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雨台山的甜糯玉米熟了,我们心动了。于是,就是刚刚过去的周日,文友们一大清早就齐聚动身前往。当然,吸引我们的不只是新鲜出锅的玉米,还有如白云般飘荡的别样风景。</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期待的那一口鲜,是文友易动映红今春躬耕南亩的回报。在品尝头茬鲜之前,须得分享各自近来在文字的一亩三分地里采摘到的果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桌上水果茶点鲜花齐备,我们围桌而坐,或面朝远山白云,或背依雾气时聚时散的松林,耳听长尾巴喜鹊的欢鸣,开始按老规矩、依座次(以主持人论,一左一右)逐人品评。由于此行活动内容丰富,多数人已提前将分享内容发入南湖之约群中,故而直接进入批评与表扬环节。</p> <p class="ql-block"> 爱花猫的《有没有故乡》,秉承了她一贯的风格,角度新,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文笔洗炼,也是最鲜明的特点。但也有文友提出,深度还不太够。原因可能是,她的主要心思没放在写短文上,她是有大想法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的《假如悲欢是相通的》,按文友的说法,属于议论文、杂文,有一点儿哲学味。文友们的表扬全部妥收,权当努力的方向。其实,自己的短板,自己很清楚。对于的生活,或者说对于自己之外的生活,很少作沉浸式的观察与体验。苏轼在《蝶恋花.春景》里写: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离声渐悄……世界与我之间,隔着一道墙。而且,在我与“墙外行人”之间,也有一段不小的距离。</p> <p class="ql-block"> 红云的《夏夜小夜曲》,一致认为灵动、唯美。我们虽然不认同她总是“抓汲水胡豆”,但对于她的“来得快”,只有眼红的份儿。在她的心中,永远住一个小女孩。这也是她与众人不一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晨的《离婚》,讲述的是一个故事。不仅讲得顺畅,而且剧情有反转。于她而言的进步,甚为明显。所以在我第一眼看到时,就惊呀地发问了:“这是你写的么?”但致力于写小说的易动映红提出了她的意见:“缺乏场景描写……”枫林晓月借此机会,分享了她刚刚听到的有用之论,即:关于文章的时代性。善于举一反三的王维,就文论文,给出了如何让文章体现时代性的方法论。</p> <p class="ql-block"> 枫林晓月的《父亲的故事》,得到很多的肯定:有生活,有真情实感。之前大家给她指出一些问题,在这篇文章里看不到了。最近,她沉下心来读书写作,成果令人艳羡。</p> <p class="ql-block"> 王维的《这条路》,是曾经走过的青春之路的深情回望。我很喜欢文中的一句话——回望是一种成长,是一种追寻,也是为了更好地眺望远方,更是为了能有平和恬淡的心态看待人生。凡事用心,凡事认真,她这种对待工作与生活的态度很值得学习。她说,她读书很慢,遇有不懂的地方便停下来查阅,作标注或记录。正是这种“积跬步以至千里”的方法,让她在很多方面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易动映红的《编织师李学敏》,是她深入采访后写的初稿。她的文字接地气,很朴实。批评的意见是:开篇不够精彩,有些口语化,文学不够精炼。但她和枫林晓月有着共同的特点,热爱写作,且愿意为了写作这件事,不厌其烦地实地采访,因此也能较好地体现时代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七月正在行万里路,隔空分享了她的《我在穿越沙漠的路上》。我们借着她的文学与图片,跟随她的脚步去旅行。她的文字质朴率真,真抒胸臆,明白如话,是我喜欢的那种。可能是年龄的原因,太烧脑的东西,有点难克化。</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聚,都有收获。每一个下次约,都值得期待。希望在接下来的每次南湖之约,我们继续各美其美,马不停蹄地奔赴心中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作为每一次南湖之约的余韵,每个人还应于第二日18:00之前写一段感言,谈个人的感受与体会。在此,也一并收录于后。</p> <p class="ql-block"> 小文友凯西因为忙于其它事务,未能参加,但写了感言:刚刚看了你们发的文章同,一个二个那么优秀。不过应该也要优秀才行,才能证明这条路自己没有选错。生活中有好多条路啊,这一条路上你们真的是与众不同、多姿多彩,聚集一起真的是焕发光芒了。(凯西的感言,有点“溢美”,于我而言,姑妄听之。)</p> <p class="ql-block">爱花猫:昨天,7月2日,2023年7月的南湖之约我们选在了一个文友的家里。文友家住山上,海拔较高,依窗而视,远山近景尽收眼底。这恰似我们之约的初衷:我们看书、写作、分享、探讨,皆是借着书籍之台阶,拾级临高,眺望目之所及的精妙世界。</p> <p class="ql-block">红云:班长的厨房——玉米那么甜,黄瓜那么脆,苋菜那么红,茄子那么胖,腊肉那么肥……难为女主人身着旗袍,足登高跟鞋为我们洗手做羹汤,炒煮出一大桌原生态大餐!像把一个尊贵的客人硬生生推进厨房逼出来的手艺。赞叹女主人真是下得厨房上得厅堂——解下围裙,一展梨窝笑容,旋即文艺青年上线,邀约姐妹围桌品茗,畅谈文学。若问茗是否沁了心脾?文是否明了耳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解味。不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p> <p class="ql-block">枫林晓月感言:又是一次关于“南湖”的相约,清晨的细雨仿佛知晓我们此行的目的,刻意在绵延起伏的山峦间营造出了幻若仙境的云雾。蜿蜒崎岖的路径,含烟凝翠的树林,娇艳欲滴的鲜花,软糯香甜的玉米,美文中的人生诗意,雀声中的欢声笑语,让我们在这个叫雨台山的地方尽情释放自己的内心。而“高低楼阁烟波上,远近村墟草树前”的山水画意也尽情地在我们眼前演绎,让人不忍离去。</p> <p class="ql-block">易动映红的感言:这半年都为包谷发愁,愁秧育不好,愁鸟儿吃苗苗,愁肥料不够。现在大丰收了,又愁怎么一个一个送给朋友们,在它们味道最好的时候,愁冰箱小了不够用。经历这些,才知道农民们有多辛苦!这半年的另一个收获,是人见人夸我晒得黑黢黢的,还好心不黑!昨天“南湖之约”姐妹们来品常包谷,获得一致好评,好像就心满意足了! 姐妹们多读书以后,明显地在写作上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她们进步了,我却停止不前。今后要用心读书用心学习,不能把心思都放在种菜上!</p> <p class="ql-block">王维感言: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离学校不远处有一个山洞,因洞内大小洞纵横交错,我们都叫它迷魂洞。一天,实习老师带领我们去探险——游迷魂洞,可刚进洞不久就在里面迷路了,同学们惊慌失措,老师说:“寻找有光亮的地方,就是出口。”</p><p class="ql-block"> 是呀,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无论这束光有多么细小,多么微弱,却能带我们走出黑暗。</p><p class="ql-block"> 文学又何尝不是那一束光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沉浸在纷繁的烟火里,在杯碟碗盏之间,在白菜糙米之间,感觉日子单调且重复,生活枯燥乏味。文学如一束光照进我们现实生活,让我们在细碎的烟火中寻找到生活的美好,我们用笔书写平凡日子里的温暖,笔尖下温暖的文字温暖着彼此,这温暖将幸福蔓延。</p><p class="ql-block"> 清晨,携这一束光,蒙蒙细雨,我们乘坐晨的车去赴一场文学盛宴——“南湖之约”沙龙。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雾在山间游动,宛若画家泼墨,一幅幅水墨丹青呈现眼前。到达晓云姐家,晓云姐正在烹饪她自己种的玉米、茄子、苋菜……看着晓云姐在厨房忙碌的身影,和平时知性优雅的晓云姐,我想,她已将烟火的可爱有趣和诗意文学融合在一起,将自己活成一束光,温暖了自己,也照亮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文字如个人,各有各的灵魂。这次文友们带来的美文精彩纷呈,体裁各异,独树一帜,文采斐然,为我打开了一扇扇窗,看到窗外的世界如此美妙。“南湖之约”最有魅力之处就是坦诚的交流和真挚的沟通,我非常珍惜文友们给我提出的建议,让“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我能够拨云见日,在文学的路上少走弯路。</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们还在酣畅淋漓的畅谈文学,凉台外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的景色美如画卷,鸟儿在枝头间跳跃,不时发出几声鸣叫,这如梦如幻的此时此景不正是我们“南湖之约”的桃花源吗?</p><p class="ql-block">(一段感言,即具好文章的雏形,除了佩服,还能说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晨的感言:这次的之约,在雨台山的友友家进行,温婉贤淑的女主人,用她亲自在山上种植的绿色蔬菜招待我们,才采摘的包谷特别抢手,因为香甜糯。</p><p class="ql-block">当然,我们的主题是探讨文学,分享各自的文字。一起交流学习,在学习中成长。</p><p class="ql-block">感谢友友们的一直鼓励与帮助!和优秀的你们在一起,我心慕力追之。</p> <p class="ql-block">七月的感言:每一期的《南湖之约》都很精彩和美好,尤其是读到你们的佳作,很是享受和倍感骄傲,这就是南湖之约的魅力,很庆幸身在其中。因故(自己找个理由)好几期都没参加之约活动了,感谢你们的宽容和厚爱,没将我逐出之约。</p><p class="ql-block"> 但我想,也许有一天我跟不上你们的脚步,自觉淘汰出局。但依然会站在一旁欣赏你们的美文和美好,永远为你们点赞鼓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