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护航,预防溺水”——朱庄小学防溺水安全教育

微暖

<p class="ql-block">  暑假将至,天气酷热,学校周边水域广阔,防溺水安全形势严峻。暑假期间,您的孩子基本上脱离学校和教师的监管,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希望您担负起孩子的安全责任,切实做到:</p><p class="ql-block"> 坚持每天一提醒。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每年都有这样的悲剧上演。家长不管工作再忙,每天都要抽出哪怕一分钟时间,交代孩子远离水源,将溺水风险降低为零。即使家长上班不在家,也要打电话嘱咐一下,把孩子的假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管。</p><p class="ql-block"> 重点监管两时段。双休或节假日、一天中的中午到下午是孩子溺水的高发时段,在这两个重要时间段内,孩子和同学、朋友结伴外出的机会增多,风险也相应增加。所以,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尽量不要孩子外出,呆在家里最为安全。即使外出,也要掌握孩子的行踪,经常打电话确定孩子位置,降低孩子溺水风险。</p><p class="ql-block"> 针对三因查问题。孩子溺水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在水边玩,或捡拾水中的物品,不慎落水。二是擅自下水戏水。三是结伴游泳。针对这三个方面,要正面或侧面了解孩子有没有这三种行为,一旦发现有这几方面的行为,要立即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监管力度,及时解决安全隐患。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后果不堪设想。</p><p class="ql-block"> 养成四个好习惯。一是家长和孩子养成每天阅读一日安全提醒的习惯;二是孩子外出,一定要养成给家长“报备”的习惯。三是每天观看一个防溺宣传视频,家长和孩子养成每天观看的习惯。四是发现有溺水事故的报道,要第一时间提醒,以加强对孩子的警示和教育。</p><p class="ql-block"> 外出做到五“知道”。悲剧的发生往往都是在孩子长时间脱离家长监管下发生的。所以,家长再忙,都要时刻掌握孩子的行踪。只要孩子外出,家长一定做到五个“知道”:一要知道孩子去向,二要知道孩子同伴,三要知道孩子或同伴或同伴家长的联系方式,四要知道孩子去干啥,五要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来。</p><p class="ql-block"> 反复强调六“不准”。在游泳与施救方面,教育部明确规定六个“不准”:一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二是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三是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四是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五是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六是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p><p class="ql-block"> 家长朋友,身边一个个溺水事故警示我们,麻痹就是隐患,大意就是事故,无视更是灾难。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无法重来。让我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忧患意识,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提高孩子溺水安全防范的自觉性,切实承担起呵护孩子安全的重要责任。</p>

孩子

溺水

家长

安全

游泳

外出

养成

监管

每天

结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