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是国家首都。父母年轻时曾在北京工作多年,他们是在北京相识相恋并结婚生子的。当然,北京也是我的出生地,填写干部履历表“出生地”一栏时,要一本正经地写上“北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探访父母足迹之旅”系列美篇,之所以把北京篇作为终结篇,是因为父母搬离北京来到鞍山之后,除了“文革”期间“五七”大军下乡盘锦之外,工作和生活基本进入了稳定期,从此再无迁徙。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在北京工作、生活了7年,先后在中央乐团、北京曲艺团工作;母亲在北京工作、生活了9年,一直在音乐出版社工作。当时我们家居住在北京石板房胡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父亲讲,他之所以从首都北京来到钢都鞍山工作,是因为1960年当时正在北京网罗文艺人才的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部长何辛和市文化局局长张未然,无意中在《北京日报》文艺版头条上,看到了父亲在北京石景山钢铁厂体验生活期间创作的唱词《革新花开高炉旁》,便按图索骥,把父亲视为能够为钢铁工人讴歌的文艺创作人才,挖到了鞍山。在那个时代,父亲那一代人是从不考虑个人得失的,一切都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这样,父亲自己先到了鞍山,几年后举家便迁居鞍山。也许,父亲本来就是从辽宁调到北京的,再从北京回到辽宁,也算是回归故里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本人这次专程去北京,探访了父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也顺便去了我出生的医院,拍了一些照片,配上文字说明,现编辑整理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一) 中央乐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是1948年11月沈阳刚解放时,参加了党领导的东北文化教育工作队(简称东北文教队),从此成了党的文艺工作队伍中的一员。1951年10月成立东北人民艺术剧院时,父亲被分配在创作组工作;1954年8月,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进行调整,并对工作人员也进行了调整,其中一部分去了北京文艺团体,在这次调整中父亲调入了中央歌舞团,后来中央歌舞团又分成中央乐团和中央歌舞团两个团,父亲被分配到了中央乐团创作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中央乐团的前身是建立于1949年的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1951年,以音乐工作团的乐队为主,参加第4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演出,乐队回国后在此基础上组建成立了中央歌舞团。1956年,中央歌舞团改组,又成立了中央乐团,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独奏组等组成。50年代,中央乐团作为新中国时代音乐的领头人,演出了许多著名中外音乐作品。1996年,中央乐团更名为中国交响乐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在中央乐团创作组工作期间,主要从事歌词等创作。可以说,父亲在中央乐团工作的近6年时间,是他一生中的一段高光时刻。这期间,他创作了一些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上,有的被谱曲后成为舞台上的演唱节目或电台里的播放节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比如,1955年5月,父亲为第5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创作了歌词《在和平友谊的道路上》,被中央音乐学院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赵行道谱曲后,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在波兰华沙参加演出的歌曲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再如,1958 年,针对中东燃起战火、美军入侵黎巴嫩、英军入侵约旦、和平遭到破坏的形势,父亲创作了歌词《不准侵略者破坏和平》,由他的同事、中央乐团作曲家张文纲谱曲后,第二天就在 《人民日报》 上发表,当天,这首歌就在北京的大学生们游行示威队伍里高唱起来,这情景被世界电影艺术大师伊文思拍摄的纪录片 《六亿人民的怒吼》录入。随后,这首歌也被《电影歌曲》等刊物转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写歌词基本是在50~60年代,当时主要是写一些配合形势需要、弘扬主旋律的歌词。如1959年我国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为了歌领党的正确领导,父亲创作了歌词 《万岁万岁共产党》,由他的同事、中央乐团作曲家罗忠镕谱曲,在《歌曲》《北京日报》同时发表,并在中央电台多次播放。当然,那些年父亲也写了一些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和感受的歌词,如《森林之歌》、《密云水库大合唱》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 ⬇️以下是这次拍摄的中国交响乐团(原中央乐团)办公楼。作为国家顶级演出团体的办公排练场所,这座建筑略显破旧和寒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音乐厅,是我国第一座现代模式的、专为演奏音乐而设计建造的演出场所,享有“中国音乐圣殿”之称。北京音乐厅前身为中央电影院,后划归原中央乐团,更名为北京音乐厅。1978年由国家拨款重建,1986年竣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二)北京曲艺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0年,中央所属的文艺团体都下放给了北京市管理,当时为了平衡人员,父亲于1960年5月从中央乐团调到了北京曲艺团工作,但他在这里只工作了一年多,便于1961年7月离开了工作、生活7年的北京,调到了鞍山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曲艺团成立于1952年,其以纯正的京腔京韵和浓厚的京味儿文化,受到京城百姓乃至全国人民的喜爱,为首都演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0年间,北京曲艺团虽几易其名,但始终保持着北京曲艺的固有本色和原始韵味,佳作频出、硕果累累,创作了大量曲艺作品,涌现出了大批著名演员,享誉大江南北、长城内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目前的北京曲艺团,由北京演艺集团和北京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是直属北京演艺集团的独立法人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三)音乐出版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在结束了3年半多在上海家里养病休息的日子后,到北京音乐出版社重新参加了工作,主要负责财务工作,同时也负责音乐作品出版的校对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现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前身,就是母亲曾经工作过的音乐出版社;而音乐出版社的前身,为1938年7月创建于上海的万叶书店。万叶书店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诞生的,以出版音乐读物为主,在艰苦环境的磨难中顽强发展,在中国出版史上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页。1953年6月,私营上海音乐出版社和教育书店并入万叶书店,成立了“新音乐出版社”。1954年10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出版部与新音乐出版社公私合营,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音乐出版机构——音乐出版社。我在猜想,母亲之所以从上海到北京工作,大概与音乐出版社创建于上海又搬到了北京有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6年,音乐出版社因“文革”业务停顿。之后,部分人员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机构被撤销。1974年8月,恢复了音乐出版社建制,更名为人民音乐出版社,隶属国家出版局领导(1978年以后直属新闻出版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出版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3年11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大楼落成。2021年10月,入选《2021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第76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母亲晚于父亲2年于1956年11月来到北京、又晚于父亲4年于1965年10月离开北京,她刚来北京时是单身一人,她离开北京时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自搬离北京至今,我们家两代人现已在鞍山生活了57年多,成了地地道道的东北鞍山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父亲调离北京的前5天父母带着我在北京天安门前留个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用无人机拍摄的鞍山二一九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 (四)北京石板房胡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家在北京生活时居住在西黄城根南街东侧的石板房胡同24号小院。石板房胡同形成于清代,民国之后析出三条胡同,分别为石板房头条、二条、三条胡同。1965年将石板房头条胡同定名为石板房胡同。但遗憾的是,这条胡同现已踪影难寻,而且属于管控区域。到此打卡,也只能远望一眼高墙深院而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在距石板房胡同最近的光明胡同里走了一遭,找找回到故里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记忆中,我刚上大学时,有一次父亲去北京办事带上了我,期间特意到石板房胡同24号小院,去看望了那些老同事、老邻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石板房胡同24号小院的邻居,基本都是父亲的作曲家和词作家同事。比如,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1919年—2000年),他创作的乐曲《春节序曲》成为我国春晚的必演曲目、合唱《社会主义好》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又如,作曲家、军歌之父郑律成(1914年—1976 年),他是著名曲目《延安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由《八路军军歌》改编)的创作者。还有,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张文纲(1919 年—1990 年),他的代表作《我们的田野》入选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感觉,父亲在石板房胡同的老同事、老邻居中,管桦与父亲的关系最好。管桦(1922——2002),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曾任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北京市作协主席,北京市老舍研究会会长,还曾任全国第五、六、七、八届政协委员。管桦1942 年开始发表作品,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很多,我读过的有长篇小说《将军河》、中篇小说《辛俊地》,短篇小说集《三只火把》等,他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及同作曲家合作的歌曲《我们的田野》《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均获国家一等奖,他的代表作之一《小英雄雨来》入选过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亲家里至今仍悬挂着管桦送给父亲的绘画和书法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管桦夫妇曾于1996年专程来到鞍山看望过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五)北京妇产医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父母不止一次和我说过,我是在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所从医的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好像是告诉我能有幸在这里出生是多么荣耀似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上网查过林巧稚的有关信息:林巧稚(1901年—1983年),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我出生的时间点,正是林巧稚担任北京妇产医院院长期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时的北京妇产医院现已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是国内知名的三甲妇产专科医院。该院创建于1959年6月,林巧稚担任首任院长。1994年被首都医科大学批准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00年成为首都医科大学妇产医学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妇产医院官宣称,将传承林巧稚精神,为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医院而努力奋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六)后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的父母都很平凡,他们的前半生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伴随时代的变迁或受到时代的裹挟,其生活状态是动荡不安甚至是飘忽不定的,这也使得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城市,留下了过往的痕迹,他们的人生轨迹客观上是我萌生并践行探访父母足迹之旅的原委和根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年5月11日,本人在美篇平台发布第一篇《探访父母足迹之旅——宁波》之后,在这两年多时间里,陆陆续续先后发布了“上海”“天津”“四平”“哈尔滨”“长春”“沈阳”“汉口”“咸阳”之篇,今天最后一篇“北京”终于发布了,总算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曾在《探访父母足迹之旅》系列美篇第一篇中写道:“在与父母几十年的相伴中,我越来越感到,父母年龄越大,思乡之情越深,回忆往事越多,怀旧情绪越浓,尤其他们对自己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有一种特殊的眷恋。我常常被其感染。以前因工作忙,没时间陪他们故地重游,现在我有时间了,但他们已不具备外出旅行的身体条件了。于是我策划并决定,分批次分线路沿着父母过往的生活和工作轨迹,来一场探访父母足迹之旅,既是替二老还个心愿,也算借题发挥丰富自己的旅游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果不是3年疫情的影响,《探访父母足迹之旅》系列美篇的旅行安排和撰写编辑会启动更早、周期更短、完成更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这3年多时间里,母亲已于2022年初不幸离世,年近百岁的父亲也日渐衰老,不禁令人唏嘘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生命,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他们不仅曾无私地呵护我抚养我,让我有了享受生命成长的机会;而且他们的人生经历还为我提供了今天探访他们足迹旅行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时间如俊,岁月如歌,不管我们曾经得到过多少、或者失去了多少,我们都必须珍惜父母所给予的一切,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父母的心。父爱如山,顶在你的身前;母爱如水,滋润你的心田。父爱是无边的,母爱是伟大的。人之所以依恋父母,是因为它体现着最深厚的血脉传承。在人生的道路上,亲情是最持久的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知不觉中,父亲已年迈母亲已作古,而我们自己,不仅早已为人父为人母,我们的下一代也已为人父为人母,我们不得不惊异于生命延续的神奇,也致敬每一位伟大的父亲和母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