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起~~洛阳三日游

然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但凡涉及人文历史,宗教艺术类的游记于我而言都是一份苦差,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几乎近于空白。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理解、消化的过程,还奢望将自已融入其中,实在是有难度,费时费力很辛苦。记得2017年经新藏线进疆返汉途经敦煌莫高窟时太太强烈推荐我进去看看(她曾到此游览),当时我以自己知识贫乏何必盲人摸像为由逃之夭夭。这次胆儿似乎肥了点,居然也敢浅尝辄止着墨于龙门石窟和白马寺,见拙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一一题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驾游于我们而言最初是源于练车,开始在市郊练,有点信心后就在市区练。白天练了晚上练,晴天练了雨天、雪地练。短途练了又须长途练,这一路练习下来就不知不觉的踏上了自驾游的征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今年五月份不知何故我们十分冲动的想做一次背包客,说实话对此我们完全没有经验。细想想1987年“下江”新婚游算做一次背包客。再往后都是跟团游,有车后就全是自驾游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次做背包客旅行目的地选在不近不远的洛阳。时间是高考前的六月一号出行,恰逢端午节,时长前后共5天,真正游玩的时间就3天。车次去时选择夕发朝至的列车睡一觉就到了,同时把返回的动车票也买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行李自然也不能多,我背一个大背包,太太背一个日常用品的小背包外加一个斜跨包。我戏曰这个斜跨包是我们家“行走的金银宝库”,她从来都不让我背,怕别人从我这儿顺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言归正传,这次洛阳游肯定不是冲着牡丹花去的,因为季节过了,再者“人从众”时节你说破天我们也绝不会去凑热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洛阳有“五千年厚土,十三朝花都”之盛誉,与北京、西安、南京并称中国“四大古都”,而且有“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洛阳”之说,可见洛阳的历史之悠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洛阳有“三绝一宝”之说,龙门石窟、牡丹花、水席谓之三绝,唐三彩谓之一宝。可在我看来未免太局限了,五千年的历史实在是太厚重了,认真研读千言万语也难免挂一漏十。所以这篇短小的游记只能说说我们感兴趣的一点“皮毛”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出行一向都偏重于山水自然景观,其实这次做背包客首选之地是华山,因其近期阴雨绵绵也就放弃,改为洛阳有“道源、祖庭”之称谓的老君山。这个山不知何故还有一个特别~~不允许外国人进入,大多初始都与当地军事机构保密所需相关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原来上华山怕碰上阴雨天,结果上到老君山天气也不好,雨不大雾特浓。在十里画屏它与我们一路伴行,山谷里的景观、云海也甚是好看让人迷恋。太太在一旁一个劲的催我赶快登顶,否则云雾先于我们到了就只能“雾里看花”了。尽管我口头应答的好可步伐却迈不动,临到山顶我们终究还是比云雾慢了一些。金殿还多少清晰点,亮宝台也能将就的看,玉皇顶就只有零距离的欣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君山上的金殿、玉皇顶和亮宝台这三座铜质庙宇据说是我国最美的四大金顶之一。尽管我们迟到了一步无法拍到其惊艳的照片,但云里雾里仙气飘飘,仿佛遁着通天之路步入了仙景,咱们也成仙了,不亦乐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出游这挡子事切切不可抱定所谓的“即定目标”死也不放,否则就怨天忧人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其实随遇而安最悠哉,一季一景、一时一景、一步一景,云里雾里又一景都很正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谓美在我看来都是一个过程,一个心灵感悟的过程,所以在同一时间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美景的感受也一定是各有千秋的。自然界的美景在某种意义上讲它只不过是一把启迪你心灵美感的钥匙而已。至于你对其美魅感受之深浅还得靠你所思所悟。不管怎样吧关键是它给你带来了愉悦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到洛阳游玩的重点除了老君山外,龙门石窟、关林和白马寺是一定要去的,洛阳小吃、水席也是一定要去品尝的。当然还有洛阳应天门、 明堂天堂、丽景门、十字街、洛邑古城的夜景也不能错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另外,洛阳还有“博物馆之都”之实,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据说有六十多座,这在一个不大的城市里居然有如此多的博物馆实在是罕见。不过想想这座城市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四千多年的城市史和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也就不足为怪了。其中洛阳博物馆、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原计划去看其一二,终因时间关系只好下次再访了,很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洛阳龙门石窟为中国四大石窟之首,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十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座山的峭壁之上,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是目前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洛阳除了龙门石窟外,水泉石窟和万佛山石窟也都是国家级重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虎头寺石窟、西沃石窟、铺沟石窟、谢家庄石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吕寨石窟、石佛寺石窟、禹宿谷堆石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只是龙门石窟的光辉太耀眼了,这些石窟无力与之争辉罢了,实在是有些委屈。这要是随便处在另一个地方岂不都能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唉,既生瑜何生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洛阳关林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景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系埋葬三国蜀将关羽首级之地。罗贯中笔下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刮骨疗伤的关二爷,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大义归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代英雄豪杰就这样陨落了,首级被孙权别有用心的送予曹操,曹公以诸候之礼厚葬于洛阳。身体被孙权同样以诸候之礼葬在湖北当阳,即关陵也就是昔日的大王冢。悲痛欲绝的刘皇叔在成都为其建衣冠冢,也就是现今成都的关羽墓。山西的父老乡亲也为之建了衣冠冢,以招魂祭祀,故曰魂冢。这就有了关二爷“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的悲壮大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中国古代普通人亡后所埋葬之地叫坟或曰墓,诸候则称为冢,皇帝为陵,圣人为林。关羽的墓地很特别,随着历代帝王源于统治的需要对其加封不断升级,关二爷所葬之地也由坟冢改称为陵和林。关林也就有了冢、庙、林三祀合一的独特性,而且在中国仅此一家,实属难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关公没于公元220年,距今已有1803年了。而当年的汉魏洛阳城在现今的白马寺一带,当年曹公厚葬关羽的首级的墓冢在这座城南5里许处。而现在的关林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所在之地与汉魏洛阳故城遗址相距甚远,与史料记载有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更蹊跷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考古人员在汉魏洛阳故城东南向偃师关庄村一个墓葬里出土了一把青龙偃月刀、一颗无躯体遗骸的头颅和一方记录汉寿亭候关羽生平的石碑,可这些证据又不知所踪。但你若再多查阅一下相关资料结果更是众说纷云,官方对此也没有权威说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追究关公首级墓地到底在哪已没有多少意义,关羽被历代帝王不停的加封就如同“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圣人一样,说穿了这“一文一武”,一个孔林一个关林都不过是他们愚民的工具而已,无非奢求江山永固。而且这样做较之善待臣民的成本要划算太多太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只可惜了关二爷生前为帝王拼杀沙场,亡故后尽管身首异地也不得清闲,遗憾的是“无所不能”、威武盖世的“武圣帝君”也无回天之术。那些“崇拜”他的帝王将相们该走麦城的还得和关帝爷一样殊途同归,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至于咱们小老百姓拜其为财神爷也不过是聊以自慰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为一个世俗社会的国家,国人所谓的“信仰”历来功利,乃至于飘忽不定,临时抱佛脚。各种宗教根本无力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传入我国最早的佛教尽管倍受诸多帝王青睐,但也得臣服于皇权轮为他们的统治工具,反之就有了“三武一宗”的灭佛之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正宗第一古刹已1900多年的历史了,为中国佛教“释源”,尚自喻为禅宗“祖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谓“释源”自然是指佛教在我国的发源地,这就有必要探讨一下佛教是何时传入我国的。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通常认为在西汉时期印度僧人经古丝绸之路将佛教传给我国当时的统治者,而且也仅仅局限在统治阶层没有扩展。到了东汉时期才逐渐得到广泛的传播。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夜梦金人”后逐遣使者西行去天竺访求佛法并得四十二章佛经。同时邀请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天竺高僧到洛阳授法译经,并在洛阳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官办佛教寺院白马寺。这应该是最早记载佛教的来源的文字,“永平求法”自然也是真正最早的“西天取经”。由此可知佛教于公元一世纪中期传入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所谓“祖庭”系指南北朝时来自印度的僧人菩提达摩到洛阳宣扬禅学,于嵩山少林寺面壁悟道并创立禅宗学派成为禅宗始祖。后来经慧可、僧粲、道信、弘忍、慧能弘扬壮大,达摩和他们五人被称为“禅宗六祖”,也正如菩提达摩对慧可所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这也正是禅宗传至六祖慧能之后嘎然而止的原因。后来白马寺加入禅宗,并在寺中设立祖堂供奉“禅宗六祖”,因此“赢得”了中国佛教“祖庭”之称谓,实在是太牵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真正的禅宗祖庭毋庸置疑是少林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满是铜臭腐朽味的今天,又有多少寺庙能像辽宁海城大悲寺那样寺庙不设功德箱,苦行乞食不要钱不摸钱的呢?走遍大江南北寺庙一个比一个恢宏大气,而且还在不停的扩建之中。毫不夸张的说现在你很难见到一个没有工地的寺庙。原汁原味的更是奇葩、孤品,能碰到则是你的缘分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作为信仰载体的寺庙向信众以佛缘的名义贬卖“信仰”掘取利益时,那么佛门净地又在哪里呢?拜佛敬香又有什么意义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五欲六尘的魔障甚嚣尘上的寺庙自个儿尚且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不愿放下,又何言操度信众达到解脱和超脱之境界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并不反对信众在寺庙捐赠功德钱、关键是要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而不是被诱导被裹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现在的白马寺还有十分自得的一点,它系全球唯一具有中、印、缅、泰四国文化风情佛殿的国际化庙宇,名头真大。其实也就那么几座空荡荡的异国风情的佛系建筑而已,我想佛教的本土化才是真正国际化之精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异域风情的寺院建筑在国人眼里另类、时尚,成了年轻人接踵摩肩的网红打卡点,拍的照片也的确上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白马寺整体布局有三大部分,当你步入山门行走在寺庙中轴线上时,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的是寺庙的核心区域,中轴线的西侧是前面说到的异国风情佛殿园。中轴线的东侧是齐云塔院,也叫东白马寺。齐云塔的承建稍晚于白马寺,同样也是中国的第一座古塔,也叫释迦舍利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0年在白马寺方丈法海的努力下,齐云塔院扩建为河南地区第一座女性专修道场,故而有“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之称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齐云塔院的风格与白马寺庄严肃穆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颇有江南庭院的风格,小桥流水,清幽静谧。在古塔的映衬下又有几分拙朴古魅,令我的遐思穿越在大江南北、古往今来之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一个很有意境和情怀的塔院,我独自在纷飞细雨中漫漫悠悠的转了一个多小时,很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总之,白马寺院总体结构中的三大布局各千秋,古朴厚重的白马寺一手牵着流光溢彩的国际佛殿园,另一支手托护着幽静的齐云塔院,向芸芸众生诉说着他的前世与今生、古老与现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未到洛阳之前对洛阳的小吃可谓是心心念念,尤其是想品尝“水席”和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不翻汤、糊涂面等等,还有很特别很期待不用水煮的浆面条。似乎洛阳的小吃大部分都与汤水有缘,当然也有洛阳锅贴、烫面角等等就不多赘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待我们到达洛阳的当天正值早点时间,兴冲冲地跑到一家牛肉汤馆才发现其吃法是将半成品的饼丝泡在碗里的牛肉汤里,先喝汤然后再去免费加汤,当地人叫“回碗”,这时再吃浸泡透彻饼丝、泡油旋(烤饼)。饼丝不煮直接泡汤的吃法我们有点接受不了,外出旅行万一“水土不服”拉肚子咋办?最后一人点了一碗烩面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板对我们的行为很不满意,他误解我们闲他的餐馆不卫生。怎么解释他似乎都不能理解,他以为当地人都这么吃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日常小吃你们咋就这么“作”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唉、也不知是我们太谨慎了呢?还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各人的生活习惯有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反正我们在洛阳就与当地的这类吃法的汤水无缘了。“水席”中的几个经典品种倒是在当地名气较大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真不同饭店”品尝过了,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那就是他们有把萝卜精细丝做主打的“洛阳燕菜”真的做成了牡丹花一样的养眼,粉丝一样的口感,还有荤菜一样的价格,还不错。连汤肉片的滑嫩就不敢恭维了,还不及太太做的肉片爽滑。后来我想点个红烧牛肉服务员居然说他们没有这道菜。唉,作为洛阳市主要接待“窗口”有“国家五钻级酒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名宴”店居然也会令人晕菜,无法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洛阳民间有“不进真不同,未到洛阳城”之说,所以我坚信这家以“水席”为主打的百年老店的菜品一定不会差,只是对于我们这些三三俩俩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似乎有点不屑一顾,你也点不了几道菜、他们也没多少赚头。其实做好每一道菜对饭店大厨来说一点也不难,难就难在凡事都能做到无差别化的认真对待就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总的来说,洛阳的小吃还是无法与“早点之都”武汉的小吃媲美,那个说破天的洛阳锅贴和面角儿无论是馅料量和口感都不及武汉的好吃。而且很多小吃如糊涂面、浆面条只要你住的稍偏远一点就吃不上。住在龙门高铁站附近的我们为了吃碗浆汤面在四周转了一大圈走了几条早点街也未吃着,非得到人口聚集的老城区方可吃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武汉一碗热干面只要出家门就可吃到,实在是太方便了。瞧,汉阳的罗氏生烫牛肉热干面多诱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这次洛阳游真正的游玩时间只有三天。第一天从武汉乘坐夕发朝至的列车直达洛阳后去了龙门石窟、香山寺、白园和距之不远的关林。一天下来也只能走马观花,好在正值高考前期人不多。游完关林后就到了晩餐正点时间了,慕名去了“真不同饭店”品尝水席中的几个经典菜肴,然后在附近的小吃一条街~~十字街逛了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二天朝发夕返腾云驾雾仙游老君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三天上午朝拜白马寺,原计划还有洛阳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遗憾的是游完白马寺后就没有时间去参观博物馆了。太太批评我玩性太大,不会合理管控时间和科学分配体力。因为晚上还要去观尝洛阳古城的夜景,所以在游完白马寺后我们为了补充体力、加强营养就在网上找了一家评价颇高紧邻西大街的“苍蝇小馆”~~“大飞食堂”。他家的走地鸡嫩滑爽口很给力,闷炖黄河鲤鱼也不错,若不是太太特爱吃鱼咱俩还真吃不了,外加一盘清炒竹叶菜总共不到90元,挺实恵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板俩口子热情随合也实在,他们以为我们点一个走地鸡、一盘清菜就够了,所以鱼迟迟未上桌,还是在我的提醒下才急忙做好端上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闲聊中我说今晚打算去十字街着实吃那尺把长一大串的烤羊肉,老板娘话里带话的告诉我20元一大串的羊肉串可能是鸭肉。其实他们当地人一般都不会去这些网红打卡点吃小吃。一句话点醒了我,是呀,武汉人会去户部巷吃热干面吗?西安本地人当然也不会去回民街吃羊肉泡馍,道理都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大飞食堂”吃饱后就回酒店休息储备体力以利晚上去看洛阳的夜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觉醒来尽管已到晚上饭点时间,肚子仍然饱胀无食欲。这下我可有点着急后悔了,为什么要在“大飞食堂”吃那么饱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赶紧起床乘坐地铁直扑应天门、明堂天堂,然后再步行到丽景门逛西大街夜市。唉,在我们住处怎么也寻不到的浆面条、糊涂面、不翻汤怎么一下子都冒出来了呢?太太知道我好吃所以总在不停的提醒我“吃不吃?”,我也总反问她“你吃得下吗?”,明天上午就要离开洛阳了,今天中午吃什么正餐呢?还吃的那么多,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多大岁数了,真是后悔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典着饱腹逛完了西大街、十字街,又步行去了洛邑古城看夜景。洛邑古城在抖音上被评为汉服打卡第一名。在朦胧的月色下身着各式汉服的美女一个比一个惊艳。不同风格的汉服在这争奇斗艳,各展风采。我还真注意到丰腴一些的美女穿着汉服的确能更好的展现、诠释汉服的精髓和风采。瞬间我也似乎明白了隋唐的女性为何崇尚丰满为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些华丽、素雅,飘逸、古朴,含蓄、精致的汉服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述我的赞美。但它的确引领我的思绪穿越、融入到了隋唐盛世,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游完洛邑古城太太的体力也跟不上了,可肚子仍然饱胀不消化,真TMD见鬼了,只好万般无奈的打道回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开的的男性师傅四十来岁很健谈,同时也牢骚满腹。在他眼里来洛邑古城的游客大多都是来看美女大长腿的,挺逗。其实着汉服咋能看到大长腿呢?结账时的费花了38元,他说今天这一大单就解决了他们一家人的温饱,听着真有点心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洛阳作为中国建都历史最早、最久远的城市在其衰落以后的一蹶不振的确太漫长了些。史学家司马光“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一语成谶,快快的雄起加油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临走清晨我仍不死心,总掂记着那一口,请示太太要不再返老城区去吃一碗不用水煮的浆面条?顺便还可去当地人推荐的卤店去买卤牛肉。太太说上午十一点多的动车,进站尚得提前至少半小时,我们出门把时间打宽一些怎么也得一个多小时。卤牛肉就在附近顺道去看看,没有也就算了。为了一碗浆面条往返老城区而且还要买卤牛肉时间实在是紧了点。她建议早上再在附近再换个方向再去问问找找,不管是浆面条还是糊涂面不翻汤有什么就吃什么,结果仍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又稀里糊涂的喝了一碗“逍遥镇胡辣汤连锁店”的牛肉胡辣汤、吃了两个菜角算是一个交代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住店在龙门高铁站附近比较偏远,好处是距龙门石窟和关林比较近,舟车劳顿的我们第一天去这两个景点游玩可以相对轻松一些,返回时坐高铁也不必太赶时间。最大的不足是远离老城区生活十分不便。这儿相对偏僻人也少些,所以大部份小店都是中午开店营业到晩上,做早点生意客人不多也赚不了几个钱。好在住店近旁还有两家只卖早点不做中晚餐生意的“逍遥镇胡辣汤连锁店”在这儿“拾遗补缺”,要不还真得到距此较远的一所小学附近去吃早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买卤牛肉也是中午才有可能买到当天卤制的牛肉,上午大多都是冷藏的或者根本就没有货,还是地方小了点生意不好做备货有限。估计当地人要买卤牛肉也大多会坐地铁去老城区买更新鲜更实惠的卤牛肉。好在都是黄牛肉比武汉的水牛肉好吃多了,价格也便宜点,性价比也更高一些,先后买了三家才满足了我们的需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洛阳之旅就这样草草收场了,收获还是蛮多的。要说缺憾一个是牵牵念念的浆面条、糊涂面没有品尝到,另一个就是与众多的博物馆失之交臂。每每写游记时都会写上“留在下次再来”,以前这样写自个儿还真以为机会还有很多,可如今我们十分清楚写写只不过是聊以自慰的写写而已,不能太当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后比较一下背包客与自驾游的优劣。总体上背包客较自驾游要实惠一点,主要省在油钱和高速费用上。论舒适度无论是乘特快卧铺还高铁较之自驾也好不了多少,活动空间有限,多少有些嘈杂,坐卧久了都会累。但更安全,单位时间内跑的也更远更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对于已经不再年轻的我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多的选择做背包客出游应该是明智之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驾游最大的优势是随意自由,想去哪都是一脚油门的事,还可享受更多的美景。携带的生活用品也更多更方便,尤其是没有他人的打拢。只要不着急赶路两人换着开,一天只跑两三百公里就很轻松也相对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驾游最大的隐患一个是车况,一个是疲劳驾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15年我曾在青藏线上用十多个小时从安多到格尔木一口气跑了850多公里。在近格尔木段因过度疲劳在迷糊中车的右侧与护栏刮蹭的“嗞嗞”作响,车头到车尾全部变形。好在我当时反应快下意识的左打方向盘,加之后方又无车辆我的车速也不快,更要感谢护栏的足够坚强才很幸运的躲过一劫,至今回想起来仍是胆颤心惊但并不后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其实,从内心深处上讲我们骨子里更喜欢自驾游。在无尽的原野上心儿随着疾驶的车儿飞翔,随心所欲,不被打拢,无拘无束的穿越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一路上不仅有变幻莫测的美景相依相随、惊艳连连,更有神秘莫测的远方在引领着我们勇敢前行,呼唤着我们那一颗久违的童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感觉实在是太惬意,太美妙,太棒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由真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道源、祖庭”~~老君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君山十里画屏初始只下着一点小雨,远山近景层次分明。</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子传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老子悟道”,我倒觉得这个景点叫“孔子求教”更好,这相对而立的山崖颇似是两个面面相对的智者,一个挺立传道,一个洗耳恭听,形态栩栩如生。历史上孔子曾先后三次求教于老子,所以说孔圣人的确是老子的学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观音尝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期而遇的云海追着我们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伏牛山属于秦岭山脉,系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主峰马鬃岭海拔2217米。很多人会误以为老君山道观群处海拔最高,其实是它名气更大,很多名山的金顶又常常座落于主峰之上,可以理解。通常一个山脉的主峰也是最高峰,但凡事都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冈仁波齐(海拨6656米)它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但其最高峰是海拔7095米的冷布岗日(罗波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马鬃岭作为老君山最高峰,作为伏牛极顶恰是观云海,赏日出、日落的好去处。尤其是每年5月在高山杜鹃盛开的时候,这条太白杜鹃长廊花蕊怒放呈现一种洒脱超然的洁白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远眺老君山金顶,云雾缭绕,其“先头兵”已先于我们一步抵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到了南天门就抵达由五母金殿、道德府、老君庙,亮宝台和玉皇顶这五座建筑构筑的老君山金顶道观群。其精妙绝伦之构思仿佛是在向我们诠释着天地人道之玄妙。春秋时期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到此归隐修炼,从而这座山就有了道教起源之地(道源)和祖师之庭(祖庭)的称谓,声名也因此而享誉天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抓紧时间抢拍一张金顶照片还能将就的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五母金殿折返时道德府已在云雾中不甚清楚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亮宝台更模糊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求财者请登亮宝台,海拨2197.7米,传说是太上老君展示其宝藏的地方。与之遥遥相对的就是海拨2197.9米的玉皇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是在亮宝台上拍摄的玉皇顶,仙气满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祈愿官禄亨通者请上玉皇顶,海拨2197.9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2、中华瑰宝~~龙门石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潜溪寺,龙门西山北端第一座大型洞窟,唐高宗时期雕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古印度石窟大多开凿于人迹罕见的悬崖峭壁之上,是佛教徒修行、礼佛之所。实为建在山上的一个个简易佛寺或曰石窟寺,所以称之为寺就好理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石窟起源于古埃及的石窟陵墓,后经西亚传入南亚,并演变为佛教石窟,最终繁盛于东亚。中国的石窟系随着古印度的佛教一起传入,它经历了由西到东,由北至南,由盛至衰的三个阶段。所以我国最早的石窟不管是新疆喀什的“三仙洞”还是拜城的“克孜尔千佛洞”,它都验证了我国石窟来源于西亚。在中国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石窟也随之向南拓展、迁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北魏时期鲜卑族拓跋珪统一中原,迁都平城(山西大同),源于统治的需要佛教从而获得了北魏最高统治者的庇佑和扶持,逐步走向兴盛,并最终成为了北魏国教。但在太武帝时期却遭遇了一场空前的灭佛运动,史称“太武帝灭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直到文成帝即位后,下令恢复了佛法,佛教才再次兴盛起来。当时有一位名叫昙曜的僧人为了使佛教能够永远流传下去,不致于因一时的迫害而经像法物荡然无存,提出了凿窟雕佛的建议。还迎合皇权把佛像雕成北魏皇帝的模样,向世人宣扬皇帝即当今如来,拜天子就是礼佛。于是,文成帝便下诏“有司为石像,令如帝身”。这就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从此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中国石窟的兴盛也由此开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随着孝文帝向南迁都洛阳也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转移到洛阳来。他首先在龙门西山创建了古阳洞。一批支持他迁都的王室贵族、朝中重臣、军队的将领,也率先在古阳洞中凿龛造像。从此穿云裂石的斧凿声奏响了龙门石窟开创的前奏,为1400多年间龙门石窟的营造拉开了序暮。在这个慢长的过程中,中国石窟艺术也完成了从西域传承到本土化的进程,隋唐达到顶盛时期,衰退始于“安史之乱”,止于满清。</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抟“十字卷碑”,陈抟系五代北宋时期著名隐士,“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潇洒飘逸,奔放不羁有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开工于公元500年,历时24年建成。后因政变和主持人刘腾病故等原因,计划中的三所洞窟仅完成了一所即宾阳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由于北魏时期崇尚以瘦为美,所以中洞主佛释迦牟尼面颊清瘦,脖颈细长,体态修长。宾阳南洞、北洞的佛像则体现了唐朝以胖为美的风格。其中北洞的“剪刀手”佛像已系龙门石窟景区的网红打卡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壁上雕有15000尊小佛像而闻名。另外,在此洞前室南壁上有一尊通高85厘米的观世音佛像,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京据大师梅兰芳在创作“洛神”时从这尊体态婀娜、丰腴慵懒的佛像中受益匪浅。尽管这尊颜面已严重毁损可人们仍称之为龙门石窟最美佛雕,实在有些牵强,可见名人效应的威力多厉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奉先寺,卢舍那大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东方的“蒙娜丽莎”,龙门石窟的艺术颠峰之作,文字实在无力表述,自个儿悟吧。至于卢舍那大佛的手去哪儿了,众说纷纭,我以为自然风化之说更合理。若系灭佛运动所至首当其冲的应该是佛像的精髓~~佛头。至于被盗之说也不太靠谱,大佛的一只耳朵就有1.9米,那一双手有多大多重?仅靠人为岂能为之?一己之见,不一定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药方洞在龙门西山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开凿于北魏晚期。窟门两侧所刻之古代药方一百四十多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阳洞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前后。是龙门石窟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洞内像龛刻有“造像铭”的达800品之多。代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魏碑体”精华的“龙门二十品”,该洞得天独厚占有十九品。遗憾的是该洞窟正在施工中,失之交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龙门东山唐代千手千眼观音龛(第2132号洞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龙门石窟里有不少空洞窟,这个是龙门东山上的一个空洞,西山上更多。其成因一是窟内佛像被盗,而最有代表性,艺术价值最高、最精美的佛首首当其冲,在操作中也易于得手,运输中易隐藏。所以这一类空洞内残缺的佛像还是存在的,常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洞。当然整个佛像被盗的空洞窟也是有的。其二系因为宗教矛盾,政治因素或者迷信导致洞窟内的佛像彻底毁损。其三可能系洞窟选址处石质不佳人为放弃,或者系雕刻的佛像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彻底风化了。但这种可能性较少见,通常一座山的石质差异不会太大,完全不留痕迹的风化也少见。其四系僧人打坐的禅窟。其五系瘗(yi )窟,是僧人或信陡安葬遗体的石窟,以东山为主。看来这些所谓的“空洞”并不空洞,寓意满满、故事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石窟里的佛像应该是风化的结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雕刻精美,雍容华贵的佛像引领我们穿越千年到了隋唐盛世,欣赏风姿绰约的丰腴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看经寺系东山最大的皇家石窟,其与唐代其它石窟最大的不同是它没有主像。后室南、北、东三壁下方,刻有高170——175厘米的29尊传法罗汉,其中26尊保存完好。每尊浮雕罗汉,雕刻的十分传神,毫无雷同之处,是唐代最美的一组罗汉造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二十九祖高僧序列像实为二十九代传法谱系,据说是对应禅宗西天二十九祖。其中首尊是佛祖的大弟子迦叶,悟性极高。佛陀鹫岭拈花微笑,众人不解,惟有迦叶会意,通心悟道,这也被认为是禅宗的开始,故而迦叶是西土禅宗始祖。那么佛陀在灵鹫山集会和传法付印自然就是禅宗最早的源头。石窟内第二十九尊罗汉菩提达摩是西土禅宗二十九祖(更多是二十八祖之说),到中国后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为东土大乘禅宗始祖。可见这个洞窟与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看经寺还是龙门石窟中难得的“特窟”之一,所谓“特窟”系指文物极为珍贵、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极高的洞窟。出于文物保护考虑,这一类洞窟很少面向公众开放。所以我们只能隔着围栏后再隔着玻璃看罗汉众生像,结果就俩字:模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看经寺的这幅对联若不耐心研读是很难弄明白的, 简而言之它借用禅宗经典,反映的是大乘禅宗思想,由此可见看经寺也的确别有洞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鹫岭初开觉路,本为如,今为来,翠竺黄华非定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鸡园再续传灯,菩因广,萨因济,长松细水亦功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3、小中见大~~香山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山寺位于伊河东岸的东山(香山)之上,与西山遥遥相望。相传以前西山和东山是一座山名曰龙门山,山南时常是一片汪洋,大禹治水时将此山劈开解除水患,从此有了一衣带水的西山、东山之分,二者之间曰“伊阙”,也就是“龙门”,“鲤鱼跃龙门”的典故也源于此。至于东山又为何叫香山系因为此山盛产一种含有香味的植物“香葛”而得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香山寺的名气甚大,除与龙门石窟相关联外,我以为三个人的名人效应为其增辉功劳最大。首先是女皇武则天经常巡游该寺,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千古佳话。其次是诗魔白居易,他将为好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巨资润笔费尽数修缮破旧的香山寺使之焕然一新,并撰《重修香山寺记》。文章章开首十分直白的写到“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从此香山寺名气大振。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在此与好友结社(香山九老会),吟诗作赋,坐禅诵经,悠闲自在。再者就是诗才一般,诗作甚多的乾隆皇帝的“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了,想不到啥也不缺的皇帝老儿也会剽窃?也是,贵为天子天下一切都可以是你的,惟独天赋才华你就不一定有了!不过天子到此一游,影响自然非同一般。只不过若诗魔穿越至今该作何想呢?至于给蒋介石五十大寿礼物“ 蒋宋别墅”似乎没什么佳话可言,多少有些强势侵入的感觉。若一定要说点什么的话,那就是封建余孽对我们这个民族的负面影响怎么那么冥顽不化,奴才作崇又怎么那么有市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幽深宁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名寺万千唯此间小中见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石楼就是当年武则天石楼坐朝主持香山诗会吟诗夺绵袍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乾隆御碑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九老堂里的人个个高寿,最年长者李元爽享年136岁,白居易活的最短享年75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名利仍人忙 乾坤容我静 ”,多超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4、诗魔墓冢~~白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居然有这么多传诵千古的名句,不愧是诗魔。白园的诗廊、碑刻都值得您细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沿着这条幽静青谷可抵达琵琶峰上的白居易墓冢,墓冢我们通常都不拍照少打拢,点到为止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亭 ,“雨添山气色 风借水精神”,仙气飘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5、“武圣帝君”头寝处~~关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于乾隆56年的焚香炉,大殿两侧左右对称,香火鼎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前的关二爷哪有如此辉煌,可见历朝历代统治者用心良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关林柏树是“洛阳小八景”之一,这棵旋生柏给人印象深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还是老规矩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就不过多的打扰墓冢主人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墓前碑亭,无一颗铁钉,为木榫构结,造型奇巧,历经风雨仍巍然屹立。碑亭之后“钟灵处”即关二爷首级所葬处所,没有近拍,模糊不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其实就是一个戏楼,只是这个“千秋鉴”似乎在提示众人关二爷的忠勇、仁义千秋可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6、“释源、祖庭”~~白马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马寺悠久的历史使之在中国佛教史上有诸多第一,地位显赫,不妨罗列如下:中国第一座古刹‘是白马寺;中国第一座古塔是齐云塔;第一次“西天取经”始于洛阳;最早来华的印度僧人禅居于白马寺;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最早的译经道场是白马寺内的清凉台;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在白马寺译出的;第一本汉文佛律《僧祇戒心》始译于白马寺;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华夏第一僧严佛调;第一个汉人按正规佛法在白马寺登坛受戒的和尚朱士行,同时也是早于玄藏以僧人身份第一个去“西天取经”的人。除了这“祖庭十古”之外我以为还有“一新”,即寺院是全球唯一拥有异域风情佛殿园的道场。这所谓的“十古一新”当然远远不能诠释白马寺的厚重和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佛教寺院通常坐南朝北,寺院主体部分按照“一轴、两翼”的形式布局。一轴:为寺院的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卢殿或藏经楼、方丈院等,有的还有塔,在山门前还有石质牌坊,这系寺院的核心。两翼:为中轴线两侧的各种功能建筑,如钟楼(祖师殿)、鼓楼(伽蓝殿)、禅堂、斋堂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寺庙功能区主要有三个分区:寺前广场区,寺庙活动区和寺庙展览区。寺前广场区位于寺院山门之前,这里是寺院的集散中心,也是游客流通的场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马寺作为第一座官办的千年古刹,在布局上与国内其它寺院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在中轴线上进山门后东西钟、鼓楼近旁有摄摩腾墓和竺法兰墓。在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有大佛殿。在大雄宝殿与毗卢殿之间有接引殿和清凉台。大雄宝殿还隐藏了“宝”字。佛塔通常是座落在中轴线的最后,可齐云塔却在其东侧单独成院,谓之“齐云塔院”,也叫东白马寺或小白马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又筹建了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更别拘一格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主体区域的西侧筑建了在中华大地上独一无二的异国风情佛殿园。或许也只有它才有资格特立独行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去寺庙里烧香拜佛上香时要面对佛菩萨,高举向上是拜上方佛,往下是拜下方佛,往东是东方佛,南是南方佛,北是北方佛,西是西方佛,一般人们都会采取这种方法表达自己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洛阳白马寺大雄殿东侧的牡丹园中有一棵粗壮古朴的“卧桑”,枝繁叶茂,甚是稀罕。据说这棵树是在老桑树根部发芽长出的第四代桑树,问及路过的一位僧尼答曰树龄已有500余年。太太说“卧桑”与和尚谐音,想必这棵吉祥古桑早已修练成了一尊卧佛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只要一心向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必定来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此,人们也亲切地称阿弥陀佛为“接引佛”,希望他能接引自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少时读书乘凉之处,后为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译经之所。作为中国的第一译经道场,自然也是中国佛教文的起点、出发点。白马寺最后一个大殿~~毗卢殿就在清凉台内,在其东侧为摄摩腾殿,西侧为竺法兰殿。分供摄摩腾、竺法兰之泥塑像。两位高僧一直在清凉台修行直到去世,葬在白马寺山门内东西两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知您注意到了没有,“清凉台”的凉字多了一笔,意寓此处特别凉爽。小时候学语文一笔一画不能少也不能多,真到你“炉火纯青”时,龙飞凤舞,画蛇添足,缺胳膊少腿只要是随了意境的需要都是可以的,这种有意“错误”的发挥也正是汉字书法的精彩、精深和有趣之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毗卢殿两侧木雕的千佛壁龛所供佛像均是以香灰等原料塑造而成的,共计五千零五十六尊。我们参拜的寺庙从中原大地到青藏高原不可谓不多,用香灰塑佛像却是第一次所闻所见,或许是我们未曾留意或孤陋寡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毗卢殿前的两棵柏树由于抚摸的信众太多太频,主干的树皮都没了,最后树也凋零了。现在殿前的几棵大树的树干都被排列的竹杆包围保护起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汉启道圆通摩腾大师碑,其核心是“启道”二字,评价极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汉开教总持竺法大师碑,“开教”,一代宗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白马寺有很多古碑,此残缺之碑为北宋时期的“断文碑”,它之所以得名断文碑,并非因为碑身断裂,而是因为碑文的排列格式。它的碑文没有自上而下通写,而是将碑横分成几段,用短行分成几排写出来,看上去像文字断开了一样。它与清凉台、腾兰墓、齐云塔、焚经台、夜半钟合称“白马寺六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齐云塔院的中国第一古塔~~齐云塔,也叫释迦舍利塔。据史料记载,古印度阿育王为了宏扬佛法以佛祖法身舍利作为内藏品,发愿在世界各地修建了八万四千座佛陀舍利宝塔。其中隋以前佛祖真身舍利塔有十九座分布在中国境内,包括齐云塔。现有塔可观者计13处,可瞻仰到佛舍利者计3处,分别为陕西法门寺、浙江阿育王寺和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齐云塔截至目前为止文物与舍利仍无考证,玄而未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雨中庭院清丽、葱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场,现在比丘和比丘尼在同一寺庙修行、学法亦很常见。不过比丘尼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如比丘高。在佛教教义中,比丘被认为是佛陀的弟子和佛教的核心传承者,而比丘尼则只是比丘的追随者和辅助者。尽管他们的角色、地位、戒律和修行方式都有所不同,但无论是比丘还是比丘尼,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修行和学习佛法,实现自我超越和成为更加完善的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比丘尼道场内的大雄宝殿,另外,武则天重臣狄仁杰的墓冢也偏隅于此。狄仁杰墓目前国内有三处旧址,一处位于洛阳市郊区白马寺镇白马寺山门外。另一处位于陕西乾州的乾陵,也就是武则天的陪陵,还有一处就是安庆太湖县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花亭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目前影响最广的是白马寺狄仁杰墓,证据是该墓为唐(武周)梁国公墓,墓前今存碑石两方,其中一方是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重立,刻有“唐忠臣狄梁公墓”八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细雨绵绵,垂柳依依,小桥流水,蛙鸣鸟和,好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印度寺院空灵、古朴、厚重,泰国、缅甸寺院金壁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泰国寺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缅甸寺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缅甸盛产翡翠,这尊佛像的用料不少,品像不错,只是料的水头、底子太一般般了,不过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大的一座佛像料子的色彩却均匀一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7、汤汤水水的洛阳美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真不同饭店”在洛阳知名大饭店中排名似乎无有与之比肩者,名气甚大。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洛阳就曾在这品尝洛阳水席。并将水席中的头牌“洛阳燕菜”更形象的称之为“牡丹燕菜”,所以大多外地客人到洛阳后都会选在这个品尝水席。但在老洛阳人的心中,“管家水席老店”才是最正宗的去处,这也是一家百年老店。很多当地人都会推荐的这家店,价格很实惠,店里的菜肴也很丰富,除了水席还有各种炒菜。它就在洛阳老城区“真不同饭店”东侧吉市胡同南十米处,我们是在“真不同饭店”品尝水席闲逛时偶遇它,其性价比真比“真不同”实惠太多太多了,朋友您若是到了洛阳不妨试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洛阳水席是洛阳特有的传统名宴,以其独特的风味、精湛的技艺、逼真的造型、美好的传说、渊源的文化积淀而名扬四海、经久不衰。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它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众多宴席中唯一以整套宴席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分前八品、四镇桌、八中件、四扫尾,共计八个凉菜,十六个热菜。它以水为介质,采用蒸、炖、焖、煮等传统技法烹饪食物,从而形成以汤行菜的独特传统洛阳水席。其内容丰富、形式隆重,上菜程序也颇为讲究: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个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随后四个压桌菜。一桌水席冷热荤素甜咸酸辣百味汇集,其以道道热菜皆有汤水以及行云流水一样的上菜程序而得名水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人说洛阳水席的汤就像一段舒缓有致的音乐,开始时味道淡淡的,然后加进点麻辣,再加糖变成甜咸味,再来醋的酸,几碗之后爽快无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十梨香”在洛阳名气不小,据说这这家的老板很任性,想几点开门就几点开门,牛的狠。还有人说“十梨香”就是老城自己的甜品店,至于其它人爱来不来,无所谓。这何尝又不是一个很成功的广告案例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洛阳老城区“十字街”距“真不同”也不远,夜市十分热闹,人真多,各类小吃也多,而且不仅仅限于当地小吃。不过本地人一般不会在这儿消费,您懂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西大街夜市浆面条、糊涂面、不翻汤诸多心心念念的洛阳特色小吃随处可见,遗憾的是中午在“大飞食堂”吃的太饱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后悔莫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洛阳特产“牡丹饼”香甜可口,这儿的比“真不同”旁边的那一家实惠多了,在外游完时常买错也是常态,因为你没有时间去货比三家,更没这个必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8、洛阳不夜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紫微宫的正南门,隋唐洛阳城“七天建筑”中的“天门”,寓意对应天上的“天门”星座,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的城门。人们津津乐道的所谓“七天建筑”系指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北起邙山南抵伊阙,自南向北分别为天阙(伊阙)、天街、天津桥、天枢、天门(应天门)、天宫(明堂)、天堂等。目前洛阳城已复原的建筑有天堂、明堂、天门和天阙,正在复原的是天街,准备复原的是天津桥,天枢没有任何原始资料和图样,至少现阶段复原很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应天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其“两重观,三出阙”是中国古代礼制中最能彰显天子身份和地位的建筑形制,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历经隋、唐、五代、宋4个时期530余年。所以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国家和皇权的象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复建应天门时,洛阳市对应天门地面的夯土遗址的保护工程做了多次规划和调整。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主体共分为三层,首层及夹层为遗址展示和展览区,通过应天门历史遗迹和考古发掘实物及其他手段重现应天门的历史原貌;二层及三层为隋唐洛阳城相关历史展示区,以实物、模型及多媒体方式展示隋唐洛阳城的发展过程。这座构思巧妙的应天门遗址博物馆是我们此次到洛阳走马观花游览的唯一的一家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穿过应天门,便到了武则天增修的明堂、天堂,也即“宫城区”,此为紫微宫的核心区域。明堂对应“天下第一门”应天门,位于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上,是宫城紫微宫的正殿,号称“万象神宫”,武则天在此登基、理政。李白《明堂赋》里有“盛矣,美矣!皇哉,唐哉!”之赞叹,可见当时之盛况非你我能想像。天堂位于明堂之北,是武则天礼佛的殿堂。这两座殿堂金壁辉煌,雕梁画栋,气象恢弘。站在这儿你仿佛穿越到了君临天下,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感受到了皇权之威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资治通鉴》中描述天堂高五层,且第三层已经高于明堂。现有文献认为明堂的高度在90米左右,以此计算,天堂的高度至少应该在150米以上,甚至有312米之说。是当时最高的木制建筑,可俯瞰整个洛阳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遗址上复建明堂天堂并非历史上的原样复原,而是座保护展示性建筑,天堂88.88米,明堂33.52米。但在我看来这个高度或许更符合古代的现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封建历朝历代都奉行秦皇独裁政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所有的子民、财物都是皇帝的私有财产,可以任由其支配。所以一切都要以“皇权”为中心,以维护其统治之需要为出发点,文人跪舔自然获利最大。这或许就有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极度献媚的夸张,惟独缺乏严谨的科学精神,所以有些文献的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再者中国封建王朝的“正统”历来视奇技淫巧为雕虫小技,不足挂齿。他们不仅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时常是反其道而行之。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提高生产力,让民众过上富裕的生活。富裕起来的民众就再也不必为五斗米折腰了。精力充沛、思想活跃的结果便是民众的觉醒,这恰恰严重背离了封建统治者的驭民政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满清有个“三十三两白银政策”,它就是要让农民每年缺少生存必须的3两白银,无论你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从而达到驭民之目的。清朝政府就通过有意控制农民的收入和支出,使他们始终处于贫困和压力之下。这样民众就只能为了生存而奔波劳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心国家大事或者追求文化科技,更没有闲暇思考和反抗的机会。一个很歹毒的政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其实历朝历代的皇帝老儿都是如此,只要他们的江山永固就能奢糜无度,至于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所以我高度质疑武则天所处的时代有构筑150米或312米木制天堂的科学技术,榫卯结构再精巧也必然面临上百米高木塔诸多的力学难题,在当时人们是无法破解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武则天的“办公室”,好绕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天堂又称“通天塔”、“通天浮屠”,是武则天礼佛的场所。其外观五层,内有九层,象征着天子“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游完明堂天堂出来时无意间在天上看到了一片正在不断变它的“云龙”,最下面一张“云龙”十分形象、清晰,另外三条龙似乎隐藏在云里,看来这儿真乃吉祥之地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九龙鼎是洛阳市老城区标志性建筑,夜幕下甚是壮观、养眼。于1994年落成,与丽景门很近,其通高33米。底座以花岗岩铺垫,围汉白玉栅栏,上雕牡丹、阴阳八卦图等。鼎柱雕有栩栩如生的九条腾飞状巨龙,石柱的顶端端放着一座按1:1比例仿制的中国青铜时代的象征——西周兽面纹方鼎。有人说鼎柱上的九条龙实实在在的代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9个都在这里建都的朝代。其实“九”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意寓为多,洛阳先后有13朝在这问鼎中原,我想这应该才是九龙问鼎的真实含义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历史上洛阳有2座丽景门,分别在隋唐时期和金元明清时期,二者名字虽然相同,但并不是同一座城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今天的丽景门,原名丽京门,是金明洛阳城西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西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金明时洛阳城四面开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气势磅礴,易守难攻。即便敌人攻破门楼进入瓮城,也只不过是瓮中之鳖,除了坐以待毙别无它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武则天时期的丽景门则非此丽景门,在隋唐时期它是一个人人害怕的地狱之门,据说能活着出来的除了狄仁杰没有第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洛阳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但这也遭遇来自李唐忠臣和皇室子弟的激烈抗争。为了维护武周政权的稳固,武皇起用了来俊臣、周兴等一批心狠手辣的酷吏,打击残害政敌。并下诏在洛阳城丽景门内设立“推事院”,专供来俊臣等酷吏掌管使用,这其实类似于明朝的“诏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旧唐书·来俊臣传》中说:“来俊臣残暴,诛斩人不绝,凡入丽景门者,百不全一。有人称丽景门为‘例竟门’,言入此门者例皆竟也。”“竟”为完毕之意——竖着进去,横着出来;活人进去,死尸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酷吏之间,下手更狠。酷吏周兴被告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审案。但二人同为酷吏,普通的刑讯逼供方法,显然对周兴威胁不大。来俊臣苦思冥想生出一计:他请周兴饮酒,慌说他有一个骨头很硬的犯人,不知老兄可有新的绝招?周兴说:“这有何难?用一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岂能不招?!”来俊臣马上把周兴带出来,指着已经烧得通红的大瓮,脸一沉说:“有人告你谋反,请兄入此瓮!”,周兴惊恐失色,赶紧俯首认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后来,来俊臣也被斩于闹市,人们恨他,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净了。从此,丽景门内不再有冤狱,渐渐恢复了平静。(摘编于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瓮城、箭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洛邑古城,你若查相关资料你或许会认定这儿就是东周的都城,其实洛邑古时就是洛阳,知道这点也就明白了现今的商业炒作有多么胡说八道。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城,试问那一条街,那一个巷子,以至于一砖一瓦、一杯尘土是不是都有讲不完的故事?太正常了。但凡事都不能借那么一点古迹、星点儿历史而牵强附会,对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洛邑古城说白了就是一个有着古都韵味的网红打卡点,一个中式古典风格建筑与现代商业理念完美融合的一个景点。当地的士司机说的更直白,这是一个看美女看大长腿的景点。话糙理不糙,这儿的确美女如云,而且绝不仅限于洛阳城当地的美人儿。她们穿着心仪的汉服,借着美丽的夜景,在专业摄影师的导演下,不辞辛苦、不厌其烦的摆弄着各种姿态,留下了一张又一张靓丽的倩影,不亦乐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想美女们在这儿租借汉服、化妆打扮怎么也得一两个小时吧?然后就是摆拍,像新潭立德桥这些网红点位尽管美女们近乎于一个挨着一个将空间应用到了极致,也还得耐心排队等候,很耗体力的。我问太太不妨试试,答曰“不凑热闹,也折腾不起”。是呀,的确繁锁,很辛苦,回眸一瞥咱们也真的是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无论是古典文学还是现代文学描述女神的巅峰之作非宋玉的《神女赋》和曹植的《洛神赋》莫属,二者一脉相承,各有千秋。若论伯仲,我以为曹子健在学习、继承基础之上的《洛神赋》更胜一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翩翩公子曹子健在文中用了那么多精美华丽的词藻却无一雷同,更无浮澡、堆砌;字里行间飘渺迷离、抑扬顿挫、亦真亦幻的凄美叙事让我们穿越时空与之共情。如此优美、生动、清新、哀婉的文章近乎两千年来无人超越,堪称描写女性之美的天花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反复吟诵《洛神赋》后我很庆幸曹子健笔下的洛神终究是神而非凡人,“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所以普天下的女孩儿就大可不必自悲了,其实你也是你白马王子眼里的那尊惟一心心念念的“洛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瞧瞧这位身着汉服的女子是不是很美?咱们这点自信还是应该有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随着手机快门的闪合就此别离洛邑古城,真是一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