的拍摄给唐人街带来了很多好处。被选中的商家和物业会收到丰厚的租借费;受拍摄影响生意的商家会收到一定的补偿;很多商家会因为电影而出名,吸引了成群结队的中外游客来打卡,繁荣了中国城的生意;很多唐人街的居民都有过做群众演员赚外快的经历;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5年我创业开书店,就毅然决然的把书店选址开在中国城,即使那时候的蒙特利公园市是华人人口最多的地方,很合适开中文书店。在美国人的眼里,唐人街中国城才是他们眼里的有中国人、中国菜、中华文化的地方。这也是我能从这里走进好莱坞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要在这里通过开书店来让美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文化,展现今日中国的风貌,因为在好莱坞的电影里,中国人总是贫穷、落后、丑陋、黑帮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次好莱坞在文华商场内拍电影,把我书店在商场内的那扇门和招牌完全用他们的布景给覆盖了。事后,我得到了影响生意的补偿。好莱坞一位专门负责租借场地的女经纪人跟我说,长城书店是中国城有史以来最大最漂亮的中文书店,以后有机会一定要来我这里拍片。她来文华商场总是穿过我书店进商场,从不走正门,她说从这里经过是一种享受。哦是吗?这话我爱听。我骄傲,我自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把长城书店经营得极具规模。书店专营中国大陆的各类中英文图书、报刊杂志、音像制品、文房四宝、名家字画、工艺品、针灸器材、武术器械、出租电影电视剧的DVD/VCD和录像带,收订中国大陆2000余种报刊杂志,还有飞洋快递、西联汇款、网购和邮购,为国图公司做转运等等。书店还经营美国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中国传统中医、中药、针灸、气功、按摩,以及中国文化、文学、功夫等英文图书,是其他所有中文书店望尘莫及的。举办书画展的能力、水平和次数更是无人能及。长城书店是老外寻找中华文化、看中国必来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APEC China 2001 在上海举行。依惯例,与会领导人将穿着东道主国的传统服装合影,江泽民主席为世界各国领导人选择了改良精制的华贵大气又祥和喜庆的中国“唐装”,唤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怀,国内掀起了一股唐装汉服文化复兴的热潮。随之,就有老外来书店要买 APEC 式唐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时,我回北京采购图书的时候也发现了市场上多了琳琅满目的唐装、文化衫、太极服等等。我决定开拓新品种,主打太极服,兼售文化衫,接受订购 APEC 式唐装。配合着书店丰富的太极和武术的器械和音像制品,太极服一直保持着旺盛的销售态势,直至实体店结束营业了太极服都还没有卖完,就拿回家做念想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自己也精心挑选了一件演员陈道明做广告的改良唐装,即传统的连袖改为装袖,每逢春节的时候就在书店应景穿穿,很受顾客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在1987年我刚到洛杉矶的时候,唐人街还很多人穿唐装。有一种仿缎锦唐装棉袄我也在唐人街国货商店买了一件没穿几次。洛杉矶的冬天并不冷,一件衬衫再外套这个唐装棉袄就足够了,所以它很受华人和老外喜欢。老外和黑人他们人高马大,能把唐装太极服撑起来,比我们穿都好看。一些传统社团在春节和庆典活动时老华侨还都会应景穿上唐装,很有喜庆祥和的气氛。蒙特利公园市春节嘉年华盛会有民选官员还会应景穿上长袍马褂来做秀。这时候,在老外的眼里,我们才是老外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配合打广告,我还要自己去设计、拍照,时刻准备着供选用,玩了个丰富多彩。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哪来的那么有干劲儿,那么思绪飞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怎么个能为书店好,就怎么个的使劲儿来。我的一位老同学说得好,也许在那样的环境下,把一个人的潜力都激发出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样一来,我们书店显得很中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特别感动人的是每逢中国春节,有很多领养中国孩子的老外,领着身穿小唐装旗袍的孩子,全都是小女孩哦,同时还有全是中国妈妈带着她们的混血儿孩子,来逛我书店和看中国城春节金龙大游行,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这些洋爹洋妈也会唐装旗袍的打扮,跟孩子们一样可爱。这时候孩子们要是看上了书店的什么东西,我经常就送她们了,表示一下叔叔的心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真人真故事,有位领养的中国女孩18岁成年后,老外养父母鼓励她可以去寻找亲生父母。找到了见面的时候亲生父母痛哭流涕,悔不当初,一再的说对不起。姑娘说,不不不,我要感谢你们把我扔了。没有眼泪,没有悲伤,一句“感恩”的话,把所有的人惭愧得无地自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有这么有趣的事。有一次有位老外年轻人穿件写着“罪”字的T恤大摇大摆的来到书店,好像他很有中华文化似的。我一看就乐了,问他知不知道这字是什么意思?他说不知道,就是觉得这字好看,工整对称。我拿汉英词典让他自己看,年轻人比我还乐了,哈哈大笑说他喜欢。我说你喜欢是吗?那我再告诉你,你有罪就会进监狱,就是这个“囚”字,你就是“囚犯”。两个字的意思还有汉字结构说给他听后,年轻人已经乐开了花了,大赞汉字的美妙。我干脆再电脑打印出来魏碑“囚犯”二字成全他,他说下次再来一定穿上有这两字的T恤,毫不忌讳,还表示要来向我学中文。我完全相信他做得出来,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吧。我很欣赏他们开朗、乐观、幽默,羡慕他们自我、自由、放任。遇到这样的老外顾客会叫你开心每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很多老外会来向我讨字拿去刺青Tattoo,还有要我给他们起中文名字,我都很乐意为之,并翻英汉汉英词典给他们看个明白这些中文字、中文名字的意思,绝对让人放心信得过。而且还有电脑打字的、毛笔写的,各种字体,随便挑,乐此不疲,热情得过头了。令他们佩服的是还有好莱坞电影写字的照片证明了我这是杠杠的牛逼不带吹的。所以找我要字、写字、起名的人多了去了,小钱也是有赚一点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说到小钱也是有赚一点的,指的是写大“囍”大“寿”字,后来书店还进货卖大红“囍”和金字“囍”,增加了书店的一个固定商品。也为白事写字,写过一次大布幡,有一层楼高。写完以后这户越南华侨人家给我时间地点,希望我会去看他们要举着它在小西贡( 即洛杉矶的越南城 )出殡游街。至于起名写个名字,讨一两个字拿去刺青,当它是传播中华文化,不收钱,大受老外欢迎,给书店带来了免费的宣传和人气,何乐不为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书店初期,我带过不少的团来游览比华利名店街。那时候我们的团员差不多都不敢进商店,我也不敢。也许是觉得自己穷没有底气而不敢进去,就说是这些什么名牌、什么精品奢侈品跟我没关系,爱看不看无所谓。其实说的也是,我对这些也都没有兴趣。不怕您笑话,1991年我第一次回国,大家问我美国什么最好?我竟然脱口而出说是厕所,可见我们受了厕所多少的苦难啊。但是这个地方大家还都一定要来,那商店不敢进我就带他们进画廊。那时候我们的出国人员都是清一色西装革履,西装还都外带商标。我在美国已经有年头了,知道西装不外带商标的,但是国内来的人通通西装外带商标把我给带到沟里去了,我也没把握说这商标该不该有了。有一次我们走进了一家很高档的画廊,画廊老板是一位很友善的白人老头,他跟我们说这西装不能外带着商标,是个笑话,就拿出好几把剪刀叫我们互相把商标剪了,他也亲手帮着剪。而我们还有人不肯剪,还说别信这老头,有点不可理喻了。这是改革开放后的一道风景线,人们普遍的穿西装,带着商标,并带着它出国,不知道贻笑大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也带团来好莱坞游览,居然有好几次都有这样好几个人死活都不肯跨进好莱坞地界,好像进去的就是火坑、大染缸、淫秽的红灯区。这时候同行的队友就上演了在大街上拉扯拽掖的戏码,看得老外莫名其妙,就差打911报警了。我那时候还挺尊敬他们说不进去就不进去,怎么拉怎么拽都没用,立场坚定斗志强。现在回想起来,这样的人现在还有吗?我由衷的为那个年代还有这样的人点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面1、2两图是比华利山庄的名店街和精品店,给人的印象是富贵和典雅。3、4两图是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和中国大戏院,给人的印象是繁华和热闹。现在的国内,比这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方比比皆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明显的看到了国内暴发富起来了,大批大批的人出国旅游,美国更是趋之若鹜。我也发现到了美国的机场、酒店、商场、餐馆等地,中文牌子多起来了,一些奢侈品精品商店还有说中文的营业员了。国内来的人今非昔比了,横冲直闯各奢侈品精品名牌商店和大商场,豪购各种名贵包包名牌货。休闲服、旅游鞋、棒球帽、大墨镜取代了一本正经的西装革履。即使还有人穿西装,也是休闲西服搭配名牌旅游鞋,时尚得很。再也没有人西装还带着商标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次我带团来到洛杉矶市中心以南的城堡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当来到家一家 COACH 蔻驰精品专卖店时,就见一位操着台湾腔普通话的年轻中国人迎了上来接待我们。在他的导购下大家疯狂的买买买,我不禁惊叹连连,国内人现在真有钱啊!我心血来潮想开个玩笑,就问他们的主管说,我可以应征一个营业员工作吗?我来自中国大陆,我了解中国游客,我也有当营业员的工作经验,我可以给你们带来更多的购买。没想到他们就给我表填,表示当场录用我。可见现在美国人多想做中国人的生意,赚中国人的钱。这也说明了国强民富了嘛,我当然高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就是在那时候,留学美国成为了一门可以带动各行各业一起发财的火爆生意。有个广州来的小留学生就经常来我书店领取西联汇款,这孩子胖墩一个,是阿罕布拉市一个中学的初中生,来到书店竟然随地吐痰,还敢抽烟,一开口就是他妈的。我警告他不好好说话,还敢抽烟随地吐痰,恕不接待,才能把他镇住。因为这孩子有点过分了而记住了他。后来有一天他拉着一个大行李箱找我来了,说他因为抽烟把寄宿的老外东家的地毯引燃,差点酿成火灾。东家愤怒到极点,早已对他的恶习忍无可忍,立即叫来中介,解除寄宿合约,毫不客气的把他赶了出去。中介问他可以找谁去现在?他就让中介把他送到我书店来。我说我服了你,你凭什么找我来呀?他说就是觉得你人好,然后就像找到了亲人似的,才开始知道哭了。我跟中介无可奈何的商量了一下,暂时把他安置在书店对面的龙门汽车旅馆,由我先照顾几天,中介赶紧再给他找一户寄宿人家。一个星期后他去了新的寄宿人家,照样时不时的来书店取西联汇款,我顺带关心教育一下。一个学年后,他父亲来美国接他回国,专门带着他来书店感谢我。他父亲白白胖胖油腻大叔一个,个体户暴发户,说孩子给宠坏了,没有办法的办法,狠狠心送来美国游学,让美国人来教训教训看。还别说,这孩子进步了,抽烟随地吐痰没有了,文明有礼貌,没有再“他妈的”了。我联想到,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我说,如果你想治治你家的熊孩子,就把他送到美国来游学,因为那里不惯他。最好是这位油腻大叔也一起来,因为那里会教你教育孩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意思的是,有个东北小伙子也在这样拖着大包小箱的行李来书店找我,这孩子嘴甜他不叫老板冲着我就叫“叔”,面对着这突如其来的“大侄子”我哭笑不得。他说他是来洛杉矶留学的,刚下飞机,没有接应,就自己打的到中国城来了。在中国城一家小餐馆吃了个饭,餐馆老板娘是柬埔寨华侨,感觉他有难处,就指点他找长城书店去,说他们会帮你的。我说那就等晚上书店打烊后送你去中介预定的旅馆先住下再说。一看地址我就心里发毛了,在市中心 Downtown LA 3街,这地方晚上是不敢去的。果然车一开到旅馆门口,就包围过来一群黑人游民,又是敲打车盖又是趴你车窗,叽里呱啦还手舞足蹈,吓得我们俩就差没尿裤子,待在车里是福是祸听天由命了。所幸,他们闹了一会儿看似很开心满意,就都散了,丝毫没有伤害我们的意思。这大概是欢迎我们来到他们地盘的迎宾曲吧?是我们胆小,实在消受不起啊。在美国,黑人怕白人,黄种人怕黑人。我们就像是死里逃生,夺命折回中国城,来到福州饭店。我们就在福州饭店吃个夜宵,并告诉老板嫂( 福州人不叫老板娘,叫老表嫂 )今晚的有惊无险,老板嫂说正好她有中国城的房屋出租,当晚也就解决了住的问题。小伙子带了东北人参当晚就想变现,就软磨硬泡要我全要了,给200美元就行。既然都“叔”上了,也就担心怕他没钱用,我就全要了至今还搁在家里没人吃,因为洛杉矶天气干燥不宜吃东北人参。这小子是有备而来的,在国内上了烹饪职业高中,一下子就在中国城餐馆找到后厨工作,后来一家一家的换餐馆,给赚到一个月4000美元。开始的时候不断的来书店汇款回家,每次来都带着不同的女孩子说是他的新女友。有一天他跟我说:“叔,我办了宗教迫害的政治庇护,拿到工卡了。”我脱口就怼了过去:“狗屁,谁宗教迫害你了?你说这话有良心吗?”又有一天他跟我说:“叔,我出国借的钱已经都还完了,现在赚钱不少,你建议看我怎样管理这些钱?”我说:“不能去赌博,交女朋友要认真,有钱就去买房子。”后来就不见他再来书店了,希望他走对走好自己的异国他乡人生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也碰到这样一个奇葩的年轻人。他是中国城的居民,住的跟我书店在同一条街,所以他来来往往都要经过我的书店。这年轻人留着长头发,总是扎成马尾巴,行为举止完全女性化了,虽然穿的是男装,还是叫人怎么看怎么不对。有段时间我书店在招工,没想到他也来应聘了。我说哥们哥们你不会是来砸场子的吧?我说孟姜女哭倒长城,你只要往我柜台一站,我的长城不哭自倒。你今天就是把我告了我歧视你,我也不会录用你。没想到这小子一点儿也不生气,满不在乎的说他到哪儿应聘哪儿都不要他,他已经习惯了。我说那咱就活回爷们的样儿好吗,否则你还能做什么了?这小子语破天惊他说:“我现在最想的是有人包养我,我跟他好好过日子。”我正想要狠狠的踹他一脚,却变成做了一个惊瘫了的动作,差点把自己摔倒了。我怒斥他:“男子汉有点出息行吗?”他耸耸肩,撇撇嘴,无所谓的跟我挥挥手,拜拜啦!虽然当今的社会很开放很包容,但是又有谁家愿意摊上这么个奇葩的孩子?谁有什么办法能救救这个年轻人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书店遭遇同性恋客人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段时间书店老来一个年轻的客人,总是找了一大堆的书在那翻阅,而且全是有关艾滋病的书。我还以为是学生做课题,但是看他找的书也不是全对,就帮他找,借此也就跟他聊上了。他是韩国人,长的还挺英俊的,他承认他是Gay,因为最近身体感觉不好,怀疑自己有病了,就过来找书看看。他看我没有恶意,没有排斥他,也就慢慢的放开了,说出了很多他的那些事。他说他不敢在自己韩国人圈里找伙伴,去过小西贡( 即洛杉矶的越南城 )公共场所找越南人,来过唐人街中国城找中国人,结果被我套出来了他跟华人圈的某按摩院、某中医诊所的某某人有染。我的妈呀,这某院某所某某人我都认识呀!我劝他不要自己看书了,赶紧去看医生做检查,并不能到处去说跟华人圈的这些地方这些人有染。我还威胁他,否则我就把他的事捅到韩国人圈里去,因为我书店有很多韩国人顾客,我这样威胁他会有用的,制衡得住他。后来我接到他从外州打来的电话,说他回到外州的父母家,并在那里做了检查,正在等待“宣判”。最后幸运的是,他没有什么事。他说他感谢我帮他下决心看医生,他现在有知识防患于未然了,会好好的生活。这多好啊,书店同样也会起到卖书育人的作用。至于华人圈的某院某所某某人的那些事已经永远烂在我的肚子里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书店我还遭遇这样一位够悲催的女医生,她是上海人,中西医全能,有自己的诊所,还办中医药大学,是让人羡慕的事业成功人士,就是这样一位知识女性竟然被诈骗得处于崩溃的边缘。有一天晚上书店就要打烊了,却见她急匆匆的闯了进来,不由分说要我先汇款,过几天才能给钱,马上为她用西联汇款汇出890美元。我说这怎么可以呢,你这不等于“抢劫”我吗?话音刚落,她突然就朝我“扑通”跪了下来,声带哭腔的说这是救命的最后一注了,否则她前面的投入就收不回来,就要彻底的倾家荡产了。这时候书店就我们两人,不果断处理指不定要发生什么说不清的意外,我选择“救”她,就自己掏腰包给她汇出去890美元,还安慰了她几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过了有点久她终于还是来“还钱”了,只见是她坐着轮椅由她先生推着来的。啊?!姐已不再是当年的姐,不再是春花 ...... 她中风了!人毁了,事业玩完了,我的890美元自然泡汤了。我还不忘给她解压一下,我说还是要感谢你说话算数,坐着轮椅也要过来给我一个交代。不要把890美元放在心上,我还要感谢你和你的学生在我这里买了那么多的书和教材呢。在美国大家都不容易,没有捷径,创业难,守业更难,您多保重,重整河山待后生。我这里的“后生”指的是来世了。这时候她已经泪流满面,是感谢我,还是后悔莫及?是谁谁都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书店有西联汇款的十几年( 1999-2012)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诈骗犯罪。我就亲手拦截了多起被诈骗而汇款,受到西联汇款总部的嘉奖和同胞们的感激,很有成就感。有一次拦截了中国城老人公寓的一位老太太5000美金汇款,可以说是救了她的半条老命,当然也有一些汇款就很不幸的从我们手上给汇了出去。不瞒您说,我也亲自云里雾里的被诈骗,小额损失常有,最惊险的一次是一张9万美元的支票遭跳票,幸亏是在交易还没发生之前和事件发生的1996那年还没有西联汇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还交有这样一位老先生朋友,他的故事一定要讲。他祖籍山东,年轻的时候随军去了台湾,在台湾念了军医大学,成为了一名军医。有一次他抢救活了一位急诊病人,病人是来自夏威夷的日籍游客,没想到还是美国国会议员,在台湾旅游时突发疾病,命悬一线。这位日籍议员视他为救命恩人,并从此成了至交好友,不久后便将他全家移民到夏威夷。孩子们要上中学的时候,他把全家搬迁到了洛杉矶,期间太太因车祸先走了,他含辛茹苦把一双儿女成功培养成了律师和医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是在长城书店认识我的,已经是退休老人了,住在市中心的一家老人公寓里,享受低收入老人的一切福利,日子过得非常滋润,还同居过一位上海阿姨。老人公寓离我书店不远,乘公交车可以到达,所以他经常来。他很喜欢福州饭店的炒米粉、鱼丸汤、红糟鳗,所以经常约我晚上一起去福州饭店吃饭。就这样他从书店的客人成了跟我走得最近最勤的老年朋友,但是我始终就是问不出来他怎么把自己从一个医生变成了低收入老人?他告诉我,儿子从来不进老人公寓看他,他也不去儿子家,父子俩要见面,就到外面酒店住几天。女儿在外州,几年不来一次。再也没有其他信息了,像联系电话什么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一次洛杉矶遭遇强风暴雨,路上一片狼藉,市政工人都还没来得及清理干净,老先生却在这时候出门上街去,就在老人公寓外的人行道上,踩到一片落叶,实际上落叶覆盖住了下面的一滩淤泥,就这样滑倒,1米9人高马大的他仰面朝天重重的摔在地上起不来了。经救护车送医抢救,无生命危险后转护理院 Nursing House 住院。住第一家护理院的时候,同屋的老人先后走了两个,他受不了了,吵着要出院。因为他还不能自理,院方把他转到第二家护理院,说这样可以解除他心里阴影了。原来两家护理院是有很大差别的,第二家护理院是不会死人的。幸亏没有骨折,住院近一个月后还是我去接他出院回家。住院期间我去看过他好几次,也都见过走了的那两个活着的时候,我也因此第一次接触到和了解了很多护理院的情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家后他儿子让其他律师出面,为他这一摔告了洛杉矶市政府。在打官司的两年里都是我送他去律师楼,我也没多想,还挺乐意的,因为我也想看看这官司能怎么打。后来他告诉我官司没打赢,不过他要约儿子来一起请我吃饭感谢我,其实我不相信官司没赢。后来他又告诉我,儿子不来,还说这个大陆人为什么这么热情,小心防着点他。他说他骂了儿子犯什么律师病,怎么变得这么没有人情了。我说爱来不来没关系,我也不来,心里早已“混蛋王八蛋”的骂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后我再也不理这老头了,不管怎么解释,怎么请原谅都没用。终于有一天接到老人公寓来了电话说老头死了,让我去料理后事。我说有意思了,凭什么找我呀,找他儿子女儿去呀。公寓人说老人只留下你这个唯一的电话,说找到你就可以找到他们。我说我们都被骗了,我也不知道,他只是我的顾客而已。公寓人说你能不能来帮我们见证我们的处理后事?我说对不起我不能,我没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我心里明白,这个时候我更不能为他们做任何事。后来听公寓的其他老人说,老头孤零零的走了,没有一个亲人和朋友的到来。 我敢说,老头为摔了那一跤和失去了我这个朋友而不知少活了多少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城书店的十八年,发生了1996年台海危机,美军航母直抵台海;1999年美国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4月1日中美南海撞机,中美关系一度陷入僵局。2001年911事件发生,说到911我插入已故吴建民大使在《外交案例》书里写到,911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面临着静观,不表态;静观各方反应和动向后再表态;以最快的速度谴责恐怖主义三种抉择,中国政府选择了第三种。911事件发生当晚,江泽民主席当即召集中央常委开会,并在会后5小时就与美国总统小布什通话,对此事件谴责与慰问,同时表达向美方提供一切必要支援和协助意愿。中国政府的反应迅速、及时、正确,尤其是两国元首间的电话往来,使美国认识到中国不是美国的敌人,恐怖主义才是主要威胁,中美同仇敌忾,中美关系回到稳定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有意思的是,911事件发生时我正在北京出差,中美航班临时全部取消,差点要回不去了。还好只断航5天,9月16日我乘上复航的国航班机回美国,只见机里老外明显的多了。一路上大家都是提心吊胆的,忐忑不安。当飞机安全降落到洛杉矶国际机场的那一瞬间,机里的老外带头鼓掌欢呼,随即不论是乘务员还是旅客大家纷纷互相击掌欢呼,欢呼庆祝生死与共,平安归来!进到机场,冰火两重天,气氛太可怕了。这一段经历,刻骨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2008年小布什出席北京奥运会,在良好的中美关系下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得到高速发展,美国国内也没有什么内乱发生,是在美华人安居乐业的最美好的一段时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也就有了2005年的3月5日促统会在会所面前的人行道上,也就是我书店的门口,隆重举行了五星红旗升旗仪式。五星红旗在会所上空,也就是我书店上空,飘扬了6小时后撤下。不过其象征意义非常强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个月后,在侨领胡顺先生( 已故 )的位于中国城中山广场的物业后门的屋顶上,在竹巷 Bamboo Lane 这条胡同,五星红旗永久地高高飘扬起来了。但是竹巷的地理位置算很差,是一条过道胡同,给人的感觉与五星红旗的身份地位不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年前的1984年,当时的胡顺先生就已经是中国城著名的华商侨领,曾与一批爱国华侨在中国城孙中山铜像前第一次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以欢迎和庆祝中国首次参加第23届洛杉矶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不久,五星红旗就被人扯下,并烧毁。整整20年过去了,才有促统会的再次升起五星红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就是在我书店楼上的美国大洛杉矶地区促进中国统一联合会,简称促统会。促统会旗帜鲜明,反对“台独”,统一中国,有很多大动作。偶尔我也会到楼上他们的活动露个脸以示支持,他们会很高兴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还因此被中外顾客误会成我长城书店也是升旗者之一。我一再宣称书店是商业地方,不带政治色彩,这也是我不成立什么会的原因。曾经有过国内来的“小粉红”游客来书店指手画脚说,你书店应该挂五星红旗。我说,得,您别祸害我。美国国庆节的时候,我们也会美国小国旗应景出现;圣诞节的时候,我们也会圣诞树加张灯结彩,圣诞音乐不断。我们学会入乡随俗,和平共处,一直都相安无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也是幸运的,我平安的在中国城度过了1992年4月29日-5月2日的洛杉矶黑人暴动的日子。那时候我就住在中国城商业区的重庆路,商业区全是商商、商住两用的建筑,暴动一旦蔓延到中国城,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我相信我们中国人不会像韩国人那样团结反击。所幸暴动的第二天,洛杉矶就实行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的全城宵禁,所以也不怎么害怕。宵禁的第一天我还偷偷的跑出去看街景,正好就遇上了架着机枪的国民警卫队装甲车在巡逻,警卫队大兵冲我挥手吼叫 Go home, go home! 他们要我回家去回家去而已,没有“好奇害死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就是当时风靡各传媒的“屋顶上的韩国人”照片,标题是:打服黑人,打造了韩国人不敢惹的形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想起我也曾跟黑人面对面“交锋”过,那是有一个晚上我在收拾准备打烊了,一个黑人年轻人像是随意逛中国城就逛到书店来了。他见书店只有我一个人,大概是临时起意想捞点就说他要西联汇款。我告诉他西联汇款下午3点就下班走人了。他说那就买一张电话卡,就给了我100美元一张。我找还他20美元4张,然后他就走了。刚跨出书店大门他就折了回来,说他改变主意不想要了,就退回20美元4张和电话卡,要回100美元那张,可是钱一到他手上的一瞬间就变成了20美元一张,说我还差他80美元。我知道是变魔术就跟他理论,还没说上两句他就要动手抢那刚退回的4张20美元,我一看抢起来肯定打不过他,还别说他有没有武器,就认怂了给他那4张20美元,还好这小子拿了钱得意的吹着口哨走了。这事把我憋屈得不行,但是没人会拿李小龙的功夫、韩国人的不敢惹来嘲笑你。就像现在的美国的“零元购”,有两超市员工拦截零元购反而被开除了,原因是老板认为,一旦员工受伤,超市要承担的损失比遭零元购抢劫的损失大得多。所以我也没什么好憋屈的,更何况,人生,除了死,无大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城书店中国城就是一个小小世界,让我阅览人间百态,经历丰富、有趣;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中美关系的好坏对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重要性,借用刚上任的第12任中国驻美大使谢峰先生的话说,探索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这是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期望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未完待续。欢迎点评、转发,谢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