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铁甲车队✰</p> <p class="ql-block"> 其实在东线,与自然风物相比,遇见最多的是军车和汽车兵。</p><p class="ql-block"> 这些军车中,看到最多的是一种在内地从没见过的卡车车型,木制货厢高大,铁制车头方正,看起来厚重结实,有几分像装甲车,整个车体高出解放卡车一截,驾驶员视野开阔,居高临下,看我们都是俯视。他们是车队出行,以连为单位,数十台车一字长蛇,间距均等,匀速前进。跟他们会车就像检阅一样,彼此都在行注目礼。当身躯庞大的铁甲车队轰鸣着从我们车旁鱼贯驶过时,那阵势如洪流一般,称得上威武壮观。</p><p class="ql-block"> 暴风告诉我,这车名叫“依发”,柴油车,载重6吨半,德国造,1956年进口,列装青藏线两个汽车团,汽车一团和汽车七十六团,替换了之前所谓的“万国牌”汽车。曾经,这两个团配属有道吉、嘎斯、吉姆等多种外国车,有些还是战争年代缴获的。我问西方不是对我们经济封锁吗?暴风说依发车来自民主德国。东德的工程师曾到青藏高原跟车考察,发现高原环境极为严酷,依发车不适应,就规定了许多“不许”,一句话,就是不许满装满载,不许中国军人触碰检修机器,结果一路抛锚趴窝的都是大依发。那时,汽车兵们不信这个邪,大胆摸索积累依发车在高原行车和维修经验,让大吨位载重车发挥了多拉快跑作用。但后来,这款二战时期的老车型停产,零配件停供,再后来,国产解放牌卡车开始列装部队,汽车一团换装了解放车,七十六团就成为唯一的大依发团。</p><p class="ql-block"> 七十六团驻扎西宁,执行西宁到拉萨的运输任务,所以在东线看到最多是大依发车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军车出行,讲究的是“车行一条龙,车停一条线”,体现军队的严格纪律和良好作风。</p> <p class="ql-block"> 325医院几位年轻战友,看到大依发停在院内,高兴地与这辆高原战车合影。</p> <p class="ql-block"> 有关大依发和大依发团的故事这一路听到很多。</p><p class="ql-block"> 大依发是汽车兵对这款车的昵称,因为最大载重可达八吨,相比其他车型载重量翻倍,是高效完成运输任务的主力车型,深受部队喜爱。虽然喜爱,但因为车型是按欧洲人高大体格设计,驾驶室空间宽大,方向盘又大又沉,油门刹车没有大长腿还真有点够着费劲。可以想见,对于中国人来说就谈不上舒适度了,驾驶大依发跑数千里长途是很辛苦劳累的,尤其个头不高的汽车兵更是费劲吃力。青藏线上流传着一些调侃小个子驾驶员的夸张段子,说什么个头不高只有坐在座椅前部,才能握到方向盘踩到油门刹车,且视线只能从方向盘空挡看出去,如遇弯道打几把沉重的方向就累的气喘,如遇紧急情况还得起身才能把刹车踩到底。更夸张的是,因车身高大,外面的人有时看不到驾驶员,就诧异惊呼这车是无人驾驶吗?</p><p class="ql-block"> 这些夸张调侃打趣的段子,是在汽车兵的笑谈中听到,感觉有一种面对困难自嘲解压的乐观态度,从另一侧面也证实了驾驭依发车的确不易。</p><p class="ql-block"> 可不管怎么说,汽车兵总归是技术兵种,被兵站兵和仓库兵看作是青藏线的“天之骄子”,羡慕的不得了。但我一路看到的依发车驾驶员不是想像中的军装整洁,手套雪白,而是满身油污,衣衫褴褛,这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 暴风告诉我,这全拜青藏高原所赐!</p><p class="ql-block"> 因为青藏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缺氧环境下,车的动力会降低一半,人会出现高原反应,头疼欲裂,有的汽车兵就用一条布带勒在额头上止痛。在内地开车稀松平常的事,在高原不光需要过硬技术,还得拼身体拼意志才能应对各种急难险重。</p><p class="ql-block"> 高原昼夜温差极大,白天紫外线强烈,永冻层路面会消融软化,变成翻浆路,稍不留神陷进去就得大费周章,有时得垫上自己衣物才能脱险。车走戈壁荒漠时,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在路面形成海市蜃楼,时间长了那些湖泊倒影真会让人产生幻觉,头晕目眩的。而且广袤荒漠没有人烟,枯燥无变化的单调景物,也会造成视觉疲劳,疲劳到极限就会导致困倦,稍一迷糊,就有可能发生意外,所以在青藏线开车不能大意,那得提着十二分精神。那时的青藏线还是简单的砂石路面,经车队长期碾压,形成了搓板路,一棱一棱的连续颠簸会让车身剧烈抖动,石子乱飞。每到停车休息时,汽车兵第一时间总是先检查机器各部件有无问题。</p><p class="ql-block"> 到了夜晚,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很平常,上了海拔四五千米或在冬季,气温多在零下三四十度。我看到所有兵站的停车场到处都悬挂着“停车放水”的警示牌,入夜停车不排空水箱后果很严重,有可能冻裂机器,报废车辆。</p><p class="ql-block"> 低温低氧下发动汽车的艰难程度难以想像。每天早晨,兵站停车场里都是这样的场景:汽车兵们已经起床多时了,忙着为每台车做发动前的准备,水箱必须加热水,机器里的机油必须加温融化。加温方式就是在机器下用火烤,不知内情的人看到停车场里所有依发车下生着火堆可能会大为惊诧:严禁烟火不是汽车最起码的安全要求吗?但在高原不这样依发车是动不了的。汽车兵通常会提前准备些可燃物,小心翼翼照看控制。一旦燃料不够用时,最方便的就地取材就是撕开自己的棉衣,掏出一团棉花,缠在铁丝上,蘸上柴油点燃了去烘烤机器,直到水和油都温好了才能发动车。老旧的依发车大多没有蓄电池,需手摇才行,外人很难体会手摇大依发会有多沉多累,在缺氧环境下摇一会儿就头晕眼花,浑身瘫软。连队的做法是组织几个体力好的战士轮流上阵,集中力量摇动一台车,发动后就靠这台车去牵引其它车,全连几十台车全部拖拽发动着,往往需要耗时两到三小时,每天如此。</p><p class="ql-block"> 大依发在高原服役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发生各种故障在所难免,随时都需处置抢修,一趟青藏线跑下来,哪里还有整洁干净的军容,个个都穿着开花棉衣,人人都是油污满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原汽车兵因客观条件很难做到自身军容整洁,但他们对军车的车容车貌却毫不马虎。他们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作法并养成习惯,就是在进入拉萨城之前,一定要在城外的拉萨河畔洗车,将尘埃泥垢清理干净才进城,以表示对古城拉萨的尊重,并展现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图为车队驶过布达拉宫广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风雪无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还仅是汽车兵的日常状态,高原气候千变万化,遇到极端天气是常有的事。最典型的一次发生在1957年1月,七十六团一营车队在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口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风雪,官兵们在风雪严寒缺氧缺粮的困境中与暴风雪搏斗了二十五昼夜,凭钢铁意志和满腔热血战而胜之,取得了人在车在物资在的完全胜利!</p><p class="ql-block"> 当年《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对此均有报道,总后政治部组织撰写了长篇报告文学,兵站部宣传队还创作了一部小歌剧《风雪唐古拉》,常演不衰,英雄事迹由此传遍青藏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56年12月24日,跨年前夕,这本不是青藏线适合出车的季节,但七十六团接到紧急命令,需运送一批边防急需的武器弹药到拉萨。任务落实给一营,营长张洪声抽调了三个连队204名官兵,75台大依发,即刻出发,一路翻山越岭,数天后到达青海西藏交界的唐古拉山口。这里是青藏线海拔最高处,也是离天最近的地方,素有“风雪仓库”之称。果不其然,一场特大暴风雪不期而至,狂风裹挟着成团的雪片倾泻而下,天地间一片混沌,积雪很快深达一米多,沟壑被填平,路面已分辩不清,绵延三四公里的车队受阻被困。</p><p class="ql-block"> 张营长见状眉头紧锁心情沉重,车队离前方兵站尚有百十公里。虽然他并不知道此时风力已达十级,气温已降至零下五十度,但他已感觉身上穿的“四皮”如同单衣,凛冽彻骨。他想起有人说过,军阀马步芳曾两次派骑兵团由此进藏,终因遭遇极端天气而致全军覆没。这种情况绝不能重演,他立刻召开营党委会,做出不损一车,不失一人,自救脱险的决定,并传令下去,每车留一人不熄火,其余人挖雪开路。</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时间里,全营官兵,用铁锹脸盆奋力挖雪,挖的速度没有风吹雪填的速度快,但官兵们没有退缩,挖雪不止。那时,所有官兵已有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和冻伤,缺氧使体力严重透支,奋战数日后干粮耗尽,不熄火的依发车柴油电瓶几近耗尽,水箱、机油甚至柴油都已上冻,用来烘烤机器的燃料也已耗尽,大部分车已被迫熄火。情况异常危急,官兵们此时完全是靠坚强意志硬生生挖出了一条数百米长的雪胡同,三排副排长王满州奉命开车突围求援,凭着一身过硬技术和胆气,驾驶车况较好的一台车,在茫茫雪原上摸索着碾压出两道宝贵车辙印,有惊无险开抵安多兵站,通过兵站电台与上级取得联系,此时已是五昼夜之后了。但山高路远,又被困在无人区,救援力量远水解不了近渴,西藏军区派出的三台拖拉机也被恶劣天气阻挡在半路,前进不得。好在安多兵站提供了一些柴油和干牛粪,部分熟食和生面粉,以及一些药品,后续拉萨大站也送到一批救援物资。有了这些救命物资,营部决定,加紧抢出十几台车,转运所有车上的武器弹药,再将车队全部拖出险境。</p><p class="ql-block"> 这是何等气魄!饥寒交迫、精疲力竭的一营官兵,此时变身装卸工,以高反冻伤之躯卸下一车车弹药,再装车拉到兵站,再卸车返回,如此往返,将全部物资转运下山,再用牵引办法将一台台大依发拖离困境。</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与天搏命二十昼夜的艰辛过程,不足内地50%的稀薄空气就是啥也不干都得大口喘气,冻伤的手脚早已没了知觉,每天只能煮面糊糊吃,因为海拔高气压低,水的沸点只有六十度,除了面糊糊其它什么都煮不熟。随队军医逐车巡诊,及时处理冻伤、雪盲和重症高反,确保官兵们的生命安全。而那些趴在雪窝里的大依发又要靠官兵们维护保全,有的战士宁可生吃面粉就着雪,也要省下牛粪烘烤机器和冻成糊状的柴油,在牛粪不足时,战士们不顾自身冻伤,开始撕棉衣掏棉花用于烤车烤油。常识告诉我们,在油箱下生火无异于在炸药包下点火,何况车上满载弹药,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但不如此又何以能保住车开动车?汽车兵们舍己护车,修理班班长爬冰卧雪逐车检修,终于让所有依发车安然无恙,所有武器弹药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 整整二十五个昼夜艰苦奋战,官兵们拼尽体力靠信念意志完成卸车装车繁重任务。晨昏颠倒,不知时间流逝。有人突然记起春节已到,二百零四名忠勇的钢铁男儿在除夕之夜,面向东方,向远在家乡的父母亲人及全国人民高声拜年。张营长下令以鸣枪替代爆竹,辞旧迎新,鼓舞全营士气为战胜暴风雪完成运输任务做最后努力!</p><p class="ql-block"> 安全脱险后,一营官兵在安多兵站稍作休整,就抓紧装车,继续赶路,数天后浩浩荡荡开进拉萨城。交付了承运物资,在停车场他们将大依发横平竖直停放成整齐划一的车阵,还在第二天一大早坚持出早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支怎样的英雄部队,为什么会有这样严整作风和高度自觉?了解了七十六团历史就会明白。七十六团前身可追溯到抗战时期,那时他们是晋察冀军区的骡马大队,后来有了缴获日寇的摩托汽车,就成为摩汽大队,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被扩编为华北军区汽车第二团,解放后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第七十六团,曾在抗日敌后战场,在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斗中,功勋卓著,作风顽强,官兵多为河北山西籍优秀农家子弟,经历过严酷的战火淬炼和考验。1955年底,从华北平原调往青藏高原,奉命执行紧急运粮入藏任务,从此成为在青藏线长期驻守执勤的汽车运输部队。</p><p class="ql-block"> 这次大战暴风雪后,上级机关给予一营通令表彰,其中有41人荣立军功,34人受到嘉奖。在这荣誉背后,有数名官兵因冻伤严重失去了手指脚趾,落下残疾。一营的英勇事迹是七十六团英雄血脉的延续,是七十六团英雄群体的典型代表。在此之后,河北籍营长张洪声从一名优秀基层指挥员一路晋升,历任七十六团团长、兵站部部长、总后西安基地指挥部司令员,授少将衔。山西籍副排长王满洲也一路晋升为汽车第三十五团团长,并接替张洪声当上了兵站部部长,授少将衔。他们是从那场暴风雪中走出来的将军,也是七十六团成长起来的多位将星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在青藏线,还有汽车一团、三团、三十五团、七十七团、七十八团等汽车部队,大多都有顶风冒雪在困境险境中奋力拼搏的类似经历,英雄集体和个人层出不穷,共同塑造了高原汽车兵高大威武的英雄群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兵城由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过了诺木洪,暴风说下一站就是格尔木了,那里除了格尔木大站,咱们兵站部大部分部队都集结在此,说格尔木是兵站部的大本营也不为过,慰问一圈下来可能需要十几天呢。还说,格尔木也叫兵城,军人比居民多,当兵的到了格尔木都会有种到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兵城!听到这样的称谓,身为军人的我由衷生出亲近感,就掀开篷布向外望去。</p><p class="ql-block"> 车进城区,目光所见果然多是军人,街边建筑也多是军营。怎么军营门口的哨兵都戴着一种军绿色的像养蜂人戴的遮面纱帽?暴风说,这帽子是专门配发的防蚊帽,格尔木蚊子可厉害了,个头很大,有形容说“三个蚊子一盘菜”,但这儿的蚊子有个特点,不进屋,只在室外追着人咬,而且成群结队。你看到没,有人手里拿着一个拂尘样的东西甩来甩去,那是用牦牛尾巴做的,是用来驱赶蚊蝇的,等放露天电影时你再看,手拿牛尾拂尘的人更多,就像群仙下凡似的。我立刻脑补这难得一见的奇景奇事,牦牛尾巴在牛身上就有驱赶蚊蝇的功能,离了牛身依然还是驱赶蚊蝇,好个职能不变。若说手执拂尘像神仙,那一定与昆仑山有关,雄踞在格尔木之南的昆仑山,是传说中的万山之宗,先民眼中的众神居所啊。</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有战友送给我两个牦牛尾巴做的拂尘,一黑一白,蓬松柔软,我知道白牛尾稀少,弄到白色的很不容易,一直珍藏着,还因为拂尘制作很精细,牛尾经过处理和编织,固定在木制手柄上,手柄用车床旋制并涂上清漆,光滑趁手,感叹部队里巧手能人真挺多的。</p> <p class="ql-block"> 暴风接着说,格尔木除了蚊子个大,老鼠也大,那句夸张形容后面还有一句:“三个老鼠一麻袋”,大老鼠都不怕人。由于日照时间长,这儿的植物也长的大,萝卜白菜都比内地的大的多,格尔木有个二十七亩菜园,很有名,是当年格尔木和青藏线破土开工时,筑路大军垦荒开辟的,解决了工地吃菜问题,有菜吃官兵们因缺乏维生素导致的皮肤病也减轻好多。</p><p class="ql-block"> 说话间,我们随首长来到兵站部机关派驻格尔木的指挥所,并在此下榻。一团演出队回自己团了,他们团就驻扎在格尔木。在指挥所我们收到发行站樊站长托人从西宁带上来的一部新片子,是反特故事片《铁道卫士》,也是抗美援朝题材,这样,我们有了两部解禁的老故事片,这下慰问活动更受基层部队欢迎了。暴风说驻格部队团以上单位都有电影放映组,无需我们放映,我们只需做好排片就行。每晚,有两三家单位同时开演,露天放映,交叉跑片,好在相距不远。有不少人每晚都赶场子反复观看,格尔木一时掀起一波观影热潮,人们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p><p class="ql-block"> 格尔木与内地有两个多小时的时差,露天放映开演晚,两部电影放完都在十二点以后了,我们要收回影片才能休息。第二天除了检修片子,整理片序外,我们会有一些空余时间,可在兵城四处走走看看,对格尔木有了一些初步印象。</p><p class="ql-block"> 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一条格尔木河将城市分为河东河西,两片城区内各有一个商业中心,聚集着供销社,邮电局,新华书店等门店,相对热闹些。让人新奇的是这些门店门口立有许多木桩,是为方便附近蒙古族藏族牧民到此购物办事拴马拴骆驼用的,还有停靠军车的车位,这种各类交通工具混合停泊的景象在内地城市是看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但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座红砖构筑的二层小楼,暴风说这是当年青藏公路及格尔木建设者们修建的第一座楼房,曾是工程指挥部,也是总指挥慕生忠将军的居所。现已成为纪念性建筑,门楣上镌刻“将军楼”三字,是为纪念这位被尊称为“青藏线之父”“格尔木之父”的传奇将军的。</p> <p class="ql-block"> 上图:慕生忠将军。下图:将军楼。现已是格尔木一处著名遗址公园,成为人们追忆慕将军英雄事迹、了解青藏线及格尔木艰苦创业史发展史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我开始关注收集有关慕将军和这相伴而生的一路一城的建设史和运行史,通过了解得知,这一切与新中国成立后发生在西藏的三次重大军事行动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解放军进驻西藏。</p><p class="ql-block"> 1951年5月,按照西藏和平解放协议,解放军须驻军西藏。面对西藏地方经济发展现状,毛主席体恤藏族人民疾苦,提出“进军西藏,不吃地方”八字方针。当年12月,三万大军顺利抵达拉萨、日喀则、察隅、阿里等地,这些部队的一切费用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所需物资全部由内地供给。</p><p class="ql-block"> 但自古西藏就被称作秘境,因地势高耸,山脉阻隔,就像一个巨大的闭合空间、四塞之地,人与物资进藏谈何容易,要落实那八字方针,首要面对的就是道路和运输难题。虽然与西藏接壤的川滇新青历来有茶马驿道相通,但仅可供人与畜力徒步通行,路途遥远而凶险,进藏一趟耗时长达数月甚至数年,据说当年文成公主由唐蕃古道进藏就走了三年。若要通行机械化运输工具,保证几万人给养及时送达,必须修筑现代公路。中央要求,川滇新青四省区在运粮同时展开公路勘探和修筑。</p><p class="ql-block"> 西北军政委员会承担了青海方向的运粮和探路修路任务。</p><p class="ql-block"> 从青海到西藏,需跨越整个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号称“地球第三极”。有这样的说法,如果把平流层顶部的高度看作是天空的高度,那么南北两极距天空大约8000米,而青藏高原距天空仅5000米,可以说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地球高极,也称“世界屋脊”,幅员辽阔,高寒缺氧,有大片超越人类生存极限的“无人区”、“生命禁区”,外国探险家甚至断言这里是“死神主宰的地方,人类根本无法生存和穿越”。</p><p class="ql-block"> 但是无惧生死,勇毅向前的西北军区运粮队和勘探队来到这里,首次运粮勘探选择了蹚过星宿海、三江源等大片泥沼水泽、冰河冰川,翻越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等高山峻岭,耗时四个月抵达拉萨,出发时的数千驮粮骡马倒毙过半,还有十二名官兵壮烈牺牲,付出了沉重的生命代价。初勘结论:地质地形太复杂,自然环境太险恶,现有技术和物质条件不能保证筑路成功。</p> <p class="ql-block"> 二次再勘,他们沿着运粮驼队常走的路线,以空中盘旋的食腐秃鹫为指引,以地上倒毙的骆驼骸骨为路标,用最原始简陋的工具,徒步丈量勘察,逢山转山脚寻找峡谷、垭口,遇水在水宽处寻找可涉水滩涂,穿越了戈壁大漠,察尔汗盐湖和可可西里无人区,翻越了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等众多山脉,终于探得一条平均坡度7%,桥隧工程量最少的理想路线。</p><p class="ql-block"> 方案上报中央却未获批开工,那时国家因抗美援朝战事致经济紧张,也因青藏线高寒低氧的严酷环境和生命代价太大,只批准了康藏线即现在的川藏线开工并拨给了经费。</p><p class="ql-block"> 时任运粮、勘探总指挥的慕生忠将军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敏锐的战略眼光,再次向上级陈述修建青藏公路对西北西南国防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得到中央批准。</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格尔木还是一片荒野,自然条件恶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沙尘漫天飞。筑路部队来到这渺无人迹的地方,抬眼望去,不知格尔木在哪里,慕将军将手中铁锹插进脚下的沙土中说:“我们的帐篷扎在这里,这里就是格尔木!”</p><p class="ql-block"> 此后,一片帐篷营地出现在这里,筑路指挥部设在这里,从西宁和柳园两个方向的新修公路汇集在这里,通往拉萨的青藏公路由此开始向南修筑推进。这段路是地势最高、施工条件最艰难的路段,平均海拔四、五千米,经过大片无人区,但在慕将军的指挥下,历时七个月,于1954年12月将公路修抵拉萨,与康藏公路同时完工通车并会师拉萨,堪称奇迹。毛主席题词祝贺:“庆贺康藏、青藏两公路的通车,巩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祖国!”</p> <p class="ql-block"> 那时,西北军区派遣汽车一团几个连队参与修路,该团的运粮车队紧随其后,修通一段就前进一段,只因驻藏部队经常处于缺粮断粮困境。公路通车不久,汽车一团就从兰州移驻格尔木,华北军区的汽车七十六团从石家庄被调来执行紧急运粮任务。鉴于高原环境对青藏线官兵身体健康影响极大,驻西安的西北军区第二门诊部被急调格尔木,组建二十二医院。同时,在格尔木和拉萨设置大站,承担仓储调运和食宿服务。各路部队在格尔木扎下的帐篷排列整齐、井然有序。至此,格尔木在军人的双手中诞生,开始有了“帐篷城市”和“兵城”称谓,由这些军人建设、管理和运行的青藏线成为一条以国防运输为主的重要进藏通道。</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平息西藏叛乱。</p><p class="ql-block"> 1959年3月,西藏政教合一的高层集团中“藏独”分子撕毁与中央政府签订的和平协议,公然发动武装叛乱,向驻藏解放军发起进攻,十四世达赖叛逃出境。驻藏解放军在忍无可忍情况下,发起平叛作战,青藏线部队奉命执行紧急战时物资运输任务。</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前,鉴于西藏高层早有叛乱迹象,军委开始布局准备,加大战备物资进藏,但因康藏线山路崎岖,塌方泥石流频发,运输时常被阻断,从而保障进藏物资的重任转向青藏线,青藏线承担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运输任务,为此,军委将兰州和西藏两个军区分段管辖的青藏线收归总后勤部统管,整合全线部队,组建总后青藏办事处。增调了两个汽车团,来自福建的汽车三十五团和来自济南的汽车三团被调往格尔木。为保障汽车修理,从全军抽调百名汽修技工,调南京军区后勤部所属修理二营在格尔木组建汽车修理厂。为建立遍及青藏线的物资综合保障体系,还从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抽调多个步兵营,在沿线建立十七个兵站,承担食宿、加油、汽修、医疗、电台通讯等保障服务,在格尔木和拉萨大站承担建库、库管、调运、装卸、警卫等任务。为加强战时卫勤保障力量,北京军区一0一医院一分院奉命到格尔木并入二十二医院。</p><p class="ql-block"> 一时间,格尔木集结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千上万的军人,他们迅速投入到平叛作战的各项后勤保障工作中,将大量参战兵员、枪械弹药、军马辎重、粮草油料等,日夜兼程准时送达指定地点。同时,自身还兼负抵御叛匪袭扰的作战任务,车队和兵站均配备有步枪机枪和迫击炮等武器,第一代的青藏线官兵大多都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作战经验丰富,在多次出现匪情时因准备充分,人车物资未受损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汽车兵出车必带抢械,也包括所有上线官兵,后期主要为应对野生动物的袭扰威胁。</p><p class="ql-block"> 我才知我们这趟出行,首长和暴风还有汽车兵他们带枪执行的是这条规定。</p><p class="ql-block"> 八个月后叛乱被平息,后转入清剿残匪之战,后勤保障继续跟进,直至取得完全胜利,三总部特给予青藏办事处通令嘉奖。</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对印自卫反击战。</p><p class="ql-block"> 1962年10月,印度政府不顾中国多次抗议其侵占中国领土和为谈判解决争端释放的善意,悍然调集大量印军在中印边境挑起战事,我边防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一场对印自卫反击战就此打响。</p><p class="ql-block"> 这场作战不比前次西藏平叛,印军得到多个域外国家的军备援助,更有外国军事顾问直接参与。为打赢这场自卫反击战,解除西南边境危机,我军出动大批野战部队前出应对,这些部队及装备大部分需从青藏线运输到前线。青办在保证日常进藏物资运输外,将大部分运力和后保力量投入战时后勤保障中。为此,军委给青办增调了数百辆军车及大批人员扩充到各汽车团和后保单位,青海西藏两地政府也支援了几百辆汽车。</p><p class="ql-block"> 青藏线全体官兵喊出 “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响亮口号,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p><p class="ql-block"> 各汽车团日夜不停甚至不眠不休将大量作战部队和军械装备送往前线,并派出十几个汽车连配属作战部队,在没有路的前线阵地,在崎岖险峻的山地面前,他们想方设法急修便道,在规定时间内将兵员和重型武器送达指定位置。</p><p class="ql-block"> 柳园大站和西宁转运站承担大量战时物资装卸中转任务,两站各有不足百人的勤务连,但火车汽车一到,从站长到机关干部,从警卫班到炊事班一起上阵,不分昼夜参加装卸,在最紧张时段,平均每人每天装卸量有8吨之多,直到战事结束,从未发生任何错漏损耗事故,保证了战时物资的安全转运。</p><p class="ql-block"> 沿线兵站全力以赴为过往部队提供食宿、加油、警卫、电台联络等服务,最多时一天有十七、八个连队约两三千人到站,而一个兵站仅有三、四十人,炊事班最忙,炉火几乎彻夜不熄,干部也一直在伙房跟班劳动,连家属也参加进来,及时提供热饭热菜和热水。住房不够时,兵站官兵腾出自己的宿舍让给参战部队休息。那时,二十二医院和汽车修理厂也分别派出人员到沿线兵站,及时提供医疗保障和汽车抢修服务。</p><p class="ql-block"> 对印自卫反击战速战速决,历时三个月取得完胜,青藏线全体官兵再接再厉,在新年前夕,安全完成参战部队和物资的回撤,中央慰问团和西藏自治区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赞誉。</p><p class="ql-block"> 经此三次重大军事行动,青藏线成功兴建并运行通畅,已然成为了第一条穿越青藏高原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对保障我军驻西藏部队的供应,促进青藏经济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青藏线部队从组建到初步形成一整套汽车运输、仓储转运、兵站服务的保障体系并在线执勤,建成以格尔木为中心的部队集结地,共同构成青藏线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p><p class="ql-block"> 西藏形势稳定后,西藏自治区成立,民主改革顺利完成,发展经济成为工作重心,青藏线逐渐成为军地共用交通线,青海西藏两省区的运输公司在沿线各自路段也设立了食宿站,接待地方车辆,有一部电影《昆仑山上一棵草》,讲述的就是食宿站故事。那时,由慕将军担任局长的青藏公路管理局按上级要求移交给了地方,军队不再负责公路的管理和养护,越来越多的地方干部群众参与到青藏线建设中,并在格尔木工作生活。青海省开始在格尔木设置县级市行政机构,划归海西洲管辖。1960年正式设市时,第一任市委书记是由时任总后青藏办事处李景展政委兼任,兵城的名号更是名副其实了。</p> <p class="ql-block"> 格尔木自1954年开建、1960年设市以来,经过数十年建设发展,现已成为青海省第二大城市,青藏高原腹地重要交通枢纽,进藏物资集散地,东连省会西宁,北到甘肃,西至新疆,南抵西藏,可谓四通八达,其区位优势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图为格尔木火车站。中图为格尔木远景。下图为格尔木大转盘,是通往东南西北方向的必经环岛。</p> <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