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赋能 读思共研——吉昌小学聚焦生本实效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研讨会

吉昌小学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生本实效课堂教学改革,引领教师深研课改理论,提升教师育人潜能,7月5日上午吉昌小学 开展“引领赋能 读思共研” 聚焦生本实效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研讨会。会议共分三项议程:一、段国峰副校长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二、教师代表分享《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读书感悟;三、李恩光校长作总结并进行读书评价。</p> 书香润心  解读方案 <p class="ql-block">  段校长从为什么要出台深化行动方案、五项任务及14项举措具体内容、如何使深化行动方案落地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向全体教师详细解读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接着,他结合本校实际,重点强调了三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  首先,他强调: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从构建课程体系、变革教学方式、丰富学习资源、开展校本教研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二是教研组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研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从学科出发制订学科课程实施纲要;三是各学科备课组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情与教材对单元进行设计、优化,制订好单元学案或学历案。其次,他向全体教师强调要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倡导教师要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要建立教学反思文化,用有效评价方式总结课程实施过程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改进优化,从而寻找到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最后,他还强调要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努力解决当下科学学科教学存在“讲得多,练得少,实验教学开不足”的问题。在保证开齐开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注重适应学生特长优势和发展需要,提供分层分类、丰富多样的科学类选修课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书香沁心 分享感悟 <p class="ql-block">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可以。“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为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以共读《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为契机,鼓励全体教师读思共研,深入了解并践行课堂教学改革。</p> <p class="ql-block">  明确教育任务才能定好育人航向。张冬梅老师结合教学实际为大家带来“第一章 变化中的教育任务”的精彩解读。</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教育革命的基石是问题解决。孙婉茹老师结合“第二章 教育的起点 问题及其问题” 内容总结出人本主义教育的起点不是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而是学生要遇到和解决哪些问题。问题解决过程天然地将知识、能力、态度培养等教育内容融为一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了知识。问题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生存问题及其解决。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好奇心问题及其解决。成长问题及其解决。设计、制作问题及其解决。欣赏、创作问题及其解决。</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教育革命的关注点:过去、未来与现在的关系李国华老师结合“第三章 过去、未来与现在的关系”,通过表格形式为大家梳理出学校、教师、家长、学生过去、未来与现在不同纬度的区别,并总结:体验是传承现在,孕育未来的关键途径。</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教育革命的途径:探究为本体。张利老师与会场老师共读“第四章 探究为本体的必然性”。她提到教师要做到帮助学生确定探究课题并形成探究方案,为学生提供可能选择的探究程序和活动程序,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探究始于热爱智慧,终于拥有智慧。</p> <p class="ql-block">  李国华主任从关键词体验,讲述到展示。在“第五章 展示目的意义与手段意义”中我们明确到:展示是第二次教育革命的输出。教师可以运用以下途径引导学生展示:项目作业及其展示、课堂交流、研究性学习成果交流、个性化成果展示、学生作品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教育革命的终极意义:生命的成长。刘丽敏主任在分享“第六章 获取与付出的意义”时,让我们了解生命的成长包含着获取与付出。孩子们在付出时伴随着有收获。</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教育革命的双重任务:个人生存与社会秩序。王琦老师在“第七章 教育与社会秩序建设”分享时带领大家画出书中需要内化理解的重点部分:确保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既有益于个人幸福,又服务于社会秩序。将起始为他组织的学生组织逐步自组织化。给学生自组织应有的地位。还权利、责任于学生。</p> <p class="ql-block">  段校长在书中最后章节部分,带我们走近作者张卓玉老师,同时与大家分享了他读过本书后的感悟。只有反复阅读,才能略知其义。细读之,深研之,笃行之。</p> 书香浸心  成果验收 <p class="ql-block">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活动最后,李校长倡导老师们做善于思考和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用激励、信任、尊重和理解的教育智慧,唤醒每一颗种子,使之熠熠生辉。读思共研,相信在《教育的第二次革命是否可能》这本书的阅读感悟中,我们教师定会“守望初心、践行初心”成就自己和孩子的美丽人生!</p> <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学浅:三人同行,才觉左右为师。教育路上,一个人行走是孤独的,一群人同行才能走得更快更远。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的海洋,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让我们的教育一路书香!</p> <p class="ql-block">撰稿:王艳杰</p><p class="ql-block">编辑:段国峰</p><p class="ql-block">审核:李恩光</p>

教师

学生

教育

探究

课程

第二次

解决

问题

老师

共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