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篇文章犹如一只孔雀,只有张开它丰满美丽的羽翼,才会使人们的目光停留欣赏。所以,在写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文章的丰富性。</p><p class="ql-block"> 六月中旬,结合语文教学的复习备考工作,课题组主持人徐晓君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过程写作法”写作教学实践的第四堂课——丰富写作内容。</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告诉孩子们要想使文章“丰富”,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利用思维导图,丰富写作内容。</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先用课件出示一个同学写好的个人创作版图,以及用之前已学的“漏斗法”梳理好的素材、学生的习作。</p> <p class="ql-block"> 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先看一看,试着从写作手法入手,说说自己的看法与见解。然后每个小组试着从一个方面对习作进行修改。</p> <p class="ql-block"> 之后,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修改稿,其余各组当场评价,说一说,改好了么?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根据学生的思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了复盘。</p>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告诉孩子们:对于一般的写人叙事的习作,我们可以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来对自己的写作素材进行丰富,我们可以在每个地方,标注好写作时要用到的写作手法等内容,这样的话,真正写作时,我们就能根据提示,运用一些适当的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使我们的习作更加有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 二、启动头脑风暴,丰富写作内容</p><p class="ql-block"> 写人叙事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思维导图丰富写作内容;如果是比较枯燥乏味的话题,我们又该怎么办呢?在接下来的课堂里,徐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发散思维,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一起寻找无趣话题中的奇思妙想。</p><p class="ql-block"> 一个一元硬币,你能找到一些有趣的话题呢?</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运用小组合作探讨的方式,就一元硬币、一片枯损的桂花树叶、一支粉笔等话题,各抒己见,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一个个奇妙而又有趣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一元硬币上菊花的图案有什么特殊的含义?</p><p class="ql-block"> 这片桂花树叶到底经历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一支粉笔到底能画一条多长的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带着孩子们在写作这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大海中乘风破浪……</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也一起走进徐晓君老师的课堂吧!</p> <p class="ql-block"> 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题组其他三位老师也分别在班上进行了教学实践。</p><p class="ql-block"> 濂溪中学:徐晓敏老师</p> <p class="ql-block"> 芦溪镇中学:赖晴老师</p> <p class="ql-block"> 芦溪镇第三中心学校:郭燕老师</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次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们带着孩子们打开了“过程写作法”中的第三个锦囊——运用思维导图,丰富写作素材;利用头脑风暴,激发奇思妙想。也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实践了一把。</p><p class="ql-block"> “好作凭借力,问道有真知。”在接下来的课题活动中,我们将以不懈的努力和有效的方法,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提供实践平台,丰富写作内容,拓展写作天地。</p> <p class="ql-block">华云学校2022省级基础课题《“过程写作法”在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成员郭燕供稿,徐晓君编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