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深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数学课堂人文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span>探寻新课标视角下数学文化教学的路径与策略,2023年7月6-7日举办了山东省小学数学新课标 新课堂”系列研讨活动--基于数学文化的课堂教学研讨会。</p> 会议安排 专家报告 <p class="ql-block"> 会议开篇, 徐云鸿、傅海伦教授就数学文化赋能核心素养发展和数学文化教育中的几个问题和大家进行了分享。<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数学文化既是研究的热点,又是教育的热点,</span>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认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不断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学生探究数学文化的思想意识,使数学课堂始终保持一份生机与活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注入力量。</p> 课例展示及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张晓洁老师结合生活实际与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使学生们达成共鸣:选择容易、避开难的是人的本能给大家带来《昆虫界的“几何高手”——蜜蜂》。为什么会正六边形的蜂巢呢?整节课老师从现实实际的结构特点到数学知识的转化再延伸到数学道理贯穿始终。蜜蜂以省材料原因选择可以密铺的,又因正六边形为底的柱体空间大从中选择正六边形,又通过材料袋知识的阅读,认知蜂窝的抗冲击和保温性。最后延伸生活,橱柜、收纳箱、建筑和神州十三号的蜂窝式返回舱,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总结出道理,最后又应用生活。</p> <p class="ql-block"> 张晓杰老师的《昆虫界的几何高手》以及孙俊勇老师从以自然为师出发,提出三会素养。都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认识与探究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通过数学的眼光,可以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能够抽象出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属性,形成概念、关系与结构;能够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感悟数学的审美价值;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主动参与数学探究活动,发展创新意识。</p> <p class="ql-block"> 刘贝贝老师通过一个视频导入本课《草原上的蒙古包》,通过观察蒙古包的形状,看到他的形状你想提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用圆柱圆锥的形状呢?通过结合实际,猜想,验证、计算。空间大进行探究任务一:蒙古包是什么形状时,底面积最大。通过任务一探究出,等周等高圆柱最大,由此引出任务二,如果体积和高相等,哪种立体图形的侧面积最小?当体积和高相等时,圆柱侧面积最小,所以省材料。最后通过短视频了解设计圆锥的原因即排雨雪、抗风沙。通过课前研究,学生自主发现蒙古包易变形、易携带等其他用处。</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是高妮老师的《围篱笆的学问》一课。在了解知道周长求最大面积的基础上,借助格子画一画进行研究:学生画出周长16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通过画一画直观的展现,体现出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由此引入新的猜想:周长相等时,为什么正方形的面积大?借助展板,至少用几个这样一厘米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小正方形?接着摆两个小正方形至少需要几个小棒?接着摆3个小正方形,探究图形、周长、面积和公用边的关系,你还能摆出其他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同样是周长8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却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接着猜想,面积可能和公用边有关系,再次利用围篱笆探究出公用边越多面积越大。知识层层递进渐渐深入,引导学生继续猜想探索公用边多周长越小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刘仍轩教授从教材解读、课标解读、文化解读、课堂解读四方面对这两节课进行讲评。</p> <p class="ql-block"> 孙晓艳老师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剪纸的学问,认识剪纸时发现了轴对称、并发现剪纸的个体引出来单位图案(以一个或几个图形组成的轴对称图案)并探究二方连续剪纸。探究出个数和层数的关系引导出倍数关系。</p><p class="ql-block"> 孙小涵老师《圆的魅力》一课,整节课体验圆在生活的应用,与数学相互联系,通过探究在交通和建筑两方面的应用,体会圆在速度、舒适,坚固、实用中体会圆的魅力,最后将数学又应用于生活,充分体验到数学课的价值所在,将生活带入数学课堂,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p> <p class="ql-block"> 课后刘云霞老师对以上两节课例展示进行点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对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思想和技能的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整体学习水平。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有效的引导是学生发展的动力与基石,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实现学生在现实和精神上的双重追求与进步。</p> 7日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吕方琼老师讲授的《格子乘法》。她这节课以乘法的发展历程为主线,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到画线乘法,但由于画线乘法比较麻烦,逐渐发展到格子乘法,也就是铺地锦。 </p><p class="ql-block">本节课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究出格子乘法的算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敢于质疑、谨慎求证的精神值得鼓励。课堂最后介绍了我们现在掌握和使用的竖式乘法和计算机的计算原理,正是验证数学是一种不断进步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李钦锦老师,对数学文化丛书进行了《科学与数学-神奇的GPS》的展示。李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出GPS的使用,利用无人机灯光秀,从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对于科学技术的影响。同学们也从中明白: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p><p class="ql-block"> 赵凤君老师,对数学文化五下进行了《有趣的数学诗》的展示。通过数字诗让学生仔细观察,从中的发现,接着利用趣题诗,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进行探究“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以此为契机,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抵消法、方程法、倒推法”,从而迁移应用解决更多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转变育人方式,以新的教学思想展开对教学策略的创新,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够有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在感受数学意义的基础上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让数学核心素养更好地得到落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