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师生、家长朋友:<br><br>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案持续多发,诈骗手段也不断翻新,让人防不胜防,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和学校的广泛宣传下,大家逐渐认识了不少诈骗形式,对电信诈骗案件多少产生了一些免疫力,然而骗子不断更新的套路,仍然让不少无辜群众上当受骗。为此希望广大师生及家长了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共同参与、共同抵制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 一、要做到“不贪不信”<br><br> 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飞来好事要当心,他人要钱不给、不实之财不取”,思想上戒除贪念,避免掉入诈骗陷阱。<br><br> 二、要做到“不慌不怕”<br><br> 当遇到冒充公检法等政府工作人员行骗时,要头脑清楚、不要忙乱,诈骗分子最终的目的是让你汇款、开通网银等,要保持高度警惕。 三、与学生相关的诈骗类型<br><br> 冒充子女索要培训费的;冒充老师收学费的;冒充同学好友代为转账类的;网络刷单类的等。 四、要了解诈骗特点<br><br>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凡是叫您刷单扫二维码转账的、凡是要您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凡是叫您汇款到“安全账户”的、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您先交钱的、凡是让您登陆网站查看通缉令的、凡是电话中索要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的、凡是陌生链接、二维码,叫您点开查看或者填写个人信息的”都是诈骗。 五、要保护好个人隐私<br><br> 切勿为了蝇头小利将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卡转借他人使用,严防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诈骗犯罪。 六、遭遇诈骗、及时报案<br><br> 遭遇网络电信诈骗时不要慌张,要第一时间做好四件事:一是准确记录骗子账号,被骗时间及次数;二是马上拨打110或到最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三是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接警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四是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及时到公安机关接受询问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七、特别提醒<br><br> 为进一步加强防范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请广大师生家长做到以下几点:<br><br> 1.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br><br> 2.微信、支付宝要开启转账延迟到账功能,发现被骗可及时撤回;<br><br> 3.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br><br> 4.接到可疑电话或被骗要及时拔打110;<br><br> 5.不轻信来路不明的微信、电话、短信;<br><br> 6.不轻信突如其来的汇款、转账要求;<br><br> 7.不泄露个人身份、手机号、银行卡等信息;<br><br> 8.不点击网页或短信中的不明链接网址;<br><br> 9.严禁学生出售、出租、转借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及手机卡、银行卡出租、出售。 请您积极宣传,让电信网络诈骗无机可乘,主动要求家人及亲戚下载安装“全民反诈”APP,预警诈骗信息、快速举报诈骗内容、提升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br><br><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咸阳协和职业学校</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二〇二三年七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