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宫在给我们讲述什么

远山近水

<p class="ql-block">纯阳宫在给我们讲述什么</p><p class="ql-block">——评郭建跃的新作《纯阳宫》 武元晋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据说,这是一本在手机上陆续完成的书,也是一本靠即兴的灵感,车里、被窝里、高铁上,甚至走在路上的一念而过,随手打开手机记录下来的带着些脉动的文字…… </p><p class="ql-block">乍一看书名,以为是小说,打开来才知道,这是郭建跃,这位资深媒体人闯荡“江湖”几十年,退休后习性难改,本该闲云野鹤般到海岛、回老家逍遥,可他总不忘在手机上点点戳戳,将灵魂起伏,心绪跌宕的感受记录下来,看似随性,读来有趣,行文短小平和,不乏流光出彩,在这炎炎夏日如同饮下一杯冰啤,顿感清凉怡人、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在郭建跃笔下,“胃口是有记忆的,从小的吃食会形成记忆根植于肠胃”。豆面抿圪斗、荞面灌肠、烧卖头脑、羊杂割……瞬间让每个老西儿或去过太原的人们肠胃躁动起来。从文学的角度说,我们走过了鲁迅的未庄、沈从文的湘西、路遥的双水村,这些“故乡”,是不同时代的文学标志。郭建跃笔下的太原、北京、海南,既是他主要的栖息之地,也是被他赋予了独特的乡愁加文学的生命,太原的厚重、海南的淳朴、北京的神秘,一一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没有足够的历练,难得有如此精准的悟语,翻看“乱语录”,这些也许是深夜,也许是清晨写下的三言两语,隽永犀利,可能对人间不留情面,但却对世态凿刻的入木三分:“回忆是衰老的马蹄灯,教导是迂腐的兴奋剂”,再比如:“年龄不是问题,思想的僵化才是问题”。“沉默可以减去一多半到烦恼,微笑可以增加一倍的机会”,其实并不“乱”的语录,细读获得的岂止是深刻。</p><p class="ql-block">书中文字,基本都是郭建跃退休闲赋之后,随时随地写在手机里、发在微信上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话说:有感而发却推敲不够,立马可待却仓促急就,但,其实文学有时就是这样,往往急就章,才会接着地火,冒着蒸气。 </p><p class="ql-block"> 再看书中插图,均为走到哪里拍在哪里的手机作品,除亲友拍他的,皆为喜爱摄影的他用心、用脑留下的美秒瞬间,朋友圈里他时不时分享给大家的美图,是公认的美的享受。正如他在为数不多的摄影课堂上讲的:“别偷懒,用脑拍下来,这就是珍贵的历史”。</p><p class="ql-block">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纵观郭建跃不凡的人生,不论是新闻最高奖项长江奖的获得,还是参与国家的大事小情,包括随海军出访欧洲,参加上合组织联演……他始终能精绝于业务的孜孜求索,超然于世事洞明的道破天机。</p><p class="ql-block">掩卷而思,《纯阳宫》一书,并非仅仅是郭建跃想借古城并州的一条老街,挥发他生于此长于此,拼搏一生后对老街巷的眷念和他饮水思源,更是他戎马携笔走三军,鼓呼将士书万文,如今退隐乡野茶酒田园的真实写照,正如他愿随推崇的苏东坡那般,我们更应从书中读出他遇挫不败的大气、深邃豁达的才气和随性自由不落俗套的仙气。 </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于北京西山八大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