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半月的豫晋之旅即将收官,最后一站即是巩义的北宋皇陵。</p><p class="ql-block">参观七帝八陵的道路非常不好走,在巩义站附近巧遇一熟谙地形的的士师傅,在他指引下,将车开进一条乡间小道,路面坑坑窪窪,一些地段还是土路,倘若下雨天,汽车多数要抛锚深陷其中。好在是艳阳天,虽然晒得头晕,总算完成了"考古"活动。</p> <p class="ql-block">宋陵分佈图</p> <p class="ql-block">按照宋时推崇的风水书《地理新书》,当时流行“五音姓利”说,即把姓氏贵为“宫、商、角、徵、羽”五音,皇室姓赵,属角音,对应的茔地宜选“西北地垂,东南地穹”之处,当时的巩县恰恰具备这个条件。《永定陵修奉采石记》,更是称此地“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合,居然得天地之心,绰尔是皇王之宅”。</p> <p class="ql-block">宋陵为何选建此处?洛阳是赵匡胤发迹之地,其父在洛阳任官,赵匡胤黄袍加身,定都开封,却嫌开封无险可守,且有黄河水患,念念不忘迁都洛阳,但大臣们反对,赵匡胤心有不甘,将宋室寝陵选在了洛阳近郊的巩县。</p> <p class="ql-block">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从公元960年建立,至公元1127年灭亡,共经历167年。</p><p class="ql-block">北宋先后共有九位皇帝,依次是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p> <p class="ql-block">唯一不葬在这里的宋徽宗,是北宋王朝不折不扣的掘墓人。他本人是历史上有名的艺术家,他创立的瘦金体书法字体受到后人的膜拜,他的工笔花鸟画也自成一派,让人叹为观止。与他高超的艺术成就相比,他的治国才能则拙劣不堪,当政期间昏招不断,致使国内形势动荡,域外强敌侵凌。</p> <p class="ql-block">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北宋覆灭前夕),金国大军兵临城下。手足无措的赵佶“急中生智”,把皇位让给儿子赵桓,意图将亡国之君的大帽甩给儿子。宋钦宗的治国才能依然让人啼笑皆非,举措盲目而混乱。一年后,金兵再次来攻,这个被两位皇帝罢免了所有治国能臣的北宋王朝,终于轰然倒塌,惨烈亡国。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掠北去,成了亡国奴。</p> <p class="ql-block">宋徽宗他在当了几年亡国奴之后,病死在五国城(黑龙江省境内),时年54岁。南宋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其棺椁被迎回南宋,葬于绍兴永佑陵。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永佑陵并不算在宋六陵里面。</p> <p class="ql-block">北宋的九位皇帝,除了徽宗和钦宗之外,其余七位帝王都埋在了宋陵。而且,宋陵周边还陪葬众多大臣、嫔妃的陵墓,一共有多达300余座陵墓。可是这座规模庞大的古墓群,现在却成了中国最荒凉的皇陵,就连考古专家都认定其无考古价值,如今更是荒草丛生沦落成庄稼地。</p> <p class="ql-block">巩义宋皇陵的数字之谜:其中有七个,是“正宗”的帝陵;永安陵埋的不是皇帝,但是算成帝陵;永献陵埋的是皇帝,却不算数,空有其名而已。</p> <p class="ql-block">宋钦宗赵桓在靖康之变时被金人俘虏北去,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病死于燕京,终年57岁。前后算来,他共当了二十多年亡国奴,却只当过一年零三个月皇帝。</p> <p class="ql-block">北宋的末代皇帝——宋钦宗赵桓,死后也葬在巩义,他的墓被称为“永献陵”。不过永献陵仅仅是个名号,根本没有宋皇陵的气派和规格,只是个大点儿的墓而已。</p> <p class="ql-block">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位于巩义市南15公里西村镇北的龙洼,陵台现存47件石刻。该陵现在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正在开发。</p> <p class="ql-block">宋太宗赵光义的永熙陵,位于巩义市南7.5千米西村镇滹沱河村东北,与永昌陵距离很近。该陵现存石刻62件。它如今“镶嵌”在麦田里。</p> <p class="ql-block">宋真宗赵恒的永定陵,位于巩义市南10千米芝田镇蔡庄村北1公里处,现存石刻60件。</p> <p class="ql-block">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位于巩义市区,现存石刻46件。它是唯二开发过的宋皇陵之一</p> <p class="ql-block">宋英宗赵曙的永厚陵,位于巩义西郊,现存石刻56件,但多件有缺损。</p> <p class="ql-block">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西南,现存石刻17件。它也“镶嵌”在麦田里。</p> <p class="ql-block">宋哲宗赵煦的永泰陵,位于巩义市芝田镇八陵村西南,与永裕陵相邻,现存石刻56件。它也“镶嵌”在麦田里。</p> <p class="ql-block">宋宣祖其实不是皇帝,他就是赵大、赵二的父亲——赵弘殷。赵弘殷出身官宦世家,其人骁勇善战,长于骑射。他最开始在五代十国里的赵国(后梁的属国)任职;他在救援后唐庄宗李存勖的战斗中立功,被李存勖留用,掌管禁军;后唐灭亡后,又在后汉朝任“护圣都指挥使”;后周朝,累官至检校司徒,与儿子赵匡胤一同掌管禁军。</p> <p class="ql-block">赵弘殷死后不久,赵匡胤称帝,追谥他为武昭皇帝,庙号宣祖。赵弘殷原本葬在开封城附近。赵宋建立后,宋庭将其灵柩迁葬在巩义陵区,称永安陵。</p> <p class="ql-block">保存尚为完好的石像生</p> <p class="ql-block">考古归来,傍晚赶到许昌休息。</p> <p class="ql-block">北宋永泰诸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