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户外圈有“南武功北太白”之说,今年四月徒步穿越了武功山。这次利用端午三天假期外加一天,完成了秦岭主峰太白山的徒步穿越,太白山归来已一周,但秦岭山川的壮美、浩瀚的星空常常映入脑海,高海拔路上的艰辛跋涉、风餐露宿的点点滴滴,第四纪冰川留下的无边无际、浩渺空旷的石海,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6月20日晚上坐火车,21号早8点户外帮18名好汉西安火车站集合,然后坐大巴向周至县黑河森林公园进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横卧在陕西眉县、太白和周至3县境内。它横贯陕西省秦岭山脉的主峰,海拔3767.2米,也是秦岭的最高峰。本次穿越,从周至县厚畛子—铁甲树—老君殿—南天门—药王殿—跑马梁—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拔仙台—大爷海—大文公庙—小文公庙—天圆地方—眉县红桦坪。总行程27.02公里,累计爬升2986米。</p> <p class="ql-block"> 太白线之旅D1休闲游,到达厚畛子村,看时间尚早,林队带我们坐车休闲游黑河国家森林公园,翻越路窄弯多的秦岭粱。</p> <p class="ql-block"> 下秦岭粱后就到了声名远扬的老县城。老县城历史悠久,是傥骆古道上的一处要地,曾经繁盛一时,现在仍保留许多清代及民国遗迹,是清代佛坪厅(比县高半级)的所在地,其周围四山环抱,一水中流,坚固高大的石头城墙及东、西、南三座城门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三龙戏珠石条在别的地方还真没有见过,堪称一绝。当地人介绍,当地鬼神较多,二龙压不住,三龙才有威力。</p> <p class="ql-block"> 厚畛子小村庄宁静,安逸,凉快!真想多住二天,可惜时间有限。22日太白山穿越正式开始,6 点乘当地小车到铁甲树,合影留念后背起行囊整装出发。</p> <p class="ql-block"> 铁甲树,生长极其缓慢,木质坚硬如铁,树叶形状似古代将军所穿铠甲的甲片,距今已有550年,远近居民谓之神树。</p> <p class="ql-block"> 细心又耐心的帅哥林领队。</p> <p class="ql-block"> 铁甲树至三合宫瀑布这段路一路缓坡,植被很好,绿树成荫,比较凉爽,逆黑河而上,身旁是形形色色的阔叶林木,清澈流淌的黑河流水淙淙,清脆悦耳,似是承欢,又像是迎逢,不绝于途,边走边照,蛮惬意的,哪有艰辛?</p> <p class="ql-block"> 迂回跨越黑河的四座吊桥。</p> <p class="ql-block"> 十二座”独木桥”。</p> <p class="ql-block"> 殊不知,过了三合宫瀑布,山坡变陡,爬起来气喘吁吁,随处都有警示牌和指示牌,倒是不怕迷失方向。</p> <p class="ql-block"> 二领队平淡吃苦耐劳。</p> <p class="ql-block"> 10点多到回心石,一切有不适的人可以就此打住原路返回,因为山路开始险峻,海拔开始直线上升,因为往上的路会越来越艰辛。我们选择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告别回心石,继续攀升,前方的山坡长得无法目测尽头,一直向上,笔直的树木参天,还有好多粗大的树木被拦腰劈断,完全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状态。透过树林,连接到了蓝天,还有那一团团棉花般的云彩,碧天下古松静默,最原始最质朴也可以发散出摄人心魄的美。</p> <p class="ql-block"> 上升1100米,中午12点14分到达海拔2866米的老君殿,周围开始岀现针叶林。有山西队在此地休息,吃着香喷喷的让人流口水的方便面。</p> <p class="ql-block"> 窄窄的山路偶遇逆行下山的几个美女,暖心赠予我们几罐氧气,当时不想要,后来还真派上用场了。最后拔高二里坡也叫绝望坡,脚沉肩上8公斤(我可能是最轻的)的包更沉,时不时要歇歇,养精蓄锐。</p> <p class="ql-block"> 途中遇到的第一个石海,巨大的乱石一直从山垭口排到了高高的蓝天中,乱石峥嵘,直接天际,非常难走,稍不留神就容易踩到或滑下石缝而摔倒受伤。前行时一定要选好落脚点,千万马虎不得,这些奇景究竟是如何形成?开始以为是山体运动造成的。后看了景区介绍,才知道了这是典型的冰缘地貌。</p> <p class="ql-block"> 终于在下午2点59分到达南天门(海拔3135米),总拔高1600多米。本来应该在此宿营,但床位有限,让我们继续前行至药王殿。</p> <p class="ql-block"> 南天门打卡</p> <p class="ql-block"> 继续横切约2公里,4点23分与前队在药王殿胜利会师。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人称“药王”,长年隐居太白山中,修道炼丹,研究太白草药为民治病,据说后人感其恩修此殿以纪念之。</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们简易房—塑料地窝棚,男女混杂大通铺,一辈子也没有过的体验,不一般的人才可能有的体验,度过了一个无信号和无电原始状态的夜晚,晚上穿着羽绒服、冲锋衣盖着被子都被冻醒。就这还是多亏林队提前预订好,修吾帅哥跑得快抢占,要不就没地方睡觉了,说好的每人150元一个铺位一床被子,可是不小心被人偷走一床,收尾的林队用蚊帐将就了一夜,听说当晚还有很多人没有住的地方,在南天门房子里打地铺200元一晚。因为高反睡不着,胃难受哇哇吐了才好些,多亏神鹰带的胃药和燕燕美女早上的燕麦粥。</p> <p class="ql-block"> 棚外的自搭的帐篷。</p> <p class="ql-block"> 晚上可以仰望星空了。实际上睡到半夜,棚顶聚满了水什么也看不到。</p> <p class="ql-block"> 感谢老天爷眷顾,傍晚乌云密布,凌晨两点星空又开始给我们展现视觉大餐了。</p> <p class="ql-block"> 感谢神鹰带的气炉和林队提供的气罐,在这荒郊野外吃上一口热面。</p> <p class="ql-block"> 虽然因高反睡得不好,我们还是6点钟准时出发。</p> <p class="ql-block"> 一路的高山矮科杜鹃花🌸,漫山遍野,竟然经过漫长的冰川时期,依然能够在这苦寒之地生存下来,细细的筋络中蕴藏着多少坚韧啊。</p> <p class="ql-block"> 南北穿越太白山第二天:药王殿~大文公庙!全程约8公里,爬升约800米,路程不算太远,但都在3300以上海拔行走,承蒙上天恩赐,又是阳光高照,天朗气清。开始缓慢拔高,路迹清晰。</p> <p class="ql-block"> 顺着驴友留下的指示箭头一直往前走,爬过一座山头又一座山头,远山铺天盖地的石河似瀑布般由山顶倾泻而下,扇形铺卷至谷底,延绵数十里,巨大的山体被长长的石海划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非常壮观。满山尽是巨大的石块,怪石嶙峋,坡度不是很大,但这种大面积的乱石岗,实在难走,有时候需要手脚并用,也许这就是爬山吧。</p><p class="ql-block"> 查询资料了解到,冰川运动时期山体隆起,经冰融作用,使山体崩解由上往下移动形成,冰冻和融化反复交替进行的过程千百万年地进行,再坚硬的岩石也会崩溃瓦解,使岩石解体崩裂成为碎石,形成漫山遍野的大小不等的石块。在地表比较平缓的地方形成石海,在凹地或沟谷的缓坡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向下流淌的石河。在这高高的秦岭之巅,遥想这千百万年来无声无息的雪融冰消,竟能让原本完整坚硬的花岗岩山脊碎裂瓦解,终成这一望无际的浩瀚石海,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力量!自然之力浩渺无垠,时空流转之中,我们又是何等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 太白山玉皇池,海拔3360米,湖面一半矜持地映着天空,一半是山的阴影,宛如阴阳八卦图。紧邻玉皇池西南有一座清代道观凌霄殿,秦岭不仅是一座自然之山也是一座文化之山。</p> <p class="ql-block"> 玉皇池往上不远就是三爷海。三爷海,海拔3485米。</p> <p class="ql-block"> 告别三爷海,继续前行二爷海,海拔3560米,比三爷海略小一些。</p> <p class="ql-block"> 站在二爷海边,可以仰望拔仙台,就像一座在相对平坦的石海上拔起的堡垒,只见上面云雾缭绕,太白之巅就在眼前,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我们快速登上海拔3767.2米的拔仙台。</p> <p class="ql-block"> 天气超级给力,待我们登顶时刻,云开雾散,蓝天白云,拔仙台雄踞于秦岭群峰之上,三面陡峭,雄险无比,参天入云,台顶宽阔平坦,没有树木,只有绿色的高山草甸。台上有封神台、雷神殿,拔仙台是以道观命名,是传说中当年武王讨纣后姜子牙封神点仙的地方。平坦宽阔地面上有许多的尼玛石,应该都是驴友堆积而成,犹如一种圣洁而又神秘的仪式,记录着驴友穿越太白山的足迹,也像仙兵仙将一般等候封神成仙。</p> <p class="ql-block">拔仙台太白庙封神殿旧址。</p> <p class="ql-block"> 登顶远眺,天,如此亲近,阳光,如此灿烂。且人在高处,一览众山小,天地苍茫,胸怀浩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风起云涌,白云翻卷奔腾,浩浩荡荡,有的似万马奔腾,有的如海市蜃楼,游弋不定,瞬息万变,各种小动物也竞相亮相。</p> <p class="ql-block"> 神鹰背着太阳能充电板。</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太白之巅,第一次那么强烈地感觉天空可以如此的湛蓝纯净,清澈辽远。喜欢许巍的《蓝莲花》,那盛开着永不凋零的蓝莲花的自由世界,应该就是我们看到的这纯美天地吧。虽说海拔高达3700多米,我们边玩边拍,竟然神清气爽,竟然飞越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下到拔仙台北侧,是被世人称为“大爷海”的山顶湖泊,海拔3590米,橄榄形,清澈如镜,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和大爷海,星盘错落,就像秦岭之眼一样在太白之巅凝望苍穹千年,目睹了天上的阴晴圆缺,风雨雷电。</p> <p class="ql-block"> 在大爷海简单吃了点继续向北开拔,走着走着,只见前方脚下山脊,很明显的分界,左侧云从山间谷底生,叠叠云浪拍岸而来,就是飘不过垭口,过不了山脊,很有意思的景象,听旁边驴友介绍,这里就是秦岭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在山上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特征,北坡~云层稀薄,南坡~云层浑厚,水汽充沛,南方过来的水汽过不到北方,秦岭,它象一道高大宽厚的巨壁,阻挡着南来北往的气流,使得南北气候有了明显的差异。</p> <p class="ql-block"> 俯瞰蓝天白云下大气的秦川,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壮美的秦岭太白山不愧为中国龙脉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约下午四点到达我们入住的大文公庙(海拔3568米),有电了且某个点手机有信号(宁静致远不知怎么发现的这个点),失联二天,终于向家里报了个平安;山上也可买到食品,看看背夫的辛苦,贵也是有道理的(方便面25元一袋);住宿条件稍微好点,上下通铺,铁皮屋里塞满了六十多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声音嘈杂不堪,伴着此起彼伏的呼噜声、嗑瓜子声和小孩的哭声迷迷糊糊入睡了。</p> <p class="ql-block"> 早上自然不用人叫就早早的醒了,既然醒了,林队英明决策,四点半向下一个小目标小文公庙出发。</p> <p class="ql-block"> 带着头灯,沿着晨曦向东出发。</p> <p class="ql-block"> 重重叠叠峰峦的东方,以梦幻般异彩涂亮崭新的黎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头一望,更是惊喜,哇,日照金山,我不得不惊叹自然的神奇,一般来说,万丈金光从天而降照射在雪山之巅,可以出现“日照金山”,而此时此刻太阳光晕与石山相遇,碰撞出火花般的奇景,极为震撼。听说看到日照金山的人都是幸运的,好运将伴随一生。此外,日照金山也象征着希望,所有的荆棘和黑暗终将消散,所有的汗水没有白流,太值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目标小文公庙到了,海拔3480米,是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入口,回望走过的保护区的路,虽然艰辛,竟是那样的值得回味。我们开始进到公园景区里,石头路变成景区栈道了。</p> <p class="ql-block"> 又有一个大爬升,到达“天圆地方”,海拔3511米,视野开阔,天空仿佛一个巨大的圆盖,俯视大地如盘,山峦连绵无垠。是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站在上面可以一脚踏南,一脚踩北。在这里一半水向西流入黄河,一半水向东流入长江。所以又有“双脚踏南北,江河自风流”之说。</p> <p class="ql-block"> 天下索道就在不远处,回家的时间绰绰有余,领队建议坐索道,但大家还是和天下索道擦肩而过,倔强地顺着左手的栈道一路下行。</p> <p class="ql-block"> 拜仙台~苏轼登台祈雨点。</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不落安全按时到达乘车点,太白山穿越圆满成功!感谢领队精心策划,感谢老天爷保佑,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们,特别感谢神鹰和宁静致远一路照顾和跟拍。与智者同行,与善者为伴,收获满满,美图多多,借用不少群里美图与大家分享,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感恩所有的如约而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