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塘古村风采(续二)

戏墨人王辰祖

<p class="ql-block"> 盐商扬州客传奇</p> <p class="ql-block"> 引子 </p><p class="ql-block"> 赛塘晚清时期有两位特殊人物,一位是当铺客家族中的王祥初,他接过父亲王明远的接力棒把当铺客的事业推向辉煌。另一位就是本编要重点介绍的对象——杨州客。杨州客与前者不同的是,他是白手起家,可谓“空手套白狼”,不仅赚下一份富可敌国的家当,而且五代屡受皇恩,上封父母下泽妻儿。他的成就在江苏杨州,从事的是盐商和官场生涯。更奇葩的一幕是一生中取了六房太太,个个貌美如花,却命比纸薄,除一人年过古稀外,其余英年早逝,谁也没为丈夫生下一儿半女。扬州客最后以客死他乡的悲剧结束了自己神秘而灿烂的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扬州盐商合建的专供达官贵人游玩的亭台楼阁</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章扬州盐商</p><p class="ql-block"> 扬州自古因盐而盛因盐而名。西汉朝广陵王刘濞“开山铸钱、煮海为盐”指的就是扬州。如今扬州北郊蜀岗之上仍有其宏大的盐民迁移墓葬。两千多年来,尤其到了明清两朝,扬州已然成为南方盐运中心。当时,两淮生产的食盐要运输到扬州储存,然后经过京杭运河销往北方,或逆长江而上销往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中原各省。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清政府便干脆把盐业垄断管理机构“两淮盐运史”设在了扬州,使扬州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盐集散地。所以,盐商这个群体在扬州的崛起及发展与皇权对于盐业的垄断紧密关联。扬州从那个时候起已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盐商们互相角逐和竞争的战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扬州运河盐运码头</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章引路人周扶九 </p><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原因,扬州本地人不做食盐买卖,盐商均来自邻近外省,尤以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人居多。江西盐商又以吉安县高塘乡的周扶九名气最大。赛塘的扬州客出道之前曾经是周扶九的同乡好友。说来也很巧,周扶九与扬州客最早相识是在长沙吉安人开的一家钱庄门口。他俩年龄不相上下,家境都很贫寒,打小离乡背井又先后投靠在同一亲戚门下学徒。</p><p class="ql-block"> 周扶九原名叫周昆鸟,初在长沙一家钱庄当学徒。一天与马路对面一家商铺当学徒工的扬州客不期而遇,因为是吉安老乡,一来二去两人便交往甚密。后来周扶九便把扬州客介绍给自己的老板,老板见其聪明伶俐又精于算数便把扬州客招收在自己钱庄,令其一边打杂一边学徒。</p><p class="ql-block"> 从此之后,钱庄老板经常派周扶九、扬州客二人出差上海、南京、扬州收帐,使他俩接触到不少盐商业务。光绪初年某日,他俩又奉老板之命来到扬州收账。因之前清政府淮南盐法变革,由政府颁发盐票,招商领票,凭票运盐,扬州的盐商水客们都争相购买了大量盐票,谁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盐票身价大跌,因此,他俩在收债款时,欠账的盐商现金一时周转不齐,愿拿盐票折价抵账。而老板又执意要银子,不要盐票。周扶九俩在认真考察扬州盐票市场后,得知清政府盐票已经停发,盐票价格看涨。于是他俩福至心灵,凭着人脉关系,又是长沙有名的大号代表,便向扬州几家钱庄临时贷款,用以交还老板应差,从而收下大量盐票。时隔不久,果然盐票身价大涨,他俩狠狠的发了一笔财,把老板气得牙齿吱吱响。他俩自觉不能在原来的钱庄混下去了,便双双离开了长沙,投入到扬州的商海之中,各自大显身手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周扶九晚年生活照</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章扬州客其人</p><p class="ql-block"> 扬州客这个名字是村里人对在扬州做生意的王祜承先生背地里称呼的雅号,因为其常年客居扬州,一年也难得回一次故里,所以,他的名字村里人几乎没几人知道,因此扬州客便成为他的代名字了。</p><p class="ql-block"> 扬州客本名王祜承,字受琪,又名王嘉善,号申之,1839年生于赛塘,1892年病故于赴任中道天津新济镇,享年五十三岁。据赛塘王氏族谱记载,王祜承在出道成名之前,其祖父王願贤、父亲王新元及叔叔王贞元、王启元均以农耕为生,也无任何功名及皇恩加封。</p><p class="ql-block"> 自小聪明伶俐又善于思考的王祜承,在家被父亲逼着读完了三年私塾后,不甘向命运低头,十五岁那年告别双亲,随伴来到衡阳一家店铺学徒。说得好听叫学徒,实则是当老板的仆人,做些端茶倒水、打扫卫生、为老板牵马提靴的事情。就这样干了两年,才被老板派往长沙分号正式学习经商。在长沙又干了三年终于出师了。也就在出师后的当年认识了周扶九。打那次贷款收购盐票挣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后,王祜承便开始了真正的经商生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1、2: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王祜承在赛塘的府 邸及书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3、4: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王祜承建的家 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这些建筑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span></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章平步青云</p><p class="ql-block"> 扬州最繁荣是在满清中后期。原因是随着中原地区人口的不断膨胀,造成盐商经济迅猛发展。清代全国的食盐运营一共有十一个大区,其中两淮盐区总部设在扬州。这个辖区在今天相当于北至河南、安徽、湖北,南至湖南、江西的大部分非沿海地区。两淮盐商生产贩运的收益让全国其他地方望尘莫及。清中期以前的食盐专卖制是从明朝末年承接过来的。在明代,为加强边防,内部商人只要把军粮运到前线,就有资格进入国家专控的食盐生意名单。到了清光绪初年,由于李鸿章建北洋水师花费300万两银子向英徳两国购买军舰,为填补中央财政空虚,盐商资格便改成了直接到两淮地区缴纳白银就可获得盐商许可证,并规定许可证可转让也可世袭,但必须经政府批准方可有效。这样一来,大大加强了盐商家族与朝廷的密切联系。</p><p class="ql-block"> 年纪轻轻的王祜承获得人生中第一桶金后,及时审时度势,接下来做了五件惊人的大事,第一,投入巨资打通关节,向扬州刺史及盐业管理当局套购了大量的食盐营销许可证,然后将这些营销许可证转让或出租给各地盐商,以赚取丰厚的差价;第二,新建了几栋仓库,大量囤积食盐,以备市场需求风向变化适时对外抛售,以获得最大利益;第三,在黄金地带三元巷附近靠近江边的位置购买了一块地皮,新建了一幢大酒楼名叫“怡心园”,同时还联合其他几位盐商在连接怡心园旁通向江边的路上建造了一条长达500米的亭台楼阁,用于招待大官要员、皇亲国戚及供盐商们吃唱玩乐;第四,进行政治投资,通过向国家捐款、向朝廷大官行贿送礼等方式为自己以及父母、子弟捐官,以提高自己及家庭的政治安全;第五,在赛塘故里五有堂左侧新建了三栋豪宅,分别为书苑、家祠、住房,同时赎买了三十余亩水旱耕地,以保自身及家庭退路。</p><p class="ql-block"> 王祜承凭借这桶金为基础,在未来三年的时间里就摆平了以上五件大事,平步青云一举成为扬州名噪一时的盐商大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当年的盐商招牌及发票</span></p> <p class="ql-block"> 第五章奢华背后的凄凉</p><p class="ql-block"> 王祜承从一名只读了三年私塾的钱庄小职员,用了前后不到五年时间,摇身一变成了扬州府大名鼎鼎的盐商大亨、知府大员。三十岁那年,又被朝廷授予大学生加同知职衔(五品)。又几年晋升为正四品。光绪十八年再次为朝廷赈灾捐银一万两,蒙李中堂专折奏奉特旨赠予资政大夫(相当于文官正二品銜)负责节制江、浙、闽三省盐务之职的福建道员。同时期受封的还有其本生父母及妻室父母。</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岁开始鸿运当头的王祜承虽然把事业做到如日中天,而艳福和背运也紧随其来。宋代诗人夏元鼎诗云“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p><p class="ql-block"> 1870年,是王祜承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段婚姻。女方是浙江钱塘县一徐姓知名盐商的千金。听说是那位盐商从钱塘妓院赎出来送给王祜承的见面礼。王祜承在家乡赛塘有位比自己年长二十二岁的原配妻子黄氏,固江附近的蒼山人。因祜承从小生性顽皮,母亲早逝无人管束,在他八岁时,父亲为他定了这娃娃亲。黄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家闺秀,她的随身丫环雷氏随嫁纳为王祜承的侧室。祜承十五岁那年就因为抗婚才逃往湖南。可怜这位黄姓女子,自嫁到赛塘后,当丫环般的伺候了“小丈夫”七八年,终身受寡,年在四十出头便忧郁成疾撤手人寰了。好在当年这位“小丈夫”悯其孝贤仁慈,报请朝廷将其追封为夫人,并厚葬于栋头岭美女形祖墓。侧室雷氏与主人同病相怜,她孤独寂寞,熬到七十四岁病故,葬赛塘崇本堂右侧。</p><p class="ql-block"> 王祜承与钱塘徐家千金在扬州结婚后过了几年美满生活。但好景不长,1877年11月,徐氏患伤寒不治,享年才二十二岁;两年后的1879年8月续扬州舞女田氏为妾,晦气的是次年年方十六的田氏又急症身亡;1880年再续湖南盐商之女徐氏为妾,1891年8月刚满二十六岁的徐氏暴病夺命,归葬湘潭万寿宫义山。1890年又续吉安本地伍氏女为妾,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又于1895年二十一岁刚过的伍氏在赛塘府邸含恨西去,由其继子育生安葬于后岭螺丝山。</p><p class="ql-block"> 王祜承事业辉煌显达,位高权重之后,他的婚姻家庭却非常不幸,先后取了六房妻妾,却无一人为其生下一男半女,且绝大多数是英年早逝。然而,更大的厄运还在后面等着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上:原配黄氏夫人住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下图下:侧室雷氏夫人住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因年代久远失修破败不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上图为黄氏夫人曾穿过的金丝外衣样品</span></p> <p class="ql-block"> 尾声</p><p class="ql-block"> 光绪十八年七月(公元1892年8月),王祜承又为朝廷赈灾捐银一万两后,李鸿章专折奏请皇上特旨,封其为福建道员(相当于巡抚銜),并着其同年十二月十一日往北京领凭出京前往福建赴任。次年六月二十二日晚,在领凭赴任路经天津新济镇入住旅社中,突发心脏病不治身亡。当地知县得知后,三百里加急上报朝廷,传旨派员护棺送回原藉,安葬于栋头岭美女形墓。从此,扬州客王祜承的人生征途便走到了尽头。而扬州客生亦匆匆死亦匆匆,给后世留下了不少悬疑,直到今天都无法解开。遗憾的是,王祜承先生生前所有的信件图片等文物,在文革初年已全部清除销毁。笔者哀叹道,再精明的商贾,一旦步入阴暗诡异的官僚阶层,命运就不由自主了。更为悲哀的是扬州客的原配夫人黄氏、侧室雷氏,打小侍奉“丈夫”,徒有夫妻之名,未行夫妻之实,独居赛塘府邸观察第数十年,孤老而终。更为不堪的是,在黄氏夫人陪葬品中有一件纯金丝外衣,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被盗墓贼偷走。正如唐代李太白诗云:</p><p class="ql-block">美人卷珠帘,</p><p class="ql-block">深坐颦蛾眉。</p><p class="ql-block">但见泪痕湿,</p><p class="ql-block">不知心恨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辰祖2023年7月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本编资料采集得到王祜承后裔及族人王宗耀、王宗熙、王宗经、王洪祖、王伟民等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