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的美篇

白云

<p class="ql-block">  2023年5月22日,来到江西省南昌市,开启了井冈山等地的红色之旅。</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来到井冈山,心里充满了无限期待。第二天便乘坐1小时动车来到吉安,然后乘坐大巴车来到景区,沿途云雾缭绕,幽深的峡谷、壁立的悬崖、陡峭的尖峰相伴左右,海拔也越来越高。井冈山已经在我们的眼前揭开了自己的面纱。</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井冈山只有历史红,到不知其山林也很秀丽。“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可谓 “红绿相映,内外兼秀”——“外在景色绿美,内涵人文红深”更让人接受。</p><p class="ql-block"> 5月28日从江西省南昌市又来到安徽省黄山市,在黄山上游览,会遇到各种奇观。黄山的峰巍峨耸立,黄山的石奇形怪状,黄山的松挺拔葱郁,黄山的雾神秘朦胧,真正感受到了黄山的神秘和奇特。</p> <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租的这辆红绿相间的出租车,负责我们一天的黄洋界、毛泽东和贺子珍结婚典礼旧址等地的一天游览,并负责简单的讲解,一天车费300元,司机师傅姓毛。</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贺子珍结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西江月·井冈山》中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战况。今天我有幸参观黄洋界并观看视频,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在诗中描述的那个战火纷飞的黄洋界。</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黄洋界宁静肃穆,松柏围绕,桂花飘香。但在八十多年前,这里却是硝烟弥漫。黄洋界上有一条当年红军战士作战用的壕沟,如今被铁索包围保护着,由于长年雨水的冲刷和泥沙的堆积,这条壕沟曾经的深度已不复存在。听讲解员介绍,这条壕沟曾深达1.5米,当年红军战士就是在这条壕沟抗敌。1928年8月,国民党反动派部队对红军进行围剿,当时红军主力部队已前往湘南抗敌,只留下两个连的兵力驻守黄洋界。两个连的兵力对抗敌军4个团的兵力,实力悬殊。红军军资的匮乏也到了每人枪中只有三五发子弹。但是勇敢机智的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没有放弃,凭着坚定的信仰英勇抗敌,誓死保卫根据地。在群众的帮助下,红军伐木取竹,制作滚木和竹钉;利用险峻的地势,建造工事,形成了有力的防线进行抵抗。受伤的战士们也参与到抗敌中,每人每天要做四五百个竹钉。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我们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为了革命的胜利,各种感人的故事都会在这些战士中发生。</p><p class="ql-block"> 黄洋界的哨口炮台上有一架仿制迫击炮。1927年8月30日,红军以仅有的一门刚修复好的迫击炮,在仅有三枚炮弹、且其中两枚是哑炮的情况之下,用最后一枚炮弹轰击敌军后续部队,成功制造主力部队尚在的假象,使敌军心生惧怕,连夜撤退。这场“空城计”保卫战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工农红军武装革命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岁月的长河奔腾不息,那些为革命牺牲的铮铮烈骨将永远被人们铭记。</p> <p class="ql-block">黄洋界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红军造币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28年4月下旬,朱德、毛泽东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5月初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四军),部队不断壮大。而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实行频繁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军部将军民们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大量的首饰和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请谢火龙、谢官龙等谢氏兄弟为师傅,在井冈山上的上井村,借用农民邹甲贵的民房,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王佐是红军造币厂的主要负责人。</p><p class="ql-block"> 1929年1月底,湘赣两省敌军调集十八个团的兵力,分五路第三次“围剿”井冈山。上井红军造币厂厂房被敌人全部烧毁,造币设备也被敌人破坏。因而,这个红军造币厂实际只存在了半年多时间,就由井冈山的失守而结束。但是,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成功的帮助了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的建立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它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是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的。</p> <p class="ql-block">  挹翠湖,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中心,为茨坪主要景点公园,湖四周为林荫大道所环绕,环境十分幽雅,也是憩息玩赏的极好场所。该景点占地面积129亩,内有茶室、亭榭、盆趣园等游赏景点,在该湖北端建有中国优秀旅游城“马踏飞燕”雕塑标志。园内有水面86亩,著名书法家陆俨少为之题写“挹翠映波”,因而命名“挹翠湖”。湖心岛上山石谲奇,蕙兰争艳。倚栏小憩,颇有唐代诗人所描绘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之趣。</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巍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自土地革命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诞生了。这一伟大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产物;同时,这一伟大精神,不仅是革命斗争的产物,更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还是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精神武器</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个深具分量的汉字高度浓缩概括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那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这仅仅二十四个汉字,却突显着井冈山精神的伟大内涵。其中,坚定信念,在革命时期,也即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是大革命失败后一大批共产党人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而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这让我们醒悟,革命要胜利,必须紧密联系群众而勇于胜利。实事求是的精神,则要求共产党人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我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伟大精神。在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同时,又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不断地付诸实际生活斗争,在实践中行动起来。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充分体现了军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同时,有了信念,有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环境中艰苦奋斗,也要敢创新路,不断在实践中拓展和创新,有新路才有新发展。</p> <p class="ql-block">火炬广场</p> <p class="ql-block">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和朱德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如同中国革命的火种,点燃整个中国反封建反侵略的伟大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可谓中国革命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  5月26日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晚上7点观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参观藤文阁并观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  5月28日来到黄山迎客松风景区,就说“迎客松”吧,它好像站立在家门口热情迎客的主人,伸开两臂,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呢。</p><p class="ql-block"> “连理松”就更有趣了!细细望去,就像一对情侣亲密地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拥抱着走向前方。</p><p class="ql-block">每当游人离山,黄山道旁的松树,就变成了盛情留客的主人。它们弓着身子,好像作揖送客。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送客松”了。</p><p class="ql-block"> 黄山的奇松还有很多,像“望客松”“探海松”“蒲团松”……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竞异争秀的黄山松,正等着人们去给他们起名字呢!</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着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人们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有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他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p> <p class="ql-block">来黄山看迎客松的游客人山人海呀。</p> <p class="ql-block">这是花钱坐轿上山的</p> <p class="ql-block">5月28日晚8:30分来到黄山市屯溪区看夜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黄山市屯溪区的夜晚,城市的灯光辉煌夺目,景象宛如繁星点缀,只是灯火之中所闪烁出来的精彩景象比繁星更加绚丽多彩。</p><p class="ql-block"> 人们三三两两走在美食街上,吃了晚饭的我也抵挡不住这扑鼻而来的各种美味。看着各种美 食,哪一样都想吃,真是一千双手就能做出一千种味道。</p><p class="ql-block"> 夜宵,是一种特殊的美食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份美味的夜宵,不仅能填饱肚子,更能满足人们的心里需求。特别是年轻人忙碌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吃点美食,放松心情,在夜晚的时光里,感受到一份温暖和安慰。</p> <p class="ql-block">5月28日晚20点30分,来到黄山市屯溪区逛夜市,偶遇防火宣传员在老街走街串巷,手提灯笼🏮敲着锣高喊:天高物燥,小心火烛。通过这种方式提醒人们注意防火。</p> <p class="ql-block">当地最具特色的徽菜——徽三说</p> <p class="ql-block">边吃饭边欣赏美景,烟雾缭绕,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  5月29日来到黄山市黟县宏村,当我踏上宏村时,我被丰富的文化氛围所陶醉。宏村隐居与青山绿水之间的白墙瓦散落在老房子深院的字画对联里;宏伟的祠堂、优雅的民居和精美的雕刻都告诉我,这里有着灿烂的文化,这里的村民大都姓汪。</p><p class="ql-block"> 黄山脚下,江边,日有山河之美,湖光山色,独领风骚,背靠雷岗山,云蒸美,时而似泼墨五彩,时而似淡淡写意。就像一幅巨大的长卷画,正是因为这美丽的风景,人们被称为“中国绘画中的国家”。正是宏村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生动地描绘了这篇“田园文章”,营造了一个“何不远行,家家门前有一泓清泉”的良好环境。继承了这块风水宝地的宏村人,智慧各异。高耸的雷钢像一头水牛;参天大树如牛角;冀阳桥是牛的腿;明清时期的建筑就像卧牛。宏村劳动者唐智、景秀会馆雕刻精美,色彩斑斓,令人拍掌称赞为“民间紫禁城”;东线堂、三里堂气势恢宏,简约宽敞;石雕的奇花异草、鸟兽、砖雕的亭台楼阁、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画和壁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如碧波荡漾在月沼上,鱼在水中嬉戏,夕阳西下,余晖散落在月沼上。真的有白居易《暮江吟》“一个落霞满水,半河锈半河红”爬上宏村后的雷岗山的美景。一大片榛子林高大茂盛。站在山顶上,可以俯瞰宏村全景:村口老树红白相间,树冠饱满壮丽。古树、古民居、古水系浑然一体,生机勃勃,都是宏村人600年来创造的。有两株参天古树,一株叫“红羊树”,一株叫“百果树”,都有500多年的树龄了。据说当地人结婚,要绕着“红羊树”转三圈,祈求百年好姻缘。在死去的老人下葬之前,他应该绕着“百棵果树”转三圈,祈求子孙后代的祝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井冈山红色旅游,想起井冈山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官兵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许多已为人们耳熟能详。他们在这片土地创立了井冈山革命精神,让星星之火足以燎原。</p><p class="ql-block"> 巍巍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自土地革命时期,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精神诞生了。这一伟大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产物,同时,这一伟大精神,不仅是革命斗争的产物,更是我们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不忘历史,作为一名退休党员,也要成为井冈山红色精神传播者。井冈山之行让我经历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再教育。“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坚持自己最初入党时的那份信念,共同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听说黄山景色美不胜收。5月28日结束了江西省井冈山市的红色之旅,来到了安徽省黄山市,准备一睹它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乘坐大巴车来到了黄山风景区,没有勇气爬上山顶,选择坐缆车上山。在缆车里隔窗眺望,感觉自己进入了人间仙境。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在云雾中,显得那样的雄伟壮丽。各种奇松、怪石云雾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下了缆车,来到了“黄山第一奇松”迎客松景点,参观、游览、拍照,让我真正领略到了黄山的秀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