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是中国古迹保存最完整的省份,古城、古寺、豪门院落,以及众多鲜为人知的古村落遍地。驾车穿梭在三晋的山川、河流和原野,宛如进入一座立体博物馆。</p><p class="ql-block">6月21号下午我们来到晋祠。都说来太原必游晋祠,那晋祠究竟有哪些不容错过的亮点呢?</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晋祠公园内,距离市中心25公里,是一座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陈列展览、安全保卫、重要接待及社会教育于一体的地方综合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导游说我们家这位90岁的老人是今天到晋祠的年龄最长者。</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皇家园林。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其母后邑姜而建,它是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古建筑集大成,宋元明清至民国单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悬瓮山下,松柏苍苍,流水殇殇,古色古香。晋祠的美,除了“山、树、水”美外,还有西周的柏树、春秋的水渠、隋朝的槐树、唐朝的御碑、北宋的彩塑、金代的大钟、元代的雕像、明朝的石桥、清朝的建筑、民国的凉亭。</p><p class="ql-block">看晋祠,就像看一部两千年的中华文明史。</p> <p class="ql-block">我们着重看了晋祠的几个“三”。读到后面,您能说出晋祠的三匾、三宝、三绝分别是什么吗?</p><p class="ql-block">晋祠三匾:难老、对越、水镜台。</p> <p class="ql-block">进入晋祠大门,迎面映入眼帘的第一座古建筑就是水镜台(明)。正面匾额“三晋明泉”。背面是一座古戏台,是古代迎神赛社演戏的舞台。它融楼、台、殿、阁为一体,造型奇巧,别具一格。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p> <p class="ql-block">曾经做过乾隆皇帝书法老师的翰林院编修晋祠乡绅名仕杨二酉题写的“水镜台”匾额穿越历史尘埃,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对越牌坊的“对越”二字出自《诗经·周颂·清庙》中:“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相传对越坊由明代太原举人高应元为母治病祈神而建并书写匾额。</p> <p class="ql-block">难老泉亭中匾额甚多,其中以明末清初傅山所题“难老”匾最为著名。傅山的“难老”二字用笔苍劲洗炼,颇具神韵,被誉为“神奇之笔”。</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创建于西周时期,馆内壮观的建筑群和精湛的塑像艺术是它的名片。其中金人台上的四尊铁人造型独特,威武雄壮,是晋祠博物馆重要的文物之一。</p><p class="ql-block">铁人胸前、背后及腿部均有铭文,铭文叙述了其铸造年代与铸造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宋代铁人)。金人台四周各立两米有余铁人一尊, 历经九百多年风霜雨雪,依然明亮如初,生动反映了北宋时期高超冶炼和铸造水平。东北角一尊为民国二年(1913年)补铸,。</p> <p class="ql-block">东北角的一尊铁人, 是民国二年重铸的。这尊铁人的身形比例以及神态的铸造工艺和技术远远不如其他三尊铁人。</p> <p class="ql-block">晋祠是一个庞大的古代建筑群,现存有800年以上建筑四座,600年至800年的建筑三座,300年至600年的建筑九十一座。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即“晋祠三宝”。</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北宋)是全祠的主殿,殿内供奉的是西周时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大殿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我国古建筑中“副阶周匝”的最早实例。晋祠圣母殿的大殿正面的八根大柱子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御匾龙柱,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北宋),中国现存最早的十字形古桥。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赞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古人习惯以方形水塘为沼,圆形为池,沼中有鱼,沼上有十字型板桥,取名“鱼沼飞梁”。</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鱼沼飞梁,后来在上面建了石桥。</p> <p class="ql-block">献殿(金代),是供奉祭品的场所。四周无壁,只有直棂栅栏,宽敞明亮。是现存献殿建筑群中最早之例,也是唯一一座殿与亭相结合的献殿。</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一绝“宋彩塑侍女像”,二绝“周柏”,三绝“难老泉”。 </p><p class="ql-block">一绝:宋彩塑侍女像。圣母殿完整保存着四十三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中国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为中国雕塑艺术的珍品。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p> <p class="ql-block">二绝周柏。“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欧阳修这样赞誉晋祠的周柏。轮回三千多个春秋,依然横卧虎视。这可是国家一级珍稀古树。</p> <p class="ql-block">晋韵从晋水中流淌而来。</p><p class="ql-block">三绝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清澈见底,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p> <p class="ql-block">观看鱼沼泉</p> <p class="ql-block">泉水三七分</p> <p class="ql-block">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李世民亲书《晋祠之铭并序》,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的先河。为晋祠留下千古佳篇和绝妙的书法艺术。也是唯一流传到现在的唐太宗李世民书法真迹碑刻。</p> <p class="ql-block">仿制碑刻</p> <p class="ql-block">晋祠内的王氏宗祠拜一下</p> <p class="ql-block">古树洞下的小猫咪</p> <p class="ql-block">“松水”取自王维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松水亭东面明间两柱挂有木制楹联“晋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乡”一副,高度概括了晋祠的地域风光,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走在晋祠,推开一扇门,打开一扇窗,随时和远去的历史不期而遇。随时能感受到华夏文明唐风晋韵的无穷魅力。</p><p class="ql-block">晋祠在民国时期一直受到保护,即使在抗战时期日本人也未曾破坏过。文革期间山西武斗激烈,但未有组织针对晋祠展开攻击,红卫兵组织也未能进入晋祠开展扫荡“四旧”的行动,使这座千年古建筑群躲过一劫。</p> <p class="ql-block">6月22日我们在太原休整一天。上午来到山西博物院参观。</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省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建院达百年以上的著名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一说起山西,人们总是想起山西的煤矿与汾酒的醇香,其实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p><p class="ql-block">女娲补天发生在山西这块土地上;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山西则是黄帝、炎帝两者活动的主要地区;尧、舜、禹也都曾在山西境内建都立业。</p> <p class="ql-block">龙形觥 (商)此件展品禁止出境展出。</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天下晋商等七个历史文化专题和五个艺术专题构成。</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鸟尊(西周),盛酒器,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此件展品禁止出境展出。</p><p class="ql-block">链接🔗:周礼曾记载周代宗庙礼器有六尊六彝,鸟尊即是其一。</p><p class="ql-block">西周初年,周成王弟弟姬虞封地在唐国称为唐叔虞,叔虞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随将国号“唐”改为“晋”,称晋侯燮父,开创了晋国近600年的伟业。鸟尊这件高规格祭祀礼器的拥有者就是第一代晋侯燮父。</p> <p class="ql-block">鸮卣 (商)</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寝孽方鼎 (商)</p><p class="ql-block">链接🔗:唐叔虞,姓姬,名虞。西周时期晋国始祖、三晋文化创始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同母弟弟,母王后邑姜。在封地唐国,史称唐叔虞。</p><p class="ql-block">前面提到的晋祠就是为纪念唐叔虞及母王后邑姜而建。</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兽形觥。1976年灵石县旌介村出土。商代盛酒器。整体造型别致,采用三层花纹,纹饰精细繁缛,显示出殷商铜器神秘狞厉的时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龙首提梁卣 (商)</p> <p class="ql-block">山西,地处中原腹地与塞外草原的农牧交错地带,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大熔炉”。</p><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具有环保作用的“雁鱼铜灯”。汉代的金属器,鸿雁伫立,回首衔鱼,雁颈与灯体以子母口相接,鱼身与雁颈、腹腔中空相通。</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侯马盟书。1965年在山西省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被称为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晋国晚期,“公室衰微,六卿专权”。权卿们为寻求内部团结,打击敌对势力,“盟誓”尘埃频繁。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盟书5,000余件,学界称为“侯马盟书”。</p> <p class="ql-block">壁画</p> <p class="ql-block">魏碑</p> <p class="ql-block">太原最繁华的柳巷街头既不车让人,也可占道经营。</p> <p class="ql-block">文创娃娃小钟宝。</p><p class="ql-block">傍晚来到柳巷,柳巷是太原历史悠久的商业街。 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具有三百多年的商业历史,华北地区最大的夜市。</p> <p class="ql-block">钟楼街,太原市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与柳巷、桥头街、柳巷南路,成“十”字衔连,是太原百余年来的商品集散中心。</p> <p class="ql-block">太原钟楼建于明代,后多次修缮。</p> <p class="ql-block">上海饭店。前身是上海市曾经久负盛名的鸿运楼酒家,从最初的鸿运楼酒家到现上海饭店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粽香情浓</p> <p class="ql-block">“粽”你心愿 皆可实现</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街钟楼街始于宋朝,兴于明清。是太原地标性商业文化街。</p> <p class="ql-block">小隐于野 大隐于市</p> <p class="ql-block">钟楼书院</p> <p class="ql-block">毡房巷里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歇歇脚</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起,太原钟楼街已成为国家级休闲旅游街区。</p> <p class="ql-block">打卡网红点“老鼠窟元宵”。</p><p class="ql-block">钟楼街老鼠窟元宵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钟楼街一带,商贩姓名申友(乳名三货)常年走街串巷,挑担叫卖元宵等甜食小吃。其元宵馅大皮薄,雪白软糯,香甜可口。</p> <p class="ql-block">来碗老鼠窟元宵</p> <p class="ql-block">钟楼街夜景</p> <p class="ql-block">靴巷美食</p> <p class="ql-block">太原柳巷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铜锣湾小吃一条街</p> <p class="ql-block">碗托终于吃到口</p> <p class="ql-block">烟火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