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双向衔接,科学助力成长——全盟学前教育科学幼小衔接现场会

小花同学

<p class="ql-block">  虞永平教授曾说“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更好地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的开展,减缓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坡度,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切实从幼儿身心准备、社会准备、生活准备、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小学入学的积极准备,由锡林郭勒盟教育局主办,锡林浩特市额尔敦幼儿园承办的全盟学前教育科学幼小衔接现场会于7月5日在我园举办。参加本次活动的有锡林郭勒盟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朝鲁门图雅、 锡市教育局副局长希吉乐 、锡市教育局幼教和特教股负责人粱宏彬、锡市教育教学指导服务中心教研员杨建华、锡市第七小学的娜娜、晋小英老师以及全盟各幼儿园园长、教师共计130余人。</p> 参观 <p class="ql-block">首先,教师代表向各级领导、来宾从“坚持全面发展,倡导自主发展”的办园理念、“爱国主义”特色教育、师资队伍等方面介绍园所发展概况,并且参观了园所户外、室内环境以及我园的档案资料和园本资料,并且面对面进行深入交流。</p> 开场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晶晶老师代表园所欢迎大家的到来,并邀请了锡林郭勒盟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朝鲁门图雅讲话,朝鲁门图雅科长首先向领导及各位老师对本次活动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她表示,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交流、互动、教研等多途径加强家校园合作,促进幼儿园与小学双向衔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及入学适应教育。</p> 分享 <p class="ql-block">为了增进大家对于我园幼小衔接工作方面的了解,也为了保障我园幼小衔接工作更加贴近幼儿实际水平,宁慧老师以分享的形式讲述了幼小衔接巧融合无缝衔接助成长的有效衔接内容和我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展情况。3~6岁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整个幼儿教育阶段,通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生活准备,身心准备四个方面帮助儿童完成一系列观念与能力的转变,从小班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宁慧老师通过案例、幼儿一日生活、户外活动、安全活动等多方面进行展示,针对不同年龄段开展内容不同的衔接,充分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保育教育,全面提升保教质量,帮助幼儿平稳过渡。</p> <p class="ql-block">祁立新老师就班级开展幼小衔接情况进行分享,分享内容以班本课程为例进行阐述。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认知越来越丰富,求知欲日渐强烈,他们对汉字的兴趣日益增加,进入大班下学期,幼小衔接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话题,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认识和书写姓名是幼小衔接学习准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班上的孩子都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对汉字字形、字义充满了好奇,那么,汉字是怎么来的?为激发孩子们对文字符号的兴趣,培养幼儿自主发现、主动思考、乐于探究、大胆表达等学习品质,更好地助力幼小衔接,以绘本 《妖怪偷了我的名字》为主线,开展了一场关于“文字”的主题活动。这期间,幼儿通过讨论、分享、统计、操作中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增强了孩子的文化自信心,同时也帮助幼儿建立和巩固了前书写的经验,调动了幼儿关于书面语言表达的知识,在有限的汉字认知和书写技巧积累中,尽量发挥创意,以达到交流目的。&nbsp;</p><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换,教师会看见孩子在幼小衔接中的关键经验,开展生活化、游戏化的准备,看见每个孩子的特质和需求,支持每个孩子的主动成长。愿每个“准”小学生都能心怀梦想,自信满满地迎接,人生第一个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幼小衔接”是一场美好的双向奔赴,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第七小学的娜娜、晋小英老师来到我园分享有关小学准备的相关工作,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大部分孩子从幼儿园进入一年级,呈现出来的共性问题,并结合教学实例,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述如何帮助孩子科学度过入学适应期,一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后,学校会在教育空间设计、课程设置、学生活动、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精心设计,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做好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从学生进入校园的第一天起,学校就从身心、社会、生活、学习四个方面开展入学适应活动。身心适应着重延续身体锻炼的坚持性,社会适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喜爱学校,知晓校园生活规则,生活适应着重引导学生自理,“规范入厕”“整理书包”“垃圾分类”“有序排队”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校园生活技能,感受校园生活乐趣,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活习惯。学习适应通过《一年级新生入学习惯养成逐周达标细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最后,由丹丹老师带领幼儿现场分享游戏,我们一直遵循以幼儿自主游戏为主:自由分组合作、交流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幼儿园里的每一个区域,每一项活动都涵盖了我们《指南》中的五大领域,今天分享的是建构区的游戏过程,从建构区中,我们同样能够发现儿童在五大领域中的发展。语言方面:游戏过程中,幼儿有沟通有交流,包括活动分享环节,都有语言的贯穿,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社会方面,幼儿的社会性得到了发展,表现在幼儿与幼儿发生问题互相沟通,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领域,涉及到对称美以及孩子们对搭建的作品的审美能力方面,幼儿对于自己作品的美观度也是比较在意的一方面;健康方面包含心理与身体两个部分,幼儿能够快乐的游戏,有旺盛的分享欲是孩子们心理上的健康,身体方面表现在游戏的过程中,比如拿放积木,用力搬动积木等等,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与发展。因此,五大领域的内容是孩子们任何游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教师做到有效观察,真正的发现孩子学习到的知识,也是我们正在不断的解读幼儿发现幼儿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关于幼小衔接的探索已经经历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主动对接,以及从小学“零起点”向幼儿园的积极靠近,逐渐开始走向幼儿园和小学都向幼儿靠近的道路。双向共奔赴下,孩子们一定能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走进小学,开始美好的新征程!</p>

幼儿

衔接

幼小

幼儿园

小学

孩子

分享

准备

我园

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