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亲年青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父爱如山,那母爱就是水,看似柔弱却一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人不能缺少水,家幸福不能没有娘。 </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是家中老么,小时候是我妈的小尾巴,母亲去哪我跟到哪,母亲买菜我跟着,母亲去河边洗衣我跟着,母亲去外婆家我跟着,总之母亲到哪我跟到哪。有一次跟着妈妈去买菜,我不知怎么看到照相馆,非要进去照相,母亲拗不过我,也是疼爱我,照顾我的爱美之心,就带了我照了一张,那时候家里穷,一张照片是一家人一天的菜钱。</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觉得母亲无所不能,一家人的吃穿用度被母亲安排的井井有条,一年四季过年过节都很有仪式感。每年端午母亲会提前泡好糯米包粽子,插艾叶,做好小香囊和小猴子挂件挂在蚊帐中,端午还喝雄黄酒,因为母亲粽子包的好,经常有不会包的邻居找上门来,让母亲帮忙包粽子,有时一包一整天。中秋节有月饼吃,还带我们到后院看月亮。过年就更丰富了,一进腊月就开始忙,忙着炒花生,炒豆子,炒山芋干,自己熬糖饼,做花生糖,芝麻糖,大扫除,贴对联。早早地为一家老小每人准备一双亲手做的新棉鞋,为我们添做新衣服,大年初一出门穿上新衣新鞋给大人拜年,被夸一句真漂亮,心里别提多美。</p><p class="ql-block"> 母亲手巧,那时候家穷,小孩子都会穿补丁衣服,我们身上的补丁都会被缝的整整齐齐漂漂亮亮,母亲做的鞋也远近闻名,经常有人会找上我家讨鞋样子。</p><p class="ql-block"> 冬天没菜吃,母亲会做霉豆子,豆腐乳,腌白菜,做五香萝卜干,做甜米酒,总会变着花样想方设法,改善我们的餐桌。</p><p class="ql-block"> 春夏之交,母亲还会自己做酱。做酱要先把干蚕豆放在水中浸泡一夜,让其发涨后,再剥去外皮,把剥好的蚕豆,下锅蒸熟,然后将蚕豆按一定比例倒入面粉中,面粉和蚕豆按比例用水和好,揉成面团,再做成厚面饼,将面饼放在蒸笼中蒸熟,然后切成条,再将条切成段,将酱坯冷却到微温时候,放到箥子里码好,然后盖上一层约5公分黄精树枝叶,放在背风处发酵,一周左右,酱坯长成长长的菌毛,然后把酱坯放入酱钵用冷却水先淹到,按这一钵酱多少斤加上中粗粒盐,而这盐也在热锅中炒熟的,然后搅拌,整个过程按酱坯吸收状态,加水,达到糊状为止,然后将酱钵放在我家后院石鼓上晒,最后是天天晒天天搅拌,一个夏天后就可大功告成。 </p><p class="ql-block"> 母亲炒的小菜,那也叫一绝,</p><p class="ql-block">我们还怀念母亲的糖醋藕丝,红烧茄子、红烧肉。虽然母亲也亲手教了哥姐和我爱人,他们炒的像个八九分,但总是缺了一点滋味。</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爱也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时夏天没有空调和电风扇,一家人都会搬凉床到院子里乘凉,我们躺在凉床上,母亲会经常在边上为我们打扇子,指着天上的星星教我认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还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冬天天冷,有时窗玻璃上都有冰花,但早上起床总能穿上母亲为我们烘在火桶上的暖暖和和的棉袄棉裤。家里一个月只能吃到一两次肉,好不容易炖一次肉,母亲总是把肉都分给我们大家,自己只喝一点点汤。上小学时长身体,肚子容易饿,每次放学母亲总会像变戏法一样,给我拿出一把毛栗子或几颗枣子,或一小串山里红等等。随着季节的不同,会有当季的小零食。那时的菱角有四个角,小时候想吃却没办法下嘴,母亲会用菜刀三下两下会剁出一个完整的菱角米,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小时候我喜欢跳舞,开始在街道向阳院跳,后来上小学是学校宣传队的,那时候演出,街道和学校都不提供服装。母亲人缘好,东家跑,西家跑,总能为我借来衣服。母亲也会唱歌,有时会边炒菜边唱。孟姜女的故事就是母亲唱的歌并教会我唱,还给我讲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母爱是伟大的,伟大的母爱是经过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来。母爱是无私的,无私的母爱是因为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了孩子。母爱是辽阔的海洋,袒露着宽广的胸怀;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哺育着孩子茁壮地成。母亲走了8、9年了,但女儿时常会想起母亲,怀念母亲。母亲的恩情似海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