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放风筝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清明节节日习俗。风筝又称风琴、纸鹞、鹞子、纸鸢。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通信工具,第一个风筝是鲁班用竹子做的,后来只有皇宫里才有纸鸢。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晚唐,人们在纸鸢上加竹笛,纸鸢飞上天以后被风一吹,发出“呜呜”的声响,好像筝的弹奏声,于是人们把‘纸鸢’改称‘风筝’现代以风筝,风琴作为统称,包括没有哨子的纸鸢。</p> <p class="ql-block">在绩溪民谣中,有一首民谣叫《放风筝》。“姐妹二人到城东,到了城东去逛青,捎带放风筝。大姐放的花蝴蝶,二姐放的活蜈蚣,飘飘在天空,好似一条龙。” 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民谣让家乡的劳动人民口口相传,成了一种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采用这首民谣,让孩子们了解了风筝的历史及制作方法,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风筝,掌握制作方法,感受制作风筝的不易,体会制作风筝的快乐!放风筝可以是一种家庭亲子活动,可以让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其中,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渗透亲情教育。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孩子还可以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这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这项充满意义而快乐的活动,很好的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融合一体。</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各显神通,有的同学在家长帮助下,自己准备材料,扎骨架,裁风筝纸,描画图案,扎线轴;有的同学在网上买来材料包,自己动手组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风筝展现在大家眼前!</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唱诵起家乡的民谣《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大家唱起了快乐的歌曲《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儿童散学早归来,忙趁东风放纸鸢。”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窗外,阳光明媚,微风习习,春天真是放风筝的好天气呀!</p> <p class="ql-block">精彩的放风筝比赛开始了。五颜六色的风筝争先恐后地向瓦蓝瓦蓝的天空飞去。风筝的式样真多呀!有:“蝴蝶”风筝、“小鸟”风筝、“老鹰”风筝……它们在天空中各显神通</p> <p class="ql-block">风筝飞吧飞吧,尽情的飞吧,挣脱那根缠绕的长线,能飞多远就飞多远,不要停留。”飞过沧海,越过桑田,希望孩子们插上释放的翅膀,在纯净的蓝天下自由的翱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