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趣灵活课堂爽 赏心悦耳沐春风一一一谈语文课堂语言

方 胜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字意义深广,语文教学只能是中国式的,中国式语文课堂语言的底色:赏心悦耳。教师所说的“很好“、“不错”之类的话,已经不能够完全讨得学生的“欢心”了,这太单调了,也太模糊。学生对老师语言上的要求很高,这种高,主要是对语文教师在语言的操纵能力方面的提升。一个不断上进的语文老师,光有"无边”的知识作为后盾,同样会显得力不从心。同一件事,如何组织语言?同一句话如何说得富有感染力?语文教师要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也得从此出发,使自己的语言赏其心,悦其耳。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正充分说明了在快乐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师始终用快乐愉悦的语言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就能始终保持着,愉快高涨的学习情绪,处于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就能促使学生以“学习的主人”的身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主动地输入、输出信息,在课堂上享受“一 种积极的沸腾的精神生活” 。从而使语文课堂活力四溢,学生思路畅通, 学得轻松、活泼,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一、把握课堂动态,活跃课堂气氛</span></p><p class="ql-block"> 几乎所有教师上课都把纪律提到相当的高度,但是,在“鸦雀无声”的纪律面前,还有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东西能胜过纪律一一那就是通过课堂语言来形成纪律气氛而实现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如何根据课堂动态来活跃课堂气氛呢?笔者教学三十多年来,做了不少的尝试。</p><p class="ql-block"> 在讲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这篇课文时,其中讲到刽子手 康大叔的外貌、语言是用白描手法来描写的。我向全班同学提问; “什么是白描手法?”可能是体艺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接连问几个同学都说不知道,教室里静悄情的,一根针掉在地上 的声音都能听到,此时的课堂气氛非常沉闷。笔者灵机一动说: “同学们,我们先不解释什么是白描,我画画有两下子,我想表现表现我的绝招,同学们欢迎我画一只猫吗?”教室一下子沸腾 起来了。我采用简单的几笔便将猫画成了,第一笔画了一个圆圈 (猫头),第二笔再在第一个圆圈下面又画了一个较大的圆圈(猫 身),第三笔在大圆圈下面画了一根向上翘起的弧线(猫尾),第四笔画了耳朵,第五笔画了眼睛,第六笔画了猫嘴,第七笔几根猫须。画完后有同学却说:“老师,这确实是一只猫,但又像老鼠”(全班笑),我便趁着这沸腾的气氛,将白描手法解释一翻, 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师不操普通话,我是极力反对的。然而,从“上课” 到“下课”都高举着“普通话”的大旗,丝毫不歇与不想歇,我不苟同。当学生作答是正确或错误时,教师不防用上“Yes”或者“No,"甚至用上“good”、“very good”;或者,用一些网络新词,如雷人,给力,牛B等;会使学生为之一震,从而信心倍增,精神振奋.此外,对某一问题作诠释时,地方话有时会比普通话有更多的优势,更显得亲切,解释得更为透彻。如本人在讲律诗的平仄时,涉及到平仄里的入声字,而入声字在普通话里绝迹了。便举了“剥豆子”的“剥”字为例,这“剥”字用上栗地方话讲,字音既重又短促,这就是入声字。我对学生说:“我再举南昌话为例:个样个女丫子雪白(Pa)个好息子(这个女孩雪白的好漂亮(全班笑)。我问:“哪个字是入声字? 同学们说“Pa`',所以用一些地方话讲解优势明显,不过不可喧宾夺主,切忌滥用。</p><p class="ql-block"> 再怎样地周到还是不能百分之百的把动态的课堂“看透”,中途会不断变化出是是非非的细节来,这便要求语文教师能快速地应付岀现意外场面。如果碰到违反纪律的同学,教师就发火,学生虽然“肃然起敬”“满座皆惊”,但“怒发冲冠"的老师又如何去整“冠”进入到课堂的情景之中呢?“气势 汹汹”的样子又如何去“为人师表”呢?所以,在“春眠不觉晓”的时节,每当我看到打瞌睡的学生,我便轻轻的走到该学生的面前,轻轻地敲敲桌子叫醒他,送上一句“请小心着凉”,该生赶忙坐正,我又说:“我深受感动,XX同学顽强地打败了睡魔的无数次的进攻,这一次他又坐起来了。(全班笑),其余有点睡意的同学,也因此而心甘情愿地精神振奋了,课堂活跃起来了。当我请某同学回答问题时,如果该生毫无反应,我便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该生弹簧一般地站起来了,我说:“终于看到'庐山真面目’了”。当我看到某同学眼望窗外,若有所思时,我说:“XX同学,请重复我刚才所说的话”。然而,她却答对了。我于是说:“她是我见过的唯一的一心能够两用的学生。为此,我很高兴,请坐。”如果通过凶神恶煞地把声音的分贝提高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教室里不仅是一片死寂,而且是一潭死水。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关键是教师课堂语言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二、巧用无声语言,提高课堂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糖多不甜,话多不严”,教师如果只是一味的讲,并对任何问题都是千篇一律地多讲,可能对有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其效果是不佳的,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在这些问题上,笔者认为最好是采用“无声语言,何谓无 声语言呢?,即不需要用嘴讲,而是用眼睛讲。</p><p class="ql-block"> 教师的表情主要集中在整张脸上,尤其是集中在眼睛里,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心灵窗户七透过它,给自傲者以鞭策,给自卑者以 信心,给违纪者以警示,给勤奋者以力量,……教师的表情要适度,恰如其分,它是教师个人自信与智慧的尺度。这种无声语言可以和有声语言相互协作,也可以单独使用。面对不小心碰落教师讲义夹而吓得满面通红的女生,一个笑,会化解对方的窘态。班上要是刚出现了一件产生不良影响的大事,花半分钟时间一言不发,将严肃布满脸上的每一个毛孔,在静静的教室里,几乎所 有学生的内心都在“汹涌澎拜”地谴责当事者,然而自己是不费什么力。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我没有忘记这是无声语言给我的恩赐。</p><p class="ql-block"> 无声语言不仅表现在表情上,还表现在动作上,教师可以通 过自己的动作姿态来教学,这种动作姿态表现出来的无声语言在 更多情况下被定为有声语言附属品,而实际上它在一定情况下会 起到比有声语言更为重要的作用。前几天,笔者在讲述“高考话 题作文快速成文”时,念到一篇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山中的雾》, 该文讲述的是该生拿到了北京某高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母亲重病 无钱医治,便毅然将逋知书抛在山雾之中,文章写得真挚感人, 笔者一边朗读,读的时候眼眶湿润,教室里静静的,读完后,同学们都说太感人了。我想,这大概就是无声语言(眼泪)和有声语言相互协作所产生的效果。这便是真正起到将学生带入角色, 将学生思想深入课堂情境的范例。在学习《荷塘月色》这篇优美 散文时,其中讲到“……婷婷地舞女的裙”时,笔者便来了一个 快三步的旋转动作,并做了一个舞裙飘飘的手势,教室里“嗬”的一声,热闹起来了,所以,手势动作还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又有一次,由于天气寒冷,我看到好几位同学一只手写字,另一只手却放 进口袋里,懒懒散散的样子,大煞风景。我站在讲台上,伸出两个手指头,左手在讲台上轻轻拍一拍,这些学生赶忙把放在口袋里的手拿出来。规规矩矩地压在作业本上,其余学生也端端正正地做得更好了。看来,无声语言还是可以帮助管理课堂纪律和改变学生不良习惯。</p><p class="ql-block"> 无声语言是激励学生、表扬学生的有效方法,是照顾面子,鞭策学生的有利武器,也是不打扰课堂思路的技巧。当某生回答正确时,教师点头;当某生表现很优秀时,教师竖起大姆指;当某生看课外书时,教师用眼睛示意他收起,这样就不会打断同学们上课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三、多设风趣幽默,点燃创新火花</span></p><p class="ql-block">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一种基本感情。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提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始终能够以“乐” 与“趣”的状态学习,这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有了非常可靠的基础。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多设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新的灵感。</p><p class="ql-block"> 在讲对偶这一修辞手法时,其中讲到名对名,动对动,数对数等词性相对时,教室里死气沉沉,对于这些枯燥乏谦的对偶,同学们不感兴趣,更没有通过学习去拟撰对联的想法。针对这一状况,我急忙调整授课思路,说:“同学们,对联的功能可大着呢,不妨让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同学们一下子来劲了。“从前,有一个员外,家里非常富有,更难得的是他有两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实在漂亮极了,大女儿叫大娇,小女儿叫小娇,街坊邻居,远近百十里路的小伙子都想娶她们 为妻,可老员外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他出了一首数字诗,‘一大娇,二小娇,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六七八胭脂粉,九九打扮十分俏。'谁要是能写一首相应的数字诗,便把女儿嫁给他,结果无人能写,后生们一个个灰溜溜地走了,只好望既漂亮又富有的美女而兴叹。后来有七个科举高中的翰林也来到这里,其中六个人也灰溜溜地走了,剩下的一个找到员外,员外问他写岀了没有,他满有把握的呈上,'十九月亮八重圆,七个翰林六个惭,五更四点三分明,二娇随我一人还”员外 大喜,当即应婚”。我说:“这小子,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让他 给全占了”(全班笑)。通过这种风趣幽默的故事,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同学们对对对联兴趣大增。今年我校 艺术节有奖征联活动中,-我班就有好几副对联获奖,如:</p><p class="ql-block">*栗水欢腾瑶金山山色葱葱献演艺墨瀚声屏歌盛世 </p><p class="ql-block">中华倔起栗中人人才济济竞风流中青老少铸丰碑</p><p class="ql-block">*腾挪跌打展现栗中新风彩</p><p class="ql-block">吹拉弹唱奏响时代最强音</p><p class="ql-block">五百教师太平盛世执笔献艺自展异彩百花齐放</p><p class="ql-block">八千学子金秋时节登台表演各显神通万紫千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讲述作文语言的创造性模仿时,笔者也讲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从前有一个员外,他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中进士而做官的人,二女儿嫁给了一个做生意的富商,三女儿却嫁给了一个做长工的下人。员外六十大寿这一天,三个女婿都来祝寿,大女婿看到三女 婿穿得破破烂烂,粗里粗气,不想与他共桌,想赶走他,便出一歪主意,要求他们三个都赋诗一首,称赞他给岳父的寿礼一一匹宝马, 这大女婿本是进士出身,作文吟诗简直是小菜一碟,他第一个完成:</p><p class="ql-block"> 一片鹅毛火上烧,岳父骑马到通辽;</p><p class="ql-block">一来一去一往返,该片鹅毛未烧焦。</p><p class="ql-block"> 二女婿经商,老奸巨猾,也随后完成:</p><p class="ql-block">一股石头投水中,岳父魂马到辽东;</p><p class="ql-block">一来一去一往返,该股石头还没沉。</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是三女婿,你能吟出比大 女婿更好的诗吗? 三分钟后,一学生便大功告成:</p><p class="ql-block">一只篮球往上丢,岳父騎马去欧洲;</p><p class="ql-block">一来一去一往返,篮球自转没一周。(到底是体育班的学生)</p><p class="ql-block"> 尽管该诗还没有突破大女婿诗的框架,我充分肯定说:“不错,三女婿没有见过篮球,他怎么能想到篮 球自转的速度呢? ”(全班笑)</p><p class="ql-block">又有一同学站起来:</p><p class="ql-block">飞船骏马同逾游,飞船速度似星流;</p><p class="ql-block">骏马一跃闪电光,一步跨过大宇宙。</p><p class="ql-block">陆续有同学站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些诗虽然格调不高,甚至有些浮夸,但学生即兴创作,能有这样的创新能力,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如果教师能经常用一些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诱使学生拥有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那便是学生走向创新成功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语文(中文)是中国特有的,是中国的特色,因此,其模式只能是中国式,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值得推敲。“赏其心,悦其耳”, 是语文课堂语言运用的大原则,其表层目的是使学生喜欢你的语言,喜欢听你的课,喜欢上语文科目,使学生由衷的说出:“上语文课有味道,我喜欢语文二其深层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创新能力。大量使用幽默的、准确的、及时的、简单的、亲切的、有磁性的语文教 学语言,就是语文课堂长活不寂的坚实保障!就是学生步入语文成功殿堂的阶梯!</p>

学生

语言

教师

课堂

同学

语文

无声

女婿

课堂气氛

语文课堂