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幼巧文化 传承乞巧情

冯海梅

<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但是你知道吗?七夕节还有一个更古老的名称——乞巧节。</p><p class="ql-block"> 七夕乞巧节,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乞巧活动始于唐而兴于宋,历史悠久,流传广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极左思潮和现代文明的双重冲击,这一古老民俗在全国已经基本绝迹,但是在甘肃省仍然有一个地方保留着浓重的乞巧民俗文化,这里就是位于甘肃省陇南市的礼县、西和县一带。</p><p class="ql-block">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端的西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鲜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乞巧》</p><p class="ql-block"> 唐 林杰</p><p class="ql-block">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p><p class="ql-block">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p><p class="ql-block"> 这是古诗里描绘的七夕乞巧的盛大的节日场面,现如今的乞巧则更为热闹。每当乞巧节来临,周围好几个村都会参加,人很多特别热闹,人们聚集到一起,敲锣打鼓,对唱山歌或者乞巧的民歌,那些阿姨,姐姐声音特别清亮,隔了好远都听得清清楚楚,还有男女对唱的。歌词内容也特别有意思,要么表达对巧娘娘(织女)的思念和崇敬之情,要么赞颂美丽真挚的爱情,要么吟唱西和优美的风光,或者讽诵世态人情,内容多样,内涵丰富。乞巧仪式曲调也很丰富。乞巧歌曲的曲调有三种,即祈神祭祀类歌词、生活劳动类歌词和历史时政类歌词,但歌词内容丰富,数量很多,舞蹈有迎巧词、泼又泼调;跳麻姐姐、乞巧歌舞、“打十”舞等。道具有巧娘娘像、五谷供果、巧芽、手袢、头饰、云肩、拂尘、乐器等乞巧器具,以及剪纸、刺绣、泥塑等工艺制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相传,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因此,人们尊称织女为“巧娘娘”。对于巧娘娘的喜爱,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对于“女红”的尊崇。女红是指女性纺织、刺绣、缝纫的技艺,又称“女工”或“女功”。谁是第一个拿起针线的女性已无从可考,在古老的传说里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并悉心向部落里的女性们传授技艺,由此也就开始了中国女红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老师通过讲述乞巧的来源、牛郎织女等一个个美妙动听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乞巧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帮助孩子们丰富对七夕节这个传统文化节日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巧娘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孩子们用自己稚嫩的童声学唱乞巧歌。</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但会唱,还心灵手巧哦。你看,彩色的丝线在孩子们的手中来回穿梭,最后编织了漂亮的手环。</p> <p class="ql-block">  乞巧节是个浪漫美好的节日,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孩子们真切的体会到了本土传统节日乞巧的风俗习惯,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动手能力、陶冶了情操。</p> <p class="ql-block">监制:王欢</p><p class="ql-block">审核:赵君平</p><p class="ql-block">编辑:冯海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