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庆庵》

云古

<p class="ql-block">会庆庵,深藏于峡谷深处“林泉胜境”,坐落于平远县仁居镇畲溪村乌柘溪村的东隅。它背靠传说中的“龙就山”,左倚仁居尖山,北望巍峨项山甑,两条溪水合抱庵前。会庆庵周围的环境幽静、生态原始,梯田层叠。(文字材料摘自李程作品)</p> <p class="ql-block">“未有平远县,先有会庆庵。”在平远经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论常理,一个小小的佛堂怎能与置县大事相提并论呢?清嘉庆《平远县志》“寺观”节中收录入了寺观42座,仅有片言只语说明,如“会庆庵,在豪居乡”。至于寺观选址的风水地理,县志却有圈点之处:“世间林泉胜境,每为缁流卜筑,可谓地擅驻雾停云直,趣永长松细草矣。”</p> <p class="ql-block">始于宋代的会庆庵,应该是平远有记载的最早佛教场所。会庆庵是当地客家村民典型的“上下堂”,内有天井,近似正方形、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原来,会庆庵古建筑早已坍塌,民国初年重修,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又倒塌、荒废。守庵的村民告诉我:二十多年以来,当地村民募集资金在原址上复修,面积仅为原寺庙的三分之一。庵内供奉的祖师牌位已经被香火熏得漆黑,但字迹仍可辨认:“宋圆寂开山祖师圆会圆朗二位和尚之禅位”。</p> <p class="ql-block">会庆庵对联让人顿悟禅机。其中大门联为“龙鹫妙门皈大乘,山藏奥业出先知”“龙归沧海,就岛禅居”。南宋末勤王抗元的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3位民族英雄们,被当地村民尊称为“三相公爷”。此外,会庆庵传统对联中的“龙归沧海,就岛禅居”,似乎也指向南宋末年最悲惨的崖山海战,以“龙”隐喻对南宋王朝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南宋末年文天祥起兵勤王抗元,辗转闽赣粤,在平远留下了“相国卦竹”“千兵坪”“相过坑”“满山红”等故事。由此联想,那当初会庆庵的百多僧人,会不会是散落的南宋官兵遁入山林、以佛门为掩护而苟全性命于世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