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专辑名称:Mozart - The Piano Concertos</p><p class="ql-block">演奏、指挥:Geza Anda</p><p class="ql-block">协奏乐团:萨尔兹堡音乐院室内乐团</p><p class="ql-block">专辑风格:古典音乐、协奏曲</p><p class="ql-block">录音时间:1962-1971</p><p class="ql-block">发行公司:DGG</p><p class="ql-block">唱片版本:德国版</p><p class="ql-block">唱片编号:463 754-2</p> <p class="ql-block">Anda.-.Mozart.The.Piano.Concertos.cd1.zip:</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578443160-528a69?p=626386" target="_blank">cd1.zip</a></p><p class="ql-block">Anda.-.Mozart.The.Piano.Concertos.cd2.zip:</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578443289-060ff2?p=626386" target="_blank">cd2.zip</a></p><p class="ql-block">Anda.-.Mozart.The.Piano.Concertos.cd3.zip:</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578443527-ef3f41?p=626386" target="_blank">cd3.zip</a></p><p class="ql-block">Anda.-.Mozart.The.Piano.Concertos.cd4.zip:</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578444021-f6ba02?p=626386" target="_blank">cd4.zip</a></p><p class="ql-block">Anda.-.Mozart.The.Piano.Concertos.cd5.zip:</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578444227-0bce63?p=626386" target="_blank">cd5.zip</a></p><p class="ql-block">Anda.-.Mozart.The.Piano.Concertos.cd6.zip:</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578444255-0b4577?p=626386" target="_blank">cd6.zip</a></p><p class="ql-block">Anda.-.Mozart.The.Piano.Concertos.cd7.zip:</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578444446-7e6fab?p=626386" target="_blank">cd7.zip</a></p><p class="ql-block">Anda.-.Mozart.The.Piano.Concertos.cd8.zip:</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url93.ctfile.com/f/12622393-578444774-65a949?p=626386" target="_blank">cd8.zip</a></p><p class="ql-block">(访问密码: 626386)</p><p class="ql-block">专辑介绍:</p><p class="ql-block">这套8CD专辑是匈牙利伟大的钢琴家盖扎·安达(Geza Anda)担任独奏并指挥萨尔兹堡音乐院室内乐团,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全集录音。这套唱片是安达晚年的录音,边演奏边指挥,已然炉火纯青。作为莫扎特的诠释者代表人物,安达已经把莫扎特的音乐融入其生命之中。安达是比较早录制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的钢琴家,他认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一套完美的艺术系统。他演奏莫扎特的风格明净朴素,就像每天面对的书房里的玻璃窗一样。安达的演奏结合了精湛的技巧与歌唱般的旋律,分句有如人声,富特文格勒称他是“钢琴的吟唱诗人”。</p><p class="ql-block">安达勇敢地面对当时乐界诠释莫扎特的不正确方法而且得到肯定,他认为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是内涵十分丰富的一组作品。而他把莫扎特早期四首钢琴协奏曲(即所谓的一到四号钢琴协奏曲)视为这组作品的句点。就像他的瑞士老师费雪(Edwin Fischer),安达决定以他喜爱的历史手法,即结合指挥与演奏来弹奏莫扎特。最明显的例证当然是与包加特纳(Bernhard Paumgartner)一手创建的萨尔兹堡音乐院室内乐团合作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专辑。</p><p class="ql-block">乐团是由萨尔兹堡莫扎特音乐院的师生及学校中的客席器乐家组成,一般认为这个乐团即使是面对莫扎特较冷门的曲目也颇有经验。这套专辑所收录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K.453及《C大调钢琴协奏曲》K.467是全集录音中最早灌录的两首作品,安达对这两首乐曲也做了各种不同方面的新尝试。钢琴家如海布勒(Ingrid Haebler,Philips)、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Decca)、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1,Philips)、舒密特(Annerose Schmidt,Eterna)、恩格尔(Karl Engel,Telefunken)、巴伦博伊姆(Danie1 Barenboim,EMI)也都在安达之后录下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近年普莱西亚(Murray Perahia,Sony)、席夫(Andre Schiff,Decca)、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Calling)等也陆绩加入录制全集的行列。</p><p class="ql-block">华丽的莫扎特《C大调钢琴协奏曲》的首尾两乐章活力充沛,在安达的指挥下,音乐散发出戏剧性十足的个性。音乐没有任何夸张虚饰。安达慢慢地享受着音乐中力与色彩的各种可能性,并以节奏、强性及舒畅的热情为音乐增添必要的活力。在优雅的行板乐章里,安达以钢琴重新创造出人声般纯朴的抒情美感却又不过份伤感。少有这样审慎但是生动的演出,似乎这就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原来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阿尔佛雷德·爱因斯坦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p><p class="ql-block">【概论】尽管莫扎特为弦乐器和木管乐器所作的协奏曲是同样的绚丽多彩,但只是在钢琴协奏曲中,他才实现了自己的艺术理念。他的钢琴协奏曲是他在器乐创作中的最高成就,至少是他在管弦乐这个领域中的顶峰。莫扎特曾在小提琴协奏曲里辛勤耕耘了一段不长的时间,也断断续续地,时常也很尽心地在木管协奏曲包括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圆号以及交响协奏曲上花了精力,但在钢琴协奏曲上,他却是倾注了一生,从他的青少年到临死。</p><p class="ql-block">毫无疑问,要是维也纳的公众当时更加关注莫扎特的话,我们如今何止才从他生命的最后四五年得到仅两部钢琴协奏曲。我们可能会有另外10部或12部这样的杰作。因为,他既然没有机会演奏,就自然不会写作新的。在莫扎特的50余部交响曲中,严格地讲,只有四部属于音乐宝库中的不朽之作。在他的30余部弦乐四重奏中,有10部这样的作品。然而,在他的23部钢琴协奏曲中,只有一部是低于最高水准的:就是那部为三架钢琴所作的协奏曲(K242)。它不是为他自己或其他有能耐的演奏家,而是为三位业余小姐所写。</p><p class="ql-block">他的钢琴协奏曲之所以质量很高的原因之一是钢琴自身所具有的比其它独奏乐器优越的特性。即便是为几件这样的乐器的组合而写的小协奏曲,也没有比他的钢琴协奏曲强,比如,他为四件木管乐器所作的交响协奏曲,以及为小提琴和中提琴所写的二重协奏曲。在钢琴协奏曲中,乐队与独奏两股力量相互平衡,谁也支配不了谁。钢琴是唯一既不受限于困扰其它乐器比如小提琴、长笛,或双簧管的音域问题,也没有象园号那样在音准和转调方面受限的乐器。钢琴有如管弦乐队一样的能耐,由于它象是一个充分发展了的打击乐器那样富有不同的音色,完全可以与乐队平等竞争。</p><p class="ql-block">应当指出,莫扎特的所有钢琴作品,包括这些协奏曲,都不是为羽管键琴而作,而确是为钢琴而作。所以,我们应当排斥那些在音乐会演奏中将诸如《c小调协奏曲》(K491)或《C大调协奏曲》(K503)用于羽管键琴的绅士淑女们。我们也要排斥有些指挥家,他们用配置10把低音大提琴的弦乐队来演奏莫扎特的协奏曲,迫使独奏家们弹出只有当今那些巨大的乐器才能发出的声量。</p><p class="ql-block">的确,正是在钢琴协奏曲中,莫扎特完成了大协奏曲与交响性因素的融合。这种融合是高度的统一,完美无缺,没有人能再超越和发展。谁还能再改进完美的东西呢?C.M.Girdlestone在其专著《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中恰如其分地强调了这个事实:通常归功于贝多芬的所谓“管弦乐队的解放”,其实是由莫扎特完成的。贝多芬也许使独奏钢琴和乐队这两股力量更剧烈地并立,但他追求与莫扎特不同的艺术理念。实际情况是,他只发展了莫扎特协奏曲多种不同类型中的一种,也就是那类我们称之为“军乐”型或“尚武”型的那类。</p><p class="ql-block">莫扎特的协奏曲形式是一个要远更丰富、更精致、更崇高的内容的载体。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音乐完美的体裁之一,其中剧烈的戏剧性因素仍然隐而不见,但却包含着比两种力的搏斗更具深度的丰富的内涵。时常,莫扎特作品中所表现的斗争的程度也很高,但绝不超过统一体中的二元性的斗争。他的钢琴协奏曲真是最具有他音乐特徵的创造。在他的一些钢琴三重奏和两部钢琴五重奏中,他的乐念及其表达都没能完全实现。因为钢琴在其中总是更具有支配力,而弦乐总是有些被它遮掩。</p><p class="ql-block">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钢琴表达的极点,他将这件乐器放在它本属于的一个宽大的构架中,同时,大协奏曲的极点则包括在交响曲因素之中了。或者这样说,莫扎特的协奏曲中的交响曲的元素为自身创造出了一个主角:钢琴。这样,这种交响因素产生了一种对统一体形成威胁的二重性,然后又控制了这个威胁。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好象从来没有越出公众音乐的边界。既然它们都是为公开演奏会而作,当然就不能有任何轻浮的情调。但它却放纵于最黑暗,最光明,最严肃,最消沉,最深沉的情感的表达。它将华丽风格推向交响性格,将听众的趣味提到新的高度。能真正领会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人是最佳的音乐会听众。</p><p class="ql-block">我们说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最具有特点的创造,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个方面他没有先人,或他不知道任何先辈。是的,那时这个形式还很新。巴赫家族,包括伟大的巴赫和他的两个儿子,老二C.P.E.巴赫和最年幼的J.C.巴赫,都对其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大约在1720年,J.S.巴赫将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形式用于键盘音乐作品。这个形式有三个乐章,一般是由庄严的快板,行板或慢板,和急板构成。第一乐章模仿和扩展了大咏叹调的主要声部:Aa-dD-a’A’。大写字母代表全奏,小写字母代表独奏。A代表主要的主题材料,D有点象是中间的发展。第二乐章的形式常常和第一乐章类似,但更有歌唱性和旋律。它经常也采用两段式的歌曲形式。第 三乐章通常是回旋体,份量总是比第一乐章要轻。很难找到一部协奏曲能有巴赫的《C大调双钢琴协奏曲》那样宏大辉煌的赋格结尾。</p><p class="ql-block">C.P.E.巴赫1748年作的著名的《d小调协奏曲》也是如此。莫扎特青年时代肯定不知道J.S.巴赫的任何钢琴协奏曲。他是否知道任何C.P.E.巴赫的47部钢琴协奏曲也是很成问题的。不过在他的后期,他可能熟悉了前面提到的那部《d小调协奏曲》,其终曲乐章和他自己的D小调协奏曲的第一乐章有一种疏远但并无实质的关系。在凡·斯维顿(van Swieten)的图书馆,定会有个C.P.E.巴赫的钢琴协奏曲收藏的。避开他们两人的精神气质的差异不说,C.P.E.巴赫的协奏曲完全是为羽管键琴而作。无论在作品的技法与展开方面,都完全是羽管键琴的。</p><p class="ql-block">在他晚年的1788年,他甚至为钢琴和羽管键琴写下了一部双协奏曲。他是个有独创性和活力的作曲家,不会不在羽管键琴之外给管弦乐队一个重要的作用,也不会不经常改变协奏曲的形式。但是,莫扎特是没有受到他的影响的,至少没有直接受到什么影响。当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所知道的钢琴协奏曲是由德国南方人乔治·克里斯多佛·瓦耿赛尔,就是汉普斯伯格大公家受人尊敬的那位老家庭教师所作。早在1764年在伦敦,莫扎特就看到了他的钢琴作品。</p><p class="ql-block">他父亲利奥波德在1767年11月曾提及,他家拥有一部瓦耿赛尔为两架钢琴而作的协奏曲。瓦耿赛尔这位和蔼的德国南部作曲家发展了比柏林的C.P.E.巴赫要简单的钢琴协奏曲形式。早年对莫扎特的影响除瓦耿赛尔之外,还有J.C.巴赫。他在这个体裁和很多别的方面,在一段时期里最强烈地激发了莫扎特的新念头。要是这样说法听上去太武断的话,那可以换个说法,J.C.巴赫的协奏曲形式是莫扎特的想象力的起点。我们有史料证明我们的这种说法。</p><p class="ql-block">在1765年夏天或秋天,年仅10岁的莫扎特将J.C.巴赫的OP.V中的三只奏鸣曲改写成了协奏曲(K107)。这些作品是莫扎特在协奏曲这种体裁中,以巴赫的旋律作为素材的习作。莫扎特的方法是极其普通而粗糙的。他将音乐素材分配给钢琴与乐队,让独奏和全奏交替出现,以缩短或加长那三部作品的各个乐章。乐队部分只有两把小提琴和低音提琴。尽管如此,这三部作品并非只为练习而作,它们也是为他的旅行演出而准备的。到处都能凑齐两把小提琴和一把低音大提琴,而他本人演奏独奏钢琴。</p><p class="ql-block">当时能找到的J.C.巴赫的大部分协奏曲也都只要求有两只双簧管和两支园号的乐队。莫扎特不仅在他作为神童的日子里,而且在他后来的年月中演奏过这三部协奏曲。这可以在他为其中的第一部D大调所作的两段华彩乐段的手迹中得到证实:无论其手迹还是风格都属于他很久以后的时期的。1767年,在萨尔兹堡,莫扎特用类似的方法,改写了一系列的奏鸣曲乐章,大部分是这些“巴黎人”作曲家的:赫尔曼·拉帕赫,利昂特兹·胡纳尔,但也有德国人寿贝特、艾克德、C.P.E.巴赫的。尽管方法相似,但并非完全一样。在这时,钢琴独奏部分需要更好的技巧,而乐队部分有完整的配器,有完整的弦乐队和两组木管。在华丽时期,这些作品十分流行,风格惊人地一致,直到多年后维泽瓦和圣佛依克斯的研究发现之前,这四部协奏曲(K37,K39,K40,K41) 可能一直被认为是“正宗的莫扎特”。</p> <p class="ql-block">专辑曲目:</p><p class="ql-block">CD1:第6、8、9协奏曲</p><p class="ql-block">CD2:第11、12、14、2协奏曲</p><p class="ql-block">CD3:第13、15、17协奏曲</p><p class="ql-block">CD4:第16、18、19协奏曲</p><p class="ql-block">CD5:第20、21、1协奏曲</p><p class="ql-block">CD6:第22、23、3协奏曲</p><p class="ql-block">CD7:第24、25、5协奏曲</p><p class="ql-block">CD8:第26、27、4协奏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