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火药桶,今日风景线——巴尔干四国行(之一)

牛仔

<p class="ql-block">  从巴尔干半岛四国旅游回来有一周时间了,习惯哼着小曲下厨的我,嘴里的旋律一直在前南斯拉夫电影《桥》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和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曲《不朽》之间无障碍的切换着。不时还莫名其妙的冒出久违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宁死不屈》插曲《游击队之歌》,大家不用猜也知道我的年龄了。在我年少时生活的那个文化生活匮乏到极点的年代,为数不多的几部来自前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成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趋之若鹜”的精神食粮。在我们的打闹嬉戏中也以能打出一套“瓦尔特拳”而觉得自己英雄附体、天下无敌。我已经记不清这些电影看过多少遍,以至于到今天这些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还能“倒背如流”。而“瓦尔特”也如同中国抗日电影中的“李向阳”、“高传宝”一样成了我们心中的反法西斯英雄。只是这次旅行中乘坐小火车偶遇当地的旅游团,当我们唱出“啊朋友再见”的旋律而没有得到回应时,才让我们觉得这些电影在中国的影响远比在“原产国”更大,这无疑是一个不禁让人唏嘘而又有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从地理位置上看,巴尔干半岛正处在亚欧板块交界之处。历史上,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在这里发生了剧烈的碰撞。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你方唱罢我登场,形成了同属斯拉夫民族的不同族群有了各自的宗教信仰,从而造成了这里纷争不断,甚至水火不容的历史。巴尔干半岛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p><p class="ql-block"> 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火药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应该说,两千多年来巴尔干半岛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巴尔干半岛南部是古希腊文明发祥地,公元前二世纪以后,这里先后被古罗马、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统治。从公元四世纪,匈人、阿瓦尔人、伦巴蒂人、保加利亚人和罗马人、以及南斯拉夫各民族对半岛的统治权不断进行激烈的争夺,形成了或“小国寡民”或“外族入侵”的地缘政治格局。</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熟悉的前南斯拉夫的历史并不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时,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组合而成,在1929年定名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南斯拉夫王国被纳粹德国占领并肢解。二战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黑山、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六个加盟国组成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前南斯拉夫开始解体,六个加盟国独立。</p><p class="ql-block"> 南斯拉夫解体后的巴尔干半岛也不消停,爆发于1992年的波黑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仅历时三年的波黑战争就造成了近28万人死亡,是二战后在欧洲爆发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局部战争。</p><p class="ql-block">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是丰富的历史遗存、多元的宗教文化、漂亮的自然风光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当你走在萨拉热窝那似曾相识的清真寺外,不远处的钟楼的窗户上仿佛英雄“瓦尔特”的身影一闪而过,置身于铁匠街时,当年的工匠为掩护游击队员而敲击铁器、铜器和银器的声音依然在耳边叮当作响,让你身临其境。而面对这片曾经血雨腥风、多灾多难的土地,你忍不住会“瞪大双眼”去探寻这里的一切过往。当14天的巴尔干半岛之旅走下来,你一定会觉得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团队,一群难得的志趣相投可遇不可求的“精品”团友。前排最右边手里拿着旗子的是中青旅的金牌领队喜男老师。</p> <p class="ql-block">  左边是我们的导游亚历山大,中文名字叫大飞。右边是我们的司机弗拉迪斯拉夫(VLADISLAV),中文名字叫大熊。大飞中文很好,曾在中国当过演员,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且幽默风趣,我们成了一见如故的好朋友。大熊的驾驶技术一流,每天为我们不辞辛苦的搬运行李。当我们分手的时候,他学会了一句中文“齐了”。因为我们每次集合上车,领队喜男老师清点人数以后都会说“齐了”。哈哈,潜移默化,大熊学会了。</p> <p class="ql-block">大飞的剧照,当年的小伙英俊帅气。</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的诺维萨德</p> <p class="ql-block">  塞尔维亚的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是我们巴尔干之行的第一站,从北京飞行11个小时到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我们就赶往位于塞尔维亚北部的伏伊伏丁那省首府诺维萨德。诺维萨德历史悠久,19世纪诺维萨德成为塞尔维亚文化的中心,有“塞尔维亚的雅典”之称。来到这座典型的中欧风格的城市,既古老又现代的城市风貌“水乳交融”,基督教、东正教等多种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引人入胜。</p> <p class="ql-block">连接多瑙河两岸的瓦拉丁桥</p> <p class="ql-block">  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多瑙河与巴奇卡运河交汇处的彼</span>得罗瓦拉丁要塞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诺维萨德的地标性建筑。</span>它修建在多瑙河左岸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之上,地势险要,形成了镇扼前南斯拉夫北大门的峡谷天险。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之称,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早在罗马帝国初期(公元前27年),这里就已形成了要塞雏形。两千年来这里战火不断,要塞也屡毁屡建。要塞现存的工事建筑是17至18世纪,为抵抗奥斯曼帝国与奥匈帝国的侵犯而全面扩建并保留下来的。厚重的城墙、坚固的营寨、高耸的碉楼、密布的暗堡、要塞的最高处的塔式钟楼。现在,硝烟散尽,曾经征战无数的要塞一个华丽转身,成了这座美丽城市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俯视着多瑙河的要塞</p> <p class="ql-block">从要塞看多瑙河风光</p> <p class="ql-block">要塞入口,易守难攻。</p> <p class="ql-block">要塞的城门洞</p> <p class="ql-block">要塞的防卫工事和地堡</p> <p class="ql-block">从射击孔看出去</p> <p class="ql-block">要塞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门</p> <p class="ql-block">白色钟楼</p> <p class="ql-block">入夜时分,恬静的气息包围下的要塞更像是一座度假别墅。</p> <p class="ql-block">要塞山脚下建于十七世纪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岸边的村庄。</p> <p class="ql-block">从要塞看诺维萨德夜景。</p> <p class="ql-block">日出要塞</p> <p class="ql-block">  穿过云层的缝隙喷薄而出的朝霞,似乎预示着我们的巴尔干之行一定丰富多彩。</p> <p class="ql-block">  位于诺维萨德郊区的小镇斯威佛兹,大名应该是斯雷姆斯基·卡尔洛夫奇。大概是因为这个地名很不好记,又因为这里盛产上好的红酒,于是塞尔维亚人亲切的叫它红酒小镇。</p> <p class="ql-block">  走在清静的小镇上,街道两旁是典型的中欧建筑,中世纪的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的建筑争奇斗艳</p> <p class="ql-block">巴洛克风格的天主教堂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孤独行走的神职人员。</p> <p class="ql-block">在小镇参观的高中生。</p> <p class="ql-block">  诺维萨德,在塞尔维亚语中,是“花园”、“庭院”之意。多种文化元素交织在一起的诺维萨德老城区,恰似一朵鲜艳美丽的城市之花。远观赏心悦目,近闻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  诺维萨德自由广场上,浪漫与祥和奏响了这座城市的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  自由广场上诺维萨德天主教主教堂,也是诺维萨德市区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中世纪风格的大街上,酒吧、咖啡馆比邻而居。</p> <p class="ql-block">咖啡馆前</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诺维萨德街头</p> <p class="ql-block">镜子里的人生百态。</p> <p class="ql-block">时光就这样溜走</p> <p class="ql-block">城市雕塑</p> <p class="ql-block">依然在“工作”的暗红色邮筒,已成为我眼中的稀罕物。</p> <p class="ql-block">永不下班的“看车人”。</p> <p class="ql-block">卖旅游纪念品的商贩</p> <p class="ql-block">  站在鲜花满地的街道上,望着远处远去的背影。恰好描述了我即将告别诺维萨德时的心情。(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