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巴库是高加索三国游程的最后一站。</p><p class="ql-block"> 在巴库住两晚,3日和4日;玩两天,4日和5日。</p><p class="ql-block"> 4日游览市内的一般景点,5日去看巴库的两处世界遗产。5日傍晚去机场,结束为期11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巴库这两天的游记是回家以后追记的。</p><p class="ql-block"> 今天去看火焰山、拜火庙、火焰塔,以及高台公园和巴库大道。</p> <p class="ql-block"> 跟我们已经去过的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不同,阿塞拜疆因为有石油而富裕。这是第一天晚上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就可以感觉到的。</p><p class="ql-block"> 从三个国家的文化历史看,格鲁吉亚人崇拜给他们带来基督教的圣尼诺,亚美尼亚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自己的基督教圣人格列高利,那么,阿塞拜疆呢?</span></p><p class="ql-block"> 现在,阿塞拜疆的绝大多数人民信奉伊斯兰教。但是,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以后才出现的。所以,他们还应该有自己更加久远的宗教文化之根。</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阿塞拜疆人并不讳言,自己</span>是一个崇拜火的国家,因为他们古代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拜火教。拜火教发源于伊朗,可能还包括阿塞拜疆的南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在</span>我们要去的旅游目的地中,就有火焰山、拜火庙,它们都跟火有关。还有现代建筑<span style="font-size: 18px;">火焰塔,其创意同样来源于火。</span></p><p class="ql-block"> 雅斯贝斯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轴心时期,大约在公元前800~前200年间。当时,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印度出现了佛陀及各种思想;在伊朗,“袄(xiān)教提出了挑战性的观点,将世界视为善与恶的斗争”;巴勒斯坦则出现了以利亚、以赛亚等先知;而希腊涌现出荷马、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贤人哲士。“所有这一切几乎是同时而相互隔绝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产生。”</p><p class="ql-block"> 现代世界之所以有各种文明,跟轴心时期的人类有多种多样的思想体系有关。</p><p class="ql-block"> 伊朗的袄教就是拜火教。拜火教崇拜阿胡拉·玛兹达神(日本汽车品牌马自达即来自于此神)。他全知全能,创造了天地世界,也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者、审判者。</p><p class="ql-block"> 而人们所知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拜火教的教主,是琐罗亚斯德(公元前6世纪),又叫查拉斯图特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据宗教史研究者说,</span>后来的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都从拜火教中汲取了大量的元素。</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22年波斯的大流士一世执政,独尊阿胡拉·马兹达。</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世纪,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受到沉重打击。</p><p class="ql-block"> 在罗马统治时期,琐罗亚斯德教诸神之一密特拉神(太阳神)成为地中海地区普遍信仰的对象。</p><p class="ql-block"> 公元3世纪,波斯的萨珊王朝创建后,琐罗亚斯德教取得了国教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公元7世纪,萨珊王朝亡于穆斯林。拜火教开始衰落。</p><p class="ql-block"> 今天,阿塞拜疆是否还有拜火教徒,尚不清楚。但是,在他们的民族意识中,对于火的崇拜,则必定来源于历史。</p><p class="ql-block"> 人是四维的动物,空间三维,时间一维。人在认识自己(包括本民族)遭遇困难时,往往会从回溯历史寻求灵感。</p><p class="ql-block"> 19世纪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尼采的成名作是《悲剧的诞生》,他诉诸在基督教诞生之前的希腊神话时期的太阳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修斯。之后,他又写了一本名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书,以回溯到更久远的琐罗亚斯德时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由此看来,跟波斯同样深受拜火教传统熏陶的阿塞拜疆,其文化历史之根,并不比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逊色。当然,后两者在接受基督教之前,也还有自己的宗教文化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 1、火焰山</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在阿塞拜疆的导游小马。多年前,他随他经商的父亲前往中国,在天津南开中学国际部读中学,现在继续在中国上大学。汉语说得很溜。他的朋友常常戏称他是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去看火焰山。</p><p class="ql-block"> 穿过一排房子,迎面看到前面山上的大号字母YANARDAG。</p><p class="ql-block"> 当时不记得导游是否说过它的意思。回来查“有道翻译官”,说这是丹麦文,同时却给出了网络释义:天然气火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p> <p class="ql-block"> 山脚下有十来处明火熊熊燃烧。</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明火是在1956年被一个牧羊人发现的。此后,火焰从未中断。</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小马说,像这样的明火以前在阿塞拜疆有3处,现在只有这1处了。</span></p><p class="ql-block"> 他说,在二战时,为了防止希特勒轰炸,油田被毁,斯大林下令扑灭这些明火,却未成功。 </p><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有开春节,在每年的3月20~21日。人们用烧火去除晦气,庆祝新年。</p> <p class="ql-block"> 从正面拍视频。</p> <p class="ql-block"> 从侧面拍视频。</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瞿团友上演了自创的拜火、丢硬币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 太阳当头照。暑气逼人。靠近火焰,我们也上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2、拜火庙</p> <p class="ql-block"> 然后去拜火庙。</p><p class="ql-block"> Ateshgah的波斯语意为“火地”。意思是有圣火的地方,也是拜火教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阿拉伯人入侵后,许多拜火庙被改为清真寺或被废弃。</p><p class="ql-block"> 17世纪时,那些曾经逃亡印度的波斯商人,在途经巴库时发现这里有地下冒火的地方,便在这里祭拜。</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这样的长明火被认为是一种神迹。之后,这里也成了印度教湿婆派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久而久之,由一些富商出资建造了拜火庙。</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拜火庙,显然是重修过的。</p> <p class="ql-block"> 整座拜火庙有一圈石头建筑。入口处在东南位置。火焰祭坛在中心位置。</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心的火焰祭坛。</p> <p class="ql-block"> 这是长年燃烧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火焰祭坛</span></p><p class="ql-block"> 19世纪时,火焰因资源枯竭熄灭过。现在看到的火焰,是苏联时期安装的人工设施。</p> <p class="ql-block"> 火焰祭坛上方有尖顶,内部是四方形的孔道。看不出在它的上方是否有出口。从理论上讲,如果有出口,可以利用烟囱效应,有助于火焰的燃烧。</p> <p class="ql-block"> 按规定,只有拜火教的信徒才能进火焰祭坛。异教徒只可以进火焰祭坛周围的其他房间。</p> <p class="ql-block"> 这是拜火庙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 这块石碑上方有佛教的卐字。</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展览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 这是拜火教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火神庙上的拜火教标志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Faravahar。</span></p> <p class="ql-block"> 伊朗 人将Faravahar标志中的男人称为完美的男人。其左右两侧的翅膀由三种不同颜色的羽毛组成,象征着拜火教的三善原则:善思、善言、善行。</p><p class="ql-block"> 他身上的大圆环代表宇宙之永恒,灵魂之不息。圆的形状象征一个生命结束,即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图形下边的文字是“公元前1000~900年,琐罗亚斯德(主义)”。</p> <p class="ql-block"> 这是18世纪时火神庙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至19世纪,火熄灭了。信徒们以为这是神对他们的惩罚。</p> <p class="ql-block"> 现在认为,19世纪在这里发现了石油,拜神庙的火焰熄灭,有可能跟石油开采有关。</p> <p class="ql-block"> 上面的是印度文,下面的是波斯文。</p><p class="ql-block"> 可见来这里的印度人为数不少。</p> <p class="ql-block"> 在几个展馆里,还有介绍印度苦行僧的。</p>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展馆里,摆着印度湿婆神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 3、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p> <p class="ql-block"> 离开拜火庙,驱车回巴库城。</p><p class="ql-block"> 今天,本应该去看盖达尔·阿利耶夫中心的。那里有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可容纳1000人的会议中心。它由著名的世界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于2007年开发,以阿塞拜疆第三任总统盖达尔·阿利耶夫的名字命名。</p><p class="ql-block"> 早上去时,那里堵车。后来知道,那是因为正在举行重要会议。 </p> <p class="ql-block"> 阿塞拜疆曾经是前苏联的组成部分。首都巴库的城市建筑一直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1991年脱离苏联后,阿塞拜疆开始投入巨资进行现代化建设,力图走出苏联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2007年,扎哈·哈迪德通过一场设计竞赛,被正式任命为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的总建筑师。</p><p class="ql-block"> 当地政府希望能够将这座文化中心设计为国家文化事业的代表性建筑,脱离盛行于巴库的死板的、纪念碑式的苏联建筑形式,真正表达对阿塞拜疆文化的情感以及整个国家对于未来的乐观态度。</p> <p class="ql-block"> 午餐之后,因为天气太热,我们要求先回酒店休息,傍晚时再出来。再说,按照计划,还要去巴库大道看夜景。如果一整天都在外面,恐怕时间会太长。</p> <p class="ql-block"> 4、火焰塔</p> <p class="ql-block"> 18:30,我们重新集合,去看火焰塔。有的人利用这段时间,用带来的小锅做好了大米饭。</p><p class="ql-block"> 火焰塔是巴库新城的地标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它们的塔身设计成优雅曲线的火焰状。据说,这是为了展现巴库历史上对火的崇拜。</p><p class="ql-block"> 三座火焰状的流线型的建筑构成一个整体,犹如一簇火焰在燃烧。</p><p class="ql-block"> 站在一处丁字路口,路对面的右边便是一幢。不过,另外两幢被它遮蔽了。</p><p class="ql-block"> 塔状建筑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在夕阳的映照下,光洁如玉,晶莹如镜。</p> <p class="ql-block"> 路口的左边,是阿塞拜疆的议会大厦。它与火焰塔隔街相望。</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是苏联时期建造的。方正、规矩、刻板。</p> <p class="ql-block"> 往左边走走,露出了另一幢火焰塔。</p> <p class="ql-block"> 由三个火焰形状的塔组成的项目,<span style="font-size: 18px;">被称为“永恒的火焰”。它们</span>高达140米,是巴库天际线的亮点。</p><p class="ql-block"> 据说,每个塔楼有不同的功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三个塔楼中最高的那个在南边,塔高39层,可</span>提供130套公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面的那个高33层,可</span>提供250间客房和61间酒店式公寓。</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侧的那个是</span>办公塔,可提供净面积达33,144平方米的商业办公用房。</p> <p class="ql-block"> 5、高台公园及巴库大道</p> <p class="ql-block"> 我们回头。面对着一个广场。</p><p class="ql-block"> 正面的这一幢小建筑,不知是什么。问了小马。他读了上面的文字,还是没有告诉我们什么。</p> <p class="ql-block"> 那小楼的后面,有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 广场的左边稍远处,是一座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去那里。</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的右边,有一座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他是二战时期带领阿塞拜疆人民击退德军的著名将领海孜·阿斯拉诺夫。巴库有一个地铁站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 小马给我发来的资料称,“我们民族的伟大领袖海达尔·阿里耶夫曾经骄傲和自豪地说过:‘海孜·阿斯拉诺夫以他的英勇和勇敢的行为,将阿塞拜疆人民展现给了世界。他既是一名战士、艺术家和将军,也是一名爱国者。他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成为我们永远珍视的人物,也将成为未来一代永远珍视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墓碑上称,他有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纪念碑前拍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然后,看到另一座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导游小马说,这是“巴库土耳其烈士墓园和纪念碑(阿塞拜疆语:Bakı Türk Şəhidliyi)”。</p><p class="ql-block"> 该烈士墓园于1999年9月15日开放,位于烈士大道上,用于纪念在巴库战役中阵亡的奥斯曼帝国士兵。</p> <p class="ql-block"> 这是纪念碑下部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我在微信中翻译这篇文字。</p><p class="ql-block"> 看来是一份人名录。</p> <p class="ql-block"> 巴库土耳其烈士墓园和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再朝前走,</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殉难者小路,小路右边有<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长排的烈士墓穴及墓碑。墓碑上刻着殉难者的画像。每一个墓穴上都摆放着鲜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1990年1月,在阿塞拜疆独立前夕,前苏联军队为了镇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民族冲突,长驱直入进入巴库城,杀死很多无辜平民。</p><p class="ql-block"> 在被称为黑色一月的五周年纪念日,总统决定建立一座永恒火焰纪念碑,即<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沙希德纪念碑</span>来纪念这些逝去的普通人。</p><p class="ql-block"> 据说,排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殉难者小路</span>第一位的墓碑上刻着一对新人的画像。他俩的结婚日期就是1990年1月20日出事的当天。</p> <p class="ql-block"> 走完烈士纪念之路,登上台阶,是一个广场。广场的前边,就是沙希德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中央,燃烧着永恒之火。</p> <p class="ql-block"> 走过纪念碑,向左转,就是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这个观景台,也就是所谓的高台公园。</p><p class="ql-block"> 朝前走,里海在右边。海边的景致一目了然,令人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 那边是左前方。</p> <p class="ql-block"> 这边是右前方。</p> <p class="ql-block"> 在夕阳的映照下,三座火焰塔都露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正前方的左侧。</p><p class="ql-block"> 那幢八片花瓣式的楼房,是商场。又叫莲花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 那是正前方的右侧,近处有摩天轮,远处是游船码头。</p><p class="ql-block"> 那个摩天轮又叫巴库眼。这就像伦敦眼的命名一样。</p> <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天色渐暗。</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小迪拜”巴库,开始展露出它最迷人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广场上夜风习习,游客如织。不时的有滑板车快速地穿过人群。</p><p class="ql-block"> 高耸的火焰塔楼开启了灯光秀。不断转换的图案是各种体育项目运动员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 喷水池里有模拟天鹅各种造型的雕像。</p><p class="ql-block"> 它们在灯光及喷泉的配合下,呈现着魔幻和迷离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2023.07.08.17:57</p><p class="ql-block"> 于上海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