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女儿休年假,我们报团游川西,目的地色达五明佛学院。付出了几个半夜的练习,很幸运我们抢到了19日下午3点30分免费的门票和乘车码。哈,两个人省了一顿饭钱。</p> <p class="ql-block"> 6月17日西安北乘坐早9点的动车,12点17到成都东站。住附近的康达酒店,放下行李,直奔武侯祠而去。我们上次去刚到武侯祠快下班不售票的时间,没能进去,别的游玩的地方都去过了,所以目标明确。</p><p class="ql-block"> 65岁以上免票,全票80元。</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作为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及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刘备托孤</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里</p> <p class="ql-block"> 锦里,紧靠武侯祠,当地特色小吃很多,但是,要品尝真正的特色小吃,还是出来找吧。</p> <p class="ql-block"> 在武侯祠大街上,离锦里不太远,这家网红餐厅我们晚饭吃的挺满意的,出来时排队等座的人挺多。</p> <p class="ql-block"> 六月十八日早八点从康达酒店出发,大轿车一路沿荣昌高速(G4217国道)公路走,离出发地一个小时左右车程,都江堰,青城山在一个出口,映秀,四姑娘山在一个出口,道旁路标汶川36,九寨沟390公里,中间有大熊猫保护基地。一路山多水多隧道多。离汶川14公里处景点还有大禹故里,西羌门户,当年地震遗迹还随处可见,岷江忽左忽右的一路跟随,10点下高速,10点15到桃坪羌寨。</p> <p class="ql-block">地震滑坡遗迹</p> <p class="ql-block">G4217国道旁的岷江</p> <p class="ql-block"> 桃坪羌寨,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海拔2500米,享有“天然空调”的美誉。其迷宫式的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和“神性的东方古堡”,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经过一定人工干预与设计的古村落典范之一。</p> <p class="ql-block"> 桃坪羌寨分新寨和老寨,“东方古堡”指的是老寨,在新寨的入口处耸立着大禹治水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老寨要从新寨经过,新寨没有门票,老寨要买30元的门票。</p> <p class="ql-block"> 在老寨里最高的观景台向下望去,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寨中的两座高大羌碉,有一种威严和肃杀之气。</p> <p class="ql-block"> 桃坪羌寨以古堡为中心筑成了放射状的8个出口,出口连着甬道构成路网,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寨房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堡内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不仅可以调节室内温度,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还是避免敌人断水和逃生的暗道。</p> <p class="ql-block"> 11点25离开桃坪羌寨,买车厘子20元一斤,枇杷八元一斤,挺好吃的。走317国道过理县又走4217国道一点半到马尔康市卓克基土司官寨。</p> <p class="ql-block">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西索村,</p> <p class="ql-block"> 藏族有三大部族,即安多、嘉绒和白马,此地的藏族是嘉绒部族。嘉绒部族大都生活在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和汶川以及甘孜州、雅安地区、凉山州等川西地区,讲藏语方言嘉绒话,以农业生产为主,他们被称为嘉绒藏族,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此地嘉绒藏族的藏民大都信奉苯波教(黑教)和宁玛派藏传佛教(红教)。</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土司官寨门前碑文,官寨的票价50元钱。</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土司官寨为四层碉房,1935年7月,毛泽东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1940年,土司索观赢组织人力进行重建。卓克基土司官寨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的当天,刚好停电,房间里没灯黑马咕咚的,房间里的展品都看不见。</p> <p class="ql-block"> 1935年长征途中中央红军红六团于6月24日翻越梦笔山进入卓克基地区,时任国民党“游击司令”的土司索观瀛亲率土兵200余人进行阻击。土兵枪法很准,将宣传民族政策的通司打死,红军被迫还击,土司的土兵节节败退。从梦笔山到卓克基有近100里的路程。土司的土兵败退到官寨,索下令凭借其坚固的攻防设施进行顽抗。深夜,红六团为联络后续部队向天空发射数颗五光十色的信号弹。此时正值马尔康雨季,土兵使用的火药枪因受潮而无法使用。土兵以为红军会施“法术”,吓得惊慌弃寨,仓皇而逃。</p> <p class="ql-block"> 这样红军就占领了土司官寨。7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进驻土司官寨。并于当日在“土司议政厅”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讨论民族地区的有关问题,通过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号召藏族民众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阀,成立游击队,实现民族自治。</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纪念馆正在维修(听说要搞70周年大庆?),没看成。</p> <p class="ql-block">卓克基土司官寨的外边后面。</p> <p class="ql-block"> 卓克基土司官寨头道大门进去,二道大门前(院子的天井里。)</p> <p class="ql-block"> 西索民居在土司历史时期被称为卓克基赶枪巴(即卓克基街之意),当时居住此地的人多为卓克基土司的科巴(差人)和商人、民间手工艺者,解放后将此地划为西索村一组,时下居于民居中的村民多为原土司差人、商人、民间和工艺者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 清澈的梭磨河从西索村前奔流而过,河水的流淌声永远都陪伴着河边的人和屋。整个村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宁静安详。</p> <p class="ql-block"> 西索民居位于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西索村,是一座具有典型嘉绒藏族特色的寨子。整个寨子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古城堡。漂亮的藏族民居,都是当地居民用山里的石头一块一块地砌成的碉房,石块之间缝隙均匀,并形成漂亮的曲线,窗子上画着藏族特有的美丽图案,外墙多涂成红色。</p> <p class="ql-block"> 村寨里梭磨河上的转经桥。</p> <p class="ql-block"> 维修中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不让游人进入,除了卓克基官寨的老寨以外,整个西索民居都在装修外表,藏寨建筑到处都是脚手架,大煞风景。说是为了70周年大庆?不知什么典故,资料也没查出来。当天停电,食堂连热水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 丹达轮寺系佛教宁玛派,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该寺曾是土司的家庙,现在已成为当地村民的宗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四点半离开土司官寨,四点五十到马尔康市中心。五点二十在G248国道路上因路况问题单边通行堵车了,到 五点三十五路通放行了,脚木足河随路向前,大巴车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 顺着G248国道脚木足河随路向前,我们继续前行。因路况问题交通管制,一路时走时停,蚁速爬行,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照射在脚木足河的河面上,反射出耀眼的阵阵银光,阳光也照射在停驶的车窗上,虽然开着空调,但车内温度很高。</p> <p class="ql-block"> 晚七点零五到金川县观音桥景区,今晚我们的宿营地。这是依托山顶观音庙开设的旅游景区,小镇修建的很漂亮,住宿和吃饭的霓虹灯到处闪烁,但游客不多,有些冷清。我们住在较高处的仑洲仓酒店,条件不错。</p> <p class="ql-block"> 住宿当天晚上雨下的很大,酒店用完早餐后雨基本停了,山上云雾缭绕,格外好看。早上八点零五离开酒店去色达五明佛学院,一路小雨时下时停。</p> <p class="ql-block"> 十一点到翁达镇金俄寺停车休息顺便拍照,甘孜州色达县翁达镇金俄寺坐落于色达县南部色曲河旁的一个小山坡上,该寺地势险恶,据传说是格萨尔大将尼•崩达雅的官邸。 该寺历史悠久,寺院经历过藏传佛教五大教派中的四个教派—苯教、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十一点二十五开车离开。</p> <p class="ql-block"> 十一点五十藏猕猴保护区遇见山上下来的野生猕猴群,漫山遍野一群又一群,数量真多,在路上拦车要吃的,停车观看拍照,十二点继续开车缓行,路上又遇到了几群。</p> <p class="ql-block"> 12点48到达此次游玩的主要目的地中的一个—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1880年,德绛多吉修建一处藏传佛教宁玛派的“日追”(修行处)。上世纪80年代,宁玛派僧人晋美彭措扩建该修行点,创建小规模讲经院和禅修院各一座,时有32名学员,晋美彭措任堪布。1985年5月,形成喇荣学经点,至1993年,学经点学员增加至2千多人,经师54人。1997年,成立喇荣寺五明佛学院。</p> <p class="ql-block"> 吃过午饭,到洛桑游客中心两点二十,还有一个小时,在旁边的保健处买了一罐1.4升氧气25元带上去备用,11个人预约上的三点半先进去,大部分人六点进去。</p><p class="ql-block"> 三点半经验票后景区的景交车把我们送进佛学院的山上,最高处的观景台大约4100米,来到此处有点高反了,有点头晕无力。</p><p class="ql-block"> 学院位于一条山沟沟中,距离县城有20公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前来学佛修行的僧众们建出近万间涂成红色墙面和红色屋顶的僧房,是藏区最大的居士林,在阳光的照射下非常震撼,也成为一个代表缺氧而不缺信仰的旅游热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色达五明佛学院的</span>居士林基于红教(宁玛教)的特点,才有了这种围绕着寺院由学员自建的墙面和屋顶都涂成红色如同红色海洋般的棚屋区。色达五明佛学院的棚屋区也正是人类较早原始群居生活的样本。</p> <p class="ql-block">藏传佛教有五大教派:</p><p class="ql-block">一、格鲁派(黄教)</p><p class="ql-block"> 这是藏传佛教中形成最晚的一个教派。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它是宗格巴大师于15世纪初创立的,现在已经成为西藏佛教最大的一个宗派。</p><p class="ql-block"> 黄教有两大活佛系统,就是达赖系统与班禅系统,一世达赖喇嘛与一世班禅都是宗格巴的弟子,现今在世的是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和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格鲁派现有1460座寺院,遍及整个藏族地区。</p><p class="ql-block">二、宁玛派(红教)</p><p class="ql-block"> 宁玛派即旧教派。教法是由莲花生所传,是藏传佛教中最早产生的一个教派。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称红教。宁玛派的教义最突出的东西是“大圆满法”,和内地佛教禅宗主张的“心静则佛”有点相似。宁玛派的宗教势力仅次于格鲁派而位居第二,现有753座寺院。</p><p class="ql-block">三、噶举派(白教)</p><p class="ql-block"> 噶举派僧人的僧裙中加有白色条纹,又称“白教”。目前中国藏族地区共有366座噶举派寺院,排在格鲁派和宁玛派之后而居第三位。现在加有白色条纹的僧裙不常见,看到的噶举派僧人服饰中多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p><p class="ql-block">四、萨迦派(花教)</p><p class="ql-block"> 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僧人戴红色、莲花状僧冠,穿着红色袈裟。</p><p class="ql-block">五、苯教(黑教)</p><p class="ql-block"> 苯教(有时也译为本教、苯波教),是创建于西藏的原始宗教,现代信奉的雍仲苯教有别于原始苯教,“卍”雍仲,这个符号有“永恒不变”、“金刚”、“善妙”、“吉祥”之意,象征着集中的能量。“卍”是藏地十分常见的吉祥物。</p><p class="ql-block"> 现今,苯教在世的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活佛(非常年轻,85年生人),据说法力非常大,港澳和内地的众多名流大腕都是他的入室弟子。</p> <p class="ql-block">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分支,由印僧莲花生创立,“三素尔”等人继承发展,目前仍保留有主要传承以及众多信徒,现有寺院753座,分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藏区。其中四川的甘孜和阿坝地区为宁玛派的势力中心,主要以噶陀寺、白玉寺和佐钦寺为代表。西藏作为宁玛派的发源地也有一定的势力,以敏珠林寺和多杰扎寺为代表。宁玛派在信教群众中特别是在民间影响较大。</p> <p class="ql-block"> 莲花生大师(梵文Padmasambhava),印度僧人。建立藏传佛教前弘期传承的重要人物,西藏密宗红教开山祖师,常被尊称为大师、大士、咕噜仁波切(意即上师仁波切)等。</p><p class="ql-block"> 藏传佛教尊称他为洛本仁波且(轨范师宝)、古如仁波且(师尊宝)、乌金仁波且(乌仗那宝)。通称白麦迥乃(莲花生)。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入藏,帮助西藏正式建立了佛教密宗传播的基础,因此受到藏族人民的爱戴,尊奉他为藏密的开基祖,是宁玛派的传承祖师。</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莲花生大士为了普度众生,具有八种变相,此又称莲师八变。</p> <p class="ql-block"> 佛学院中的坛城,共三层,最底下一层设置一圈转经轮,二层要脱鞋上去,供奉一圈酥油花制成的各个菩萨,二楼的房间即坛城里不让进,三楼不让上。</p> <p class="ql-block"> 坛城下层的转经轮,每天游人和僧人在这里转动经轮,向上天诉说着自己的祈求。</p> <p class="ql-block"> 头上的僧帽依修习和信仰的教派而颜色或形状不同,宽大僧袍的颜色都为绛红色,男女都一样。喇嘛和觉姆是对男僧人和女僧人的称呼,男僧称“扎巴”(有一定修习水准的称“喇嘛”),女僧称“觉姆”。</p> <p class="ql-block"> 这些住房虽然简陋,但这些小棚屋仍然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并能保证独居修行。这是宁玛派所提倡的,也是最原始的佛教精神。释迦摩尼抛弃皇家奢靡的生活,十余年苦行冥思,才有后来的开悟。以前的汉传佛教也是这样,庐山脚下慧远大师倡导超脱尘世,创立净土宗,从此汉传佛教寺庙开始远离城市走入山林,说起来比宁玛派还早了五六百年。昔日内地寺院的僧人也是只为信仰不为敛财,大多也不过就只能图个温饱,现在呢?</p> <p class="ql-block"> 牺牲物质享受,隔绝人际关联,在艰苦生活中磨练自己的意志,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无论是大乘教还是小乘教,显宗还是密宗,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行为和目标都是一致的。五明佛学院的学员生活就是如此,看来像是现代版的苦行僧,这里没有网络,没有物质享受,只有内心深处追求的梦想和信仰。</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地方,是灵魂与信仰的天堂。当您穿梭在这些简陋的密密麻麻的红房子旁,看着来来往往僧侣平静而又坚定的眼神时,恍惚在另一个梦幻中的国度游走。在这里心态会得到修复变得平和,说话也会小声,生怕梦醒。</p> <p class="ql-block"> 藏区的生活有两种,一种是梦想中的,一种是真实的,大多数人并不关心真实。梦想中的西藏是距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川西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间间依山而建绛红色的小木屋,一个个身披僧袍的喇嘛和觉姆。那泛着金光的佛塔,随风起舞的经幡,这就是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梦想中离天堂最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晚六点五十乘三元钱通票的景区公交车到学院门口出来。</p> <p class="ql-block"> 因原计划的景点交通管制,无法通行,为了保证后续景点游玩所以取消了这个景点,原路返回。 </p><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四十离开在色达住宿的TOWO上品酒店,沿548国道过马尔康草原,马,羊,牦牛在悠闲的吃草,色曲河在路旁流淌。</p> <p class="ql-block"> 途中还在翁达镇金俄寺路边休息,有一凉棚下面卖当地土特产,红色的山里红,黑色的雪枣,还有牦牛肉干等。30元买了一斤雪枣。11点10分开出色达地界,</p> <p class="ql-block"> 12点30回到观音桥用午餐,13点35继续沿317国道向丹巴出发。14点40车至双江口水电站建设项目部,道路也变成G248国道。15点50过金川县城,左边去小金县,继续沿G248国道直行丹巴县。不知什么时候路边的藏居从红色变成白色或别的颜色了,经询问得知:色达那边僧人多,僧人的房子必须是红色的,普通藏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房子的墙面涂成白色红色或别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下午六点左右到了丹巴县的甲居藏寨,甲居藏寨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县城约8公里,嘉绒部族的一个寨子,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整个山寨依着起伏的山势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散落在绿树丛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或稠或疏,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给你。</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七点十分从甲居藏寨出来到丹巴县城的东女神韵精品酒店住宿,酒店的前台服务员是当地藏民,他们这里信奉苯教和黄教。酒店就在很热闹的街面上,刚下去准备吃晚饭,下雨了,雨点越来越大,顷刻变成大雨了,晚饭还是回酒店自行解决吧。</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雨住了,吃完早饭就近转转,大渡河第一桥的凤凰雕塑下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八点离开酒店去四姑娘山,沿中国熊猫大道(G350国道?),道旁大渡河泛起汹涌的波涛迎面滚滚而来,昨晚刚下过雨,山峰半腰和山顶云雾缭绕,一层一层像玉带一样把群山缠绕,简直是梦中仙境。在外旅游,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不在目的地,一路看着窗外养眼养神。8点38分在路上堵车了。前边塌方交通管制,据说已经两小时了,下来拍照留念,景色真好。</p> <p class="ql-block"> 真有福气,一刻钟的时间就开始单边放行了。说来也是,出发前看天气预报,我们游览的区域在这个时间段里都被雨水笼罩着。但当我们在这里时,雨都下在晚上,和当年我们去台湾一样,老天眷顾我们,太知足了。我们的车八点五十九也开始走了。向着四姑娘山继续前进。</p> <p class="ql-block"> 九点四十到小金县城,350国道上向四姑娘山继续前行,距四姑娘山还有44公里。十点到沃日镇,十点二十红军长征达维会师纪念碑,十一点到四姑娘山景区售票处。</p> <p class="ql-block"> 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售票处,门票80,景交车70元。</p><p class="ql-block"> 四姑娘山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我们到时是6月21日,端午节的前一天,可能中学开始放假了吧,学生特别多。</p> <p class="ql-block"> 夏季的四姑娘山风景秀美,湖水丰盈,植被茂密,青山顶峰的雪山,隔绝了都市的烦扰与喧嚣,赶走燥热,<span style="font-size:18px;">带给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清凉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 景交车一路不停上行到终点红杉林景区约三刻钟,海拔3800米,拔高了约1000米。</p><p class="ql-block"> 从红杉林景点再往下一个景点游玩。可以徒步到下一个景点,也可以选择乘景区观光车,双桥沟是一条四姑娘山的最佳旅游路线。</p> <p class="ql-block"> 红杉林:双桥沟最高观景点,离几座雪山最近。从晨雾朦胧,到阳光高照。红杉林、群峰,逐渐明朗,像仙境般的画面逐步展现在你面前,梦幻而清晰。</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红杉树,是横断山系四川非常珍稀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四姑娘山特有的植物品种之一。它们历史悠久,几乎与第四季冰川同时出现,非常珍贵。此时正值夏日,红杉树枝繁叶茂,绿荫蔽日,柔美而坚挺!周围三面有绵延起伏山峰,有的积雪晶莹,有的绿满山坡,有的山石林立,它们像守护神一般,守护着这片红杉林几千年,山峰阻隔着外界的污染及侵蚀,使这片红杉林生生不息,虽时代久远,仍然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红杉林往下,我们来到布达拉峰景点。这里是双桥沟观赏布达拉峰的最佳位置。布达拉峰因为山峰酷似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得名,山峰最高海拔5240米,山顶终年积雪,洁白晶莹,云雾飘绕;山下灌木丛生,风光优美,仙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 左边的金刚山相伴布达拉峰(金刚山海拔4942米,形状像牛心一样,当地人又叫牛心山。),守护奇峰。</p> <p class="ql-block"> 在布达拉峰对面的高山草甸上屹立着一座白塔。传说曾有一位守护布达拉峰的圣僧在白塔里面居住过。</p> <p class="ql-block">放松身心,拥抱自然!</p> <p class="ql-block"> 到处都是美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再多些镜头记忆,都是日后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从布达拉峰往下,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来到双桥沟主要景点之一斯古拉措。</p> <p class="ql-block"> 斯古拉措因溪水中干枯的沙棘树,死而不倒,即使流水周而复始,依然保持着挺拔、优美的姿态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它的形成是由于山洪冲积的泥沙淤积阻塞,导致河流改道,淹死了原本在陆地生长的沙棘树。溪水中含有丰富的钙化物,沙棘树在被淹死之前,拼命吸收,根部附积了大量钙化物,从而使得这些沙棘树死而不倒。</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干枯的沙棘树,蓝天、白云,周围的雪山、草地、灌木林等,倒映在碧绿平静的湖面上,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美丽画面,让人陶醉其中。</p> <p class="ql-block"> 双桥沟内两面皆是山,却山山不同,沟内处处皆景,而景景有别。在海拔差近1000米的双桥沟里,既有低山地带常见的成片桦木林、柏杨林、青枫林,也有高山地带的云杉、冷杉、红杉还有成片的沙棘、灌木、落叶松。</p> <p class="ql-block"> 牦牛悠闲地在高山草甸上游逛,雪山在阳光照射下发出阵阵银光,像极了风景画里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 从斯古拉措往下,越过漂流点,我们乘坐景区观光车来到隆珠措,也是双桥沟主要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和斯古拉措有点像,措里的水,碧蓝又清澈。干枯的沙棘树,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般,倒映着远处的雪山,山水交织,草木共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下行,群山慢慢向两边退去,沟越走越宽,沟内长着数以千计的百半沙棘古树。又高又大的沙棘树枝头或盘曲,或异伸,既有虬髯老松的苍劲,又含园林盆景的秀美,而又不失其挺拔雄壮。 </p> <p class="ql-block"> 后边的科普基地和高山草甸,因时间来不及了,这两个景点没下车。16点半从双桥沟离开,</p><p class="ql-block"> 在路途中,17点一刻左右岷山山顶遇团雾,窗外什么都看不见,能见度非常差。</p> <p class="ql-block"> 17点五十到汶川县卧龙熊猫保护区耿达镇阿孃饭店住宿,条件不好,吃过晚饭没事在外面玩,沿河小公园各种灯光装饰,小萤火虫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挺好玩。路边摊上买当地农户自产的琵芭六元一斤,个儿不大,挺好吃的。</p> <p class="ql-block"> 6月22日端午节,也是我们此次旅游返程的日子。早饭后我们在周围走了一下,这里环境四面环山空气好,随处可见以熊猫各种动作作为造型的塑板,吸引人的眼球。</p> <p class="ql-block"> 6月22日早上7点45分从住宿的酒店出发。8点15到映秀(中学)地震遗址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映秀地震遗址现在是一处AAAA级景区,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p><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损毁严重,灾后重建中,为了铭记、保留这段历史,漩口中学的废墟被作为遗址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它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唯一得到较为完整保存的大型遗址,也是2009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央周年祭奠仪式会场。</p> <p class="ql-block"> 走进漩口中学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偌大的纪念表盘,</p><p class="ql-block"> 艺术家设计制作出这个硕大的被崩裂的白色石雕的“表盘”为艺术造型——《汶川时刻》,将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震撼人类的一刻“时间”,永久地凝固在地震中心纪念区——映秀镇。</p> <p class="ql-block"> 那次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漩口镇交界处。根据中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属特大型地震。</p><p class="ql-block"> 事后统计,此次大地震造成近七万人死亡,三十几万人受伤,将近两万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 映秀镇是震中和重灾区,全镇大部分房屋倒塌,到处山体滑坡,造成停水、停电,通讯、交通中断。地震过后,仅有2300多人生还,并且有1000余人伤势严重。</p><p class="ql-block"> 汶川地震中,都汶公路全线80%的道路被损毁,10余千米的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p> <p class="ql-block"> 漩口中学是四川省阿坝州的省级重点中学,2008年地震发生时,有45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在地震中不幸遇难,这在映秀镇是集体伤亡比例最小的。这是不幸中的万幸,也是自救、互救和援救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亲历过那次灾难的解说员的讲解,让一个个真实的亲情,爱情,师生情在大难来临时的场景再现,催人泪下。我们领队是个女的,她硬把听讲解的耳机挂在我的耳朵上,我不解的看着她,她说我听不了这个,太难受了,就快速跑开了。解说员说,纪念表盘下面的废墟里还掩埋着1位老师和18名学生,至今没挖出来。唉,愿天堂的你们安好!</p> <p class="ql-block"> 在天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然而,灾难激发出来的人的爱心是伟大的,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们捐款时的场景,人们排着队把一沓沓钞票放进捐款箱,发自心底的自愿。 </p><p class="ql-block"> 这次触动每个中国人心灵的地震,带走的是一个个无辜而脆弱的生命,但却展现了团结,带来了对生命新的认识和认知,对生命的再一次审视和思考,感悟!</p> <p class="ql-block"> 来吧!向遇难同胞致哀,祈祷上苍让这次触动心灵的地震永远成为过去!让真爱洒满人间!</p> <p class="ql-block"> 在全国各地的帮助下,重新建好的小镇很漂亮。感谢一路陪伴的导游和团友,感谢上天的一路眷顾,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9点5分从映秀离开,从G4217公路上都汶高速,高速上出成都方向单向堵车严重,至少20公里,公路都成停车场了。9点55分成都下高速。</p> <p class="ql-block"> 路上加个油,到成都东客站刚好12点。也来不及出去了,把带了一路的碗装方便面和自热米饭吃了作为午饭。</p><p class="ql-block"> 端午节下午3点我们在成都东站乘G90次高铁返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