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唐青花

鲁阳山人

<p class="ql-block">唐青花是在唐代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白釉瓷器上绘画经高温焙烧而形成的蓝色的图案,尽管这种绘画表现的还较古拙幼稚,但已经开创了我国在陶瓷上绘画的先河,为以后明清时期青花绘画的成熟奠定了稳定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在中国范围内,最早发现唐代青花瓷为1970年代,在对江苏扬州唐城遗址的发掘中陆续出土了唐青花残器(片),解决了"青花瓷"最早是在唐朝还是宋朝出现的争论。</p><p class="ql-block">唐青花的肇始源于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大量西亚的物产、工艺、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伊斯兰风格的陶瓷上绘画以及氧化钴原料就是这时传入的。</p> <p class="ql-block">扬州出土</p> <p class="ql-block">扬州出土</p> <p class="ql-block">扬州出土</p> <p class="ql-block">有研究者认为,唐青花的成熟阶段开始使用写实写意的植物、动物来作为装饰手法。并且这一时期的青花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在扬州出土的唐青花碎片上的纹饰,类似于波斯纹饰,并不属于中国本土的文化,这应该与当时唐朝国力强盛大批波斯人的迁入有关。波斯人崇尚蓝色并且波斯地域盛产钴料,因此某方面来说,波斯人的迁入也为唐青花的出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1999年,在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出水了4件唐青花瓷(图)和大量的白釉绿彩器,这些器物就是外销的例证,也可能是为销往西亚某伊斯兰国家。这些洁白如玉的陶瓷与青花绘画的结合是中国陶瓷畅销西亚各国最好的商品。也就此证明,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就已经开通。</p> <p class="ql-block">黑石号出水</p> <p class="ql-block">黑石号出水</p> <p class="ql-block">关于唐青花,笔者曾在2015年发表过《鲁山段店窑唐青花之谜》,揭示了鲁山段店窑烧制唐青花的秘密,让世人了解到除巩县窑外鲁山段店窑也是一个烧制唐青花的古窑址。</p><p class="ql-block">最近笔者偶遇一件唐青花玉壶春白釉梅瓶(图),瓶高16厘米,腹径9厘米,圈足5厘米,垫烧,瓶颈有四道凹玄纹,腹部绘有青花凤衔枝花图案,瓶底有青花竖款行书“天水郡”三字,青花料略显浅淡。该瓶源于唐时的金银器造型,其小巧玲珑、器型端庄,腹部青花料绘凤凰衔枝花图,很显灵动,绘画技巧虽不如明清青花,但仍显古拙清新,是当时陶瓷饰品的新晋杰作。</p> <p class="ql-block">最近发现</p> <p class="ql-block">最近发现</p> <p class="ql-block">底部</p> <p class="ql-block">凤凰纹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相传凤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相随,在中国古代被尊为鸟中之王,寓意祥瑞。古代有"凤衔枝以求凰,筑巢育雏”之说。唐代时期凤的形象与高冠长尾的孔雀非常相似,该纹饰在当时的金银器上常见,其工艺为錾刻。</p><p class="ql-block">器瓶底款“天水郡”,应为天水郡定制该器。史料记载,在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天水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秦州,天宝元年(742年)复天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取消郡建制,一律置州,至此天水郡不复存在。据此认定,该器应为“乾元元年”前的十六年间烧制,据发现地点和工艺特征分析,其烧制窑场应为鲁山段店窑。</p><p class="ql-block">该唐青花瓶虽历经千年保存完好实属罕见,它是历史的见证,是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珍品。(完)</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