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合中学,是我们的母校,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老三届众多学子怀揣梦想远行的首航之地。三合中学,是我们一生梦绕魂牵之地,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永久值得珍惜和值得追忆的地方。三合中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梦想的地方,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王现璋《恰同学少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0年,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新建的三合中学居无定所。学校最先是借用三合小学的礼堂上课。随后学校搬到刀靶水桠兰堡原伪二七五师八二四团李念森团长家的大院内上课,与刀靶小学遥遥相望。没过多久,学校又因为多种原因被迫搬到很远的王家林原民办中学。一个学期之后,因校舍、教师和生源等各种原因,最初的这个三合中学还是停办了。1963年,为了让学生能就地上学,遵义县教育局决定恢复三合中学的建制。新建的三合中学座落在三合镇南、北两条街的中央,与三合小学相邻。校舍以一座木桇结构的三合院为主体,很是简陋。(蔡道谦《三合中学,撑起我的一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间堂屋是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两边,一边是刘校长的家,另一边是行政和后勤办公室;两侧转角的厢房,是我们的教室;教室的楼上,便是学生宿舍。操场由刚征来的稻田改建而成,雨天稀泥烂窖,晴天尘土飞扬。新建的学生食堂,实际上是师生共用。尚未完工的礼堂作为我们的餐厅,同学们八个一桌围成一圈,蹲在地上用餐。(王现璋《恰同学少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的寝室在一间教室的楼上。爬上楼梯,前面是走廊;右边第一间小屋是陈武容老师的宿舍;往前几步,第二间屋子便是我们的大寝室。寝室靠走廊的一边,挨着门,有一排糊着白皮纸的木格窗子,其余是木板墙壁,稀牙漏缝的。打开门,靠陈老师房间的一边,墙脚地板上,放着同学们的洗漱用具,盆子、茶缸、毛巾、牙刷之类。其余三边,沿着墙脚,在地板上铺上薄薄的稻草,靠中间过道的稻草边沿,用长木条压着,形成一个“凹”字——这就是我们的床。(熊显琼《女生寝室惊魂一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合镇也叫“三合市”,所处地势较高,缺少饮用水源。我们在三合中学读书的时候,全镇居民用水,仅有新街东侧和老街西侧的各一口小井。学校用水,要到几百米之外的老街西侧的水井去挑,食堂工人每天挑水,十分辛苦,因此用水十分节俭。早上起床之后,学生们端着脸盆,排着长队,在食堂门口领洗脸水,每人只能领到一瓢。因嫌排队领水麻烦,又洗不痛快,我和很多同学,常常跑到堰丫子水库(也叫“螺蛳堰”)边上去刷牙、洗脸,顺便在那里上早读课,之后才回学校。(郭安顺《堰丫子,难忘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今的三合,已发展成为两万多人口的繁华小镇,三合中学也搬离了旧址,在镇南、镇北各设为一中、二中两所学校。堰丫子水库成了三合镇的丰富的饮用水源。(郭安顺《堰丫子,难忘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张照片上有我的校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和来自遵义县四面八方的同学。看着这张发黄的照片,中学时代的经历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吴容先《我的初中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时,小学毕业要考上初中,也是很难的,每年每间小学也就考上三、五人,就像现在初中毕业想考进南白中学读高中那么难。(吴安伦《难忘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学们一个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简直就是一群顽皮的小精灵。花季的浪漫,雨季的忧伤,随着年轮的增加而渐渐淡忘。沉淀于心底的,一半是对美好的追求,一半是对残缺的接纳,花季的心情挥洒成一片绮丽的朝霞。(李明高《花季逸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睡的是连天大铺,寝室里臭气烘烘,同学们还是欢天喜地,其乐融融。每月六块钱的生活费;早上大馒头,中餐罐罐饭,三分钱的菜,一盆玻璃汤,同学们也能够吃得乐呵呵的。(万炳能《一个农村初中学生的生活想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农忙时节支农,农民伯伯为我们准备了苞谷粥。有人提议说,边喝粥边唱歌,看谁喝得快。周正道和张讼让用大碗盛上滚烫的稀饭,双手慢慢地旋转着大碗,嘴巴一边唱着“东方红,太阳升……呼儿嗨哟……”一边顺着碗口沿喝过去,《东方红》一段还没有唱完,苞谷粥一碗已经喝下肚里去了。(徐智芬《三合中学的快乐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个年代值得放歌,会让我们引以为自豪。思想是纯洁的,情感是诚挚的,生活是艰辛的,学习是刻苦的……(李朝均《岁月如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十年代入初中,艰苦岁月住校穷。八方学友寒暑渡,起早睡迟学风浓。十四五岁独行远,板房连铺校提供。校办食堂老瓜菜,礼堂开饭围地中。师生共处亲和语,有说有笑课外融。教师授课声文雅,学生听授特敬重。(周正道《初中回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刘振堂校长满怀激情,语重心长。蒋国宁老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王先觉老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陈光俊老师豪情满怀,指点江山。李琼华老师讲生理卫生,陈武容老师讲物理,杨月兰老师讲植物,各司其职,独擅胜场。龙咏会主任和我们一起打篮球,跳沙坑,练长跑……。军代表孙中荣带领我们搞军训,操场上尘土飞扬。韩富权老师照管日常生活,同学们也很满意。(徐智芬《三合中学的快乐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节省建校资金,也或许是为了让同学们尝尝建校的辛苦,学校曾组织我们到乌江支流偏岩河边去担沙子,到金鸡乡和白马乡去抬电杆。(王现璋《恰同学少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火石坎是遵义县三合镇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离学校单程有六、七公里,道路崎岖,很不好走。但是,走在去火石坎的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非常开心。不知不觉,很快就到了火石坎煤厂。看到那么多的煤,大家争着往箩筐里面装,还都想多装一点,来表现自己力气大。于是挑着往回走。开始还跑得飞快,谁知担子越来越重,挑着越来越吃力。大家越走越慢,到后来只能走一段歇一会儿,走走歇歇,歇歇走走。肩上压着扁担,萝筐里装着几十斤煤,大家也开心不起来了。(罗应全《忆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忘不了,我们的班长李世坤带领全班同学,到火石坎担煤炭挣班费,早上8点出发,下午3点才担到学校。由于学校平时的生活是清汤寡水,那天真是饿得前心贴后背,眼睛打火连圈。曾记得,1967年初,大串联回校复课闹革命,大冬天,很多同学还是单衣单裤,还是补疤纳欠。当然,那个时候,全社会都是缺吃少穿的,就连供销社卖布的,穿的也是补疤衣服。那时候不得不提倡的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刘代强《忘不了的校园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鸡白马抬电杆,火石坎上去挑煤。横渡乌江战天险,堰鸭裸游笑死人。山茶花开翩翩舞,抓壮丁剧露艺能。琴笛胡曲常演奏,母校重娱重才文。(夏银华《忆情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合中学建校之初,体育设施不齐全,学校便把堰丫子水库当作学生的天然游泳池。暑热天气,老师们往往组织学生到堰丫子水库去游泳。会游泳的,到库中深水区里逐波击浪;不会游泳的,则在岸边浅水区里扑腾戏嬉。于是,在宁静的堰丫子的碧波里,充满了男男女女的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郭安顺《堰丫子,难忘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堰丫子水库里,还练就了三合中学的一支水军。1964年夏天,遵义市和遵义县、息峰县、金沙县联合举办民兵武装泅渡乌江活动。三合中学民兵排的30名成员,由校长刘振堂亲自挑选,参加三县一市民兵武装泅渡乌江活动。(郭安顺《堰丫子,难忘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艺宣传队(后来改名文艺轻骑兵)由王先觉老师和陈武蓉老师负责,王老师主要负责培训伴奏的乐器组,陈老师负责编剧、导演,他俩既分工又合作。张讼让同学担任队长。1964年5月,三合区在我们学校礼堂举行全区文艺汇演,学校文艺宣传队的参赛节目就是歌舞《毛主席的手是宝指头》。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表演、伴奏等,我们的演出令观众耳目一新,参赛节目荣获第一名。1965年秋,遵义县举办文艺汇演,全县20多支文艺宣传队参赛,三合中学宣传队又脱颖而出,独占鳌头。在校期间,我们先后排练演出了《山茶赞》《炉火红心》《敢教日月换新天》等10多个文艺节目。(赵成武《不能忘却的记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谆谆教诲,循循善诱,是班主任老师的耐心教育。无止无休的读书,没完没了的作业,是语文老师的严肃,数学老师的着急。无论慈爱还是严厉,都是为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师恩铭刻在我们心间,点点滴滴,永远记得。(陈现刚《老三届三合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三合中学读书的几年中,我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后来我之所以能够做出一些成绩,固然是环境所迫,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艰苦奋斗的结果,但更主要的,是当时学校严格的教育教学,为我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有幸得到了刘校长和王老师的教诲、鼓励和支持。完全可以说,没有在三合中学的学习,就不会有我后来的成绩。(张讼让《感恩母校:我的成长经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母校用慈母般的温情为我们开启了学习的大门,领我们步入了知识的殿堂,带我们遨游了知识的海洋,帮我们营造了知识的宝库,为我们指明了报效祖国的方向,给我们插上了展翅高飞的翅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蓦然回首,校园旧貌,师生情谊,学友风采,无不记忆犹新;回顾往事,触景生情、思绪飞扬,感慨万千,深知母校恩重如山!(周洪进《感恩母校,报效祖国》)</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化大革命”来了,刚适应的学习生活又乱了套。学生似乎成了捍卫国家政权的生力军。为了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我们“停课闹革命”。学校沸腾了,学生四处串联,整天不是抓“牛鬼蛇神”,就是斗“走资派”,忙于国家大事。(陈现刚《同学的顽趣与情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该三年就结束的初中时代,就这样延迟了两年。直到一九六八年回乡,结束了我的初中时代。(吴容先《我的初中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造成三届初中或高中毕业生挤在一起“干革命”的伟大历史事件,古今中外,绝无仅有。“老三届”,必将载入世界历史史册。本该分别在1966年、1967年和1968年离校,却因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三届学生,一届毕业。所谓“老三届”,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葩。(李仕坤《我们老三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合中学的老三届同学,虽然入学时间不同,分别是在1963年、1964年和1965年进入三合中学的,然而,却在同一年,即1968年毕业离校,成为了三合中学的同一届,也是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作为“老三届”,我们真是“三生”有幸啊!我们老三届的人生历程,因此注定是不平凡的。我们经历了“困难时期”,票证时代,红卫兵运动,上山下乡,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下岗失业,等等的磨练。(李仕坤《我们老三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茫茫人海庆有缘,荟萃三合密无间。广坡开荒劳动苦,课堂学习生活甜。毕业谋职新岗位,往事入梦旧校园。六十建校喜重逢,翁媪滔滔话当年。(刘诚《建校六十周年感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6月18日,遵义县(今播州区)三合中学老三届同学在遵义高铁站“胖妹乌江鱼府”众集酬缘。时有往来一向熟识的,互致问候,多年不见一时淡忘的,相互介绍。握手的,拥抱的,玩笑的,打趣的,交首攀谈的,集群漫步的……白发苍颜,翁媪一片,谈笑风生,童真再现,欢声笑语,真情流露。全程气氛热烈,场面热闹非凡,人人心潮澎湃,场景感人至深。(陈现刚、吴安伦《酬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聚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王现璋、曹善芬两位同学先后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抚今追昔,情真意切,每叹身体精神渐不如前,常念数载同窗深情厚谊,多年以前,他们就想要搞一次有特殊意义的老三届同学聚会。他们于是邀约一九六六级的几位热心的同学,通过电话联系,加之碰头商量,终于在三合中学建校60周年之际,于2023年3月7日付诸行动。首先组建筹备组,拟订计划,随后各项活动有序展开。三个月很快地过去了。到今天,2023年6月18日,他们和所有同学们,终于得了夙愿。(陈现刚、吴安伦《酬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老三届,犹如一母所生的儿女,无论现况如何,我们毕竟同窗数年,亲如兄弟姐妹。同学聚会,我们是奔三合中学那难忘的时光而来,是为那几年结下的情缘而来。叙情续缘,我们为三合中学积淀的情谊而深思追忆,我们为分别六十年的相思而互诉衷肠。然而一日的聚会,怎能了却六十年的思念,怎能诉尽一甲子的衷肠?(陈现刚《老三届三合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历60年的风雨洗礼,我们曾经的天真与浪漫,青春与壮志,渐渐地褪去了,但是,我们心中那份深深的同学情谊,却永远也洗不掉。60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我们的面貌发生了变化,但是,我们的梦想还在,我们的激情也还在。如果说,60年前的我们,是含苞的花蕾,那么,60年后的我们,是绽放的花朵。不要去感慨时间的过往,也不要去抱怨岁月的磨炼,让我们一起珍爱生活,珍爱生命,让我们把这份深厚的同学友谊,作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伴侣,伴随我们走过今后的沟沟坎坎。(喻仁昌《感谢与祝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十校庆聚会忙,白发学子诉衷肠。欢声笑语忆旧事,翩翩起舞小姑娘。泼墨挥毫难尽兴,列队合影作珍藏。年近耄耋不言老,愿君胜似少年郎。(李守志《老三届同学甲子聚会有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罗南苏、郑传书</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同学会征文集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