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促进家庭幸福成长 ——河南省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研修班班

合峪镇中心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升我省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的工作水平。2023年《河南省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研修班》于7月3日—7月10日在开封市开元名都大酒店举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专家简介</b></p> <p class="ql-block">  孙云晓教授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表彰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教育著作有《习惯养成有方法》《发现童年的秘密》《孩子,你有无限可能》等专著。</p> <p class="ql-block">  孙云晓教授主要从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误区什么样的家定教育真正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教有指安以生活有为本的三大基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方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严重误区</p> <p class="ql-block">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原则。2023年1月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负有积极主导的责任,尤其是要更好的履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职责。</p><p class="ql-block"> 当学校承担起如此重大而神圣的历史使命的时候,自然应该认真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指导服务?</p><p class="ql-block"> 不必讳言,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教育偏重学业成绩的倾向是普遍存在的,而这正是家庭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的严重误区。</p> <p class="ql-block">  出现这样的具有趋势性的状况,与望子成龙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关、与社会竞争意识有关、与家校合作的某些导向有误也密切相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真正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b></p> <p class="ql-block">  苏州的调查告诉我们:成长与教育都是有规律的,情绪稳定性是学习好的重要保障,只有回归与创造幸福而完整的美好生活,才是最适合孩子成长的家庭教育,并且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最为有利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必须以生活教育为本。</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生活育为本的三个基点</b></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以生活育为本的三个基点是:家庭生活教育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家庭生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家庭生活教育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重中之重。</p> <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检验标准,就是引领家庭教育回归与创造美好生活,值得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畅谈感受 收获满满</b></p> <p class="ql-block">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感谢导师们为我们拨云见日,引领成长。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在对家庭教育知识孜孜不倦的求知路上,愿我们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为家庭教育工作奉献出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当下,不少家长对于家庭教育却愈发感到焦虑,甚至使家庭教育出现异化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当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成社会共识,而回归生活教育的家庭教育才可能走出焦虑,也更健康。好的家庭教育应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家庭生活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括日常生活,还有非日常生活;不仅有外在的生活,还有内在的精神生活。</p>

家庭教育

指导

教育

生活

育人

家庭

学校

美好生活

成长

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