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都是时间中的过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走在最恬静的岁月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只要您换一个角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换一种心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阅读会渐渐让您充实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光阴如流水,两个月的共读时光如夏雨的细微。阅读的印记,或明或暗。阅读的感知,或深或浅。《教育常识》共51小节,这51个小标题,都是值得揣摩借鉴的话语。期末总结时,共同体成员结合书中理论,联系本学期的实际教学,记下自己的感悟,为本学期工作作以小结,为成长留痕。本期共学习八位教师的智慧分享---</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题: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读《教育常识》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分享人:八年级一分部 顾文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高考成绩发放,亲戚家的孩子查到了自己649分的好成绩,全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但是,在填报志愿时,一家人又陷入了愁眉不展之中。原因是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清楚将来想从事什么行业?所以,面对志愿,陷入了茫然。 原来也曾听闻,清北学子毕业后不知自己要干什么,及有的学生在大学里只会一心迎战考试,一旦没有了考试任务就会觉得百无聊赖、无所适从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政涛教授在《教育常识》中的第14章节讲到:“一个能够’明自我’的人,必然知晓自己的优势、劣势和潜势,必然会有清晰的自我规划。最可怕的无知,是对自我的懵懂无知,最恐惧的黑暗,是对自我的无知而导致的黑暗混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大学本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够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活出自己喜欢的摸样。但是,教育的缺失却让很多人看不清方向,迷失了自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理想的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去寻找适合的道路,并且要帮助学生走出适合他的道路。”这是李政涛教授在《教育常识》第16节中的观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并不完全认同。因为任何一个眼里有光,心里有爱,腿上有力量,脚下有方向的孩子都是家校联盟共同培育出来的结果。孩子高中毕业后,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不了解自己身上具备那些潜质,这与家长从小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方式是有一定责任的。有许多家长一直是眼里只有成绩,从未关注过孩子的感受、兴趣和梦想,以为只要孩子将来能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就万事大吉了。岂不知,一个没有自我的孩子,一个对生活和未来没有思考的孩子,一个只会学习不会为自己留白的孩子,即使成绩再高,也不会有多好的未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作为家长,从孩子呱呱坠地到陪伴他长大成人,这一路走来,应该是对孩子最了解的人,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高度,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看世界的眼光。无论孩子的老师有多么的渊博、多么的睿智、多么的负责任,我们都应积极的参与孩子的陪伴与成长,而不是把孩子一股脑的全推给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父母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在安全的范围内充分的去体验;父母不要对孩子的兴趣与爱好有偏见,随便的去评判、贬低孩子的喜好;课余时间引导孩子多看一些《名人传记》,大多名人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专注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从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当然也得到了别人所未知的快乐。看完之后可以和孩子探讨一下,你的爱好是什么?你将来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引导孩子做一个有理想有方向的人。假期里也可以带着孩子边旅游边顺便到各大城市的名校去转转,给他们讲一讲这所学校里的文化背景、历史名人及包括哪些专业,闲聊中问一问孩子:将来如果能踏进这所大学的话,你会选择哪个领域去深造?在这种看似不经意间,其实早已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而不是,平时总是用要求和控制把孩子束缚得紧紧的,小的时候怕摔着碰着,不准孩子乱跑乱动,上学了怕耽误孩子学习,不准孩子看“闲书”及对学习无关的事。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定了,成绩上去了,其他的统统就都不用操心了。就这样,在往复循环中,慢慢地,孩子就真的除了学习啥也不去关心了。就像毕淑敏在书中所提到的那头被细细的绳索拴住的小象一样,即使等它长大了,只要一抬腿就完全可以挣脱那根绳索了,但是,它偏不,因为长大的过程中,它已经养成了“习得性无助”,丧失了挣脱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在他力所能及的时候交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让他在一次次的历练中去培养自己选择的能力,因为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个个的选择所决定的,学会选择,即使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慧。不要抱怨很多人有选择困难症,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内心真正需求的人,才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也是一种铁杵成针,百年树人的本领,就像走路一样,需要反复练习,才会健步如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主题: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和从容的事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分享人:八年级一分部 高媛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好教育,是宽大、审慎和温暖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要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帮助儿童开掘幸福之源。李政涛老师用这些温情的话帮我们总结了理想中的教育。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面对的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个性正在形成,偶尔叛逆,在自我独立和依靠父母师长之间矛盾着,这让我再次总结了初中学生教育需要这样的特征:爱、耐心、因材施教,长善救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们班有个叫吕峻的同学,学习方面属于以后进生,可是是他的做事很认真,交代他的事情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在班里担任为班级服务的角色,但是他跟优秀的班长同学一样,在班里有很高的威信,同学们都很信服他。虽然吕同学成绩不突出,但是他勤劳、善良、认真的品质赢得了同学们的认可。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这些美好的品质也会说他生活幸福的保障。、李镇西先生说过,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仍然存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正直、有爱的人,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好公民,一个好妻子、好丈夫,一个能够自食其力、以一技之长服务社会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姓杨的同学,他的母亲弃他而去,父亲不务正业,依靠奶奶的抚养和姑姑的救济才得以生活。对这个孩子我多了几分关注。开始教他的时候,我对尽量给予他学习上的帮助,生活上的鼓励。可是后来渐渐发现,我的关注和耐心并没有让杨同学有太多的改变。他反而变本加厉地开始不写作业,上课说话,潦草应付课堂。我对他的教育方式也由耐心引导,变得简单粗暴。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对他几乎没有爱心。到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缺少爱,缺少理解的时候,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正如李镇西老师的学生对教育的理解:我们的老师完全可以做到和学生一起开心,和学生一起不开心,感受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的烦恼,这跟学历无关,跟教学技能无关。而是跟老师的爱心和修养有关,如果一位老师跟本走不进学生的心,对学生的情绪完全无感,这样的教育是可怕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育的任务,就是把潜藏于不同学生生命中的可能性,通过教育转化为现实可见的能力。教育之难,难在转化;教育之苦,苦在转化。”我应该心怀悲悯和从容,给这位杨同学更多的尊重,因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他都是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着丰富内心和独立思想的人。我应给予他成为善良、正直、智慧的劳动者可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育是需要悲悯、耐心和从容的事业。有耐心的教育者,才会有从容。从容者是基于悲悯和宁静之后的从容。基于悲悯之心,教育者对种种教育挫折或教育失败,才能心领神会,安之若素,将其视为必将到来的事情而坦然接受和从容应对。基于宁静之心,教育者直面教育中的种种雷电风暴,始终能够平心静气,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姿态继续在言说中思考,在反思中行动。教育真正要做的是尽量不要妨碍学生的发展,用悲悯、耐心、从容依从学生个性,给他自由,学生的成长会超出教育者的想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主题:冬枣上市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由水果界的内卷看教育内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分享人:八年级一分部 王明梅</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教育常识》第27讲《把儿童当作儿童》里引用了顾明远的话“不要用果农使用的膨大剂催熟孩子,这样长大的孩子有爆裂的危险!”以此来说明童年是人生不可绕过的必经阶段,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这使我想到了今年六月中旬就上市的冬枣。冬枣原本是冬天才会有的水果,最起码得深秋,可现在很多果农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让其提前上市,不用经历风刀霜剑的秋,也无需经历寒风凛冽的冬,直接在大夏天上市了。这是水果界的内卷,你可能觉得没什么,可一旦联想到教育界的内卷,细思极恐。如各大短视频平台随便一搜就可以搜出来的小升初简历,分分钟让我们觉得自己来这个世界只是凑数的;北京某大学教授的孩子小学就过了英语四六级;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女儿出生十几天就给她读了第一本物理书《量子力学》......内卷这么厉害,我们应该怎么看?又该如何破呢?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内卷,不要认为内卷的枣就不甜,抢跑的孩子就一定心理不健康、早晚会跳楼等,这种想法只能是自我安慰。试问小学阶段就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孩子,他的父母有没有段位?孩子有没有智力?有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答案肯定是有。那父母有段位,孩子有智力,也主动学习的愿望,那最后肯定也会发展得不错。同样,大家可以去超市看看,夏天上市的冬枣饱满匀称、甜度很高、价格不菲,为什么?因为技术到位了,要氧气给氧气,要温度给温度,甜度也是随时跟踪检测。所以,催熟真有人能做出来,而且还成功了。而且冬枣现在上市,从6月中旬一直吃到10月,等10月份正常成熟冬枣下来,已经没有新鲜感,价格很难再上去。同样,“催熟”的那些娃,如同提前上市的“冬枣”,把好的工作岗位、资源、价格都已经占据了。沙糖桔也是这样,之前是冬天必吃的水果,二三十块钱一斤,结果因为它只能冬天上市,现在最多八九块钱一斤,很难再卖上好价钱。所以我觉得周铭远和李政涛教授说的不要催熟水果,最后导致炸裂,也不全对,可能还是技术不到位。如果人家孩子父母是大学教授,孩子智商也够,平时耳濡目染的学习氛围也浓厚,过四六级是很简单的事情,就没有“炸裂”的危险,而且那群孩子的童年或许依然很幸福,依然很有意义。正确认识了内卷之后,我们要怎么做呢?是不是就要跟着他们一起卷起来呢?我觉得看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卷起来需要金钱、时间、精力、孩子的智力和父母的段位等等,强度相当于一年50个期末考试,各种小托福、小雅思、FCE,各种评级、竞赛、国外活动......如果不想跟他们卷起来,不想催熟娃,但还想对孩子负责,我觉得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拉黑他们,眼不见为净;第二步,要相信晚熟的冬枣一样甜,甚至更甜。遵从孩子正常成长规律,把孩子优势发挥出来,有“一招鲜”的能力。就如同第29讲《学生是种子,不是石头》里美国年度教师罗杰斯的那句“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花的和最早开花的一样美丽。”不光做一样美丽的玫瑰花,还可以做水果界的东魁杨梅。大家都知道,最近杨梅已经下来,超市到处都是,可是,不管它们怎么努力,还是赶不上未上市的东魁杨梅。不用说顺丰的冷运车早就在仙居排着队等着,更不用说东魁杨梅是按颗卖。第三,要有平常心。如果中国只允许少数优秀的人生活幸福,那还不是一个好国家,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也会有出路,才是一个有前途的国家。所以,在未来,不抢跑,正常长大的孩子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只要他们有健康的灵魂,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应该也会很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主题:教而不思则罔</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思索中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分享人:八年级二分部 孙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中考题反思教学中的漏洞</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从教十余年,感觉思维定式的地方太多。总会习惯性的看、强调教材中的某个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将教材的整体性割裂开来;总是习惯性的赶进度,留给学生真正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其实不是学生不爱动脑,而是我没给学生留动脑的时间,比如我习惯性的总结党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孩子们可以脱口而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虽然意识到了现在的考试形势变了,但只是停留在意识上,总是不放心的让学生背背背、默写默写默写,总是感觉用课上的时间做题是种浪费,最终学生不会审题更不会答题;总是习惯性的寻找课件修改课件,而忽略了自己制作简单实用的课件,也就忽略了教材中本身就有的资源:比如材料研读、相关史事、图片、注释。这就是接下来要改进的地方,在改进中前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书中启发教学思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回想刚参加工作以及刚来到二十中,总是在学习模仿老师们的课、听取老师们的建议,一时不知道干什么好,内心焦虑不安,现在回头看,那完全是丢失了自我,当我读到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适合的方法这一章节时,我释然了。读到好课是实实在在的课、以结构化的方式教学、教是为了不教这些章节时,又可以与现在提倡的教学评一体化相结合,使常态课实现实效性、可操作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交流中寻找师生相处之道</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来到二十中两年的时间,一直感觉我和学生的距离非常远,学生总是称呼我历史老师,多年从未有过的称呼,这也真是印证了那句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是的,这两年也真就是纯知识传授,基本上没有与学生的其他交流,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的,哪里会舍得与学生扯点别的。直到考前在一个班上不下去课了,我干脆不讲了,和学生做了最真诚的交流,我说一提到来咱们班上课我提前一天就犯愁,不想来,不是看着你们就够了,而是感到很可惜,这么优秀的一个班级我教不出成绩来,你们是学而学不会吗?上数学课也是这种状态吗……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我沉默了几分钟,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静了下来。接下来的复习效率也自然提高,真正验证了磨刀不误砍柴工。尤其是考前这个班的一位暂时很落后的学生(之后的每节课我都过去跟他说几次话)主动向我要知识点时,我更是意识到交流的重要性,我的出发点是上课他不捣蛋就行,没想到他能主动找我要知识点进行背诵。晚上他家长也是加上微信聊了一会,已身为家长的我是非常理解他家长的心情。有时我就在想每个班里真正捣乱的学生就那几个,本质上都不坏,如果每个班的任课教师每人包一个,时常与他们沟通交流鼓励,会不会有效果呢?</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教中反思问题所在,思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落实到位,一直走在成长的路上。</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主题: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读《教育常识》带来的启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分享人:九年级二分部 顾文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带今年的这届初三艺考生,我感受到了从教以来自己从未有过的一种松驰和自在。其原因并不是这届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多高,竞争力有多强,不用怎么费劲训练就能轻易过关。恰恰相反,今年报考的学生从整体素质来看并不乐观。我之所以能够拥有上面这种好感觉,是因为李政涛教授在《教育常识》中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这个观点让我彻底翻转了自己的工作认知模式从而也转变了对学生的训练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往年训练特长生时总是对他们期待太高,觉得自己讲明白了,示范清楚了,他们就应该能模仿个差不多。例如在带着学生做各种呼吸、发声练习时,我对学生提出各种专业歌唱的要求,如果自己示范好久,发现有的学生还是入不了门摸不到边时,心里就开始着急,就开始对其进行各种教导,其中当然也少不了训斥和拿学生相互比较。有比较就有伤害,这样做的结果,虽然每次学生都能有进步,但我们彼此都并不开心,因为我总是想用自己的高要求去“雕刻”他们,他们也会觉得自己迟迟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屡屡有挫败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对此,我在反思中也曾有过觉知和觉察,也意识到了自己在“雕刻”中对自我及学生那份价值感和成就感的破坏,但具体该怎么做,我一直还没有想清楚,因为多年的教学模式已经框住了我。直到有一天,我在读到《教育常识》中的“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这一章节时”,作者娓娓道来的小故事让我眼前一亮,我突然明白了每个学生都是藏在岩石中的“狮子”,我只需对他们唤醒,而无需去费力的雕刻。于是,我在今年训练的过程中,一心只扑在如何唤醒孩子们身上的歌唱天赋和表演天赋上下功夫,我放下了对学生的高期待和高要求,也不再拿他们去和优秀的同学相互比较,只要求他们每次训练都做最好的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就OK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当学生们不会歌唱深呼吸时,我就引导他们闭上眼睛,冥想自己的面前有一盆芬芳的鲜花,深深地吸吸鼻子闻一闻,把花香一直深吸到丹田(小腹周围),然后再慢慢的呼出来;当他们歌唱声音很小卡在喉咙里出不来时,我就让他们一起玩“对着黑板抛声音”的游戏;当他们笑肌提不上去,笑容不够自然大方时,我就和他们一起计时做“空姐咬筷子”的练习;当他们不够自信上台后不敢正视台下的观众时,我就带着他们给自己的内心注入力量,双手放在心轮上对自己真诚地说“XXX,你是最棒的!谢谢你!我爱你!感恩你!”每次说不到五分钟,孩子们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充满信心,而且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因为我放下了期待和评判,所以看到的都是孩子们的进步和亮点,我也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去肯定鼓励和滋养学生,所以学生每次训练结束时都恋恋不舍,期待下次再来,我也从中收获了满满的开心和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感受好,一切都好。过程好结果一定不会差。虽然还不知文化课的成绩如何,但就目前学生艺考的专业结果来看是可喜可贺的。感恩给我教育思想和行为带来巨大帮助的《教育常识》这本好书,感恩学校的提供,感恩苗主任的带领,感恩小伙伴的陪伴,教学相长,感恩被唤醒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六)</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主题:教,是为了不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分享人:九年级二分部 路晓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叶圣陶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教育者的离开”和“教育的终止”做准备的。作为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我重视方法的总结技巧的归纳,把语文的每种题型包括审题,答题的思路给学生分门别类的讲述清楚。把生动活泼的语文讲的模式化、套路话,时间久了才发觉这门学科被我教的暗淡了许多。记得一篇阅读《桃园听雨》里面考察到语言有何表达效果?和我们班个别同学谈话,问这题为啥得分不高,如果按照我平时讲题的思路和角度这题应该得分不低呀!结果这个同学的回答让我大惊失色。在缓缓的交谈中,他谈到感觉我每次都是根据答题套路硬往上套。我一时语塞,陷入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是“先入格再出格”,每次讲题也是由浅入深,联系文本,注重启发引导,最后再次总结答题思路。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结论?方法是纲,文本的理解是根本。或许平时的讲解中方法的灌输太多,忽视了文章内容的深刻挖掘;或许是学生本生对文章看的片面,理解不透彻。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生动性、主观性很强的学科不能被一些模式化的套路束缚住,但也要先入格再出格。留足充分的时间阅读,充分的时间思考,多倾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自己总结与归纳,不断提高能力与素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教师既要清楚“什么需要教”,还要明白“什么可以不教”。对于新教师,总想着面面俱到,事无巨细,这样教师的负担也重,学生的压力也大。教育是累加的过程,不断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增添新的生命力量。但教育不能只做加法,否则会不堪重负。教育需要做的减法就是渗透在每一堂教学设计中的追问:什么可以不教?教学中要深读教参和各种资料,明确重难点,做到详略得当,重难点突出。对于语文来说,把一篇课文讲透、讲精,胜过好几篇文章的囫囵吞枣。九年级的课程很紧张,一些老师课讲的很快,每篇课文都讲,我不明白为啥人家讲的那么快。而我只能做到每个单元讲一篇,最多两篇。初三已经带了两次了,但是很多自读文章说实话我自己都没仔细读过。佩服别人的同时我也在自我反省,如何才能像他们那样高效率的完成课本的学习。转念一想,还是做好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小说单元、议论文单元、说明文单元、散文单元精讲一篇,各个知识点都涉及到,然后自选一篇让学生自由学习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即使这样进度还是比别人慢。很多次也想适当性的取舍,可是讲着讲着就讲多了。对于初三不单独是课本的学习,更要与中考对接。所以每讲一篇课本都会联系好多的阅读,总结归纳反复强调回答的角度与思路。课堂不仅是教师要动,学生更要动,多读,多写,多背!初三就是做题讲题回顾的循环,有时候都忘记了怎么好好讲一堂课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周国平曾说过“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它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反观我的教学,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又有哪些呢?教育是一条很漫长的路,在这条道路上要不断丰富自己,充盈自己,拓宽教学的广度,深读与厚度,不能为了教而教。教,是为了不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主题: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分享人:九年级二分部 朱飞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考监考的时候,趁着发卷的间隙,我快速瞄了一眼语文试卷,当时就懵圈了,估计学生拿到试卷的那一刻,感觉会和我一样。</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试题的题型的变化太大,阅读量也很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文,更是让人出其不意,是平时练的很少的材料作文。题目自拟,可写记叙文,也可写议论文。</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发完试卷后,我站在后面监考,脑中早已千回百转,突然间感觉语文真的不知该怎么教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好在《教育常识》中看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教育的过程是转化的过程”,“教育内容要生活化”,“活化教育内容的方式是运用”,“解读教材的三种眼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种层面的转化:把外显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知识;第二层面的转化:把内在的知识转化为外显的行为;第三层面的转化:把潜在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行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育的任务,就是把潜藏于不同学生生命中的可能性,通过教育转化为现实可见的能力。教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书本中的知识,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这种转化不是偶尔为之的行为,而应当贯穿于全部教育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即转化”、“教学即转化”,那么“能否转化”就可以称为我们判断知识是否具有教育价值的基本立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能够转化到学生那里去的知识;知识价值的实现,以“转化是否发生”作为标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为一名老师,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做好“教育”、在探寻教育的“根”。同时,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琢磨、在寻找一个所谓的“万能钥匙”,可以帮助我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的的想法都没有落地生根。</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李政涛教授的《教育常识》,我找到了教育的“根”,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为教师,我们如何去滋养教育的“根”?首先我们要回归到教育常识的根源即人性常识,因为所有教育的参与者最基本的属性是一个个有思想、有特点的“人”。如果我们的教育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位优秀教师不仅要看他有没有与教育有关的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更要看他有没有直捣人心、洞察人性的智慧,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对人性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因此,我觉得作为教师首先我们要从不同的视角去“看见”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看见”学生的需求。只有看见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需求,当我们面对学生层出不穷、反复无常的“问题”时,我们才不会纠结,因为我们懂得这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生长需要的一种具体诉求,它不是问题而是现象。学生的生长需要,有自身的节律。我们只需遵循生长规律,根据需要“浇水”、“施肥”、“除草”……在所有该做的努力都已经做完之后,教育的成功和教育奇迹,需要的就是“静等花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看见”学生的闪光点。当我们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我们的眼中才会充满对学生无条件的爱、散发出对学生“崇拜式”的欣赏。我们要有教育眼光,能时时刻刻发现学生身上潜在的优势,建构促使学生生长的环境生态,用自己的热情、真诚、智慧和细致入微的行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遮风挡雨、开辟道路。</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看见”学生的生长。李政涛教授在书中说“教育的力量,就是促进人的生命生长的力量”。“生长”之生,有生生不息、绵延终生的意味。一切教育的目标、内容、手段和方法,我们所有的辛勤劳作,都是为了让学生健康的生长。生长是由点到面、由内到外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生长的眼光“看见”学生的生长。运用生长的眼光给予学生在生命生长的不同阶段所需的养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教育的任务,就是把潜藏于不同学生生命中的可能性,通过教育转化为现实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换言之,就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八)</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主题:丰盈我们的事业和心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读《教育常识》有感</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分享人:九年级二分部 杨传艳</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临近毕业,教室里的花花草草已物归原主,学生搬剩下的,除了两盆绿萝,我一概不识。因为都洋溢着生机勃勃的绿色,在我,统称为“绿植”,他们喜欢阳光还是怕晒?他们喜欢干旱还是喜水?多久浇一次?要不要施肥喷药?哪些会开花?开什么样的花?面对这盆盆罐罐,和学生走后空荡荡的教室,竟然倍感失落、无所适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教室里装扮生活的“精灵”,从去年九月份猝不及防地加入我们的团队,竟然被我视而不见,更未曾有半次请教过他们的主人。我常常对学生自诩“留心处处皆学问”,多么大的遗憾!</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李政涛在《教育常识》中说,理念只有进入细节,才会有真实的力量。教育只有在细节处落实,才可能有扎实的品质。备考时,我常常教育孩子:审题要仔细、答题要规范、复习要扎实、心态要平和、遇事要镇静、凡事要重视细节……,中考题试卷的“细节”,狠狠地教育我要有“发现”的眼睛和灵活的头脑。身为临沂人,可能最火的就是一句广告词:任何一只鸡都不会活着走出临沂,还有身负救死扶伤之盛名的沂蒙六姐妹煎饼。到底是luò煎饼,还是lào煎饼?生活中,俺们会说luo~nian~ning,喷香溜薄,仿佛热气腾腾、薄如蝉翼的煎饼刚出鏊子,卷上辣子鸡,就是地道临沂味儿,这和书面语中的“烙煎饼”是一个味道吧?看不到同学们选择的答案,我只能脑补一下cai huai 他们的场景了!在一次复习中,10个常用词语,会错五六个!不信你试试“最近皮肤瘙痒的我去针灸,向来剽悍的我面对包扎疼得不得不吱声。”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教育”,要把眼光投入到鲜活的生命中,尤其语文,更是如此。总而言之,活化教育内容的方式是运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教育需要成长,不仅仅是学生,也是教师本人。初中语文,三年一次轮回,如果没有反思和成长,哪怕教龄是12年,也只不过把同样的知识重复了4遍。暑假听了很多优秀课例,好课的标准因教师的风格而无从定论,但是都离不开一个“实”字: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判断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相比是不是不一样了?是否获得了课前没有的知识?是否提升了某种技能?是否习得了某种方法?孔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线教师更该如此。</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松柏不畏风雪,腊梅凌寒独开,荷花出淤泥不染,太阳东升西落,万物春发秋实……,自然界的一切皆因坚守轨迹而生生不息,人生亦需坚守,驻扎于生活、沉淀于心灵、根植于事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