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教师则充当引导者即可。在2023年7月4日下午,我校特邀请到李群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线上培训。</p> <p class="ql-block"> 李群: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BDS项目负责人,北京市义务教育项目、学校课程建设、三级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负责人,全国自主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儿基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委员。书香童年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教材教法、文化教育、劳动教育。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技术》教材副主编,编写完成北京市地方课程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担任初中语文作文教材、高中文言文教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委。承担北京市课程建设优秀成果及先进校评选项目的推进任务及北京市中小学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建设、传统文化课程研究推进任务。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p> <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信息素养等多个方面。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旨在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研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p> <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研究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强调跨学科和综合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和应用。教师应该采用跨学科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和综合性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无数滴灵感的水则汇聚成智慧的海洋,灵魂的工程师们总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用心血和汗水托起明天的太阳!</p> <p class="ql-block"> 教师培训笔记</p> <p class="ql-block">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我们去实践和研究。以下几位老师谈了自己此次培训的心得:</p> <p class="ql-block"> 胡永梅老师:听了李主任的精彩讲座,静下心来反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做一名好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还要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一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老师,更应该要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办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教育和新教育已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我想好的老师像是一个建筑师,他让课堂层次更深入,文章脉络更清晰,也像一位哲学家,他的存在会给孩子以正向的传导。专业的语文要素等知识,就像人的骨架,课堂语言,丰富的文化积累,对课文的理解就像人身上的肉。我们要先把自的框架摆正了,有科学的方法做引导,使其成为我们的骨架,再通过岁月的积淀,自我的学习,丰富的阅历去“长肉”,从而构建一个越来越专业的语文教师。</p> <p class="ql-block"> 王海瑞老师:听了李老师的培训主题我有以下思考:</p><p class="ql-block"> 1.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课本知识,我们要知道课本知识背后的层次是什么?育人的目标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2.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根据不同的学段将教学方式情境化、活动化。</p><p class="ql-block"> 3.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在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型。</p><p class="ql-block"> 4.教学时要明确学生的基础点,发展点,成就点,学情分析是教与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经验,心理认知特点,发展点,才能界定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p><p class="ql-block"> 5.课程育人才是回归教育本真路径,通过您的讲解,让我们明白了课程育人,以人为本,构建体系化育人课程实现家校社三位一本整体的一个绿色生态链的构建,实现自然生命本质的回归,实现孩子自由生命成长的教育阳台,我们要做好课程课堂研究的整体系统构建。</p> <p class="ql-block"> 姚习娇:首先感谢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校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的讲座,李老师的讲解,点透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设计与研究的着力点、方法、技巧,使我们受益颇多。</p><p class="ql-block">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校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建立在立德树人之上。教师要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育人观。要有素养导向的知识观:以“大概念”或“大任务”或“大主题”等重构课程内容。建立学科课程群,做好知识纵向、横向的跨界。除此之外,小学老师也要关注中、高考,为学生的发展多方位思考。</p><p class="ql-block">二、优质课程态。课程背景要依托课程标准、层次明确、分析透彻。厘清课程目标价值意蕴、核心素养。课程内容要立体多元、结构清晰。课程实施中要策略得当、形成范式。做好课程评价体系、及时教学诊断与修改。</p><p class="ql-block">三、通过不同的课程设计、多元的评价体系。发展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p> <p class="ql-block"> 培训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无论在思想理念上,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上我们都受益匪浅,我们知道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对教育充满爱与责任,做到爱学生,爱教育。</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建兰</p><p class="ql-block">【初审】:马金凤</p><p class="ql-block">【终审】:金利 张瑞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