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醒,想起昨晚读书会的热闹,意犹未尽!昨晚我们读到第四章的第四小节《共情的作用与治愈》和第五小节《感应的力量和转化》。</p><p class="ql-block">共情——被认为是心理分析师应该具有的一种能力,方法和技术,或者是把她视为治疗和治愈的气氛和条件,在非言语治疗的沙盘游戏中,共情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p><p class="ql-block">在汉字“共”的甲骨文原型中,包含着两人共同拥有的意象,包含了“和”的理念。中国的一些词语如“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体现出“共与和”的意境,共情的主体与被共情者处于一种心情和情感的和谐状态,是共情现象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把“共情”运用在不同的情境中:诗人在一轮明月高高悬挂于天际之时,会涌现出不同的情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p><p class="ql-block">“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p><p class="ql-block">老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主张…这些都体现了“共情”在中国文化心理学中的意义。</p><p class="ql-block">第五节“感应的力量与转化”,“感应转化”申老师把她视为沙盘游戏的原则之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原则。也是中国文化心理学的第一原理。</p><p class="ql-block">《说文解字》中将“感”诠释为“动人心也”。《易经.咸卦》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是一种感动人心,化生万物的写照。</p><p class="ql-block">应字的古文写法是心上有个雁,元好问曾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所形容的正是灵性不变,雁情独钟。雁飞而为“人”形,虽则千里之外,亦感通呼应。</p><p class="ql-block">申老师认为心理分析的治愈因素之一就是感应。这是基于中国文化视角下的一种答案。他在2003年美国西雅图国际沙盘游戏大会中特别强调了感应和转化在沙盘游戏疗法中的作用,并从三个层面来诠释感应转化的意义:</p><p class="ql-block">1,通过感应,感应是《金花的秘密》中的秘密,通过感应,荣格发展了积极想象技术,通过感应我们也就能够使沙盘游戏充满游戏的精神和游戏的意义。</p><p class="ql-block">2,当我们拥有感应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创建治疗的气氛,当我们拥有感应的时候,我们也就获得了治愈的力量,当我们拥有感应的时候,我们也就能够使我们的沙盘充满活力和生动。</p><p class="ql-block">3,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曾告诉我们,《易经》可以用来洗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便是通往感应之路。</p><p class="ql-block">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我们都希望帮助来访走出困境,重获心灵的自由,我觉得只有当来访者感受到你的正心诚意,感受到你的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她在哪个当下感受到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到的时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或许就会产生。</p><p class="ql-block">“感应与转化”再一次让我想到“求雨者的故事”,再一次感受出古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昨晚读书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带领大家一起舞动,在舞动中体会动作共情,再一次感受当我们像一面镜子一样跟随来访者的节奏时,那种奇妙的感觉,你在跟随她,你在陪伴她,你在镜映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