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老君山随想

淇上田园

<p class="ql-block">淇上田园 文/手机摄影</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君山随想</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开篇的话。他是说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位于八百里伏牛山主峰的老君山,便是因浓郁的道家禀赋而盛名远扬。据说,这老君山是国内唯一不接待外国游客的名山。是因为民族信仰之异还是排他之隐,尚不明白。但是,国人信仰的道教始祖老子就在山上,这是古往今来朝野上下世人皆知的。这次,《奔流》文学院作家研修班安排在洛阳老君山举办,我估摸着多半也是冲着老君山的仙风道气而来的。如是,文友们便可借助老君山这么宏大的道场,感悟博大精深的道德文脉,触摸中华民族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提升自我研修自我感知自我深耕的能力,把祖国的道文化用文字表达的方式好好地弘扬一番了。</p><p class="ql-block"> 我曾于漫山覆薄雪的早春来过老君山。其时,老君山俨然一尊仙风道骨、身披薄纱的时空老人,端坐于昆仑、秦岭东麓,伏牛山之巅,傲视五洲四海之大地,庇佑中华民族之子孙,关照着祖国的太平盛世。尽管彼时春寒料峭,但老子思想的温热,传导在旅行者的脑际,温暖在朝拜者的肉身上,自然使人们对那金光灿灿的老君顶礼膜拜。诚然,彼时景象与此时景象会有差异。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差异只是视觉上的差异,而非感觉感悟上的差异,自然的变化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非本质上的变化,无论春夏秋冬,万变不离其宗,皆以自然为依归。“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其要义是“心无旁骛才能臻于化境。”因此,领悟“道法自然”,有助于认识和尊崇文学创作规律,提升文学作品的品味品质,使传统精神文化在现代文学艺术之树上绽放出更加鲜艳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老子说,“道而道,非常道”。在老君山观山看景研学,关键在于自己能观出山的气象,看出景的灵秀,研出道的要义。登高远眺,群山起舞重重叠叠隐隐约约或绝壁绿黛或白云飞渡;俯瞰沟壑,伊河蜿蜒缠缠绵绵潺潺汩汩或浪滔湍急或缓流无争。这气象这灵秀这要义便是天地大道,大道在山在水在文字间,看山似山非山,看水似水非水,看景似景非景,大道至上至简至空,一切自然而然。人们在观山观水观景的瞬间悟出道,在道的力量下升华为信仰,转化为思想,转化为文化,转化为精神力量,大道之信仰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信仰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我们国家的宗教信仰特征並无突显。但我们骨子里有着对道、儒等本土主流文化的依托。自古以来,这种文化依托在民族进化中升华为信仰,从而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当代,我们的文化信仰,我们的主流文化精神也在不断的革新。经过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形成的我国的主流文化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一是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当代文化集大成者--毛泽东思想,这为中华民族确立民族信仰奠定了文化基础。</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及其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对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有人刻意引入、传播西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有些人一味的崇拜西方的政治、文化,如西方的文字、西方的节日、西方的衣着,西方的制度;有人不分青红皂白、不顾中国国情,盲目崇拜推崇西方的政治体制、民主自由;有些人一方面,不顾民族尊严,不顾人格脸面,恬不知耻地为西方所谓的文明唱赞歌,又竭力反对为民族英雄唱赞歌!另一方面,却肆无忌惮地诽谤抵毁民族英雄形象,丑化摸黑祖国民族文化;还有人为了获取一块国际奖牌,不惜赔上祖宗八代,也要仰人鼻息,蝇营狗苟,成为西方嘲讽中国人民的马前卒、哈巴狗。这是当代价值观的变异!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悲哀!</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后,当我们回过头来回望我们国家对文化自信的坚守,审视我们国家以及全体国人的信仰缺失时,不禁令人唏嘘不已!那些西方的文字、西方的文学、西方的教育、西方的节日、西方的习惯、西方的餐饮,像近代西方的宗教和鸦片一样,一步一步地浸入中华大地,正在改变我们的土壤,改变我们的文化,改变我们的习惯,改变我们的基因,改变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这种改变的后果,就使得在毛泽东时代早已根除灭迹的“黄、赌、毒、嫖、娼,拐、骗、偷、抢、黑”等旧社会恶习死灰复燃,沉渣泛起,严重蚕蚀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扰乱了社会秩序,污染了社会环境,败坏了社会风气,尽而腐烂至各级组织,导致了史无前例的社会性贪腐。我们在检视过往时已经意识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乡镇、一个县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信仰,必须有我们共同的信仰。而这个信仰不是基督教,不是天主教,不是法轮功,不是拜金主义,不是西方的鸦片文化,不是西方的自由民主那一套,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p><p class="ql-block"> 开国领袖毛主席是有坚定的信仰的。不过,他信仰的“上帝”不是玉皇大帝,而是人民。1975年10月8日,他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对客人说:“人民就是上帝。” 有一次,他到基层搞调查研究时,问随行人员:“你们信不信上帝?”大家愕然。然后,毛主席说,“你们不信,我信!”大家惊愕。毛主席深情地说:“这个上帝是谁?他就是人民!” 毛主席坚定地把人民作为信仰,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他毕身的宗旨。有了人民是上帝的信仰,才有了他站在天安门城搂上,振臂高呼“人民万岁!”这样感天动地的呐喊!这是人民的领袖发自肺腑的声音!习近平在谈到以人民为中心时也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这也体现了国家领袖“天人合一”的民本思想和治国理念。英国剧作家罗伯特·奥克斯顿·博尔顿曾说过:“信仰不只是一种受头脑支配的思想,它也是一种可以支配头脑的思想。”把人民当作信仰,视人民为上帝,这是一种坚信“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忠贞信仰,是一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历史担当,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永恒信念。</p><p class="ql-block"> 民本思想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不仅贯串于历代卓有成就的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思想,也影响了历代文学家、诗人、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比如,老子说的“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好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生长、养育、滋润着万物,大公无私,一视同仁,始终如一,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期望统治者有水一样的高贵品质。而这种优秀的品质,不正是对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总理、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真实写照吗?不正是文学大家们坚守的优秀品质吗?</p><p class="ql-block"> 早在八十年前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就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题。”“我们的文艺应当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这次《奔流》文学院在老君山举办研修班,请文学界成就斐然的名家李佩甫、王剑冰、李炳银、张鲜明、李春雷、刘军莅临授课指导,用他们贴近人民,贴近时代,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实践阅历和采访创作经历,向学员们传授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诠释他们对人民的无限信仰和情怀。他们的文学创作经验充分证明,文学的根基在人民,文学的源泉在人民,文学的对象在人民,人民永远是文学的主人公!</p><p class="ql-block"> 老君山是道教始祖李耳归隐景室山“老子论道”之圣地。两千多年来,他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以及“民本”思想,犹如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魂魄,匡正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窃以为,《奔流》文学院在老君山举办作家研修班,意在告诉正在为文学梦想而努力的朋友们,要实现文学梦想,就要信仰人民,尊重人民、敬畏人民、回归人民。这也是解决“文学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p><p class="ql-block"> 2022年8月10日于郑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