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蓉城,教育与心的遇见

西域一舟

<p class="ql-block"> <b>时光不负期待,美好向阳而生</b></p><p class="ql-block"> 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嘉峪关市教育局2022年市级重点人才项目——基于TPCK模型的省市级学科带头人人才队伍建设项目,三十人,行两千里路,相聚蓉城,智慧相撞,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观摩名校教师的课例展示,感受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鲜活实例与深刻反思。</p> <p class="ql-block"> <b>先进经验,无私分享</b></p><p class="ql-block"> 一谈管理。一所学校的管理既彰显着校长的智慧与理念,更能体现一个团队的执行力。理念和坚持是做成一件事的基本保障。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但更需要的是坚持,尤其是团队的坚持。</p> <p class="ql-block">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在校学生1200余人。学校“扁平化”管理制度之高效让人惊叹,教学成绩之优让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  二谈教学。王成川校长对课堂的理念无疑是超前的,但更多的是实践与创新,课堂评价的独特视角更为是我们打开了一扇窗。</p> <p class="ql-block">  三谈教育。教育无痕,静待花开。干净整洁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温馨舒适的宿舍,可口美味的饭菜,丰富多样的社团,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教育,时时刻刻无不诉说着德育。</p> <p class="ql-block">  四谈行动。“这世界上有一千种等待,最远的那种叫做:来日方长。”当时代在变,教育环境在变,教育对象也在变的前提下,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教育理论,使其放之四海而皆准。</p> <p class="ql-block"> <b>以大师为先,追光而行</b></p><p class="ql-block"> 刘院长用深入浅出的讲座带领我们一起了解了新时代师德行为准则的修订历程,明确了加强师德师风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队伍的重要举措。刘院长指出,师德的灵魂是爱。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为我们传授了“3+x”文明用语,用丰富形象的肢体语言与实例为我们讲述了教师个性品质修养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b>以大师为先,追光而行</b></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的讲座更是一餐美味佳肴,技术干货满满。使我们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也了解了在数字化转型时代中教师备授课技能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趋势。让我们拥抱技术,共同迈向数字化的未来,让教师备授课技能成为创造的原动力。让数字化技术成为我们创新的调味品和秘密武器,让教学的火花在课堂中跳跃迸发。</p> <p class="ql-block"> <b>以同行为镜,携手前行</b></p><p class="ql-block"> 市明珠学校康夏凯老师如是说: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教师备授课技能和创新实践是不可或缺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或必将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备授课技能是教育的基石,数字化技术会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作为教师,如果将数字化工具与课程相融合,我们的课堂也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芒。</p> <p class="ql-block"> <b>以同行为镜,携手前行</b> </p><p class="ql-block"> 市明珠学校丁宏玉老师如是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刘院长今天精彩而又直击心灵的讲座,使我明白,在新时代下,做一个智慧型的好老师,应该首先学会爱学生,正如高尔基所说“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文明用语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好老师应该具有平等性,尊重学生;具有亲和力,善待学生;具有宽容度,理解学生。切实根据学生需要,因时因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德育践行到实处,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师德并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是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而逐步实现的。</p> <p class="ql-block"> <b>以同行为镜,携手前行</b></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市第二中学窦利兵老师如是说:吴校长的讲座高屋建瓴,酣畅淋漓,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解决了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很多困惑和疑虑。当下,自整本书阅读书籍被纳入正式课程计划后,整本书阅读成为日常基本教学任务。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养和阅读意识的缺乏,对整本书阅读课程整体规划的缺失,导致对学生阅读指导的错位与误区。我认为,吴校长的讲座,以“生活阅读”为支点和抓手,从三个层面畅谈了基础教育从薄弱到优质的操作路径,值得在座的各位借鉴与反思:首先是从学校层面,一个薄弱村小是如何通过带头推行校园阅读,浴火重生,逆袭蜕变为区域名校的;其次是从学生层面,学校是如何以“阅书”为起点,以“阅事”为焦点,通过班本课程、校本实践,五育并举,构建育人育心氛围和人文环境的;第三是从教师层面,学校是如何通过“四青书院”等教师培养体系,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校本实践与经验成果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一个终身学习、终身受益的过程。每一位教师,不论是不是语文教师,都要做阅读的“先行者”,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尤其是从“生活阅读”的维度,净化澄澈孩子们的心灵,启迪放飞孩子们的智慧,促进孩子们的成长与腾飞。</p> <p class="ql-block">  <b>行之力则知进,知之深则行达</b> </p><p class="ql-block"> 龙应台说,一件事的结束,就意味着另一件事的开始。大师也好,同行也好,能和他们在广袤的空间和无垠的时间中共享一颗行星和一段纪元,感到很充盈,很幸福。希望能在彼此的成长中“照见”更多可能,共享教育与生命之美。</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远行,都是为了遇见;每一次遇见,都是一次学习;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盛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撰稿:周毅、朱校冬</p><p class="ql-block">制作:周毅、朱校冬</p><p class="ql-block">审核:安峰、郑旭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