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梵净山登红云金顶

当兵的人

<p class="ql-block">  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文学家郭子章(今江西人),撰《黔记》,载梵净山云:“贵州山以梵净山为第一,可比天台。”在多山的贵州能称第一必有其称道之处。不少史料、视频、画册有生动祥实的描述,一些去过的朋友也对梵净山,尤其是对红云金顶“奇、峻、险”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险峻的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  百闻不如一见。近日,对身体做了简单评估,还行。便揣着古稀之龄和夫人随着旅游团奔梵净山而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游览了黄果树瀑布、小七孔景区、西江千户苗寨、青岩古镇和镇远古镇,终于来到了梵净山。</p> <p class="ql-block">飘飘欲仙的梵净山。</p> <p class="ql-block">  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572米,位于贵州铜仁市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总面积7 75.14平方公里。山势雄伟、层峦叠嶂、溪流纵横、飞瀑悬泄。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且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蓝天下的蘑菇石和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  早上起床时感到有些头晕,血压97一167,心率97/分,显然身体出现了小情况。身为医生的夫人赶紧给我服了倍他乐克,不多一会症状有所缓解,夫人考虑可能是由于激动、没有休息好引起的。因为我坚持锻炼,平常血压、心率都比较正常。带上药,放松心情,量力而行。上车时血压94— 141&nbsp;,心率91/分。</p> <p class="ql-block">梵净山进山东门。</p> <p class="ql-block">景区换乘的环保车。</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nbsp;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梵净山景区东门,换乘环保车前往索道站。汽车沿着蜿蜒起伏的林间道路,上坡、下坡、过桥、转弯平稳的行驶着,时不时还停在稍宽的路旁,等待对面的车辆通过,表现了驾驶员娴熟的车技,和良好的职业操守。&nbsp;车窗外密密的针、阔叶林、竹林像一块巨大的绿毯,把整个大山包裹的严严实实。透过密林,欢快的小溪、赤红的朱砂庙墙时隐时现,显示出大山的活力和神秘。</p> <p class="ql-block">索道缆车。</p> <p class="ql-block">  18分钟的车程把我们送达索道站。由于梵净山采取的是预约参观制,排队等候乘索道的人并不太多。不多一会儿我们就上了可乘八人的索道轿厢。行驶中忽然一阵山风将轿厢吹得摇摇晃晃,瞬间头晕目眩像晕船。丢人呐,我这个有着2 0多年军龄的老海军,赶紧闭上双眼期盼快点到站。15分钟后到达了木𣏾道,正式开启徒步上梵净山的程式。</p> <p class="ql-block">  木栈道750米长、2米左右宽、3400级台阶、约有60层楼高、每隔几组台阶就有长条凳供登山者休息。似乎有些轻敌,充满自信的迈上了第一个台阶。</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𣏾道&nbsp;两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错综复杂的布满了青冈林、杜鹃林、槭树、山樱和箭竹林,灌木丛里开的一些小花点缀其中。头上许多不知名的小鸟叽叽喳喳,欢快地叫着飞来飞去,不远处随风飘来涓涓细流的潺潺声,高大的乔木默默的遮挡着炙热的阳光。身后还时不时传来大声的吆喝,“滑杆、滑杆。”原来是抬着游客上山的轿子来了,人们纷纷赶紧让路&nbsp;。一路上只见清洁工不停的在扫地拾垃圾,还有的从山上背着大包小包的垃圾下来,浑身上下没有一根干纱,望着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游客们肃然起敬,随着时间推 移高度上升,渐渐感到体力不支,累了。由鼻呼吸变为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两个腿肚子又酸又胀,几乎到了见凳子就想坐的地步。夫人见状赶紧将我的双肩包抢去背上,生怕我出什么意外。可能是看我年纪大、步伐缓慢沉重,抬空滑杆的师傅,总在我前后晃悠吆喝,希望能乘他们的滑杆。这里乘滑杆挺有意思按体重论价,100斤以内1人次400元,超过100斤,按超重量论价,最高价888元,他们随身还带了一个小电子秤,看来只有孩童、窈窕淑女才能享受低价。我不是舍不得花钱,总觉得乘滑杆此行就变了味儿,况且我还没有到那一步。随着不时的询问下山的游客,知道离终点越来越近了。于是,来了精神加快步伐减少休息,五十分钟后终于走出了木栈道。</p> <p class="ql-block">奇、险、绝的蘑菇石。</p> <p class="ql-block">&nbsp; 不一会儿就到了蘑菇石景区。“蘑菇石”,顾名思义,就是长得像蘑菇一样的石头,上下两层,上大下小,错落有致,一眼看去好似两块堆砌得并不整齐、将要垮塌的石头。因矗立在山崖边,更是让人感到险和绝。由于时间关系不敢在此久留,赶紧拍照,预约上金顶的号,朝普渡广场奔去。</p> <p class="ql-block">普渡广场和红云金顶位置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普渡广场在红云金顶的下面,拿了预约号的人在这里等待按号上金顶。近在咫尺的金顶,在阳光下仰面望去,可以看到它那挺拔壮丽的雄姿。此时却浓雾紧锁,一片白茫茫,偏偏又收到比较靠后的登顶预约号通知。如果按导游说的2点在山下集合肯定做不到,起码要推迟两个小时以上。本团一些预约号靠后的也准备打道回府了。此时心情也像笼上了一层浓雾糟糕透了,怎么办?想想这次来贵州就是为了上红云金顶,好不容易走到了山脚,如果就这样回去了,真是心有不甘。况且,70岁的人还能总往贵州跑,身体还能总像现在这样吗?当我抱定宁肯迟到也要上金顶,决不留遗憾的决心时,忽然身后传来夫人的大喊声,“快、快到验号口去,我们有可以提前上山的预约号了!”原来同团的一对夫妻,在我们前面同时预约了上山的号,结果都批准了,这样就多出了两个号,他们立刻通过微信转给我的夫人,比我们预约的整整提前了500号。什么叫喜从天降、什么叫喜极而泣,这一刻都感受了。</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怪这时红云金顶忽然云开日出露出真容。好事来得太突然,原来想到附近的承恩寺看看也没有时间了,赶紧验过号按照右道上左道下的要求,随着登顶的人群缓缓向山上挪动。</p> <p class="ql-block">右道上左道下,左边下山道好走多了。</p> <p class="ql-block">  红云金顶海拔2336米,垂直高差达百米。晨间经常被红云瑞气围绕,因此被称为红云金顶,谐音“鸿运金顶”,有鸿运当头的的寓意。金顶中部有个裂缝将金顶一分为二,上有天桥相连。两旁各建有一座庙宇,分别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传说,金顶原是一个完整的石柱,释迦佛与弥勒佛都要把它作为修行之地。二佛争执不下,就上天宫告御状,玉皇大帝用金刀将金顶劈为两半,故为金刀峡,释迦分得左岩,弥勒占了右边,这场纠纷才算平息。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对传说更感兴趣。远远望去,红云金顶犹如一座天空之城,似乎在召唤我们赶快上去。</p> <p class="ql-block">从普济广场仰视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平视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俯视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缓慢蠕动的登山队伍。</p> <p class="ql-block">  由于登山队伍挪动很慢不觉的太累,只是随着海拔不断升高,站在紧贴悬崖的小路向下望去有些心悸。不由得将扶手抓得更紧,小心翼翼的迈出每一步,生怕有个闪失。不知不觉来到了最险要的路段。先拐一个90度急弯,然后面对大约七八十度几乎垂立的陡坡,左边是万丈深渊,右边是陡峭的岩壁。仅能通过一人的道路两旁,是被游客抓的油光锃亮的铁栏杆和铁链条,在岩石上凿出的台阶有几个只能放进半只脚掌。攀爬的时候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手脚并用不得有半点闪失。攀爬时向上看,鼻尖几乎顶着前一人的脚后跟,往后看,脚下就是后一人的脑袋,一个接一个长蛇阵般向上挪动。真不敢想象如果有人突发意外倒下,会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还好,我情绪镇定身体也没什么大碍。说实话,走到这里就是想打退堂鼓也回不去了。咬紧牙关,振作精神、排除万难终于登上了顶峰。</p> <p class="ql-block">比蜀道难的登山之路。</p> <p class="ql-block">  刚一探头就碰见了几个先期到达的团友,他们大声惊呼:“你太厉害了!”是啊,我登过泰山爬过华山,虽然山路陡峭难行,但比起今天的路来要好走多了,是强大的意志力和比较硬朗的身板,把古稀之人推上了金顶之巅。</p> <p class="ql-block">红云金顶天桥。</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了红云金顶。</p> <p class="ql-block">  通过天桥参观了释迦和弥勒两个庙宇、晒经石、说法台等。&nbsp;看着面积不大但屹立于2 300多米的山颠建筑,真难想象在那个肩扛手提的年代,他们是怎样将建筑材料一点一点运上来,再一点一点的砌上去,想到这里不由得对古人肃然起敬。&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站在山顶凭栏望去,千山万壑尽收眼底。湛蓝的天空、碧绿的山体、洁白的云朵是那样的静谧安详,那样的和谐美丽,给这红云金顶平添了几分温柔和瑞气。再看看这些川流不息上下的人们,明知上山艰难不易,却又着了魔似的迎难而上?应该是冲着美景,冲着天然质朴的美景,冲着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美景而来。用当下的话说是被野生的、纯天然的、没有添加剂的美景所吸引,这与时下不少门可罗雀的人造景观形成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nbsp;&nbsp; &nbsp;是啊,是淳朴、是自然、是真实征服了人们的心!</p> <p class="ql-block">站在金顶极目远眺。</p> <p class="ql-block">抒发一下喜悦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金顶天桥恻影。</p> <p class="ql-block">金顶一隅。</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不早了赶紧下山吧”,夫人在耳边轻声的唤到。哦,带着满足、带着成就感,带着疲倦的身躯,恋恋不舍的朝山下走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