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案例

LiNa

小小吸管大变身 <p class="ql-block">一、活动背景</p><p class="ql-block">(一)玩教具材料</p><p class="ql-block">吸管、扭扭棒等低结构的游戏材料</p><p class="ql-block">(二) 环境创设</p><p class="ql-block">由于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所以幼儿园会给宝贝们提供许多吸管,扭扭棒等低结构的游戏材料,供幼儿们进行自主的开放性游戏,而此次活动的灵感源于一次美工活动。孩子们对其吸管,扭扭棒等创造出的造型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幼儿充分独立自由地空间,不做过多的干预,只在幼儿经验停滞不前的时候,适时的提问介入,引发幼儿的思考,引导其进行创造性的探究与尝试。</p> <p class="ql-block">(三)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p> <p class="ql-block">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处于感知理解阶段,此阶段的幼儿更多的是通过亲身的感知去认识世界,所以幼儿们渴望通过直接的感知操作实去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而此次游戏的灵感源于一次美工活动。</p><p class="ql-block"> 幼儿将手中小小的吸管变出了许多不同的造型,吸引了许多孩子们的围观。因此,我抓住了此次的教育契机,在建构区投入了一些吸管和扭扭棒等材料供幼儿搭建。让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去进行拼接,叠高,以此来引导幼儿对建构型游戏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p><p class="ql-block">(四)教师预期</p><p class="ql-block">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成为游戏的主人"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则和信条。建构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它是对真实建筑物的模拟。让幼儿利用各种材料,通过思维和创造来建构自己喜欢的真实和想象的物体,在建造的过程中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理想重新安排“整个世界”为幼儿表现和创造生活提供了他们可以控制的“舞台”。让孩子在单一的低结构材料的建构活动中,找到乐趣,在自己探索中掌握了平铺,垒高,围合等有目的的建构。引导幼儿在发现问题后,能主动思考并找出原因,想出解决的办法。</p> <p class="ql-block">(五)游戏规则或玩法</p><p class="ql-block"> 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利用吸管、扭扭棒等低结构材料自由搭建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每小组成员描述所搭建模型的内容,发展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p><p class="ql-block">情景一:</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进入建构区后,被吸管这个新材料所吸引,于是立刻兴高采烈的拿着吸管创造出许多不同的图形。"看,快看,我拼的是三角形,我拼的是正方形,我拼的是房子……”这时,张颖赫发现了盒子里面的扭扭棒,于是拿起扭扭棒像串珠子一样把扭扭棒串入一个管子里目光被吸引过来,经过观察发现扭扭棒是可以进行连接的,互相模仿,用扭扭棒连接起来做不同的平面造型这个时候,张颖赫已经做了两个正方形,还在继续做着相同的图形我说:"两个正方形可不可以变成其他图形呢?"她在那里进行了尝试把两个正方形上下摆摆,左右摆摆。说是:“两个正方形我可以再多拼几个正方形,"我说:"哦,那你拼的这个图形怎么才能变成一个完整的图形呢?”她仔细观察了一会,最后用扭扭棒把两个正方形的边继续用吸管堵住,左看看,右看看,不太满意,又把扭扭棒取下来。继续尝试再把扭扭棒穿进吸管,发现是可以穿进去的,于是在正方形的上下进行了连接。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还是这样好看!"我冲她微笑着点点头。</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支持与回应</p><p class="ql-block"> 本次建构游戏,我充分相信孩子,把孩子当成游戏和学习的主体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孩子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改变了过去教师主体的教育方式。</p> <p class="ql-block">情景二:</p> <p class="ql-block">  在宋锦鹏在玩吸管积木时,我见他用了一个小零件去拼搭四个吸管,紧接着在四根吸管的下面又连接了四个小零件,接着在每四个小零件的中间又连接了四根吸管,我看他似乎做到这里不想再做了,看样子是做完了,于是我问他,宋锦鹏你做的是什么啊?他说是一顶帽子于是戴在了自己的头上,向我笑了起来。我继续引导,让你还可以在这顶帽子的基础上在让他变成别的东西吗?他愣住了,想了想告诉我说,老师,我知道了,我可以向变魔术一样把它变成一直大火箭🚀,我很意外很支持他的想法,我说好的,那老师期待你的作品…只见他在帽子下边的四个小零件下面继续竖着镶嵌四根吸管,于是重复上面的步骤,于是横着摆放四根吸管,以此类推做了四组这样的形状,这样一个比他还要高的火箭芯就做好了,此时此刻我看着宋锦鹏的作品我既欣喜又骄傲,紧接着他又做了四个火箭助推器,这样一个大火箭就做好了,其他小朋友看到他做的大火箭都争先恐后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教师的支持与回应</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平铺、连接的搭建方法。在孩子已有经验没有得到提升的时候,我作为旁观者,适当的介入,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发、支持他们持续不断的想象与创造。让孩子在已有经验出上掌握了垒高的方法,并在游戏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p>

吸管

幼儿

扭扭

游戏

建构

正方形

孩子

材料

四根

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