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福之《教条》

梁庄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 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伊尔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瓶酸奶,搁在桌子上,为什么</p><p class="ql-block">王子向它伸出枯瘦的手</p><p class="ql-block">并从我们惯常生活环境中模拟</p><p class="ql-block">猎人追击兔子的证明。而窗外</p><p class="ql-block">许多结霜的吸毒成瘾者</p><p class="ql-block">脑袋的抽屉</p><p class="ql-block">磨出一道雪痕,彷佛他们身体结出的花苞刚刚吸足水分</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我把他定而义为</p><p class="ql-block">在夜色中奔跑的人。但蜂鸟在呼吸</p><p class="ql-block">访客的裁纸刀小心翼翼</p><p class="ql-block">地削它的皮。当我母亲发烧的嘴</p><p class="ql-block">远离了悲伤、迷茫</p><p class="ql-block">无声的呐喊,她追求的目标在一个美好的夏天</p><p class="ql-block">犹如雪枭的爪子</p><p class="ql-block">浸泡在黑渍里。我热泪盈眶却无法抗拒</p><p class="ql-block">一个纸玩偶,它松弛的女性部分</p><p class="ql-block">在蜂蜜色的池水中</p><p class="ql-block">搅动。走那么远的路,沉思,摇头</p><p class="ql-block">圣诞节,蜷缩进明亮的星光</p><p class="ql-block">在玻璃瓶子里</p><p class="ql-block">给你写信</p><p class="ql-block">解释大理石基座上燃烧的女人,在太阳的四个轮子听见它钟表的滴答声之前</p><p class="ql-block">已把它的梦收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庄赏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提请注意伊尔福对汉语的挑战!当我发现他的野心时,我后悔为什么我们都在愚公移山,伊尔福却找到可以打通汉语的虫洞。语言文字,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并非和物质等量齐观,它不单让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变成人类文明的核心载体,同时,它传递和代表的力量也非世界其他物化的东西可比,让世界的民族充满了不同又可以相互沟通夸地域、跨人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毫无争议地可以认为伊尔福是中国诗歌的"一极",需要尤其认真对待。伊尔福的语言有不可替代的特异性。就像他热爱的化学专业一样,对语言的"裂解和化合"有特殊的贡献。他一直在把一种语言间的弱互相作用转化为强互相作用。这种努力一旦成为定势,就像汉语的诺曼底登陆一样,会极大的丰富汉语的表达,抑或发现汉语语境的新大陆。当然,即使他的野心不成功,他通过诗歌推动语言的边界"域"方面的努力仍然是弥足珍贵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发现语言蕴含的核能,这个工作一直有人做,比如李商隐,通过隐喻的滑移来营造汉语空间。 所以,李商隐,很多人说晦涩,但没法省略。他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仍然成为唐诗中独特的表达,当代做这种努力的应该首推余怒,当然,这引起争议,但余怒一直没有在别人质疑声中停止,而是孜孜以求,奇怪的是,伊尔福要做的努力表现出更大的野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代科学证明,石墨层在滑移一个特定的角度会产生超导,语言也是这样。 伊尔福就是在试图找到汉语超导的临界角度。 "一瓶酸奶,搁在桌子上,为什么/王子向它伸出枯瘦的手/并从我们惯常生活环境中模拟/猎人追击兔子的证明。"教条,是天条,没有理由,所以,不要问为什么。猎人追击兔子,古来有之。汉语的第一首诗就是追兔子: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没办法,民以食为天。王子亦然,也是吃喝拉撒睡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得化学微妙的依尔褔,发展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那么不同,但分子是相同的,一氧化碳就是毒气。 "而窗外/许多结霜的吸毒成瘾者/脑袋的抽屉/磨出一道雪痕,彷佛他们身体结出的花苞刚刚/吸足水分"。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有如花对水分的依赖,这没什么了不得的。妓女和圣人喝的水是一样的,都是H2O( 不会写氢二氧),从另一个角度看,公平的是水,而不是人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化学考察人类伦理的对不同人种的分别心,说明人类做眼目色相的奴隶是一个本质的自我。 "我的父亲,我把他定而义为/在夜色中奔跑的人。但蜂鸟在呼吸/访客的裁纸刀小心翼翼/地削它的皮。"从父亲入手,写一个360度的族,一个风雨兼程的父亲渺小亦如蜂鸟,而外在的力量化身为使者,还要在过分的微薄上剥皮,说明,你即使在夜里也是无处藏身。这让人想起杜甫的《石壕吏》,想起王安石的《捕蛇者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类的教条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是并存的,首先是以合理的状态控制着人类。 "当我母亲发烧的嘴/远离了悲伤、迷茫/无声的呐喊,她追求的目标在一个美好的夏天/犹如雪枭的爪子/浸泡在黑渍里。"母亲的追求有美好的成分,但仍然久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明则无察。"是教条,湿鞋了怎么办?只能祈祷好运气了。 "我热泪盈眶却无法抗拒/一个纸玩偶,它松弛的女性部分/在蜂蜜色的池水中/搅动。"我就算作人域中的原点,在原点观察,我仍然是食色奴役下的不自觉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本质的离析比如通过离心运动或者其他的运动。 "走那么远的路,沉思,摇头/圣诞节,蜷缩进明亮的星光/在玻璃瓶子里/给你写信"。如果不二的天条都有原罪,人有圣明的部分吗?人的圣明来自两个维度: 求索和破茧。当我读到 "解释大理石基座上燃烧的女人”我不得不拍案叫绝,我觉得这是对自由女神最恰当的注解。“在太阳的四个/轮子听见它钟表的滴答声之前/已把它的梦收回"。这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教条"和自由女神的约会是有时间点的,错过了就可能是永远错过了"。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只希望这不是真的,最好是一个梦。我们不想天生睡在鲁迅说的铁屋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再次提请注意伊尔福对汉语的挑战!对世界真相的解读和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庄赏诗-05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