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溪镇门针岗革命历史纪念室(副本)

缪曙暉

<p class="ql-block">此件要送寿宁县党史办、老区办和范希建、范良满、叶允梅三位领导审查!</p><p class="ql-block">一.纪念碑正面:</p><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第二纵队门针岗宿营地旧址</p><p class="ql-block">二.纪念碑背面:</p><p class="ql-block">一九三零年前后,叶秀蕃、范浚、范式人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派遣从福州回到寿宁组织“农会”和“红带会”,创建寿宁特支,点燃了寿宁革命火种。范浚曾多次到三节岗(门针岗邻村已废)住在缪大淼家,发动群众参加“农会”和“红带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和“五抗”(抗粮抗租抗捐抗税抗债)工作。</p><p class="ql-block">1934年2月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6月中共闽东特委成立,统一领导闽东的武装斗争。一九三四年九月三十日,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在叶飞的精心策划下在宁德支提寺宣告成立,政委叶飞兼师长(闽东特委书记),副师长赖金彪,政治部主任叶秀蕃(闽东苏维埃副主席),叶秀蕃牺牲后政治部主任由范式人接任(闽东特委常委)。独立师下设三个团,二个独立营,一个特务连,共一千六百多人,九百四十多支枪。闽东独立师(闽东特委)成立后,国民党调集十万大军进行围剿,副师长赖金标等人相继牺牲。为保存红军主力,闽东独立师(闽东特委)转移到闽浙两省,寿宁、福安、泰顺三县结合部的岗垅(甲坑、南山下、郑家坑、三星、谢家坑、麻竹宅、富家庄、狮子州、含溪、院洋、古岭宅、清潭渡、洪岭、洲岭、石岭、棠坪)一带,开始了如火如荼、可歌可泣的三年游击战争。一九三五年五月,闽东独立师三个团改编为三个纵队,並增加了第四纵队和红五团。一九三五年十月五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带领下在郑家坑与闽东独立师(闽东特委)会师,並成立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省军区。1935年春,闽东革命领导人叶秀藩、范式人决定成立中共福寿县委和福寿县游击大队,缪明出任福寿县委书记,许威任福寿县游击大队大队长,领导福寿泰边区游击斗争。1936年秋,活动于福寿地区的各路游击武装合编为福寿游击司令部,许威任福寿游击大队司令员。一九三六年三月,闽东独立师笫二纵队在闽东独立师政治部主任范式人和闽东独立师第二纵队长陈挺带领下进驻门针岗进行休整军训,门针岗全体村民齐动员,腾出房间迎接二纵全体官兵,並主动为红军送粮、送菜、送柴、送水,提供方便!门针岗村民在土地革命时期和三年游击战争中积极参加抗粮抗租,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做出了牺牲和贡献!为纪念这一难忘历史,今值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特将先人革命事迹勒石立于门针岗村中,以期弘扬红军精神,继承革命传统,让先辈们的光辉业绩流芳百世,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宿营门岗地,设隘古松旁。</p><p class="ql-block">范叶一声令,长矛驱虎狼!</p><p class="ql-block">公元二零二一年七月一日立</p><p class="ql-block">撰文:缪曙暉</p> <p>七绝.题门针岗革命历史纪念室</p><p>二纵时常住缪家,饭香菜热有清茶。</p><p>长矛狼筅山鸡铳,吓倒敌人满地爬。</p><p>缪家:门针岗全村姓缪。</p><p>缪曙暉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二日写于福州</p> <p class="ql-block">压缩后简版</p><p class="ql-block">此件要送寿宁县党史办、老区办和范希建、范良满、叶允梅三位领导审查!</p><p class="ql-block">一.纪念碑正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第二纵队门针岗宿营地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纪念碑背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三零年前后,叶秀蕃、范浚、范式人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书记陶铸)派遣从福州回到寿宁组织“农会”和“红带会”,创建寿宁特支,点燃了寿宁革命火种。范浚曾多次到三节岗(门针岗邻村已废)住在缪大淼家,发动群众参加“农会”和“红带会”,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和“五抗”(抗粮抗租抗捐抗税抗债)工作。一九三六年三月,闽东独立师笫二纵队在闽东独立师政治部主任范式人和闽东独立师第二纵队长陈挺带领下进驻门针岗进行休整军训,门针岗全体村民齐动员,腾出房间迎接二纵全体官兵,並主动为红军送粮、送菜、送柴、送水,提供方便!门针岗村民在土地革命时期和三年游击战争中积极参加抗粮抗租,参军参战,拥军支前,做出了牺牲和贡献!为纪念这一难忘历史,今值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特将先人革命事迹勒石立于门针岗村中,以期弘扬红军精神,继承革命传统,让先辈们的光辉业绩流芳百世,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宿营门岗地,设隘古松旁。</p><p class="ql-block">范叶一声令,长矛驱虎狼!</p><p class="ql-block">公元二零二一年七月一日立</p><p class="ql-block">撰文:缪曙暉</p> <p>七绝.题老区村—三七岗</p><p>三边两省鸟喳喳,捷报频传来献花。</p><p>分地分田思范浚,家家户户敬香茶。</p><p>缪曙暉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五日写于福州</p> <p>七绝.再题三七岗</p><p>苦雨棲风到缪家,饭香菜热敬清茶。</p><p>岗龙烽火星星起,燃遍山村似彩霞。</p><p>缪曙晖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六日写于福州</p> <p>范式人书记拨款资助建造葛家渡石拱桥</p><p>葛家渡位于闽浙两省寿宁泰顺两县交界的交通要道上,古时有葛姓人在此撑渡船,故名葛家渡。清代在现有石拱桥上游建造有木拱廊桥一座,桥架合拢之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无法合上,时过中午,工人们勿然听到山中猛虎长吼,握在手中蝇子一松,桥架自然合上,天衣无缝,疑有神助。民国初,木拱廊桥失火烧毁。1961年,泰顺县洲岭公社、寿宁县西浦公社共同发起修建葛家渡石拱桥,1962年动工,1963年竣工,桥长50多米,宽5.5米,高80米。1962年福建省委第二书记范式人拨款1万元资助建造葛家渡石拱桥。葛家渡石拱桥的建成,使闽浙两省寿泰两县天堑变通途,其功不可没,特撰文以记之!</p><p>缪曙暉公元二零二零年九月一日</p> <p>范式人与夫人茅苓在北安!</p> <p>门针岗革命历史纪念室</p><p>范希建题(范式人长子)</p><p>2019年12月31日</p> <p>门针岗革命历史纪念室创建人缪忠诚</p> <p>2020年4月29日寿宁县老区办主任叶志诚(左七)、寿宁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王光华(左五)、犀溪镇党委书记徐庆龙(左六)等到门针岗革命历史纪念室调研。</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常走幸福路不忘修路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西洲公路闽浙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北往南来友谊添。</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两老丰功垂史册,</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千秋万代记心间。</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5年的一天,大王前村民主任叶长潘、财粮叶于棋、泰顺县洲岭村老支部书记叶长顺三人来犀溪乡政府来找我,请求我打报告帮助发起修建西浦至泰顺洲岭老区公路(西洲公路),我听后毫不犹豫,满口答应,因为我曾有打报告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叶飞,批准修建西浦至福安上白石60公里老区公路的经历;有打报告给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陈挺,拨款2万元支持修建友谊桥至李家山老区公路的经历;有打报告给省教育厅拨款4万元、打报告(叶祖文建议)给省粮食厅拔款5万元,选址下东皋,建造教学楼,搬迁犀溪中心小学的经历;有向省妇联儿童农村工作部董部长请款1.5万元改造犀溪旧教学楼,搬迁犀溪幼儿园的经历,因此对他们请求修建西洲公路我信心满满。(1)</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此后,我用几天时间打了腹稿,请求拨款修建西洲公路的报告一气呵成,报告在犀溪乡用完印后,交由叶长潘、叶于棋、叶长顺三人送到洲岭乡和公路沿途十几个村委会用印。一切就绪,我带上报告,坐上去县城的车,找到了寿宁县人民政府县长何团经,我向县长说明了来意,递上报告,请求何县长支持修建西洲公路,何县长听了我的汇报,看了报告,非常爽快地说:老缪,修建西洲公路我支持,两县协调工作我负责,你回去,等我通知!听到何县长的答复,我想这事成了百分之五十!</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冬去春来,1986年的一天,我接到县长何团经电话:明后天派一位副县长带队去泰顺县政府协商修建西洲公路事宜!人员由县政府、人大、交通局、老区等单位领导组成!过了几天,他们来了,我在西浦桥头恭候,一见面我给他们送上已写好的报告,他们来的任务有二:一是全线踏勘,了解线路走向,二是去泰顺县政府共商修建西洲公路,撰写两县联合修建西洲公路的报告。记得这天气晴朗,沿途各村摆设茶水,组织村民热烈欢迎,到了洲岭略休,然后坐上已经在公路上等候我们的专车,直奔泰顺县人民政府。</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中午时分,我们到达泰顺县人民政府大院,泰顺县县长办公室设在二楼,两方坐下来便进入议题,商定西洲公路由寿宁、泰顺两县政府联合行文上报,报告在我写的报告基礎上由寿宁县政府办公室人员加以完善。犀溪乡参加踏勘、会议人员除我外还有缪纯义、叶长潘、叶于棋、叶长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寿宁、泰顺两县人民政府联合请求修建西洲公路报告两县用印后,交由我全权处理,当时我想要修建西洲公路一定要找中顾委委员范式人,只有把报告送给范老手中,这条公路才有希望!于是我交代叶长潘、叶于棋、叶长顺通过邮局把报告寄给范老,另一方面我找了两位在京工作人员委托他们把报告送到范老家中。</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10日28日,范老在接到两县报告后在报告上签了意见,请求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拨款修建西洲公路寿宁县西浦至甲厝路段,陈光毅书记接到范老转来的报告后批转游德馨副省长,游德馨副省长批转省工交办,省工交办批转省交通厅,省交通厅立即下文批款35万元(按山区四级公路每公里5万元造价拨款)修建西浦至甲厝7公里公路。批复到达寿宁县交通局后,交通局局长范仁进通知我去看文件,当我看到批复时,心情万分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老区人民多年心愿终于实现了!消息传到西洲公路沿线村庄,老区人民欢欣鼓舞!夜不能寐!</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6年12月31日范老因病在北京逝世,西洲公路此后好事多磨,批复虽然下达,但几年资金不到位。为了敦促西洲公路早日破土动工,叶长潘、叶于棋、缪忠诚、缪忠钱、缪忠元、缪忠贵又上下奔走,找到范老夫人茅苓,茅老不顾年事已高,妻承夫志,勇挑重担,多次为落实西洲公路资金而奔波!在茅老努力下,西浦至甲厝公路于12年后的1999开通路基,可通拖拉机和摩托车,2016年茅老再次南下福建,向福建省人民政府领导争取到资金700万元,西浦至甲厝公路全线拓宽並同时进行水泥硬化!大功告成,可以告慰范老在天之灵了!</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西洲公路全线19公里,泰顺境内9.5公里,已全线开通,寿宁境内9.5公里,宽4.5米,已开通7公里,尚有2.5公里有待上级拨款继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62时任福建省第二书记的范式人曾拔款10000元修建葛家渡石拱桥!</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缪曙暉二零二零年七月十九日写于福州</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4)</p><p><br></p> <p>献给尊敬的范老与夫人茅苓女士</p><p>德政双馨</p><p>恩重如山光史册</p><p>茅庐三顾暖西洲</p><p>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九周年二零二零年七月一日寿宁县犀溪镇西洲沿线老区人民敬献 缪曙晖写于福州</p> <p>七绝.咏葛家渡石拱桥</p><p>一桥飞架闽浙通,</p><p>书记运筹帷幄中。</p><p>今日西洲无险阻,</p><p>茅苓范老立新功。</p><p>1962年范式人任福建省委书记时曾拨款10000元修建葛家渡石拱桥。1986年10月28日范老在寿宁、泰顺两县政府要求修建西洲公路的联合报告上签署意见,並将报告转给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陈光毅书记批转省交通厅拔款35万元修建西洲公路。2017年范老夫人茅苓向福建省政府领导请款700万元拓宽西洲公路並同时进行水泥硬化!</p><p>缪曙晖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四日写于福州</p> <p>七绝.寻找三七岗村</p><p>西浦三七遗旧踪,</p><p>红军范浚住村中。</p><p>工农发动分田地,</p><p>乐坏山乡贫苦农。</p><p>1983年我在犀溪公社任书记时,范良满父亲范世邦(县人大副主任)向我打听犀溪公社是否有一个叫三七岗的村,我说有呀!在西浦村的山上!我问主任有什么事?主任说:大革命时,我父亲(范浚,寿宁杰出的革命领导人,县委书记)曾住在该村,屋主人待我父亲很好!我想找到这个人或这个人的后代!我说我帮你去打听一下。后我去西浦调查,西浦老人说,过去有一座房屋,有人住,后来人搬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我只好原话回复范副主任!今天,缪忠诚打电话给我,说创建门针岗革命历史纪念室的事,无意中聊到三七岗,我眼睛顿时一亮,我问三七岗在哪?忠诚说,三七岗是他的祖居,后来他祖上搬到门针岗来住!三七岗荒废了!因此,我一五一十地将县人大范副主任的话告诉了忠诚,原来忠诚就是范副主任要找的人!37年了,总算帮助范副主任找到要找的人了!电话中我告诉忠诚快去找下范副主任儿子范良满(人大副主任),以了未了之情!三七岗又写作三节岗、山刺岗!</p><p>缪曙晖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四日写于福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