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夕阳即将西下,特克斯河谷上空的乌云逐渐散去,视野慢慢开阔通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少许的云层仍然在天山头顶上漂浮,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峰慢慢地从云层里显露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特克斯河谷完全敞露在宽阔的视野里。纵横交错起伏跌宕的丘陵,仿佛是从乌孙山流出的液体,流向低处的特克斯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阿克塔斯草原上,宽广的乌孙山脉顶部也像是流动的海洋,波涛起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驶出阿克塔斯草原景区,我们在盘山路上看见山下纵横交错丘陵,像大海的波浪一样起伏跌宕,美丽的波纹悠悠荡漾,向着特克斯河谷逶迤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柔和的阳光洒落一片金辉,将受光面染成金黄色与背光面阴影明暗相对,呈现出光影的梦幻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一条倾斜而下的山谷,谷底又有起伏的山梁,这条凸起的山梁在谷底同样形成一个小山谷。山谷坡面上的褶皱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众多的微型山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地质构造的巨大力量,将看似坚硬的山体,扭捏成柔软的形体,塑造出柔美和缓的丘陵,这些圆润舒展的丘陵形态曲线,汇集成最美的立体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草原姑娘把这些圆润的丘陵,精心地妆扮成翠绿欲滴的绒绒地毯。绿绒绒的草原在霞光的抚慰下,变成娇媚的嫩绿鹅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地质构造、气象水文和植物是这幅优美画卷合作创作者。在这里,力与美达成极致的和谐,形与色巧把具象和抽象融为一体,光与影把有限形态和无限神韵交织糅合成幽深意境的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里,表象的形态和抽象的意蕴达成了共识。表象的美引导心灵走进抽象的深邃。表象的美犹如娇媚姑娘的花衣,姑娘期待着打开她心灵的白马王子的出现。仅关注美丽的花衣,无论你怎么殷勤都无法赢得她的芳心。追求美丽的姑娘,必须要赢得她的芳心,而她的芳心就在这美妙形态的包裹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下,一条宽阔的山谷迎面而来。温馨的阳光正在深情地抚慰着受光坡面上深绿的草丛,浓密的草丛在感动的瞬间,呈现出童真的鹅黄嫩绿,洋溢着幸福的喜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简单往往是力量的张扬,复杂却是柔美的矜持。你看,这条宽阔的山谷里,有着众多的地形起伏,形成更多的微型山谷,每条山谷又有着很多的微形褶皱,似乎要这样无穷地延续下去。构造营力不厌其烦地精心塑造出形态多样魅力四射的地形地貌,阐释着力与美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内在机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形态多样曲线柔美的地貌,为高超画艺的光影魔术师挥毫泼墨提供了美丽的基质,在夕阳西下的这一刻,梦幻般的诗画就这样浑然天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靓丽的谷顶与阴暗的坡面,明暗相对,展示出光影的神奇魔力,为我们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空间。明暗相对,若隐若现,迷离之致,这是画意的最美层次,也是诗意的最高境界。这就是如诗如画的最美阐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与夕阳温柔光线相遇的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色彩的光影。倾斜度较大的坡面,接受的光线最多,呈现嫩黄色草原。坡度较缓的草原则是黄绿色草原。背光面则是黑黢黢的深绿色草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黄绿色草原上一个微起伏坡面下,坐落着一户牧民的三栋平房。坡面下方谷底有一天小溪蜿蜒流淌,想必也是这户牧民和牲畜的水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置身这般诗情画意的美景之中,能够使怀春少女怦然心动,瞬间产生要嫁给生活在这里的青年牧民的强烈愿望。瞬间产生的美好意愿,往往破灭的也快。有不少前来观光的美少女嫁给了这里的小伙子,也有不少女孩在结婚后不久,忍受不了长期的寂寞,放弃了美梦促成的婚姻。只有极少数女孩留了下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温柔的光线继续绘制美丽的画卷。不同的地形形态与光线不同的坡面,产生不同的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自然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地创造出物质的多样性、形态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和功能的多样性。差异产生美,差异是互为依存相互补充的进化基质,差异同时也是演变进化的动力源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类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制度文化,同样存在着深刻的差异,即文化的多元性。正是存在差异,才有多样性的社会实践,才能促进不同的思想意识和制度文化的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各种文化的优劣长短,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比较鉴别,先进的文化得以传播,落后的文化被淘汰,文明在优胜劣汰中产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明的产生绝不是任何人和任何组织能够计划出来的,而是在多种形态的思想意识和制度文化的自然演变过程中生发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倘若将某种文化封闭起来,不接触其他文化,成为封闭单一的文化。这种文化因为没有多样性文化的交流借鉴取长补短,就失去了发展的促进力量,必将萎缩消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样性是系统内多种力量各自作用,综合形成的结局。这里的综合并非是系统外或者系统内任何一种力量操纵控制的,而是系统内所有力量作用的总和,一如植物系统分布式涌现机制产生秩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分布式涌现机制是一种将系统内所有个体依照并联方式激励每个个体按照基因赋予生命的本质属性,尽最大可能性实现生命的愿望,最终获得系统的演变进化或者说是优化完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纵观人类历史,原始社会的组织架构,也是遵循自然系统分布式涌现机制,演变进化的。自从出现了国家这种大型组织,人类几乎都违背了自然规律,采用串联式自上而下的中央控制机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组织机制无视个体的生命本质属性,扼杀自主能动性和创造创新性,以一个个体或者数个个体的意志愿望作为整个系统的意志愿望。这种机制首先消灭了多样性,丧失了演变进化的发展动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把这种组织机制叫作君主(或者帝王)极权专制主义。这种制度剥夺了所有个体对于自然资源的天赋占有权利,全部的自然资源统归君主一人或一家所有。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专制制度,不仅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而且产生永无止境的奢侈,建设规模浩大的建筑物(如金字塔),耗费大量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这样的国家,最终遭到自然的报应而灰飞烟灭。如肥沃新月带苏美尔、亚述、巴比伦等大一统中央集权古文明国家相继灭亡。即便是残存下来,也因缺乏创新活力,僵而不死、苟延残喘,如埃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极权专制国家,因为耗尽自然资源,致使自然生态系统崩溃,在自然的报复重击下而灭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极权专制不仅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大肆破坏生态环境,更为严重的是对人类社会的系统性摧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种极权专制制度,首先剥夺黎民百姓占有自然资源的天赋权利。由官方垄断并且经营重要资源,汲取巨额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进一步榨取民众的一切劳动果实,使民众沦落为没有任何财产权利的奴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是严格控制思想,只能有帝王一种声音存在,使民众智力贫乏,精神萎靡,成为任由统治者指使的工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四是破坏民众的一切组织架构,让民众成为单个孤立的分子,让一盘散沙个体化的民众直接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使民众彻底失去对于统治者的威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五是严格限制民众自由迁徙,民众只能从事农耕生产或者服兵役,把民众死死地固定在土地上。民众只有服从国家的驱使,才能获得必需的生活来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六严厉打压商业贸易,进一步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康熙对数学(几何)、天文学和地理学等科学理论非常喜爱,但是仅限于他一人知晓,宁愿深藏后宫也不向朝臣和社会传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种制度下,价值观被严重扭曲,人们毫无理性地崇拜权力,夺取国家政权和巩固政权是人们最高的理想追求。同时,获取权力是实现荣华富贵的最佳途径,也是唯一出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央集权官僚组织架构是君主极权专制制度的运作保障系统,围绕各级权力中心,形成向社会各阶层辐射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些网络美其名曰人际关系,实质上就是权力关系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距离权力中心的远近决定了获取财富资源的多寡。处于权力边缘化的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向权力中心靠近,即阶层上升。处于权力中心的人们则千方百计地杜绝这种上升通道,即阶层固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财产利益的分配,掌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权力者,便可以实现权力寻租,获取巨额资源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在人类几乎全部都处于野蛮残暴的君主极权专制制度统治的情势下,地处地中海东部爱琴海岸边希腊半岛一个叫雅典的地方,闪现出人类现代文明的第一缕光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雅典在公元前700~前336年,组织公民大会实行投票选举领导人和决定重要政策的民主政治制度。与此同时,产生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动植物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等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主政治和科学理论的诞生,奠定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础。这也是五四运动高举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经两千年的社会实践,人类最终选择了与自己愿望相匹配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思想——民主政治和科学理论。中国也在二十世纪初告别了帝制——君主极权专制制度,走向人民共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的制度转型艰难曲折,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由于长期淫浸腐朽的帝制思想,在民国时期,先后有袁世凯张勋公然恢复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伟大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破除了禁锢中国人民思想的牢笼,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创造出经济腾飞的奇迹,震惊了世界,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至关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多样性的思想和市场经济多样性的生产方式,使中国人民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创新力量。有力地证明了自然规律拥有的巨大威力,多样性同样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自然演变进化的重要因素是自然系统保有丰富的多样性,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样需要丰富的多样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君主极权专制国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同是君主极权专制国家,古代中国与肥沃新月带的古埃及、亚述、古巴比伦、苏美尔,以及后来的古罗马和西欧国家,甚至与近邻日本在国家结构上都有着根本的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肥沃新月带各文明古国和古罗马、西欧各国的国家结构是二元或多元化的。这些国家政教分离,国王之下还有众多贵族管理各自辖区,国王不能直接统领全国。国王的权力往往受到制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邻日本古代的国家结构是幕府、天皇和各番大明三元组成的。实行政教合一。执掌权力的幕府外部有天皇和各番大明的制约,内部大多时候执政的将军要与幕府将领商议。幕府将军的权力同样受到制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古代的国家结构自秦始皇以降,消灭了贵族阶层,都是帝王领导下一元化的中央集权制,并且实行政教合一。帝王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力量的监督制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同的国家结构,决定着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不同路径和难易程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在1215年,英国贵族、教士、骑士和市民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签订了《自由大宪章》,规定王权在法律之下,确立了私有财产和人身自由不可侵犯的原则。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活。之后逐步过渡到,国家权力由国王和议院构成,国王的决定必须经过议院的多数通过才能执行。最后,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国家大都实行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的权力结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日本之所以能够明治维新一举成功,主要是日本信奉强者的文化和权力分立的国家结构。当他们看到古老的中华帝国在与西方的较量中落败,幕府决心全面效仿西方。实行宪政,建立分权的国家结构,建立西式学校,教授西方科学人文理论。尽管一些大明和武士阻挠,也发生过叛乱,但是很快就统一了行动。明治维新迅速取得成功。可惜的是他们选择了德国集权模式,走上了军国主义法西斯野蛮侵略的邪路,犯下滔天罪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反观中国,掌握皇权的慈禧太后和为她服务的官僚组织,满脑子都是腐朽僵化的帝王极权专制思想(简称帝制,即君主极权专制制度)。面对危局,只想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表皮上学习西方,不从根本的制度和国家结构上深刻变革,看似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很快就失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以慈禧为代表的皇家统治集团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官僚组织,不愿为国家民众的长远利益牺牲自己的特权私利,他们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合约协议,只想苟延残喘屈辱地延续下去。然而,世界文明的大潮浩浩荡荡,不允许任何的侥幸和躲避,在近代中国仁人志士和社会精英的努力奋斗中,统治古老中华帝国两千多年的帝制,终于寿终正寝,烟消云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夕阳柔美的光线,使人产生奇境梦幻,不知不觉间,穿越时空,横跨两个半球,纵越两千多年。思想的天空如此广阔,又如此迷离。是自然造人的神奇,还是人与自然共鸣的深邃,我不得而知。我所能感知到的是这神奇的世界,具有非凡的魅力和奥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有一种全息照相技术,这个世界,甚至是宇宙,是否也是精密的整体,任何的局部都有隐含着整个宇宙的信息?果真如此,我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我的身上应该拥有整个宇宙的组成信息和运行密码。问题是,即便我拥有这些信息,我无法感知它们的存在,更无法解读它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因为每当我走进自然,面对夜空星辰、蓝天白云、高山谷地、湖泊河流、森林草原以及那漫山遍野的山花烂漫,冥冥之中总有一种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茫然有知又莫衷一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既然我们都是自然的产物,都是自然的一分子,我们就应该敬爱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将自然哲学奉为最高的原则。观察自然,研究自然,揭示出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span></p> <p class="ql-block"> 静美的草原,梦幻的世界。陶渊明当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叹和期盼,恐怕也是这种醉人的景致吧。</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幸福的牲畜而言,还能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像是梦幻般的桃花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丽的草原,醉人的光线,一切都是那么地宁静祥和,一切都是那么地舒适惬意。置身于其中,还有什么烦恼不能忘却?还有什么不能化解?在这里,自然母亲会用最温柔的爱意,抚慰你疲惫的身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自然的创造力有多么壮美,对生命的危害就有多么惨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8年3月,就读于美国国际旅游专业即将毕业的白雪莲硕士,独自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第五天遇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0年7月南航在校女大学生黄雨蒙为了排解内心的焦虑,从南京一人来到可可西里保护区遇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引用以上两个案例是想提醒各位美友,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注意保护好自己,千万不要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性奇特的草丛,在被牛羊采食过后,生长的更快更茁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放牧的草原,牲畜排泄的粪便中有一种叫作水玉霉的微生物。水玉霉顶部的孢子能够以重力加速度的20000倍加速喷射到周围20米内的草丛上,将粪便内的营养成份贡献给草丛。得到营养补充的草丛,旺盛地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回报,牲畜吃草时,水玉霉再次回到了牲畜的胃肠内。如此循环往复,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实现永续利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金色的阳光将草原染成金黄色,金色的草原如梦似幻,在这梦幻奇境之中,牛在悠闲自在地食草。它们不争不抢,率性自为,其乐融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如果超载过牧,草丛将退化稀疏。科学放牧,精准放牧,管理起来犹如走钢丝般的难以平衡。草原专家们哀叹道:一禁就死,一放就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科学施策,需要牧民内心接受,否则无法实施。如果硬性规定,对草原和牧民双方都有伤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牧民数量比现在少很多,放牧的牲畜总量也少很多,草原不存在超载过牧而退化的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怎么做才能实现平衡利用,永续发展,这是摆在草原专家和行政领导面前的迫切课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照片拍摄于2023年5月29日,地点为阿克塔斯草原景区盘山路段。</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