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时代中小学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第二次集中培训不知不觉已结束,此次培训不仅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还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p> 第一天 <p class="ql-block">参观花园式的西南大学,感受西南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领悟西南大学秉承“大爱博格达,应知行又一寸”的办学理念。</p> 第二天 <p class="ql-block">云帆高悬共启航,积水成厚负大舟。为响应“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的总体部署,7月2日上午,新时代领军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2023—2024)在重庆西南大学附小拉开了序幕。来自全国各地的理科领军教师齐聚美丽的山城重庆,感受着这座巴蜀发祥地3000年的历史文化,更开启了新一段的学习旅程。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郭亮、培训学院李区讴院长、朱福荣教授、杜正雄教授出席了开班仪式。</p> <p class="ql-block">开班仪式后,于泽元教授为学员们做了《核心素养落地的三个支柱——课标修订的内在逻辑》的专题讲座,为学员们奉献了首场盛筵!于教授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逻辑起点,解释了“素养导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论述了素养养成的关键在于满足三个层层递进的条件:一是设置复杂情境,二是学生自主参与,三是心智协同运作。这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课标修订的内在逻辑。“三大支柱”是素养落地的支撑条件。第一大支柱是内容支柱——综合化、结构化。第二大支柱是实践支柱——情境化学习。第三大支柱是评价支柱——情境化与表现性。只有理清从小概念到大观念的学习进阶关系,通过情境化和综合化的命题实现高阶思维,并进行表现性评价,最终才能在行动过程中体现“素养”。</p> <p class="ql-block">下午,陈恩伦教授开展了题为《<教师法>拟修改的若干问题》的专题讲座,陈教授从教师法修订的背景、意义等方面详细进行了阐述。陈教授指出《教师法》的修订明确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定位,理顺了教师与学校的法律关系,阐明了教师在教书育人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教师行为。陈教授的讲座让在座教师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同时更明晰和坚定了教师的职责和使命</p> 第三天 <p class="ql-block">仲夏之日,万物并秀。夏日之美,在于炽热与勃发;研习之美,在于突破与提升。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七月,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理科示范性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迎来了第二天的研习,学员们聚焦“”教育评价“”,认真聆听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德成教授为我们带来的专题讲座《有效的教学评价:理论、政策与实践》,相互交流开展教学评价的经验与方法,受益匪浅。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讲座中,赵德成教授以多个案例诠释教育评价的作用与效能,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引领大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方式及方法,从教学经典教育评价模式、行为目标评价模式的实施步骤、设计评价情境与方法等方面细致而生动地阐述了什么是有效的教学评价,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赵教授强调,有效教评应将重点放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尤其应重视终结性评价,要以学定教,因材施教。要突出核心素养立意,重点考查问题解决能力;要注重联系生活,注重情境性与应用性;要加强综合性、探究性与开放性。而教学评价的焦点不是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教学评价不能仅仅“就课论课”,而应该“以课为例”,“以课为镜”,让每个参与教师都在评价别人的同时反观自身,发现自身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实践。讲座最后,赵教授与学员们就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评价问题展开了积极的互动、提问、解答,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潜心向学方能问道远方”,赵老师的讲座旁征博引,以任务为驱动,有效促进了学员们深入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引领大家在以“评价”撬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抱团成长,共学共研,以生生不息的热情,孜孜不倦的精神,点亮课堂星辰大海,步履不停,拓路前行。</p> 第四天 <p class="ql-block">带着“绿蕴领军,播翠成林”的愿景,新时代领军教师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开启了第四天的学习,在这里我们继续聆听、交流、碰撞、收获着!</p><p class="ql-block"> 7月4日早上,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导,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廖伯琴教授为领军教师带来了《新课程视角下学科教育研究热点探析》讲座。廖教授先对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对比分析2003年版、2017年版和2020年修订版的差别,就课程方案、课程结构、课标前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廖教授根据教材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梳理了课程标准凝练核心素养,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基础性与选择性;加强科学实践,注重与生活实际联系;划分学业水平,引导教学方式的改革等特点。廖伯琴教授强调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教学方式应该进行调整,应该多种教学方式融合,重科学探究式教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同时指出要做有效教学,“看见”比“听说”更有效,“做”比“看见”更有效,鼓励学生动手探究。最后,学员与廖教授进行深度交流,廖教授认真解答“家庭物理实验室”建立的可行性,物理学科的热点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下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人工智能与教育机器人实验室主任刘明教授为我们带来《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沿讲座。刘明教授从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要以人工智能赋能课程为载体,进行跨学科整合,赋能学生核心素养讲起,介绍了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的多种方式,常用的S-T课堂互动行为分析、Rt-Ch教学模式分析、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课堂教学提问分析、学生课堂情感分析等评价功能;最后刘教授与学员就人工智能怎样赋能中小学学科教学、数据驱动下的智慧作业与教师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更新了老师的观念,提升了教师们AI运用的意识与技能。最后,刘明教授指出,目前人工智能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以及课后练习情况,还能辅助学生提升学术写作、文献阅读以及外语交流等能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研究大有可为。</p><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成长成为一个动词!老师们在不断学习感悟,在积累中厚积薄发,突破提升,践行教师使命,不负“新时代领军教师”称号。</p> 第五天 <p class="ql-block">夏阳烈烈,草木葳蕤,生如夏花,不负韶华。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理科示范性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迎来了第四天的学习,7月5日学员们聆听了两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干货满满,收获多多。</p><p class="ql-block"> 上午,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杨新荣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中小学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基于实证研究分析视角》的专题报告。杨教授首先利用实证研究这一视角提升我们教研的视野。介绍了实证研究的概念、基本框架和必要性,并通过实例告知我们实证研究不光是高等级学者的专利,我们普通中小学教师也能做好。接着,他以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两种实证研究方法为引,借助大量参考文献,剖析了实证研究三要素,讲解了实证研究五步骤,指出实施每个步骤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接下来,他旁征博引,针对广大学员日常写论文、做课题中的困惑,重点交流了研究方向如何确定,课题名称如何新颖,设计思路如何体现等版块。</p> <p class="ql-block">下午,重庆市教科院中教所副所长周智良给我们作了《扎实开展校本教研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讲座。周所长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几个文件精神切入,强调教育大计,质量为先;质量大计,教研为先;教师成长,教研为先;使命担当,踔厉奋发。然后,他从实例出发,谈了校门教研,强调校本教研要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领军人物的引领。最后,他结合自身经验,对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给出3条建议,强调要理解、领悟课标和教材;要注重课堂教学素材的积累和运用;要精心设计实施课堂教学。两位专家的讲座都直指学员们的痛点,讲座听完,大家都深受启发,获益匪浅,纷纷表示要将今天所学融入日常教学、反思、科研工作。天空放晴,温度高升,初尝“火炉”重庆的热情,我们定会将这份热情,转化成研习的动力,借力专家引领,提升专业水准,助力自身成长,引领学科发展。</p> 第六天 <p class="ql-block">7月6日早上,我们在山水灵动之城,美丽时尚之都---重庆,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软件理论研究所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校友会副秘书长,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副主席张逸中给我们带来的《跨学科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基于实操的方法论》讲座。张博士对不同学科间互相借鉴好的教学方法,取它科之“石”,攻本科之“玉”,的眼界为我们展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会贯通,知识结构横纵向领域的运用,AI在全球领域的运用上让我们开阔了眼界 ,更新了观念,提升了我们 AI 运用的意识与技能。张导也让我们的学员动手实际操作项目造物—项目制作---拓展多学科融合来做一盏台灯的设计。</p> <p class="ql-block">学员们通过真实情景感受制作工程,制作过程感受多学科知识融合体系的再生。班主任李太华老师亲临学习现场,感受学员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初中物理组的学员与李太华导师在筚路蓝缕,玉茹钰成的西南大学会面研讨,研讨会上,学员们做了精彩的自我介绍和自我定位,李导倾心聆听了每个学员的学习规划并逐一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与学员们擦出了知识的共勉,同学们一致认为专业能力是教育发展,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使教育更精密、更精准、更精巧。今天学员们与李导零距离接触,促使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方法,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提高。</p> 第七天 <p class="ql-block">论文撰写是教师日常教学思考的一种展现,更是教师睿智的表达方式。为提高我们教学理论水平和论文撰写能力,2023年7月7日下午,我们迎来了《现代中小学教育》的江桂珍主编,江老师给全体老师带来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学术论文专业化表达方法例析——从期刊编辑的视角看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的讲座。她从强调学术价值、讲究布局谋篇、追求精致表达、写作范式例析、写作注意的几个问题五个方面,以翔实的论文范例告诉我们平时要勤于学习,有智慧的思考,且常思常新,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的论文。 江老师精准的指导,提升了教师的写作信心,解除写作的焦虑,干货满满。</p> <p class="ql-block">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在学习之旅中相遇,专家讲座撞击着老师们的思维,同伴交流启迪着老师们的思想。7日晚,老师代表们就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困惑和展望进行了交流。泉州五中李辉力老师在《力的成长》中分享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教研、示范、引领五个方面成长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临夏市第三中学祁光晓老师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以甘肃临夏市为例》中分享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以及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举措。</p> <p class="ql-block">奉港中学夏历老师在《且行且思——从“九点熔断机制”谈起》中从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四个角度谈了自己对减负提质的思考和实践行动。</p> <p class="ql-block">射洪市教育科学研究室周裕志老师在《广泛研究 提升素养——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的思考》中提出研究试题是引领命题素养发展,提升教师命题能力提升的高速路。</p> <p class="ql-block">南昌市第八中学李艳老师在《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成长成为一个动词》中分享了自己在赛课中从趣、奇、疑、质方面创设情境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重庆市丰都县仁沙镇初级中学校秦光杰老师在《仁爱教育——论厚德载物》中介绍了学校以关注学生终身成长为目标的“阳光100”校本课程和教师教学教研方面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喀则市教育局谭铁强老师在《教育杂谈——对几个教育问题的理解》中对教育的目的、教师的工作、教师需要具备的素养、教师的责任四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兵团四师金山实验学校吴莉老师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社团建设——以我校“智趣”社团为例》中介绍了以社团活动激发兴趣、培养数学思维、厚实数学人文素养方面所做的成果和思考。</p> <p class="ql-block">三明列东中学林林老师在《强化优势 补齐短板——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突破》中对自己在成长中的优势和短板进行了剖析,也对自己的未来提出了自己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成都四十九中何陈宁老师在《做一个专业、幸福的中国教育人》中道出了有活力、有目标、有拼劲、有策略、有情怀、有责任教师的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来自东莞市教育局的史宏凯老师和西南大学的李太华老师全程聆听了学员们的汇报,既肯定了我们的优点,又提出新的建议。史宏凯老师从“双减”落地、“教学评”的一致性、高后专业发展的突破方面给老师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李太华老师从专业发展中的观察、行动、思考方面给我们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视角。两位专家们高屋建瓴的点评,让我们感悟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精通专业知识,涵养德行,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作为领军计划培训的我们,如何在职业生涯中努力达到“经师”和“人师”统一,是我们要思考的责任担当。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每一次思考,都是为了凝聚最好的教育力量,也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保持“空杯心态”,潜心学习,充电赋能,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