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8月,我从部队回乡探家期间,经人介绍结识了老伴王宝珍,订婚后我就返回部队继续服役,直到1976 年从部队复员后双方登记结婚,屈指算来至今已半个世纪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十年来,我们努力工作,孝顺父母,爱护子女,夫妻相濡以沫。经过几十年的相处,我们都明白,那个伴,是互相珍惜、懂得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忍让、不离不弃的陪伴。而给我陪伴的人,就是老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伴的一生可用六个词来定义:勤劳、 顾家、认真、性急、心直和倔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76 年8 月29日结婚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伴父亲的祖籍是山东,母亲的祖籍是河北,都是在民国年代逃难来山西的。祖父落户在灵石县梁家墕乡杨家沟村,外祖父落户在泉则坪村。由于她是在艰难困苦的家庭长大的,从小就磨炼成自强不息、不卑不亢、争强好胜的性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部队服役期间,我父亲就委托他时任沟二里学校校长的发小李登高叔叔,在梁家墕后面给我踅摸一个对象。李叔叔觉得他们学校的年轻教师王宝珍比较合适,趁在县城开会返校的时候,领着宝珍路过我们家,见到了我的父母,介绍了双方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女方:贫下中农,公办教师,共产党员,父亲刚去世一年多,家中有勤劳能干的母亲和上学的弟弟妹妹。 男方:现役军人,共产党员,通信兵修理技工…… 女方的形象就在眼前,男方的模样就在墙上的照相框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短暂的交谈,这位穿着朴素、衣服多处补丁,高身大胯的姑娘和身穿军装,头戴帽徽和领章的帅气军人很快进入了我父母亲和老伴的视野。这次他们没有多少犹豫,在李叔叔的联系下,双方心里都有个谱了,只等我从部队回来后定话。其实,“父母之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形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因很简单,男女双方不管家境如何,世代农耕勤劳治家的传家之风在乡里是受人尊敬的,这是一张响亮的名片。而我俩在双方大人以及介绍人的眼中,其形象、其学识、其品行又完全合乎他们择媳和择婿的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于是,1976 年在我从部队服役期满回乡工作后,我们在全村人的祝福声中成为了“天作之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1976 年结婚全家照</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伴作为王家我这一辈第一个进门的媳妇,她为什么能够五十多年受到全家上上下下的尊崇和信赖,自有她过人之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伴到我们家前后那几年,我家的生活可谓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先是我母亲的肝硬化腹水进入晚期,从省城医院回到家中自己调养。在母亲病重期间,七十六岁的爷爷又因脑萎缩而病逝安葬,这时我和老伴结婚刚两个月,她便披麻戴孝代我母亲执行媳妇的职责,迎来送往磕头谢友。按照当地的乡俗,男客来了是男孝子磕头,陪同敬香烧纸;女客来了是女媳妇磕头,陪同敬香烧纸。我们家人门子大,人客繁多,男孝子多得是,能扎堆,而女孝媳仍是壮年的婶子在家中跑里跑外张闹家具食物,所以在灵前和去坟地尽孝的女孝媳就只是老伴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安葬爷爷时已进入冬季,人们大都穿上棉衣棉裤,而老伴仍是穿着两条单裤,因我母亲病重,老伴根本没有时间回5 0里地以外的娘家穿她的旧棉裤去。我们结婚时她仅花了112 元买了一身服装,也没有给她买下冬装。因在灵前下跪也没有个垫子,丧事办完后她的双膝全都黑紫,冷得发抖。不能下地的我母亲要给她做棉裤,她却说,家里如有六尺布票的话,你给我,我去坛镇买条绒裤是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此,这个初来乍到刚进门的新媳妇,她的人生角色就不仅是由为人女变成了为人媳、为人妻,而且是由台后转到了台前,由龙套变成了主演,把一个小媳妇的角色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上。尤其是在我母亲临终的前几个月,老伴从沟二里学校调往距我们村三华里的镇威学校,她一边上课一边回家做饭伺候病人,接待看病先生和客人。当时我刚去县委办工作,大姐和二妹都在坐月子,三妹和弟弟在校上学,家里全靠父亲和我老伴忙碌了。后来由于实在忙不过来了,父亲只好让高中即将毕业的三妹提前回家忙家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伴知道母亲看病买药没有钱了,她把刚领到的工资和报销来的41元医药费如数交到父亲手中,把在学校积攒的20 斤白面背回家,给病人和看病先生吃。那个年代粮食和食油很缺乏,医生、客人、病人和自家人分别对待,一天要做五六顿几样样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母亲肝昏迷数日后,一日早晨突然苏醒过来,当时家中好多人,她却望着身旁的儿媳妇,向她认真地交待了三件事: 一是,我走后尽快给你爹找个老伴,咱家人门差事大,没有个大气的家里人不行,你们都有工作,有了孩子总得有个老人帮助照管;二是千万不能让你奶奶下来长住,她下来就再也回不到她的大窑大炕上了;三是你弟弟海堂仅13岁,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这就全靠你们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把三件事交待完后就又昏迷了,第二天就停止了呼吸,走完了她46岁的人生之路。在安葬母亲的过程中老伴又是台前的主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正是老伴进入王家一年中所做的诸事,奠定了她作为一个新媳妇的话语权,这也是她主动迎接的第一次考验,全家族和全村人给她打了高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四十周岁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后的四十多年中,老伴在我家的付出就更是劳苦功高了。从她嫁到我家后,每遇星期天或节假日,总是回到家里就干活。她和我的家人们寒冬腊月碾糕面,在石磨上推磨、做豆腐,二号铁锅一锅锅地往起端;修砖窑时她和家人们亲自扣砖、烧砖、出砖窑。由于她性急,出手快,干活狠,造成两次流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里人都为这个当老师的媳妇儿惊奇,为什么推磨、碾糕面和扣砖她啥也会做?其实她在11岁时就一个人推磨了。上世纪生活在农村的人使用牲畜磨面是司空见惯的,或者是亲历亲为常做不休的事,而作为一个11岁的小女孩一人操作却是少之又少的,然而,推磨在那个年代是我家老伴不得不做的事。那年为了寻求一个稳定的住处,她父亲领上一家五口人过继给汾西县邢拔村一老妇人家,这年春天母亲得了宫外孕病,父亲和两个村民用自制担架抬上母亲去汾西县医院做剖腹产手术。父母一走二十多天,丢在家里三个未成年的小孩分别是11岁的我老伴和她5岁的弟弟、3岁的妹妹。他们做饭没面了,老太婆也不管,人生地不熟的没有地方借,只好学着父母推磨的方法去操作。而第一道程序是垫磨,即把成百斤重石磨上盘的一边提起来,垫上一块木头,快速把玉米粒铺在底盘上,然后放下抬起的石磨上盘,盘上堆上玉米粒,然后再套上拉磨的牛拉磨。从一簸箕一簸箕地上料,到一筛子一筛子地筛面,这些都好说;但11 岁的女孩子站在磨崖上往起抬上半块磨盘真是成年女性也都难以做到的,而她却艰难地做到了。她母亲出院后暂不能自理,更不能干活计,老伴只好在小学三年级休学一年,担负起喂牛喂猪洗衣做饭伺候母亲照顾弟弟妹妹的家庭事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十年来,我老父亲和我弟弟在村里种地多,五六十亩地分布在沟沟梁梁七八个地方,每到收割夏秋作物时,老伴总要回村帮忙,每块地种植的什么庄稼她都知道。她不仅熟悉我们家的地,而且对几家邻居家的地也都熟悉,因为村里人经常互助帮工,比如掐谷子就得多人收割。村里人和她相处很和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父亲在世前家中红白喜事过了十一宗,当家主事的他总要先和我老伴商量,尽管她每次都是表示完全赞同父亲的意见。但她心细认真,每宗事都是首当其冲。老父亲辛苦劳累了一辈子,在他晚年时我们把他接到县城让他享受一下城市的老年生活,我老伴总是让他吃好穿好,打扮得和老干部一样,隔两天利用下午用轮椅推上他在县城里转悠,让他见见往日的旧友,领略一下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人们都说这位“老干部”精神状态好。问他每月退休金多少钱?我老伴立即回答说:每月3000元。其实老父亲是每年才领的3000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父亲88岁患脑萎缩病卧床不起时,我的一个姐姐三个妹妹轮换着和我们伺候老人,他已不认识他的四个女儿了,称呼说,这个白头发老婆子不如昨天那个低点的老婆子,那个婆姨还给我念报纸哩。但人们指住我老伴问他:她是谁?他马上回答说:大儿媳,王宝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六十周岁留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妈去世后不久奶奶就离开叔叔们,和我们一起生活了23 年,直到94岁高龄去世前,我和老伴回村后一直和奶奶一条炕上睡,奶奶进城后和我们在一个屋里住。无论在村里和城里,老人的内衣内裤以及晚年的屎尿裤和被褥,我老伴都是默默无闻地给清洗,她和奶奶的感情真是非同一般。在奶奶能干活时,只要知道我老伴回村里,早早地就做下她爱吃的煎饼;老伴早上起床进城时,老奶奶天不明就抱上麦桔生火煮熟十几个鸡蛋让拿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十年来,村里人都说我和老伴对父母和我奶奶孝顺有加,要不她们能如此高寿?而我老伴却一再说,那是我们海堂弟弟和双兰弟媳的功劳,一年365 天,每顿饭生的做成熟的,缝缝补补,洗洗涮涮,他们是真正的孝顺者;而我们仅是时时节节,或在老人不能自理时接到城里尽尽孝,这是完全应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0 年我婶婶因病去世后,我叔叔在村里独自生活了六年。到他84岁时儿女们因在外工作,照顾不方便,便让叔叔去养老院安度晚年。老伴亲自跑了三个养老院,最后建议去“忠诚疗养院”,那里住宿饮食服务条件比较好,其次距县城最近,晚辈探视方便。叔叔在疗养院生活了5年,我老伴拿上食物常去探视,有时过年过节或者在老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让我接来住几天。她知道叔叔喜欢吃粘米饭、和子饭和二合面窝头等,也好抿两盅小酒,就尽量满足老人家的要求。她每次去疗养院,门房看守、服务员、医生、院长以及常住的老年人,都知道王爷爷的侄儿媳妇又来看她叔叔了。叔叔也爱“神”两句,背后夸他的侄儿媳妇当过老师、镇长和体委主任等。就在叔叔病情严重、从疗养院往村里送之前,老伴又精心地做好他喜欢吃的干红豆丝和南瓜条和子饭,用汤匙一口一口地往嘴里喂着吃。疗养院的领导、医生和服务员都感动得为这位王爷爷的侄儿媳妇竖起大拇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六十岁时全家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伴对家里上自家族长辈、下至侄儿男女外甥以及同辈人,总是满腔热情相待,毫无保留地付出,也换来了众人的回报。哪些年买手表紧张,没钱,叔叔从手上脱下自己的手表让她戴上;多年来,我老伴一回到村里,我那老实巴交的弟弟就会一声不吭地往桌子上放两把红枣、苹果、梨、红西红柿或者煮熟晒干的红薯干干。两年前老伴因患萎缩性胃炎,体重从135斤降至 95 斤,我拉上她回村里看望在猪场打工的弟弟和弟媳时,弟弟一看见他嫂嫂变成了这个样,低下头哭成个泪人,弟媳更是心疼得难过万分,从猪场借了500块钱哭着硬塞进老伴的口袋里。老伴走时又悄悄地把钱压在电视机的机顶盒下。就连我弟弟九岁的小孙子在我们家玩时,看到人们吃东西,就会说:你们都吃了,让我大奶奶吃啥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初夏我老伴在县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姐妹和弟媳听说后都要进城帮助做饭伺候她。都被她拒绝了。很小的事姊妹们都要结记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八姨小我们两岁,姨夫去世四年了,每隔两三天老伴和她都要沟通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让外甥和孙女表态发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激发学习的动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年来老伴时刻关注下一代和下两代人学习文化知识的投资,婆家娘家所有孩子们的上学情况她都随时掌握,长年不断地关心过问。先后有十多个侄儿外甥在县城上学时,在我们家里居住生活,多则三年,少则三个学期。有的虽在住校,但老伴经常去学校开家长会,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地协调老师和学生以及家长的关系。每遇节假日,她就把这些孩子们叫到家里改善一下伙食,教育他们好好学习,珍惜家长的付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几个十六七岁的孩子从学校毕业后没有能继续上学,也找不下合适的活计,我老伴都及时地收留到我们家,该补学的让补学,可以打工的给联系打工的地方。有一个外甥女找下一个在加油站加油的工作,我老伴觉得学过幼师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去加油站有点屈才了,于是又帮助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外甥各方面比较优秀,得到了所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帮助,工作一直调整升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伴对于自己的孙女和外甥也是从生活上关心,学业上支持。去年孙女和外甥升到初三后,因疫情的影响孩子们不能正常上课,老伴心急如焚,及时召集儿女孙辈们召开家庭会议,提要求,发红包,增加孩子父母的责任心,增强两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表态发言,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孙女开学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和老伴还有一个50年也说不清的一个小小的不算事的事。今年初,一个跟我和老伴特别要好的邻居突然问我们:咱们相识三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听见过王老兄直呼过老嫂子的名字,哪怕一次,为什么?我听后愣怔了一下,稍一回想,是呀!他们说得对呀!我说:是的,一次也没有叫过。他们问:那平时怎么称呼?我老伴回答:前半辈子他叫我王老师,后半辈子就一直叫老伴。邻居们说:那你叫她一声“王宝珍”怎么样?我说:五十年就这样过来了,叫不出口哟!他们说:真奇怪!世上少有这种事,什么原因?我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哟!或者,你们晓得。几个人会心地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一生中要感恩的人太多太多了,最最要感谢的是陪伴我一路艰辛、不离不弃、共同努力创建美好家庭的老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如今我们已进入古稀之年,如果能和这样的老伴相伴到老,该是一件多么幸福快乐的事情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请关注下篇《老伴儿》(工作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老伴55岁退休后的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作者近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简介:</b><span style="font-size:22px;">王贵堂,1952年生,山西省灵石县人,大专文化。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兵,从过政,收过税。退休后闲暇之余喜欢品茗赏景,读书爬格,自得其乐。2018年开始学习写作,收集整理对百姓和社会有贡献、有影响、有正能量的人和事。</span></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