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听取商丘市一中赵丽娜老师的报告《聚焦新课表 践行新理念》,我被她的业务能力之强、专业素养之高、敬业精神之美深深感动。</p><p class="ql-block"> 她只有40岁,却已经是中原名师、取得正高级职称,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是受家长尊重、社会肯定是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河南名师。</p><p class="ql-block"> 她将2022年新课标解读得深刻透彻,并与2021版课标进行比较,抓住新课标新提出的关键:核心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等做了详细分析和阐述。</p><p class="ql-block"> 强调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加强了学段衔接、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增强了指导性。此时大家对学了无数次的新课标有了更为清晰而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接着她用较长时间结合教学案例解读新课标语文核心素养总目标:立德树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使高深而枯燥的理论落地生根。并结合《故乡》之变、《破阵子》之壮、《老王》之苦等课例讲解新课标下阅读教学教学设计与实施,要通过抓关键字、词去剖析文章的深刻含义。还通过记叙文单元、诗歌单元、游记单元等单元教学设计给大家讲解大单元教学的具体做法。给在座的语文老师以教育启迪,指明了努力方向,同时也为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起到示范引领作用。</p><p class="ql-block"> 赵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就要紧紧抓住课文中那些有特点、有个性、有风格、有韵味的语言,理解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体悟语言运用的妙处,探索语言运用的规律,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她还告诫我们,任何一节课,我们都要问一问: 这堂课是不是以语言为核心?是不是以语文活动为主体?是不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 她是真正的研究性教师,她告诉我们她的真实故事,曾经一遍遍磨课到呕吐,曾经一夜夜夜潜心备课做课件到大把大把头发脱落,她熬过来了,也脱蜕变成蝶了。她还告诉我们,教育教学没有捷径,唯有脚踏实地去做、去探索、去研究,方能有所成就。</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方沃土,需要教育者深耕细作,才能行稳致远,需要教育者播撒汗水,方可桃李芬芳。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这种态度、这种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