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隔壁小镇Rosenberg(罗森伯格)建了个铁路博物馆,暑假了,与孙儿们去看看。不远,走高速约15分钟。小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3年,当年,冯•罗森伯格从瑞士移民到此,成为此地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区定居点的重要人物。有关冯•罗森伯格的个人史料网络上近乎为零,在欧洲人的名字中,冯,本身就是贵族的标志,想必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否则小镇咋会以他的名字命名。噢,如此看来,我在另一个美篇《乔治牧场—历史回望》的拓荒者亨利•琼斯,与冯•罗森伯格都是同一时期的。经过乔治牧场的铁路应该连接到罗森伯格,没准倆人就是朋友,嘿嘿,好素材,可以写小说拍电影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老美历史不长,即便是印第安原住民也没啥老货,不像中华大地有着5千年历史,所以老美有点东西就想保存起来当古董。小镇想建铁路博物馆,就是因为镇上老铁路的站房还在,尽管废弃的站房与铁路没啥关系了,但据说这曾经的建筑,是目前得克萨斯铁路线上最老的。留着吧,记录历史,小镇上的人就是这么想的。没有政府立项,全靠小镇一己之力,就冲着他们爱怀旧的情节,一定要去看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铁路依旧从小镇经过,铁路一头连接着休斯顿港,另一头连接着全美铁路大动脉。如今这条铁路已经变为了货运专线,承载着能源走廊的运输重任。没有了客运,站房在小镇上也就没有了存在的理由。站房关闭了,但它依旧还在铁路边上,为了保护它,小镇上居民用栅栏围就它起来,并开始量身定制,将它打造为一个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博物馆的栅栏外停车,进博物馆应该购票吧?推开站房的门,果然边上就是购票和售卖纪念品的柜台,门边的墙上挂着收费标准,成人$9元;55岁以上及军人和急救人员$7元;2~14岁孩子$6元;2岁以下免费。先不说门票贵不贵,也不说门票值不值,博物馆明示此项目为非盈利性质,收入将用于馆内建设和必要的开支。没啥挑剔的,刷卡后,馆员给每个人手腕上缠了个色带做凭证,并告之讲解时间,参观请自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孙儿按耐不住好奇之心,冲到院子里去看微缩景观和小火车。呵呵,三四岁时倒是跟着一起回过国,还领着他坐过火车和高铁,现在根本没啥印象了,不奇怪,要是能记住这个年龄的事,那才叫奇怪哩。微缩景观做得非常好,一列列长长的小火车,还能鸣着笛,突突突突……来回奔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站房后面有个大木箱,掀开盖子,里面是小火车的车库,哟,轨道上还有道岔啀,谁进谁出,由箱子边上的控制台调度,小火车进出库,须经过一个开启式立交轨道桥,哈哈,搞得像真事似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别小瞧了这些小火车哟,能动不说,还极为精致,绝非玩具的档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担任讲解并领着游客参观的是位长者,不用问,一看就知道,准是志愿者。老美有很多这样的老人,他们不愿意坐在家里享受舒适的晚年生活,总是会出门当个志愿者。哪怕是学校上学或放学时间,在学校路口举个牌子,充当一下临时交通指挥也行,无需报酬,风雨无阻,令人尊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铁路博物馆里有图片、模型和实物,从这个英文介绍中,您大致就能明白旧时守车是用来干啥的,谁有资格坐守车。呵呵,英文欠点也无妨,用手机翻译器照照,也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红色的守车停在博物馆的院子里,哦,不可以随便上去,得由讲解员开门陪同。对此,别太介意,毕竟博物馆是小镇自己的,没那么财大气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呵呵,70年代曾和上海路局的朋友去拍火车照片,当年还专门在守车上留了个影,但眼下这古董似乎更老一些,还有瞭望路况的小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罗森伯格早年在铁路枢纽中是编组站,这二层小楼就是当年的调度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凡铁路口都有这么一个标志,好像没有语言与国家之分,世界通行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从59号高速罗森伯格匝道下来便是小镇,到镇上的铁路博物馆,还需沿着主干道往前跑一段。小镇没有高楼,没有太多的时尚,整体上透着一种古朴之风。在铁路博物馆周围,很多老房子开成了以售卖老物件居多的店铺。小镇的店主坦言,北边Spring 小镇变得越来越时尚,百年历史的味道已经丢失,罗森伯格是寻找历史最好的地方。哈哈,注意,用作铁路博物馆的站房二楼是假的,不太明白为啥要画一个,也行就是好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绿皮车不稀罕,稀罕的是这辆标着“加拿大•魁北克”的车已经有年头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这块铭牌上记录着这辆绿皮车的历史,“魁北克”号1879年由加拿大北方铁路公司在多伦多建造,经历了多次名称和编号变更,1958年退役后曾在多地被用作展览,罗森伯格于1994年从乔治牧场手里收购了这辆车。嗨,乔治牧场又现身了,有点意思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铭牌记载,此车建造时为木制框架客车,1909年改造为钢制框架。1922年又改造为商务车,冠以“魁北克”2900号。商务车长啥样?上去瞧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踏进车厢的瞬间颇感惊艳,这包厢好宽敞噢,以红色为基调,采用木质全包装饰,这在当时可谓之富丽堂皇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由于火车车厢无首尾之分,所以走到哪儿算哪儿,穿过客厅是卧铺区域,和如今的软卧差不多,同样为木质全包装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凡冠以“商务”俩字总得奢华些,卧铺包间只有一个铺位,比如今软卧铺位要宽些,每两个包间在里面可以互通,中间有个共用卫生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呵呵,整辆车四个卧铺包间。余下的便是乘务、备餐、盥洗室和餐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哇,这餐厅很有味道吧?这下可真感觉到“商务”俩字的高大尚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博物馆与铁路仅隔着一道铁栅栏,货运列车从边上轰轰隆隆地走过,增添了许多参观的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美国铁路历史接近200年了,1828年美国人紧随英国人的步伐,开始在马里兰州动工修建铁路。1830年建成了第一条全长21公里的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当年在铁路上跑的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为20公里,被亲切地称为“汤姆的拇指”。以当时的眼光这已经非常快了,以致报纸上都警告,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丧失听力和视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美国大部分铁路修建于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这也是美国铁路发展的黄金时期。那时铁路是最快的交通工具,政府亦需要将东西部真正统一起来,为此出台了许多鼓励措施,甚至将铁路两旁的土地都赠送给修建新铁路的公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嗨,这是个啥建筑?读铭牌,澡堂子。咋这样?呵呵,这个1874年用布拉索斯河砾石垒的澡堂,原先是在小镇第三与第四街区之间的一个旅馆里,供铁路工人使用。不幸的是1917年旅馆被烧毁,剩下这个澡堂就这样在原址上立了80+年。2005年小镇有了建铁路博物馆的想法,就把它整体移了过来。哦,不用猜疑这个澡堂的真伪,相信小镇根本就犯不着以此来糊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大太阳底下看实物太热,室内要好很多,于是和孙儿们一起来到小火车沙盘模型室,哟,里面分别摆着三个不同场景的大沙盘,各式小火车在上面齐齐擦擦跑个不停,说实话,这些个模型做的真细,娃娃们这下可开心咯,玩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以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象征,以第一条铁路建成为开端,美国进入了铁路建设的高潮,自1850~1910的60年里,中央太平洋铁路与联合太平洋铁路接轨,实现了横贯本土东西海岸的一线通。3千多公里“太平洋铁路”,曾被英国BBC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与此同时,圣达菲铁路及其支线相继建成通车,版图上出现了纵横交错的大规模铁路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然而,在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过程中,中国劳工的贡献是永远抹之不去的。中国劳工参与美国铁路修筑的故事,得从源头说起。19世纪60年代,为推进太平洋铁路建设,国会通过两项法案,计划东、西两头同时起筑,直到贯通,东端由“联合太平洋公司”从奥哈马向西,西端由“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从萨克拉门托向东,谁铺建的多利益就多。为将来获得铁路的控制权,两家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筑路竞争,随之而来,中央太平洋公司遇到缺乏劳动力的大问题,以1:8的速度远落后于对手,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公司最终决定雇用华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世纪50年代,美国泛起淘金热,大批华人与全球淘金者一起涌入美国,然而大多数人则一无所获,但华工的劳动能力和美德却得到了认可。1865年铁路总承包人克罗科的话一锤定音,“能修建万里长城的民族,当然也能修铁路”,于是中央太平洋公司便在“苦力”中招募工人,在公司第一任老总老斯坦福手上,华工约占劳工总数的80%。据记载,1865~1869的四年间,有超过1.4万华工远赴美国参加筑路,他们参与了中央太平洋铁路最困难时期和最艰巨地段的兴建,他们是完成铁路基础性工程的主力军,他们用血泪在美国铁路史上写下了难解的纠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华工用生命铺就了太平洋铁路,在他们的参与下,计划14年建成的太平洋铁路提前7年完工。噢,现在明白了,“基建狂魔”就是华人血脉中特有的基因,哪怕昨天他还是个只会耕田种地的农民。2014年华工迎来了真正属于自己的荣光,美国劳工部将铁路华工列入荣誉纪念堂,以纪念他们的卓越贡献,华工是进入纪念堂的首批亚裔群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简述美国铁路建设过程后,不妨也看看如今的美国铁路。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全世界铁路总长度为124万公里,其中位列前三名的分别是美国22万公里、中国15万公里、俄罗斯8+万公里。而铁路电气化占比数据显示,世界上铁路电气化率为34%,其中美国0.92%、中国66+%、俄罗斯51+%。虽然上述数据的统计年份略有不同,数据并并非唯一,但大致相差不多。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尽管美国铁路总长仍排第一,但在电气化率方面,根本无法与排位第二的中国相比,差距大了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火车对于出行而言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部分原因是航空业和高速公路网的迅速发展。时至今日,快速列车只有在东海岸才能见到。美国难以建高铁的原因大致上有三个:一曰地广人稀,使得高铁无法盈利;二曰太多土地被私人占有,很难征地搞建设;三曰航空业比较发达,飞机出行依然是大多数人的首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但铁路也不是没希望,尤其是中国高铁的迅速发展,更让美国唏嘘不已。从长远,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住在郊区的人重新选择铁路通勤,以取代私家车的越来越多。计划中的第一条高铁,休斯顿-达拉斯将于2027年通车,此举表明大都市间修建高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马斯克曾宣称,SpaceX将计划建造时速1200公里超高速列车,说不准的事,等着瞧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沙盘展室里耗了很长时间,不光沙盘有趣,壁橱里的各式模型也能随时加挂进入沙盘中的列车编组。沙盘展室旁是一间积木玩具室,自己去铺铁路开火车吧,年龄小的孩子也不寂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其实鄙人更爱看博物馆里的展板,这里记录着罗森伯格及本德堡县的铁路发展史。铁路彻底改变得克萨斯州的生产和运输,火车可以全年旅行,其速度减少了旅客的旅行和货物的运输时间。嚯嚯,时间就是金钱,极富哲理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哟,老物件还真不少,饭盒、路灯、扳手、镐,全是铁路工人平日里吃饭的家伙。小木车与自行车极像,称它自行车没错,但准确地说叫手摇车更合理。其工作原理就是前后推拉车把,通过连杆带动车轮滚动。不瞒您说,咱也只是在电影中见过,啥电影?北影1959年的《风暴》,一部写二七的电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平心而论,这些老物件并非奇货,也不算金贵,但有心保存就很了不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看展览的时候,突然想起与孙儿去年参观过的航空博物馆,博物馆用的是休斯顿最老的霍比机场报废的老航站楼,陈列的展品也一般,至于其目的意义嘛,就要看参观者的文化素养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来看博物馆的大多是小镇附近的人,而且很多都是带着孩子一起来,仔细想想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博物馆非同一般?是人们闲的没事干?是文化资源匮乏?显然都不是。那么,为什么人们都愿意去买票看这个小小的博物馆?个中原因不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文化习俗,这也是欧美国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大小小博物馆的原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哈哈,这组图片怎么看都有点“李玉和”的感觉,没错,铁路上人工信号灯的摆动估计也不会有多大差别,图片能告诉你许多知识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1910年的售票柜台,处在信息时代的孩子可能根本想象不出怎么会这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CD盘都很少用了,如果不是在博物馆,黑胶唱片几乎难以见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没太明白这控制台是做什么用的,应该不是铁路上早期使用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进门时没注意,出来时才发现地面上铺着好些砖块,大大小小砖块上是个人或机构的名字。当您给博物馆留下捐助,他们会用这个方式留下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给张大图,细节清楚些。挺好的形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博物馆下午四点关门,离吃晚饭的时间尚早,街对面是一家冰淇淋店,推门进去里面的人还真不少。坐下,等待的功夫发现一张餐桌挺特别,四条桌腿上都有一个可以转动放杯子的木架,哈哈,打麻将合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冰淇淋上桌了,店家很舍得,好大的一份。倆外孙女手快,没等拍照就把上面的红樱桃搁嘴里了,哈哈,颜值损失不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冰淇淋店很老了,墙上挂着许多以往的图片和用具,在有一个玻璃镜框里,还挂着一件二战时期的绿呢军服。拍一张墙上的合影照片吧,罗森伯格的小学,1926~1995,猜想是照片上师生的年龄跨度了,要说起来,1995到现在也快30年了,弹指一瞬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看完小博物馆有想而发,一个城市或社会,多建些小博物馆、纪念馆是件非常好的事,完全不必动辄搞个独一无二史无前例的,也没必要由政府花上很多财力,更没有必要将史料弄的的完整无暇,只有准确就好。应该鼓励社会及公益组织,多做些这种非盈利公益项目,历史,一旦丢弃就再也找不回来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没想到哦,不到一个月,老大跟着夏令营又去了一回,这次熟门熟路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